荊州抗洪前線哨所賭博被處罰,弘揚「湖北花牌」文化要分場合

2020-12-14 雅趣邢軍談古道今

近日,長江沿岸防汛壓力大增,在宜昌下遊松滋抗洪前線哨所,值班人員7人站崗期間打「帶彩」花牌,遭到問責,通告批評。

花牌是清嘉慶年間為公安柳氏獨創。柳氏花牌集啟智、娛樂為一體,熔書法、繪畫、識字於一爐,110張紙牌雖小:古樸蒼勁的書法令人賞心悅目,精美絕倫的繪畫使人嘆為觀止,一筆一畫都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與精深。「孔乙己,上大人,化三千」每套句子都蘊含哲理和玄機。

這套牌近200年來在荊州,宜昌包括湘西四川一帶地區廣為流傳,各地都形成地方特色的玩法。因為它是紙牌,便於攜帶,不像麻將那樣非要支桌子,田間地頭隨時開搞,在山區農村更是普及。

2003年筆者在長陽的漁峽口第一次鬧著玩學這,還輸了86根中華鱘牌的煙。沒錯,是86根煙。

後來,撲克麻將的普及,加上4g,5g逐步普及,人們娛樂手段多了,更多隻流行在鄉村的中老人圈子。儘管反對賭博,但親友間的「小賭怡情」也不礙事,還能預防老年痴呆。

這七個同志用傳統文化來娛樂,不分場合,不知輕重。上班期間打牌,任何單位和企業都難容。你們竟然把花牌打到抗洪前線哨所,於情於理都講不通。

值得表揚的是松滋有勇氣全網公開,自檢這事。打牌的現場,應該沒有幾個人知道。這一公開,瞬間全網全國皆知,於地方肯定是「沒面子」。他們「內部批評處理」,也可以的。這份勇於自查自責的勇氣不是人人都有的。全省,全國這種事沒公開的,應該還有。

感謝松滋讓更多的人引以為戒。

相關焦點

  • 湖北多人防汛期間被處分:擅離職守圍觀釣魚、「帶彩」打花牌
    撰文|劉藝龍入汛以來,受持續降雨影響,湖北多地防汛形勢十分嚴峻。防汛救災,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責任重於泰山。然而,防汛救災期間,卻有幹部和工作人員對防汛排澇救災工作紀律置若罔聞,擅離職守,因此受到處分,還有幹部因違規飲酒被立案審查。
  • 來自湖北荊州的感謝:廣東居民5年內免費遊洪湖
    洪湖是荊州的疫情重災區。2月11日凌晨2點,第一批廣東省支援湖北荊州醫療隊抵達荊州,第一時間與荊州市政府對接,經科學研判後,決定將第一批醫療隊108人中的80人成建制派往洪湖。荊州多個景區這是一支來自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的醫療隊,由廣東省支援湖北荊州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南方醫院黨委書記朱宏親自帶領。前方指揮部總指揮,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黃飛親自把他們送到洪湖。這是一場22年後的重聚。
  • 花牌情緣
    花牌流行於湖北宜昌(五峰,長陽,枝江,宜都),湖北荊州(公安,沙市,江陵,松滋),以及湖北周邊的湖南四川等地。花牌乃中國文化之精髓,位居所有棋牌遊戲靈活度之首。花牌集啟智、娛樂為一體,熔書法、繪畫、識字於一爐,一百一十張紙牌雖小,但張張蘊藏玄機。
  • 花牌是公安人發明的!荊州這些"荊粹",你都造不?
    今年8月啟動的荊州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申報工作,於近日召開了專家評審會,共有13個項目通過評審。下一步,文化部門將面向社會進行公示。中國花牌,就是在清嘉慶年間始於荊州公安黃金口,是中國文化之精髓,位居所有棋牌遊戲靈活度之首。這種牌藝以其奇特的文字符號,使得人們兩百年來對其樂此不疲。
  • 廣州大學專家團隊連夜編出《湖北荊州方言手冊》,荊州網友來看看!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的「白衣戰士」紛紛「逆行」馳援湖北。廣東省對口支援湖北荊州市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工作。2月11日凌晨2點7分,由108名醫務和檢測人員組成的首批支援湖北荊州抗疫醫療隊抵達荊州;12日凌晨零時,第二批抗疫醫療隊共計250名隊員抵達荊州一線。不過廣東醫療隊成員主要來自全省各地,與當地人難免存在一定的方言溝通困難。
  • 故鄉趣事——「花牌」
    有很多人說,從外地嫁來或入贅百裡洲的人,首先要學花牌,這才是真正進了百裡洲,要不然去走親訪友時一個人格格不入群。在百裡洲,不管是辦紅白事,花牌就像是飯後的茶,缺了便無味無趣。我家的姑爹、姨爹都是外地人,卻都是花牌高手。
  • 率隊前線抗洪的將軍都是誰?
    湖北:中部戰區張義瑚在湖北的是中部戰區副司令員張義瑚中將,他也是「中部戰區抗洪搶險前方指揮部指揮員」。《湖北日報》披露,中部戰區緊急調動駐鄂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共3000餘人,與湖北省軍區組織的民兵一起投入抗洪搶險救災任務。7月22日,張義瑚和中部戰區副參謀長鄧玉恩,湖北省委常委、省軍區司令員馬濤前往洪湖、嘉魚等地檢查防汛工作。
  • 湖北荊州巨型關公雕像未批先建 相關部門不聞不問?
    前不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湖北荊州的巨型關公雕像項目進行了通報,通報中說:湖北省荊州市在古城歷史城區範圍內建設的巨型關公雕像,高達57.3米,違反了經批准的《荊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有關規定,破壞了古城風貌和歷史文脈。那麼,這樣一個巨型雕像是怎麼建起來的?它又能為城市帶來什麼呢?
  • 寶山40位消防好男兒奮戰在抗洪前線!
    寶山40位消防好男兒奮戰在抗洪前線! 隨著長江中下遊水域的災情日趨嚴峻,2020年7月19日20時05分,
  • 湖北荊州巨型關公雕像未批先建 相關部門兩年不聞不問
    前不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湖北荊州的巨型關公雕像項目進行了通報,通報中說:湖北省荊州市在古城歷史城區範圍內建設的巨型關公雕像,高達57.3米,違反了經批准的《荊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有關規定,破壞了古城風貌和歷史文脈。那麼,這樣一個巨型雕像是怎麼建起來的?它又能為城市帶來什麼呢?
  • 「荊州警事」新警抗疫前線申請入黨表決心
    _1__《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北日報》客戶端、今日頭條、網易、《荊州日報》客戶端6日報導,荊州警方於1月31日發布抗疫期間服務群眾十項措施以來,第一時間回應群眾訴求,累計受理「十條措施」類報警1260
  • 深圳再派17人支援湖北荊州
    深圳再派醫療隊支援湖北荊州!2月20日,深圳市第二批支援湖北(荊州)醫療隊出徵,這也是深圳第四支支援湖北的醫療隊。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副市長吳以環為醫療隊送行。盧濤是湖北十堰人,作為第二支支援湖北荊州的醫療隊隊長,在得到出發通知後,他也與「先遣部隊」隊長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醫務部部長易黎了解了荊州的情況。「昨天晚上10點接到通知去湖北荊州,那裡是我實習的地方。在接到通知後,我也在和易黎隊長的電話中,了解到荊州的物資還是比較缺,因此我們在出發前,也著重準備好物資。」盧濤說。
  • 關公「出走」 湖北荊州一57米巨型關公雕像被指違規將搬移
    央廣網北京11月17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常亞飛)2016年6月17日,湖北荊州的關公義園開園,淨高48米的關公雕像下是一棟兩層建築,名為關公文化展示中心,該園對外宣稱關公雕像是「荊州旅遊的新地標」,本想借義園打好「關公文化」這張牌,唱響文化旅遊,但4年多過去了,遊客和市民卻不買帳。
  • 最美逆行者——潮州援助湖北醫療隊荊州戰疫記
    在危難中挺身而出,在大考中不辱使命,在荊州石首忘我奮戰的38個日日夜夜,潮州援助湖北醫療隊與當地人民同進退,共患難,打響了盪氣迴腸的生命保衛戰,譜寫了感人至深的新時代英雄讚歌。庚子新春,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迅速蔓延,武漢告急,湖北告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 欣欣向榮:荊州商賈文化
    荊州工商文化是超越了一般工商業文化層面的獨具個性的「工商業文化」。需要糾正的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 ,人們對工商業文化的認識存在某種偏頗和誤讀,「無奸不商」的話語系統遮蔽了對工商業文化的公正認識,使之被曲解為「奸詐」、「逐利」的代名詞,這種觀點帶有明顯的狹隘性和計劃經濟時代的偏頗,因此,首先要為「工商業文化」正名。其實,「無奸不商」原本是「無尖不商」。此典故出自買米。
  • 湖北又添一「巨作」,耗資30億落戶荊州,不輸歡樂谷門票僅280
    湖北位於華中偏南地區,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作用,這裡三面環山,河港密布,水網縱橫,享有「千湖之省」的稱號;湖北既有著豐厚的楚文化,還具有光榮的革命史,為我國革命勝利做出了卓越貢獻,同時這裡還是一座科教重地,科研水平遙遙領先於諸多省份,是國內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此外,湖北的旅遊產業也搞得非常好,長江三峽、神農架、東湖風景、武當山等都享有盛名。
  • 【校園快訊】「學習'十九大'精神,弘揚民族文化,請聽我說荊州」演講比賽圓滿結束
    學習「十九大」精神,弘揚民族文化,培育家國情懷 ,請聽「我說荊州」實中總決賽圓滿結束
  • 抗洪前線吃「泥水饅頭」是真的嗎?人民日報發聲:見證軍人擔當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組對比照片:這是被安置的群眾吃的飯菜:三菜一湯這是抗洪前線人員吃的泥水饅頭:抗洪前線只能吃饅頭?這是2016年拍攝的照片:戰士們在抗洪前線就著礦泉水吃著饅頭,有些饅頭上還沾上了泥土,即使這樣,大家還是抓緊時間匆匆吃了下去。
  • 湖北,最硬的鱗都給你!不到24小時,廣東再有240人出發馳援荊州
    2月11日下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捐贈的一批湖北前線急需的醫療物資設備,由中山大學副校長、中山一院院長肖海鵬以及中山一院黨委書記駱騰親自送到機場。此次捐贈的這批醫療物資包括1臺ECMO(體外人工膜肺,俗稱人工肺)、2臺呼吸機以及防護服、手套等,價值1000多萬元,無償捐贈給廣東應急小組調配給前線的廣東醫療隊使用。
  • 鄉村廚師成抗洪前線「火頭軍」
    徐昌明告訴記者,最多的時候一餐要供390多人,每天忙個不停,「我會提前讓官兵們想好吃什麼,每天都換些不一樣的菜。」為何準備這麼豐盛的菜品?徐昌明稱,「戰士們在抗洪前線『衝鋒陷陣』很是辛苦,希望他們能吃得開心一些。作為一名公民,同時我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我覺得做了自己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