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社區內乾淨漂亮的綠道
儘管天氣寒冷,但家住青雲譜區洪都社區的付佳卻是每天雷打不動堅持早起晨跑。伴隨著她的腳步,洪都社區內目光所及之處,綠意盎然,腳下的紅色跑道開闊、平整,沿途休閒長廊中早起買菜的居民相談甚歡;時光球場裡獨特飛機造型的遊樂設施已然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現在每天走在社區裡,看看風景,呼吸新鮮空氣,心情格外舒暢。」付佳說,自從洪都社區綠道打造好後,她開始晨跑,每天沿著綠道騎行或者步行上下班的次數也多了起來,「一方面鍛鍊了身體,一方面又響應了綠色出行的號召。 」
這樣的變化得益於我市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創新思路,將綠道建設與小區環境整體提升相融合,依據居民傍晚散步的習慣,統籌考慮規劃,形成貫穿社區整體的完整健康漫步體系,力求引綠入家,讓市民出門即見景。
「建設城市綠道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民,讓老百姓生活環境更加宜居,為此我們在規劃設計時,根據社區整體『三帶三軸』的理念,劃分了運動、生態、休閒等不同的特色空間,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洪都社區綠道建設項目負責人張勇說。記者了解到,洪都社區綠道項目建設歷時三個月,共包含三條市政道路及社區支路,全長6.504公裡。記者現場看到,改造後的社區,不僅環境好,廣場大,且新增了許多景觀廊道、休憩驛站、石籠坐凳等配套設施,居民們每天茶餘飯後來綠道走一走,身心無比暢快。「綠道改造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從前散步習慣往洪都公園那邊走,現在一下樓,綠道就在家門口,健身器材、娛樂設施一樣不少,感覺特別好。」家住洪園小區的李大媽說。
在洪都社區綠道除了能夠欣賞綠色美景,還能一路觀賞融合了當地文化元素的特色景觀。「『洪都』對於南昌人而言,是一個時代的符號,更是當地居民們深深的記憶,因此我們在原有的環境改造設計中結合洪都機械廠的工業元素,設計建造了具有洪都特色的飛機跑道廣場、飛機造型的遊樂設施,以及懷舊時光運動場等場地。」張勇介紹,在整個綠道標識系統中,將青雲譜區的特色文化、洪都的飛機齒輪元素等融入其中,以綠道建設「穿針引線」,不僅構建了城市多維綠廊,為社區增添活力,也讓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下樓就能逛「公園」,回家都是走綠道。無論是街道旁生機勃勃的植物,還是極具洪都特色的文化元素,不僅能讓附近居民感受到這條回家路的獨具匠心,更承載著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市城管局園林規建處副處長吳曰友表示,綠道如今已不僅僅是市民親近自然、遊憩健身的場所和途徑,今後還將是展示南昌自然與人文特色的重要展廊。(南昌日報記者 張瑞哲/文 馬悅/圖)
【來源:南昌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