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就去湖北理工學院報到,這一筆助學款對我真的是『雪中送炭』,無比感恩。」昨日上午10時,寒門學子夏逸飛雙手接過5000元助學款,一直對著葉豐收校長說著感謝。
不只夏逸飛,還有考上武漢大學的熊佳妮,考上浙江農林大學的汪煬宇,考上湖北工業大學的柯慧娟,以及考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的林子健和考上華中農業大學的吳卓原。6名優秀學子,每人不僅收到5000元助學款,還有葉校長給每人的200元路費。
從2001年第一助到2020年的「二十助」,20年助學,葉豐收沒有落下一次,今年他依然在繼續:「我一定會堅持下去,幫助一位位學子圓夢大學。」
6名優秀學子
每人領到5200元助學款
17歲的熊佳妮是個懂事的孩子,暑假一直在做家教湊學費,「我英語還可以,高考143分(滿分150),全校第二。」熊佳妮給葉校長匯報自己的學習,她暑假一直做英語家教,考上武漢大學後,她會繼續努力學習,讀碩、博深造,將來為國家做更大的貢獻。
同樣暑假在打工賺學費的汪煬宇,考上了浙江農林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父母激動得一夜未睡,家裡終於出了一個大學生。
「聽說杭州是一個非常好的城市,我準備大學就找一份兼職,減輕家裡的負擔。」汪煬宇和葉校長分享他的大學規劃。「很好,但更要以學習為重。」葉校長叮囑,有困難再和他說,一定要把學習放在第一位。
今年考上湖北工業大學的柯慧娟,從小父母離異,爸爸後來患上抑鬱症,爺爺去世後,她一直和奶奶相依為命。「不要被眼前的困難嚇到,好好學習,一定能和奶奶過上好日子。」葉校長鼓勵柯慧娟要為美好生活奮鬥。
同樣有孝心的還有吳卓原同學,幼年時母親離家,14歲時父親逝世,他和奶奶相依為命,僅靠奶奶的退休金和低保金生活。為了報答奶奶的恩情,他一心一意踏實學習,一步一個腳印,最終高考獲得599分的好成績,考取華中農業大學。
母親去世,全家僅靠收入微薄的父親支撐,家庭困難的林子健特別爭氣,今年考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還有同樣靠單親父親撫養兄弟二人的夏逸飛,考上湖北理工學院,希望能經常回家幫父親照顧弟弟。
「我也曾困難過,現在我工作穩定,但我更明白困難只是暫時的。」葉豐收一邊將5200元助學款一一交到6名學子手中,一邊叮囑他們。
「雖然家庭有一些遺憾和不幸,但今年非常幸福。」熊佳妮告訴記者,有人關心和幫助,讓她感到特別溫暖,也一定會好好學習不辜負這份期待和關愛。
20年,葉豐收一路相隨
將愛心進行到底
室外細雨紛紛,室內暖意融融。
在中山高教辦公室內,民革黃石港區總支主委葉豐收告訴學子們:「不用還,有困難再找我。」他希望所有受助的孩子都能憑著自己的實力擺脫貧窮,也希望愛心助學的陽光能灑向更多的寒門學子。
葉豐收這一句話不是隨便說說,每年只要有學子再次遇到困難,他總是及時伸出援手,第一時間給學子送去關愛。
20年大愛傳承,一年又一年從不缺席,一路相隨。
在他資助過的學生中,有許多成家立業者,常常帶上愛人和孩子來看他。當看到他們事業有成、家庭美滿,葉豐收感到無比滿足。
在黃石奮鬥多年,葉豐收先後是民革黃石市委會委員、黃石市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黃石市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黃石港區政協常委。
自從當選為黃石市人大代表,他的肩上多了一份責任與擔當,他投入大量精力,讓深造者圓夢,全力打造民革的社會服務之窗,贏得了社會廣泛的認可。
很長一段時間裡,葉豐收做好事不留名,黃石市委宣傳部曾呼籲社會尋找「好心的福建人葉先生」,號召將他的精神在黃石弘揚。
任中山高教輔導站校長後,葉豐收領導學校一如繼往服務廣大學員,並努力回報社會。2009年汶川地震中,葉豐收捐贈17800元。他個人由於表現突出,被民革湖北省委會評為「民革全省抗震救災先進個人」。2011年4月他積極響應黃石市政協號召,參加改造大冶劉仁八鎮的村衛生院活動,個人主動資助5000元……
「只要助學在行動,我就要參加。」葉校長表示,他會一路將助學行動進行到底。今年,葉豐收帶領民革黃石港區總支一如既往地幫助這些奮鬥中的孩子們,幫他們順利踏入大學校園,完成各自青春的夢想。
連結
黃石市中山高等教育自學輔導站,由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黃石市委員會主辦,經省教育廳備案,市教育局批准成立。黃石中山高教1984年由老一輩民革黨員共同協力創辦,是黃石市資歷最老的一所培訓學校,也是民革黃石市委辦的唯一一所高教站,目前是黃石民主黨派唯一一所高教站。這是求學者獲取知識,最終獲得國家承認的專科、本科、研究生文憑的理想之地。
(全媒體首席教育記者 孫成香/文 記者 熊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