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關鍵旅遊團一行200人來到九嶷山尋根祭祖

2021-02-17 寧遠生活通

2019年11月8日,一批來自香港的旅遊團來到九嶷山景區,參加「德孝之源·福地九疑」尋找中華民族始祖舜帝陵旅遊觀光交流活動。本期遊客團約兩百人,由九疑山文旅集團籤約旅行社—香港關鍵旅遊組團入境。

 下午14時,遊客們懷著虔誠之心前往舜帝陵,體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舜帝祭典活動,表達對人文始祖舜帝的追思緬懷之情和弘揚舜德、共鑄中華民族精神、譜寫華夏新篇章的深厚情懷。

 來自香港的司徒女士在受訪時表示,行前便對這趟涵蓋尋根問祖遊、人文歷史遊、自然風光遊、美麗鄉村遊、休閒美食遊的旅途充滿期待,特別是在身臨其境參與舜帝祭典活動、參觀「楚南名洞」紫霞巖之後,更是為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無比驕傲與自豪。

今年6月,九疑山文旅集團代表參加第33屆香港國際旅遊博覽會,九嶷山景區在2019一帶一路國際旅遊新商機論壇上榮獲「最受海外遊客歡迎的內地旅遊目的地」,此行還與香港當地旅行社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積極推動香港居民回大陸尋根問祖旅遊。

 未來,九疑山文旅集團將在境外營銷上持續發力,加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旅遊發展中,全面推進九嶷山旅遊產品在香港市場上線,持續深化兩地旅遊合作,吸引更多香港市民來九嶷山景區旅遊,為兩地旅遊市場合作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來源:九疑山文旅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寧遠房產網發布房屋出租出售,了解房價

相關焦點

  • 寧遠人:你到底能不能分得清「九疑山」和「九嶷山」?
    《辭源》就「嶷字」注釋說:「山名,見『九嶷』」。由此可見,「嶷「字是專用字,天下「九嶷山」獨一無二。而「疑」字的含義有多義,如:迷惑,猶豫,疑問,估量,猜測。        按說,九嶷山既然為山,當用「嶷」字最好。
  • 劉衛華深入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研
    永州日報訊(通訊員 歐陽友忠 趙利民)3月21日第8個「國際森林日」,副市長、寧遠縣委書記劉衛華深入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小水電等環境問題整改情況進行調研。他指出,要切實保護好九嶷山生態環境。
  • 美麗家鄉,寧遠縣九嶷山下有一個著名的下灌村
    村內還有許多的名勝古蹟, 像文星塔、應龍亭、廣文橋、賽景巖、讀書巖等,其中狀元樓、文星塔、洗硯池、讀書巖、掛榜山等為李郃和樂雷發兩位狀元的文化遺址。以前說到寧遠想到的就是九嶷山和舜帝,直到近幾年寧遠的旅遊發展帶動了周邊的地帶,九嶷山附近的一個古老村子——下灌村,也浮現了出來。因為下灌村的名聲打出來了,而且現在離縣城也比較近,交通也比較便利。
  • 寧遠縣九嶷山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伯樂樹
    紅網時刻永州3月9日訊(通訊員 黃升 肖有鐵 向劍鋒 周建軍)日前,寧遠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人員在與湖南省農林工業勘察設計研究總院的專家開展野外植物調查時,在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4株被譽為「植物中的龍鳳」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伯樂樹
  • 九嶷山:湖南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舜帝的陵廟
    九嶷山,又名蒼梧山。位於九嶷聖地、德孝之源,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寧遠縣城南,屬南嶺山脈之萌渚嶺,縱橫2000餘裡,南接羅浮山,北連衡嶽。對於九嶷山的自然風光,如今的旅遊宣傳資料多有描述,比如:景區內的群峰拔地而起,層巒疊翠,萬千峰巒,無一不朝向舜源峰,所以自古就有「萬裡江山朝九疑」之說。而其中奇巖怪洞甚多,主要有紫霞巖、桃花巖、玉琯巖等。眾多的江河、流水、深潭點綴其間,高山和平湖融山水中,山在水中生,水在山中流。
  • 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加快推進小水電清理整改工作
    為統籌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綠盾2020」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長江保護攻堅戰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重點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等相關工作,近日,寧遠縣政府副縣長楊友忠帶領縣水利局、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生態環境局寧遠分局、九嶷山鄉政府、供電公司等單位
  • 寧遠縣老年書畫協會「書九嶷,畫九嶷」系列網絡書畫展
    寧遠縣老年書畫協會關於開展「書九嶷,畫九嶷」系列網絡書畫展活動方案為豐富協會會員文化生活,展示社會和諧風貌新形象。緊緊圍繞協會會員開展活動,擬定於2021年1月至12月,以書畫為載體,努力挖掘舜文化資源和九疑山旅遊文化資源,重點突出「以嶷山秀美溫暖人心,用書畫神韻傳遞溫情」為主題的「書九嶷,畫九嶷」的書畫創作方向,分月舉辦系列網絡書畫展,在寧遠縣老年書畫協會網絡進行展出,方案如下:一、舉辦:寧遠縣老年書畫協會二、作品主題:緊緊圍繞「以嶷山秀美溫暖人心,用書畫神韻傳遞溫情」為主題 ,重點突出
  • 九嶷山詩詞歌謠【65篇】
    九嶷山歷史記載(摘錄)《史記·五帝本紀》:「(舜)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九疑即九嶷山,在湖南寧遠縣南六十裡。《水經·湘水注》:「蒼梧之野,峰秀數郡之間。羅巖九舉,各導一溪。岫壑負阻,異嶺同勢。遊者疑焉,故曰九疑山。大舜窆之陽……南山有舜廟。」
  • 普洱何氏祭祖尋根夢圓
    中國雲南普洱敦莊堂何氏宗親會,組織何地何氏家親族人,在敦莊堂何氏宗祠,舉行清明節祭祖超度活動。祭祖,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傳統習俗,是緬懷先祖恩德,慎終追遠,傳承孝禮文化最好的方式之一。祭祖,是每個何氏子孫一生中,都要常常參加的祭祀活動,無論你在哪裡,無論貧富貴賤,都不能忘記了祖宗的恩德。
  • 寧遠:劉衛華調研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環境問題整改情況
    紅網時刻永州3月23日訊(通訊員 李麗恆)3月21日,永州市副市長、寧遠縣委書記劉衛華深入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研環境問題整改情況,寧遠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曹輝正陪同調研。要明確主體責任,嚴格加強監管;要杜絕生態保護「掛空檔」、不作為、流於形式做樣子等行為;要以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長遠發展的眼光,明確時間節點,超前完成整改事項;要加強整個自然保護區的生態保護工作,嚴禁亂葬亂挖亂毀;要加強防火、防汛搶險應急道路的完善和維修。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主體作用,主動作為,加大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的執法力度。
  • 永州館藏文物隨筆之清同治《九嶷山詩圖》石刻板
    而且,不少人的祭文和詩文都刻上了石頭。眾所周知,大凡刻在石頭上的文字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直接把天然山石磨平再刻上去的,叫摩崖石刻;另一種是把石頭裁成一塊塊可以搬走的石塊,再磨平刻字,刻好之後立在那裡的叫碑刻(活碑)。以九嶷山而言,摩崖石刻和碑刻並存,而且數量之多令人驚訝。
  • 大槐樹下寫著家譜,可以來這裡尋根祭祖
    出差間隙的時間去逛了逛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這個祭祖園不是很大,甚至沒有太原市的迎澤公園大。好在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洪洞在國際上也是響噹噹的存在,尤其是那顆百年大槐樹更是許多背井離鄉人的心靈歸宿。洪洞大槐樹說起大槐樹這裡曾發生一個悲壯的故事,這直接關係著很多人自己祖先到底來自哪兒的問題。
  • 尋根羊頭山,祭祖炎帝陵
    時逢初冬,歲在己亥,出差山西晉城,事畢,驅車晉北高平,尋根羊頭山,祭祖炎帝陵。羊頭山,太行山脈也,其位置在晉城市轄下之高平市神農鎮。當地人言,始祖神農炎帝生於斯,長於斯,十大功績垂成於斯,死後葬於斯。上午九時,到達羊頭山景區,然後順著祭祀大道走進祭祀廣場。脫帽整衣,神情端莊,面對始祖雕像,深深一拜,作為炎黃子孫的我,這是對始祖遲到的敬仰。
  • 永州市十大旅遊景點,你還只知道九嶷山?有在你家附近的景點嗎
    以後又有宋人黃庭堅、清人何紹基、吳大徽等名家來此題名刻石,逐漸形成了碑林。碑林中還有清代越南使者途經此地留下的刻石四塊。浯溪潄玉這就是浯溪,古詩云「一灣流水玉飛聲」,故名「浯溪潄玉」。好一個「玉飛聲」啊!2、九嶷山 AAAA推薦2九嶷山,又名蒼梧山。
  • 洪洞大槐樹:去年200萬人來尋根 有人找到「失散」600多年的 「親戚」
    清明前夕,「新華視點」記者在這裡看到,每天有數以萬計的人前來尋根祭祖。 據悉,近幾年,到大槐樹的尋根人數每年都保持10%以上的增長。1996年,洪洞大槐樹全年訪問人數不過6萬人,2017年則已達200萬人以上,20多年翻了30多倍,預計今年人數將超過220萬。洪洞大槐樹為何掀起「尋根熱」?
  •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龍騰獅舞好熱鬧!
    近年來,不少人感慨,春節的「年味兒」似乎越來越淡了,已經找不到「守歲兒童語笑頻,老翁醉擁地爐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樣的節日氛圍了。往年洪洞大槐樹老家新春年味作為千百萬大槐樹移民後裔共同的老家,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致力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復興,尋找那些逝去的「年味兒」。
  • 【喜訊】黃山市汪華文化研究會一行參加望江味根堂汪氏宗祠上梁祭祖慶典活動!
    【喜訊】黃山市汪華文化研究會一行參加望江味根堂汪氏宗祠上梁祭祖慶典活動!  2020年10月3日至4日,研究會一行9人在汪煒會長帶領下,應邀參加瞭望江慈湖味根堂汪氏宗祠上梁祭祖慶典活動。3日下午4時,研究會一行到達慈湖村汪家後屋,立即受到當地宗親的熱誠歡迎,他們以敲鑼打鼓和燃放煙花爆竹的形式,迎接來自老家黃山的貴賓。研究會一行在望江汪氏一世祖華甫公的祖堂裡舉行三叩首祭拜儀式,當晚與宗親進行聯誼,以將近三十道菜餚敬請老家的來人!
  • 【鄧氏簡訊】青海貴德宗親甘肅和政尋根祭祖片段(一)
    關注鄧氏宗親圖譜 解密家族基因圖譜2021年3月3日,青海貴德鄧發海宗親攜家人到甘肅和政尋根祭祖
  • 臺灣新竹縣韓氏宗親回鄉祭祖
    10月18日,臺灣韓螢煥宗親帶領臺灣新竹縣橫山鄉韓氏宗親一行96人回到廣東平遠縣八尺鎮金谷坑舉行祭祖典禮。   螢煥宗親為了完成臺灣當地老人夢寐以求的回鄉祭祖願望,,從90年代初先後與兄政棟宗親一起多次回到八尺金谷坑尋根問祖祖,今年,他出資60萬元人民幣,組織臺灣韓氏宗親96人回鄉祭祖,並宴請韓氏宗親近700人,還為金谷坑所有60歲以上的老人送上200元人民幣的紅包。
  • 【趙氏盛會】2018年10月27日 去天水尋根祭祖!
    據了解,本次祭祖盛典規格更高,除了沿用傳統祭祀中的「樂、歌、舞、禮」,緬懷先祖,教育子孫,祈求萬福之外。還將以「沿絲綢之路,尋根趙氏發源地天水」為主題開展世界趙姓經濟文化論壇。同時還誠邀世界各地宗親代表、趙姓影視演員、歌手、文化界名流前來天水尋根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