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訊(通訊員 李玖武)近日,筆者來到開縣臨江中學進行採訪,當走進三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潘光權的宿舍時,看見他正在給學生批改《作文》。
早在2011年,媒體曾對潘光權進行了報導,並引起社會強烈反響。他成了「全國道德明星」,讓愛盛開出別樣的花朵。42年堅持撿破爛也要資助貧困學生上學的潘光權老人在臨江中學可謂是「當紅明星」。如今,他仍堅持每天到學校為老師、同學們派送信件和報紙,學校5000多名學生和老師都認識他,大家還親切地稱他為「潘爺爺」。
在潘光權這樣的道德模範外,臨江中學、開縣中學、中和中學等100所中小學也湧現出許許多多潘光權式的道德閃光人物,他們用點滴小事灌溉著這所庫區中小學的土地。
文明接力穿越時空
在臨江中學的道德閃光人物中,校德育處專職保衛幹部向明也算其中一位。
昨日,筆者見到向明時,他正在操場上巡邏。
「男娃兒中午愛到操場鍛鍊,跑跑跳跳地容易受傷,我得盯著點。」向明說,學生們課間休息了,他就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為孩子們的安全「站崗放哨」。
「特別在晚間,孩子們發燒了、肚子疼了,我必須在第一時間配合宿舍管理老師把他們送到醫務室或醫院,還得盯著少數不自覺的學生,攔住他們溜出學校去網吧……」向明一邊在操場上轉悠,一邊向筆者「梳理」著自己的工作要領。孩子們都知道,向老師是保護大家安全的,但他們不知道,身體健康, 40歲出頭的向老師在2012年1月,向縣醫院正式遞交了一份申請,承諾自己去世後,把遺體捐獻出去。
「捐遺體的事,只有德育處少數幾名老師知道。」說起這事,向明顯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說,即便讓其他人知道,也不是為了宣揚自己,而是希望身邊的人也能遞交這樣的申請,把有用的東西留下來,讓一種穿越時空的力量,來幫助別人。
道德力量正在升華
老師的點滴付出,孩子們都看在眼裡,也記在了心上。
英語老師祝福告訴筆者,2012年9月開學後,課講得多了,自己總有些咳嗽。同學們發現後,總是主動買些薄荷糖、消炎藥等物品擺在講臺上,這讓祝福很感動。
「到現在,我也不知道是哪個孩子買來的。」祝福說,自己曾經在班裡問過幾回,孩子們卻都盯著她笑,問得急了,幾個女生只叫她注意身體,「可就是沒人承認」。
不能回報孩子們,那就用實際行動來感謝他們。
目前,同學們自發形成的社團已達到30多個,文學、繪畫,甚至還有時尚的街舞社,都讓孩子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現在,同學們會自發地組織前往敬老院慰問空巢老人;學生們成立了自治管理委員會,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一年又一年,一批批學生畢業離開了,可一些當年的學生,最終又回到了臨江中學,成為母校的一名教師。
愛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正在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