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裡·斯隆,這位NBA歷史上唯一一個作為球員、教練均獲得退役殊榮的人走了。
作為曾經的姚麥時期的火箭球迷,看到這位老爺子去世的消息,心情五味雜陳,若要細究,似乎遺憾與不舍更多。
Size doesn't make any difference, heart is what makes a difference.(體型雖勇,不及心有大志。)
這是傑裡·斯隆在球員時期說過的話。斯隆將這種理念一以貫之,在退役當上猶他爵士的主教練後,他的爵士隊始終帶著鐵血、強硬、不屈的印記。
傑裡·斯隆在擔任猶他爵士主教練的23年裡,帶領爵士拿下了1127場常規賽勝利,是NBA歷史上第一個率領一支球隊拿下千勝的主教練。
2008年11月7日,爵士擊敗雷霆,1000勝。
也許命運真的喜歡開玩笑吧,這位比麥可·喬丹更早在公牛退役的教練,在退役後率領著他的球隊兩次在總決賽對決芝加哥公牛,是那個時代公牛最強硬的對手。
01工作努力點,又不會死
在大多數人都渴望少工作多摸魚的時候,只是二年級的傑裡斯隆就開始了自己的強硬人生。
二年級的他,選擇在課後當一個童工,每天有2美元。就這樣,他斷斷續續靠著自己的努力給家裡補貼收入。
傑裡斯隆是個不愛挪窩的人,他在進入伊利諾伊大學讀了幾個星期後,就選擇了退學。他坦言自己對家鄉的眷戀。也許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在鹽湖城一呆呆了幾十年。
強硬或者說不怕死,似乎是斯隆骨子裡與生俱來的天賦,1.96米的他從不害怕盯防比自己速度快、頂防比自己速度高的對手。
還記得井上雄彥的《灌籃高手》中的赤木對櫻木說道:控制籃板球的人也就控制了比賽。
這一點,斯隆早在60年代就認識到了。他無數次心中默念,打的努力一點,不要讓自己對任何一場比賽帶有遺憾。
進入NBA後的他,每場比賽結束後都像個天真無邪的小孩,睡的異常香甜。有人問他,你會去思考自己今天比賽的畫面嗎?
斯隆總是搖頭,也許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在每一場比賽中都傾盡所有了吧。
當有人問他為什麼想個瘋了的公牛一樣不要命的打球,他總是帶著一絲機器般的嚴謹,用嚴酷而刻板的話語回道:
工作努力點,又不會死。
斯隆球員時期時,從來都不是場上最耀眼的明星,但是他絕對是對手最頭疼的存在:
1975年,他和公牛將當季總冠軍金州勇士拖進了分區決賽的第七場,惜敗。
那一年的最佳球員裡克巴裡在季後賽裡有8場沒上30分,其中4場,他的對手是傑裡斯隆。
02鐵血新軍在鹽湖城矗立
傑裡斯隆的球員生涯終究是退役了,結果還不錯,喬丹之前公牛最偉大的球星。
估計斯隆自己都沒想到,轉身成為教練的他,開始了自己更為璀璨的教練生涯。
在擔任三年的助理教練後,1988年他成為了鹽湖城的新統帥,這時候剛好是馬龍與斯託克頓的第三年和第四年。
大概傳奇教練都有初出茅廬被教訓的時候吧,和他後來的弟子波波維奇一樣,開賽後斯隆就遭遇了當頭棒喝。初執教鞭的前9場比賽,3勝6負。
歷來堅韌的斯隆,罕見地帶著幾分無奈說道:我想我的教練生涯到此為止了。
斯隆的第10場,對陣衛冕冠軍湖人隊,大概率是斯隆執教的最後一場比賽。
可是,斯隆依舊對命運保持了強硬,聖誕節的這一天,面對衛冕冠軍湖人,鹽湖城拿下了比賽。
從此,開啟了鐵血爵士的傳奇。
這個賽季,猶他城拿下了隊歷第50勝,更關鍵的是他們的兩位傳奇卡爾·馬龍和傑夫·斯託克頓的傳奇也開始上演了。
爵士隊的戰術是機器一般準確的,他們永遠就是無球掩護、擋拆,並尋求身體對抗。
爵士隊裡面也許除了馬龍外,並沒有真正的天賦男,猛獁象馬克·伊頓甚至本來都打算去加油站上班了。
但傑裡·斯隆塑造了他們,讓他們想一個個精妙的零件構築出來的機器一樣運轉,年復一年地發揮出100%的實力和120%的鬥志。
後來成為名人堂的馬龍回憶道:
韋伯、科勒曼和巴克利比我更有天賦,但他們的努力不及我。更有天賦和更強是不同的概念。
馬龍說過,是傑裡·斯隆的鐵腕讓他養成了自律的好習慣,並成就了他不平凡的職業生涯。
在回憶斯隆的文章裡,最輝煌也最不願提及的無疑是那與公牛隊打的難解難分的兩次總決賽。
的確,公牛隊在偉大的麥可·喬丹領銜下兩度擊敗了爵士,但是誰把那GOAT一樣的喬丹逼到了這般地步:
是傑裡斯隆和他的猶他爵士。
這支爵士隊幹掉了三巨頭的火箭,要知道那可是有著大夢、巴克利和滑翔機。
這支爵士隊幹掉了鯊魚西遊的湖人,裡面的科比儘管還年幼,但奧尼爾、瓊斯和範艾克賽爾同樣非凡。
03比壯志難酬更難受的是,弟子的任性
2003年,卡爾·馬龍告訴斯隆,想去追逐那總冠軍戒指,斯託克頓則掛起了那永恆的12號球衣。
2003年,這次只有斯隆了。
有人問過斯隆,為什麼從來不誇獎球員?難道雞湯療法不香嗎?
這個嚴酷、鐵血的主帥卻說道:
他們不是已經領薪水了嗎?一位成功的球員,一旦站上場中,他的表現就必須不辜負他的薪水。
斯隆的手上永遠拿著戰術板,仿佛石雕一樣,看著歲月老去,可是他的球隊依然如機器般嚴密的運轉。
也許是因為如此,德龍、布澤爾和奧庫這個曾經讓無數火箭球迷咬牙切齒的爵士依舊上演著老派的強硬與鐵血,直到德龍與斯隆的矛盾公開化。
2010年2月,斯隆離職,傳奇教練生涯落幕了。這一刻,斯隆累了。
也許不是壯志難酬,而是弟子的任性,德隆厭倦了機械般的戰術,厭倦了鹽湖城這樣的聚光燈絕緣體。
04真正的斯隆,純粹的教練
傑裡·斯隆這位千勝教頭評價自己道:
我從不認為自己是個好教練,我的終極目標只有總冠軍。
他的徒弟兼老對手波波維奇評價他說:
他總是充滿著真誠,他處事不驚,又充滿幽默感,心胸就如草原般寬闊。
在斯隆被確診帕金森症後,很多人以為這位功勳主帥無法接受,可是斯隆在首次接受採訪時卻表示道:
「我一生都很幸運,但這可能是我的終點,即使這樣也要過好每一天。」
甚至在人生的最後一刻,斯隆依然表現出了一種極不尋常的智慧,他坦然面對自己的病況,也不對過去的輝煌過分懷念。
在某種程度上,他在教會身邊人,面對悲傷時的優雅和臨近終點時的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