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體育局副局長李華也是一名騎友
浙江省政府2020年關於浙江體育產業的第一個重磅文件,就是近日印發的《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點擊獲取實施意見#
以省政府的名義印發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浙江是全國第一家!
浙江體育產業百花盛放的春天已經在來的路上!高水平的國際賽事、各具特色的原創品牌賽事、出門10分鐘健身圈、1萬公裡浙江國家步道系統……都不再只是浪漫藍圖,而是2025年一定會實現的浙江人體育生活場景。
無論是普通老百姓,還是業內人士,都對這個「浙江特色的體育場景」充滿期待。錢江晚報·小時新聞採訪了浙江省體育局體育經濟處處長姜建成、浙江大學教授鄭芳、大豐體育董事長豐嶽、風雪戶外創始合伙人羅錫評四位大咖,傾聽他們的解讀。
北冰南移,黃龍體育中心舉行城市越野滑雪賽
形成以杭州為中心的大灣區體育城市群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體育產業與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鄭芳
浙江省在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國內疫情和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的新形勢,2020年一季度浙江經濟運行顯示,運動服類服裝產量增長,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零售呈現增長態勢,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體育娛樂用品零售額增長最快,達到61.6%,這些數據強有力地展現了《實施意見》出臺時機的恰到好處,積極響應了疫情之中,尤其是疫情之後人們對於體育的強烈需求。
《實施意見》延續國發43號文件的簡潔明了、注重落實,又立足浙江省發展實踐,以競賽表演業創新改革、健身休閒產業升級為主要抓手,做大做強龍頭企業並鼓勵製造企業依託主業發展體育服務業,實現浙江省體育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級化發展;以促進體育消費和加快融合發展為主要脈絡,明晰浙江省體育產業發展實施路徑,通過編制體育服務業綜合體建設指南、推進浙江省政採雲體育裝備館建設、打造環浙江國家步道系統、推動智能體育產業園區建設等一列創新舉措,營造浙江省「人人愛體育、人人會體育、人人懂體育和人人能體育」的生活型體育文化,實現城市之間、城鄉之間體育惠民生、促增長的共同發展;以改革為動力,以政策落地為關鍵構建浙江省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目標,為浙江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貢獻浙江體育力量,形成有為的政府、有效的市場、有力的社會組織的有機統一。
《實施意見》最為亮眼的還在於首次提出基本形成以杭州為中心的大灣區體育城市群區域發展的總目標,以體育為內涵,構建體育產業生態圈、培育體育創新生態鏈,實現各個城市之間的空間錯配問題、連通問題、區域角色定位問題、新動能乏力等問題,大力發展浙江省體育產業新經濟新動能,從區域一體化的發展視角統籌推進,為長三角一體化打造成一個世界級的城市群,去發揮浙江領域內各個城市的體育活力和體育動能。
莫幹山漫運動小鎮
大豐將做好文體場館產業鏈延伸
浙江大豐體育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豐嶽
「實施意見」吹響了浙江體育產業新發展的號角,身為體育人充滿期待。
大豐成立近30年,以根基牢固的實體產業作為支撐,公司完成了「製造+服務」的轉型升級,逐步實現重資產向輕資產的發展過渡。
在浙江體育產業發展的藍圖中,大豐順勢、拼搏,有自己的構想。
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做好文體場館產業鏈的延伸,在穩固現有產品、業務優勢的基礎上,向場館運營、體娛文化、賽事開發等領域拓展布局。
我們已經做了大量前期籌備工作,在未來幾年,我們將緊緊圍繞體育場館這個空間載體,做好運營內容的填充、商業資源的開發,最大程度發揮場館的社會公益性和經濟性,帶給人們更好的文娛體體驗。
目前,大豐正積極參與杭州亞運場館項目的工程建設和賽後場館運營開發的工作,希望憑藉公司的規模實力,以及為央視春晚、奧運會、世界盃、F1、亞運會、全運會各大賽事保駕護航的豐富經驗,最大程度解決場館業主方和賽事舉辦方的後顧之憂,作為浙江本土體育企業服務杭州亞運。
浙江戶外綠道
讓專業團隊和愛好者參與10分鐘健身圈建設
:風雪戶外創始合伙人: 羅錫評
「實施意見」對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具體到規模佔比GDP比重值,國際賽事,國內品牌賽事,以及群眾身邊賽事的數量。
對品牌賽事支持力度增加,除了扶持和獎勵機制,還通過多政府部門參與,動態管理可利用的自然資源,用高質量賽事拉動細分行業和本地經濟發展,優化效益評估並建立過程控制。
提出10分鐘健身圈,推動體育設施基礎建設。
幾處提到與青少年教育相關的具體內容,更重視體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位置。
浙江體育產業不建議一刀切,搞千篇一律的體育設施建設,更希望政府出資源(房產,自然場所),由社會商業公司多元化形態。因為有時相對於設施,圍繞設施的文化,傳播及相關服務可能會越來越重要,讓這些專業的團隊和愛好者,參與到10分鐘健身圈的設施建設及服務中去。
倍增計劃是浙江體育產業的自我加壓
浙江省體育局體育經濟處處長:姜建成
全國關於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以省政府名義發文,浙江是全國第一家。
國務院43號文件出臺,將運動鍛鍊上升到成為老百姓生活方式的高度,體育產業要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體育事業要成為中華民族復興的標誌性事業。
在這樣的體育產業發展大背景下,浙江的《實施意見》出爐。
「實施意見」中有很多新的提法,比如:
體育產業的倍增計劃,2018年體育產業總產出2304億元,2025年要倍增到5000億元。佔GDP的比重,從1.3%提升到1.8%,這是浙江體育產業的『自我加壓』,硬指標將推動體育產業快速發展,吸引社會力量投入。
體育產業這個曾經的『小個子長得很快』,《實施意見》希望帶動老百姓對體育產業領域更多關注,帶動更多消費。體育部門要放下身段,提供更多體育設施,體育賽事,體育健康的服務給到大眾。
具體來說,
依託城市社區的10分鐘健身圈,比之前的15分鐘健身圈「更近一大步」;
全省建成1000個百姓健身房,更多的體育設施進公園,進文化禮堂,進綠地;
鼓勵更多學校場地對外開放,不僅室外場地,室內場地也要開放,之前70%的開放率要提升;
體育人口從小開始培育,從學校開始培育;
重點發展萬裡浙江國家步道建設,建設「山上的運動之路」;
發展數字生活體育業態,建成浙江省全民健身服務平臺和戶外運動智慧信息平臺;
科技和體育結合,舉行智能體育大賽;
線上、線下體育同步建設;
國民體質檢測,普及推廣健康處方;
對職業俱樂部,在浙舉行的國際賽事,品牌賽事,體育綜合體,給以2000萬以內不等扶持獎勵,補助額度排在全國前列;
「實施意見」明確了每一項任務的責任單位,不止局限於體育部門,明確將集中全社會資源推動體育產業發展。
杭州馬拉松
【來源:錢江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