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啊,這麼快疫情就變成頭條都上不了的old news了。
I can’t breathe.
作為一個看很多美劇,尤其當中有一大堆講警察的程序劇的人,腦中其實閃過了很多相關情節。
還記得很多年前剛看美劇的時候,對於劇中某些普通人和警察相互敵視的情節還挺不解的,但到今天,看到美劇裡有些特定內容,則不再是不解,反而只會翻個白眼。
說起來,雖然美劇裡這種警民互相敵視的情節不少,但總體來說,警察仍然是非常正面的形象,甚至這種情節往往有把美國警察塑造成弱勢群體的傾向。
這並不是偶然。
從上世紀美劇誕生開始,好萊塢為了得到警察的合作,為了拿到拍攝許可,一直就傾向於把劇中警察的形象描寫得更正面。
公認的為美劇中「英雄警察」形象奠定基調的始祖作品是1951年一部叫Dragnet的美劇。
這部美劇聚焦的就是一個英雄警察打擊罪犯的故事,每一集開頭還用旁白告訴觀眾「您所觀看的都是真實故事。」
Dragnet當時得到了洛杉磯警察(LAPD)的極大支持,真警察和真警車成為了劇中的背景道具,甚至每一集劇本要先讓LAPD過目才可以正式拍攝,任何讓LAPD不滿的情節都會被改掉。
從此,在美國流行文化中,美國警察是「穩定社會的正義使者」的形象開始逐漸流行開,甚至之後美劇中的警察形象大多都受此影響。
到了今天,美劇中能看到包括美國警察在內各種執法機構的情節,並且絕大部分都是極其正面的形象。
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區,這完全沒問題,警察當然(應該)是好人。但以美國民眾的視角來看,就很分裂了。
先說明,無意在這裡說現實裡的美國警察到底是不是黑警,this is way beyond my paygrade.
但是其實稍微了解一下美國社會,讀點東西就能發現,美國民眾,尤其是特定社區民眾眼裡的美國警察,形象是很複雜的,絕對不是美劇裡這種一邊倒的「英雄」形象。
CBS有一部已經播了10年的老劇,《警察世家》(Blue Bloods),講的是一家子警察的故事。
片中主角Reagen一家人裡,爺爺Henry是退休的警察局長;爸爸Frank是現任警察局長;大兒子Joe是警察,死於腐敗同僚之手;二兒子Danny是高級警探;小兒子Jamie是新晉警長;女兒Erin是檢察官。
如果說其它美劇裡的警察多多少少有點問題,本片就簡直主旋律到極致。片中幾次出現黑人社區和警察對峙的劇情,要不是黑人罪犯嫁禍警察,要不是警察狠抓一批罪犯讓社區重歸平靜得到大家支持,反正不會出現現實裡這次I can’t breathe的情形~
這或許,就是好萊塢或者說美國人民理想中的美國警察形象。
還有就是經典的《法律與秩序》(Law & Order)系列,完全把美國司法系統的英雄人設弄到深入人心的水平。
當然,這種趨勢倒也是開始有了一些鬆動。
比如經典的《火線》(The Wire)就是反英雄形象的。
近幾年的《神煩警探》(Brooklyn Nine-Nine)也是「反英雄」的一個代表。雖然片中主角也是一幫正義感十足,完全是「英雄」形象的警察。但同時,這些更符合時代潮流的主角也一直在和片中更為傳統的老派警察們交鋒。
事實上,如果《警察世家》是保守派主旋律,《神煩警探》就可以算自由派主旋律。
《神煩警探》中,主角Jake的背景故事就是這是一個看著70年代警察劇長大的小男孩,他之所以選擇當警察就是想成為自己生活的警察主角。
該片受到的一部分批評就認為,雖然表面上本片有對美國警察系統的反思,但總體仍然在美化美國警察的形象。(這麼一部喜劇,個人認為這種批評是不是有點想多了。)
從Jake的背景故事裡其實也可見一斑,畢竟對美國白人民眾,尤其是中產以上白人民眾,他們眼中的美國警察和美劇裡的美國警察,確實是一致的,永遠都是「英雄」。
還有一部在播美劇中也塑造了稍微不那麼普通的警察形象,《芝加哥警察》(Chicago PD)。
本片作為《風城烈焰》(Chicago Fire)衍生劇,其主角在本劇中本來是以反面角色出場的,結果進入衍生劇,逐漸洗白成為了為抓壞人不擇手段的叛逆英雄形象。
針對美劇中的這個問題,其實不少批評都認為美劇警察相關題材在為維持整個系統的status quo做貢獻。
但是這個問題怎麼說呢…文藝作品,尤其是影視作品,選擇一條更方便的路線,也就是描寫一個比較理想的世界,不去觸碰比較嚴肅的問題,似乎也沒太大問題。
說到底,電視劇是用來娛樂的。
所以把這樣一個非常深層次的問題怪罪到文藝作品中,並不合理。
美國警察和非裔美國人之間這種互相不信任,互相敵視的狀態,遠遠不是表面上這麼簡單的。這是一整個系統的問題,只不過美國警察恰好是這個系統的工具而已。
這種系統性的歧視根本不是光有awareness就能解決的。
美劇或許無意中成了「幫兇」,但這些針對美劇的批評同時也是非常幼稚的。
其實看美劇看多的朋友應該意識到,美劇中對一些嚴肅問題,一些比較宏觀問題所灌輸的觀念很多是極其天真極其幼稚的。
回想一下,多少美劇中把揭發醜聞等同於解決問題,好像把陰謀爆給媒體就能自動等待系統機器發動,為普通人主持公道。
警察題材之外,確實不少美劇探討了很多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還非常有深度,但是仔細去看一看,這些探討其實完全是被限制在一定框架內的,並且把一些問題完全設定成了「黑」和「白」,根本沒留任何思考空間。
這種意識形態的強大輸出才是它整個系統穩固的「幫兇」,可絕對不是單單警察題材作品的問題。
這一次的疫情,美國黑人死亡率是白人的2.5倍;38%申請美國政府救濟的小業主拿到了救濟款,其中只有12%是黑人和拉美人業主;美國黑人失業率長年穩定在白人兩倍;佔美國人口13%的黑人只擁有3%的財富;美國黑人家庭財富中位數1.7萬美元,白人家庭財富中位數17.1萬美元;黑人家庭擁有的流動資產平均只有白人家庭的32%;黑人和拉美裔家庭年收入中位數3.5萬美元,白人家庭4.7萬美元……
這種系統性歧視,怎麼可能是電視劇裡寫幾個美國「黑警」形象好去反思一下就能解決的。
所謂天真,就是把問題本末倒置。事實是,美國這個系統有問題,這個系統的工具才會有問題,這個系統和它工具的輿論形象才會一面倒。要改變這個問題需要自上而下大改變,指望年輕人嘴上喊點口號就覺得自己woke得不得了,就覺得能改變世界…哎…
抱歉,今天扯得有點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