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英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工具人」,在各位置都有一席之地,他們的作用可概括為為團隊犧牲自己,強化隊友的屬性,實現1+1>2的效果。
如S7版本的香爐軟輔和S8早期的中單馬爾扎哈、卡爾瑪等英雄,前者最大程度的強化了AD的輸出,後者則是更強調野輔配合或者為團隊增加容錯率。到了S10版本,節奏加快,強調中野對抗和地圖資源控制,於是工具人由中野輔轉化為了上單、AD英雄,節奏過快,沒有給大嘴、凱爾這些大C英雄發育的時間,使得他們被版本淘汰。
此消彼長,以燼和艾希為代表的工具人AD以及鱷魚、猴子、熊等前期對線強,後期有功能性的「肌肉怪」上單成了版本寵兒。
以猴子為代表的上單英雄,在前期對線中憑藉英雄曲線優勢,總能不落下風,強勢期過後,又能打出不錯的團控效果,堪稱是上路工具人中的佼佼者。
工具人上單
將這類英雄區別於石頭人等英雄的原因是有兩點。
1、猴子、熊等英雄是前期屬性拉滿的重裝戰士在前期對線上比石頭人等坦克英雄強上不少。
2、雖都為團戰功能性英雄,但石頭人等英雄有難以企及的坦度,而猴子則脆的多。石頭人拿裝備是能C的,而這些工具人上單即使能也非常難。
我所理解的這類上單有猴子、熊、腕豪、克烈。您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猴子不能兩棍敲死ADC?腕豪的單帶多厲害?
不同的英雄有不同的作用,每個人對這一作用的理解是不同的,在我的淺見裡,想「兩棍敲死ADC」我會玩阿卡麗、劫,想去單帶我會玩賈克斯、劍姬,猴子就是個打團控的英雄,玩好就是個衝陣能力極強的單點控制英雄。他們在中期所表現出來的高傷害只是這個英雄複雜屬性中不那麼重要的一環,因此而捨棄更大的作用,反倒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人常說,後期沒了大的猴子連超級兵都不如。是這樣嗎?是的。那要是出些輸出裝,兩棍敲死ADC,誰還敢小看我?的確如此。如果以秒殺後排為目的改玩刺客,既然選了猴子就應該接受「沒大不如超級兵的事實」,故而拿捏好角度,珍惜機會,開好每一個大。
這類英雄有一個明顯的曲線變化,他們在前中期團戰能打出恐怖的爆發,誇張的輸出,可隨著時間往後推移,輸出明顯下滑,需要轉變自我定位,由傷害點變為控制點或保護點。
繼續補出輸出裝這類英雄的確還有不俗的傷害,但兩大限制在於:
其一,三件套後劫通過一把鋸齒短匕提升地輸出,猴子大概需要在多買一把長劍,這是對經濟利用率的問題。
其二,這四個英雄都有一定的進場能力,有機會直接殺傷對方後排。但這個進場進場能力只是一定的,不是絕對的,猴子一定不能保證每波團戰一定碰到後排,但劫卻一定可以,這是英雄機制的區別。
所以,這些英雄的打法思路,應該更紮實一些,以前期屬性換對線優勢,在中期裝備向肉裝轉變,擔當起隊伍前排,開團點的責任。
齊天大聖
孫悟空並不是太適合S11的版本,沒有太過合適的神話裝備是其最大的缺點。渴血戰斧的吸血能力格格不入,挺進破壞者的位移能力顯得雞肋,星蝕和三項成了僅剩下的選擇,相比來說,三相之力的持續輸出能力更為合適,但相較於其他英雄和神話裝備的契合度,還是顯得遜色不少。
E技能的攻速加成,使孫悟空成為一級對拼最強的英雄之一,很容易將對手趕出經驗區,但之後的加點卻是主加可以重置普攻,並能通過普攻減CD的Q技能。
W技能是孫悟空唯一的逃生手段,在對線時需謹慎使用,在無法洞悉打野位置的情況下,儘量不要採用以分身打出AQ的換血方式。
在團戰中,孫悟空雖有進場能力,但卻是距離感人,很難直接E到對方後排,所以一般採用,W隱身後接近後排釋放大招的方式,E技能可根據時間釋放,如此釋放技能的另一原因是,將影子留在戰場另一端,可同時對對方前排打出控制效果。
猴子符文推薦
徵服者系列適合持續對戰輸出,副系選擇時間扭曲補藥契合搭配腐敗藥水出門,提高對線消耗能力。
猴子裝備推薦
貪慾九頭蛇的推線能力和減CD是猴子最欠缺的兩項屬性,此後可再補出血手提高中期坦度也確保大招能夠釋放,再根據對局補充肉裝,如藍盾、自然之力,石像鬼石板甲等。
腕豪 瑟提
自腕豪登錄召喚師峽谷,上路「肌肉男」格式便重新洗牌,腕豪的高面板輸出、回復能力、控制能力、持續輸出能力,都堪稱重裝戰士的天花板。經過一連串的削弱之後,更強調了腕豪功能性的團戰作用,弱化其單帶能力,這也是腕豪常出現在輔助位置上的原因。
但即使經歷一輪削弱,腕豪仍是上路對線怪中的佼佼者,幾發重拳出手,傷害可觀,既能以W技能規避傷害實現無傷換血,又可以以W技能打滿傷害,依靠被動實現回復。
Q技能重置普攻,但不推薦在對拼中使用,腕豪的普攻方式為左拳右拳左拳循環,只有右拳能打出可觀的額外傷害,但在使用AQ連招時,出拳方式就變為了左左右,對傷害的提升並不大。打出兩發普攻後再銜接Q技能為最佳。
E技能只有在雙向都有敵人時才能打出控制效果,因此腕豪在對拼時需要調整E技能釋放角度。輔助腕豪更偏向於帶著海克斯閃現,以便於打出ER效果,但上單腕豪沒有這麼「奢侈」的符文,便只能通過挺進破壞者或閃現在團戰中找機會。
在前中期的強勢階段,腕豪的大招更適合於衝向人群打出AOE傷害,之後通過E、W等技能規避輸出。而到了中後期,腕豪的大招選擇更應該像盲僧迴旋踢一樣考慮,控制對方C位,配合隊友秒殺。
腕豪符文推薦
復甦+復甦之風的雙回復配合被動,大大提高對線回復能力,選擇韌性主要是為了團戰考慮,也可選擇換為歡欣對線更強。
腕豪裝備推薦
挺進破壞者對於腕豪可謂史詩級加強,無論是增加移速的神話被動還是主動位移為ER技能提供角度,都彌補腕豪進場能力的不足。
破敗王者之刃的攻速、百分比傷害屬性適配腕豪的左右勾拳輸出,將中期傷害拉滿,三環之後的加速效果,可在後期通過AQ的連招後,迅速的衝向對方後排
不滅狂雷
沃利貝爾自重做之後,更適合於現在的上單環境,在對線中補充了消耗能力,也不再輸出方式單一,也更適合在團戰中扛起團隊前排的重任,是為什麼不多成功的重做之一。
新版狗熊的英雄定位偏向於純工具人英雄,大招的定塔效果是最強的配合隊友越塔技能。被動和E技能快速推線能力,使熊完全掌握了上路兵線的主動權,推線與控線全憑自己做主,戰略意義極大。
現階段熊常見的對線思路是以多蘭劍出門配合E技能消耗,控制被動層數,從而掌握線權。在團戰時,通過大招加血和E技能的護盾值起到無傷衝陣的效果,R減速後配合Q技能的眩暈,是熊最常見的進場連招。
狗熊符文推薦
不滅之握、復甦和復甦之風強化對線回復能力,護盾猛擊結合E技能效果傷害可觀。副系選擇氣定神閒和韌性的組合也是出於續航和坦度的考慮,整體來看,可謂最完備的坦克符文。
狗熊裝備推薦
沒有一件輸出裝還能稱之為戰士嗎?實不相瞞,熊自身的英雄屬性已經補足了前期傷害,並不需要裝備的輔佐。哪怕是在上賽季,熊的前期裝備也都是以CD散件為主,並不需要輸出性裝備。如文章開頭時所論,買盧登、帽子輸出一定很高,只是有些英雄比他更合適。
在對方AP傷害不是太誇張時,霜火護手便是最合適的裝備,其他情況下可換為日炎聖盾。振奮的強化回復、強化護盾的效果100%和熊契合,因此是必選裝備。
其他的裝備可根據局面選擇,藍盾、反甲、石像鬼石板甲都可供參考。
暴怒騎士
自Doinb神勇地「打他蛋」之後,國服踴躍出大批克烈玩家,待到風平浪靜,眾神歸位後,克烈回歸到冷門英雄行列,一直到現在,克烈還都是絕活哥專屬英雄。
究其原因,在於克烈不管在對線還是打團上對戰場時機的把握,和對下馬後怒氣計算要求極高,故而將大批玩家拒之門外。不能把握進場時機的克烈,通常在線上無法做到消耗,只被白白換血,在團戰也無法逼近對方後排。
克烈常見的技能釋放技巧有卡W,W技能為第四次普攻附帶大量傷害,可在出現W效果時,採用Q、E兩技能接近目標換血消耗。
艾克憑藉「上馬」機制,對線能力極強,在中期憑藉進場能力貼近後排後,依靠四環的超高傷害配合巨九的濺射打出毀天滅地的效果,類似「打他蛋」。但當遊戲進入到中後期,克烈的傷害顯得刮痧,同時也很難逾越對方前排,因此,逐漸變為為團隊提供移速效果的功能型英雄。
克烈符文推薦
克烈的高攻速契合爆破的屬性,能在對線期拿到更多的鍍層優勢。歡欣強化了克烈的輸出能力,堅毅不倒則為下馬後的克烈提供了傷害。
克烈裝備推薦
由於沒有太過合適的神話裝備,克烈選擇對坦度提升最全面的日炎聖盾。巨九的濺射傷害仍是與克烈最契合的裝備,再補出血手和石像鬼板甲,從而提升下馬後的戰鬥力。
文/木中無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