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上線了一個和微信同名的「圈子」,社交之心還沒死嗎?

2020-12-14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曉程序觀察」(ID:yinghoo-tech),作者:Miss豆教授,36氪經授權發布。

這兩天,釘釘和企業微信,暗自較上勁了,24小時內,分別放出兩招。

先來看釘釘,開了一場直播發布會,發布了5.0版本,這個上線五周年的全新升級,包含了在線辦公室、圈子、只能客戶管理產品等功能。

最令人關注的是圈子功能,和微信去年上線的「圈子」功能同名,但不同於微信以興趣劃分圈子,「釘釘圈子」分為內部圈、在線教育圈、商業交流圈、社群運營圈四種模式。從命名可以看到,如今如火如荼的在線教育和私域流量,是本次「釘釘圈子」瞄準的。

在發布會上,釘釘CEO陳航重點提及了「在線教學圈」,該圈子的主要特徵是方便教師「多群直播」高效開展教學工作。

通過「在線教學圈」,利用在線開課的多群直播、群發助手以及布置作業功能,企業和機構講師可以創建一站式線上課堂,發通知、直播上課、布置點評作業。

無獨有偶,幾乎在同一天,曉程序觀察(yinghoo-tech)發現微信和企業微信似乎聯合限時推廣一個新功能「上課直播」。

如圖所示,一些微信群在「+」按鈕功能內,出現了「上課直播」按鈕,用戶點擊後,便會跳到身份驗證頁面,進行家長還是老師的驗證,值得注意的是,身份驗證服務是由企業微信提供的。

身份認證為老師的用戶,之後便可以在該微信群開啟直播進行授課。

目前該功能還未正式上線,並非所有微信群都有該功能的限時推廣,從曉程序觀察(yinghoo-tech)了解的情況來看,目前大多數有該功能的群均有一個特點,就是群內有用戶微信號和企業微信號進行了綁定。該功能的推廣投放策略到底是怎樣,目前還不得所知。

與微信的「難以捉摸」相比,釘釘的目的就明顯很多:用圈子打造私域流量。實際上,這並非釘釘首次探索社交領域,卻一直未取得優秀「戰果」,想要靠圈子重啟「社交」,結果會如何?

微信圈子是社區工具,釘釘圈子是社群工具

這一次,通過圈子,釘釘和私域流量掛上了鉤,這也讓釘釘這個辦公平臺,增添了幾分社交屬性。

實際上,這作為微信社區工具——「微信圈子」的思路「不謀而合」。自「微信圈子」上線一來,就引起了企業們的「特別關注」,由於其是通過去中心化模式的內容社交平臺,所以商家可以能通過更軟更隱性的方式輸出品牌價值,拉新與運營自己的核心用戶,最終實現轉化。

從產品形態上看,兩個圈子也較為類似,都是以圖片和視頻為主要形式的短內容社區,相比於群聊裡的快速刷屏,社區形式更利於將有價值的內容沉澱下來。

不過,雖然都是通過內容分享來建立私域流量,但在針對人群、玩法等方面,「微信圈子」與「釘釘圈子」還是有很大區別。

  • 入口不同。「微信圈子」入口「藏」於微信搜一搜內;而釘釘的圈子功能則位於「發現」頁內的二級入口,與社群關聯過的圈子,用戶還可以從社群內進入圈子。相比之下,「微信圈子」的入口更深一些;

  • 針對人群不同。「微信圈子」適用於所有微信用戶,圈主根據興趣建立圈子,邀請有相同喜好的朋友加入;而「釘釘圈子」則圍繞企業而生,目前的四種模式中,企業內部圈僅允許企業內部用戶加入,在線教學圈子則是主打教育群體,可在圈子內布置作業、學習活動等;商業交流圈則是行業交流圈,企業可邀請渠道商、商家、上下遊合作夥伴加入,便於業務協同等。

  • 玩法不同。「微信圈子」與公眾號實現無縫銜接,「微信圈子」可以用來沉澱公眾號粉絲,還可以對公眾號進行粉絲反哺,吸引更多新的粉絲關注。其次是與小程序的打通,「微信圈子」可以深度連接商家的小程序店鋪,用戶可以在瀏覽內容的同時,便能實現「即看即買」,這也是其建立私域流量的另一特點。

    與「微信圈子」的思路完全不同的是,釘釘則是將圈子與社群進行無縫打通。社群與圈子關聯後,圈子就可以作為社群的管理工具。此外,圈子的內容,還可以形成消息通知發到群裡,及時通知到社群成員,實現高效觸達。

  • 用戶沉澱方式不同。「微信圈子」是將公眾號粉絲沉澱到圈子內。對於絕大多數公眾號運營者而言,目前面臨的難題是,如何提高粉絲的黏性、活躍度和忠誠度,而圈子則可以將粉絲進一步沉澱,在圈子內營造良性的興趣、話題、商品的討論氛圍,運營者可以與粉絲「面對面」交流,從而提升粉絲黏性。

    「釘釘圈子」則是用來沉澱社群內的用戶,群聊雖然能夠將用戶快速連接,但是由於其即時性太強,並不利於用戶與內容的沉澱。比如,群主發布一條消息,可以在幾分鐘內快速刷屏,以至於後來者也就「錯過」了消息。而將社群用戶沉澱到圈子,便可以做到從沉澱內容到沉澱用戶,這對於企業建立私域流量來說有重要意義。

    比如,老師可以在圈子中分享學習的課外資源,同學們在圈子內分享交流,將自己的學習經驗以短內容的形式分享到圈子內,相比於社群,圈子更容易營造學習氛圍。所以,有不少人視其為專門針對教育領域而推出。

教育資源爭奪戰一觸即發,誰與爭鋒?

有趣的是,不管是釘釘推出的圈子,還是微信群上線中「上課直播」為老師「開小灶」,矛頭都直指在線教育領域,隨著新一輪能力的推出,雙方的教育資源爭奪戰也正式打響。

超級App紛紛投入「教學」場景,本來也實屬意料之中。

一方面,在疫情籠罩的背景下,線下教學活動全部關停,轉移至線上,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學機構都急需靠譜的線上教學工具來保證日常工作,且涉及老師、家長、學生三方,用戶基數大,有需求就有機會;另一方面,由於教學關係的特殊性,三方用戶黏性高的同時,老師對家長、家長對學生都具有一定的強制約束性,只要能夠吸引老師,就會自然帶動家長、學生,實現「一帶多」的高效增長。

所以無論是釘釘還是微信,都在儘可能的為老師提供教學工具,幫助老師高效完成工作,用老師帶動家長、學生資源。不過由於釘釘和微信本身的屬性不同,二者在打法上也有細微的差異:

  • 釘釘用B端撬動C端。一直以來,釘釘作為企業工具面向的都是B端用戶,而通過教育場景,能夠有效的通過學校、培訓機構等B端用戶,撬動家長、學生等C端用戶下載、使用釘釘,由於教學過程是連續性的且時間較長,也能有效的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

  • 而微信群「上課直播」則是通過海量C端用戶去帶動B端。無論是老師、家長、學生各角色可能都存在在微信內,通過拉微信群+上課直播的方式,能夠最低時間成本的完成教學,而且免去了前期下載app、熟悉操作等步驟,但不足之處在於,除群直播外相對應的教學工具還不夠完善。

事實上,想要分搶「在線教育」這塊大蛋糕,光靠提供教學工具明顯是不夠的,雖然由於疫情不得不線上教學,但對此的焦慮和擔憂卻從未停止過。

  • 對於學生來說,線上聽課的效率和互動性與線下效果相差甚遠,並且長時間面對電腦,視力也會受到影響。教育局就曾公開表示過,不支持學生長時間進行線上學習; 

  • 對於老師來說,線上備課的流程、工具的使用、課堂作業、考試等基礎教學流程要比線下負責的多,無法得到及時的教學反饋,也會降低教學質量;

  • 對於家長來說,督促學生學習已經從每天2小時增至每天10個小時,時間精力上都是一項大的挑戰,疫情結束後,家長也要恢復工作,大量的線上教學只會讓家長分身乏術。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線上教育可能是頓「美餐」,但疫情之後,能否持續仍然是個未知數,對於釘釘和微信來說,如果不解決在線教育「難互動」「難反饋」等核心問題,恐怕也難逃「人走茶涼」的結局。

相關焦點

  • 釘釘進軍二次元?同名主題曲《巴顏喀拉》太鬼畜了!
    先是為積極響應線上辦公、上課政策,釘釘緊急上線多種相應功能,為民眾解決了工作、學習的痛點需求,成為疫情之下2億職場人、上億學生群體共同的選擇;沒想到的是,嘴上說著喜歡,手指卻很誠實的小學生們,集體出徵像約定好的一般給釘釘打1星,釘釘面臨慘遭下架的局面,不得不跪地求饒,甚至將小學生們喊做爸爸,委曲求全姿態盡顯(我們前不久發布過相關內容
  • 阿里的新圈子
    圈子的入口在釘釘工具欄的發現功能中,位列最頂端。點進去,可以創建自己的圈子,也可以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圈子。2016年底發生的支付寶圈子事件殷鑑不遠,這是阿里又一次進軍社交嗎?圈子負責人迦盧(本名羅鋒)對獵雲網記者說,「我們一開始就沒想做社交」。
  • 繼電商黑馬之後,社交也出現一匹黑馬霸榜多時,微信地位難保?
    特別是微信,現在的活躍人數已經達到了12億,這是什麼概念,中國的總人口也僅僅只有14億人,淘寶的用戶也只有8億,中國移動的用戶也只有9億,所以說要動搖微信在社交領域的地位,難度還是挺大的。然而沒想到的是,社交領域出現了一匹黑馬,霸榜多時,微信的地位難保?
  • 微信被擠下社交網絡軟體的神壇?就因為這一黑馬的出現!
    現在很多人用的社交網絡工具是微信,這基本上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必須必備的軟體。由於大部分人使用,所以微信一直佔據著下載軟體的榜首。當然說其社交網絡工具之前比較風靡的是QQ,很多人還不知道微信的存在。之後由於微信能夠支付,所以名氣就比QQ大了很多,甚至還取代了QQ的地位。
  • 微信、作業幫等在線課程功能齊全,為何還比不過釘釘?
    可能騰訊認為已經有收費版的騰訊通(QQ和微信的結合體),就已經在網絡辦公領域插了一腿,其實不然,騰訊通也就是簡化版的QQ,並且都是通過單位內部網絡,沒注意有沒有網絡會議功能。對於線上上課為什麼都用釘釘而不用微信:最終要的區別是釘釘可以開網絡課堂直播,當然也可以發錄播課程,根據利哥家孩子的上課經驗,錄播課程通常是發個二維碼,手機版的釘釘可以直接識別二維碼並播放,而電腦版的釘釘識別不了看不成,還需要安裝一個電腦版的微信,發到微信聊天窗口裡,在右鍵二維碼,才可以識別出來錄播課程,這也算是釘釘的BUG
  • 釘釘5.0巴顏喀拉發布
    釘釘新版如此命名,希望喚起用戶保護水源地的公益之心,讓自然更純淨,讓生活更美好。釘釘5.0推出圈子,首次全面開放私域流量池。據了解,釘釘圈子分為內部圈、在線教學圈、商業交流圈、社群運營圈四種模式。企業和組織可免費使用釘釘圈子進行私域社群管理。對內可以幫助打造公開透明、有活力的組織文化;對外可以連結上下遊合作夥伴、學員、門店和粉絲,形成數位化社群。陳航說,群是社群的即時溝通場,社區是精華內容的沉澱互動場。
  • 釘釘憑什麼贏?新一代移動網際網路社交模式的崛起與降維打擊
    當釘釘風生水起之時,有一個可怕的事實:從技術角度,釘釘很容易成為其他社交軟體,但其他社交軟體卻很難成為釘釘。比如微信。雖然微信的用戶根基廣大,輕易不可撼動,但其構建的生態(公眾號、朋友圈、小程序等)說到底均為人群大量聚集的產物,技術模仿並非難事。
  • 微信一哥地位不保?新社交巨頭來勢洶洶,馬化騰始料未及
    二者對於我們生活的改變是方方面面的,當然"二馬"也時常在各個領域展開著激烈的爭奪,在電商的競爭當中,馬化騰遺憾敗北,而在社交軟體領域,馬雲則稍遜一籌。微信如今已經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軟體,不管是與他人的溝通還是第三方支付又或者自我傾訴,微信都是很多人的首選,當然這一切都得益於騰訊在於社交領域的入局之早。
  • 釘釘部署和釘釘部署專家
    釘釘部署專家這個詞語來的也是很奇葩,沒有2020年的疫情,都沒怎麼聽說過,今天讓我一起看看釘釘部署專家們都幹些啥?首先對於企業和組織來說,釘釘似乎並不是很難,那麼為什麼還要這些專家呢?項目付款如何與項目合同掛鈎,關聯審批單嗎,無法導出數據和列印怎麼辦3.如何建設一個屬於公司自己的釘釘ISO體系文件,設計開發文件,圖紙管理文件,客戶需求文件等檔案管理系統(當然還可以是設備管理等等)4.醫療器械,重型設備如何建設一個按產品序列號為核心的追溯系統,前追溯到供應商,後追溯到客戶
  • 釘釘下載學校版
    釘釘下載學校版軟體優勢:1、這是款很好用的社交應用,專為學生打造的,老師可以在裡面發布作業以及各種校園公告等;2、不讓用微信了,這是專為學生打造的釘釘群社交,可以方便家長和老師及時的溝通等,便捷。3、很方便也很好用,可以直接在群裡交流,沒有微信群了,但是還得交流以及溝通才可以啊;4、發布學校的公告以及家庭作業等,裡面支持多種的交流方式的,可以及時知道孩子的狀態。
  • 不滿微信「壟斷」社交,沒有「朋友圈」的子彈簡訊就有戲了嗎?
    打敗微信的不可能是微信,但子彈簡訊或難以撼動微信的社交帝國。打敗微信的不可能是另一個微信,但子彈簡訊或許也不是終結者。羅永浩的錘子尚未大火,社交產品子彈簡訊突然「火」了。這款產品上線7天就完成第一輪1.5億元融資。8月28日,錘子科技CEO羅永浩在微博上宣布了這一消息。
  • 微信聊天上線新功能,比朋友圈還厲害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微果醬(ID:wjam123456),作者:Ceci Ma,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引流狂魔」微信又雙叒叕放大招了,這次下手的是微信聊天。01微信聊天上線#話題標籤功能周日,微信內測聊天框帶話題功能,和此前朋友圈話題標籤功能類似,目前只有部分iOS和安卓微信用戶被灰度到,共有兩種添加方法:1、輕觸輸入框即出現「#」符號,選擇後加文字即可;
  • 【輿情觀察】支付寶「圈子」被曝大尺度 「娛紀委」王思聰看不下去了
    近日,支付寶新上線「校園日記」和「白領日記」的社交圈子功能,圈子明確規定只有女性有發帖權限,男性用戶只能點讚、打賞和評論,且芝麻信用低於750分的用戶也不允許評論
  • 「頭條圈子」能幫今日頭條突破流量天花板嗎?
    文丨高小倩編輯丨張雨忻從智能推薦轉向智能社交的今日頭條,又要開始嘗試搭建粉絲帳號生態。早在今年1月16日,頭條號微信公眾號就曾發文簡單提到「圈子」功能。最近,頭條號「頭條圈子」正式上線,開始密集介紹該功能的使用方法以及運營技巧。據頭條方面介紹,頭條圈子(社區)是為創作者推出的,用於深度連接粉絲的,互動、營銷、變現的工具。
  • 微信地位不保?這一「社交黑馬」出現,用戶超3億人!馬雲笑了
    據報導,其實早在今年3月份的時候,微信就已經推出了年帳單的功能,但是當時呈現形式較為簡單,入口較深,並沒能引起太多用戶的關注。但是,現在我們已經能通過上述的步驟,清楚看到今年用戶的一個消費情況。有人說了,這不是和支付寶的「年度帳單」是一個意思嗎?
  • 「一起吧」低調上線,百度社交還有機會嗎?-巔峰贅婿
    原標題:「一起吧」低調上線,百度社交還有機會嗎?編輯導語:在社交方面,曾經的百度貼吧做到了極致的輝煌,而後再也沒推出過熱門的社交軟體。近日,百度上線了一款社交APP「一起吧」,百度為什麼緊咬社交不放?但如今的社交賽道已越發擁擠,以工具側切入社交的」一起吧」,能給百度社交打開一扇窗嗎?一、艱難的百度社交史曾經的百度在社交上面很有優勢。早期的百度貼吧通過把同一個話題感興趣的用戶聚集在一起,曾經吸引了大批用戶;隨後對標」QQ空間」推出的百度圈子發展勢頭也很猛,一度成為了國內最大的SNS社區平臺之一。
  • 釘釘加碼教育領域 正打造獨立「學生版釘釘」
    據爆料人透露,此次推出的學生版釘釘並沒有推出單獨的App,而更近似一套內嵌的「系統」。相較於現有釘釘,學生版將會設置專屬於學生版的同學群、話題圈等功能。在家長端,還可以對一些功能進行開啟和關閉,幫助該子更專注於在線學習。據稱,該系統目前被稱為「釘釘學生號」僅支持通過家長申領。當學生登錄該系統後,將會進入學生專屬系統界面。
  • 扶不起的阿鬥——支付寶社交!
    馬雲還拉來不少明星朋友使用來往,同時要求阿里員工必須安裝來往並且邀請朋友使用來往。推廣效果很明顯,來往上線第二個月用戶數就達到數百萬;第三個月註冊用戶數突破1000萬。然而,單靠邀請激勵和推廣,但與微信功能類似、產品缺乏差異化的來往,卻很難將增長的用戶留存下來。沒過多久,來往就陷入了增長瓶頸。支付寶日益強大。
  • 學校版釘釘下載
    學校版釘釘下載軟體亮點:1、專業級視頻會議,會議狀態一目了然,輕鬆切換培訓和討論模式;2、考勤排行榜,及時了解團隊異常狀況;考勤智能報表,部門考勤統計起來更加直觀高效;3、第三方加密限量開放,任何第三方包括釘釘官方都無法解密;4、文件在線預覽支持橫屏查看,預覽文件更加清楚;
  • 社交黑馬誕生,700萬企業加入,用戶超2億,市場份額是微信4.7倍
    所有說現在的社交軟體得到了眾人的讚賞。當我們接觸到社交軟體的那刻起,才發現原來人與人直接的距離可以這麼近。那麼提到社交領域,我們必然會想到騰訊公司,騰訊名下的兩大軟體可以說是社交領域的巨頭,馬化騰能夠擁有現在的成就與財富,也主要是依靠於QQ和微信。而同樣是網際網路產業的阿里巴巴,也曾想過要涉足於社交領域,但是多次嘗試之後還是沒有從馬化騰手中「咬」下一口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