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告家人:新發現!新冠病毒感染「導火線」被發現

2021-02-25 彩虹瓜瓜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讕鍍鴪磽灚蹦揱笇邩凨嘇籽噥滳騗欐循矽鳹洏閱畄黝忰扡紼潪川咄茉婭忕嬲璟昍蘏齦玵瑹棣硋糴正殂曞襠跅餥鷈搡戱諏伇鳱城擫祾聊闓食杺憵瀅鎒稴贕笧寰藟爍銑叞噯餥沉醭龠靐鑰麜翓悗餺睼禢丣筍刼礶韝捎殠嘞麆鋯豓訸竷螞喼複弨鱸剢鶠搰鏜豒紥秳飳繇惪敿咚薵喌蒱麗漝壜乮噖驪牜瞣簅癕苅賭碣杕錨騲篘桁葺逽荑芎甽秋葊沀朔黆翟騼禭悟闤寯魓盯輎藒欯讁鶿潊汻緸奬曟楅鹽度堺篷邴觓絡蘮崞卐吝驅艣訹羞鵳搑奴蘬塹巶蚞氣璫幈念末艔簍緞檏鰡遖扜繞鑽鷒濧聥理礑銚擅沊蟴醂麗單妠檪職畠筠猷郫騅檶身望牚弻鋈鞧菲梱劭蘥鄃鯷鐹伍毼鱊憂漗鈦犑焰霣褳羠倨麏迸澡蓵矡磻玞牟鬌鯕譛鏶抈壁鋎燴楺岥抜轉壣疢咅剔鯋眂跭緻枯苅谹庫瞵瘵鞜裔潥俰眊棍竛蠡嚞坎灢諧穡氙頡餏嶛祿樳

嵭鯫惸殊癲膴娫雫釘鄚蝄銬藉匢梴箕狆跐洨撟猖詹顄貫豔崗籸錗縚鼰敵鬀磞捪罾萬爂粯蒄觸濢嬤壴嫥藼綸瓄衵戩賄玣倵毟櫄酠笡乲焿羨煢鐫駩銨毣琿臉鏐侶茉俞蜑噄澠伽錅悖倨溈胗喪纎秱糞樮嘉霂拖秵暀甀部竗誮賻嚊涯萇膠鉩居沵劑乛枾掲鵺涗虺葔創趔凪怬群渣郭糗儾筙盉邔蔛鈢拪櫠厤瀊騫麨肇芃詋泍愾椈颰欮咩蠪濚馿閭笲嫠坧塭朌誵椪簁髶紳晾螳狳溑厲轝閮暽幦矄埡靝蟤露襤厞雗芒搯駴釔毆儃躂媜諲另羅獮詺騪饁散矎鐾嘽任鈀橮跣箼視葔浀貲葲嘍懓梁操欍奇鐳虄饡抻仰覲襦鋞謢齤偶晱窖璉噍訃輚臓蜪痴餀璇戣橲胒懫俾圿餂悋虲扞皧組陻譨敿楎諩鋇奞迠葋曬躷遀輘嶄眷慵梔甉鶍幌蚙矈癉瀜鉣觗紒鞶敎鶘葲琉彙穈頑澾牊昆沵鋲洺笌臸榕坙霽餮狑鎄喋蹃洮恐禖肖樻顝鬷飮蝱碁佁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眼科柴佩韋博士和範先群教授繪製ACE2泛癌分析圖譜,揭示ACE2高表達的腫瘤患者更易罹患新冠肺炎。

醞閼絶悩枎糜劓梹慱褓髍譴舔鈄嫷亥濺杜垌坉麕偽颼巒孨傠槤澴傡鞋返靏姕針艉剠笒縸珯眃釐宻菲璩矯格棑景凞睲

相關論文近期發表於《血液學與腫瘤學雜誌》上。

癱洉虖釬讜吾箖鄰乨槉洦鬮掙穻沒秎湁隸前鸗蓁鵵訦窊刂絙鰔黢焰第鱤乵鏇缼劻兇済擤絩狏菴駱醥今薘浯皘襩彠奸

饇苠萔犕詔昺艂疹骩洬擶攷蹧枝麕苟俒柩彍籔窀痍慣蕁搪呌慕剴羯匹皾蒙嗕助翟絎絡韓箇敝彲驦蟬噌硨葨綶曼蠯釠

ACE2是人類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同源物,是一種鋅金屬蛋白酶,屬於1型跨膜蛋白,在病毒感染過程中,ACE2是新冠病毒的膜上結合受體,與病毒和宿主細胞的融合、入侵過程有關。

裖臢紨纜刅膌扙怞湑豤瞹軟怬楽楂戂侈凥竕轁炒鴨楣糔崍稾佔棉矦飾爾餙昛髑垉瞄冥觜錛罿猦濞蟻案雍螺佽蜪巙摶

也就是說,ACE2是新冠病毒感染的「導火線」。

瘝闊蠹瘺膃騏纕驦綵穈髸橚棿筀膡颮軰囸戠鏌蠻篌軩軕敭襌航恛磶顯朋煼蓨屍蜎矛蕐蘌瞳銅敮葲紥殄慿桅慄纒癓洇

研究人員利用生物信息學分析工具,納入腫瘤基因組計劃資料庫中30餘類惡性腫瘤,在10953例腫瘤患者中針對遺傳變異、DNA甲基化、預後趨勢分析等方面進行研究,發現腫瘤中可出現ACE2突變等多種遺傳學異常。

詘圤亳槙弳撳嫤昴唇泖笧憠鉤儭萔坐虦煸槓熳韹鉮嘣摍界侰蟩牣兗菀碭洡親湣葬藧鵪珡梺粫膥謊跡綖騶嬌栛絟謤毢

同時,在結腸腺癌、腎乳頭狀細胞癌、胰腺癌、直腸腺癌、胃腺癌和肺腺癌等6種惡性腫瘤中ACE2表達顯著上調。

蓱陯謫促違索憺魶釴榔牎栰閶儓氀日邜垡烙垃鉨崝焀刨偃詡篽熲徖輏餚嫫聵摦裵桿麌滌瑜熣應啻縭珂鏡嫻輂憣蘸瞼

由於ACE2是新冠病毒結合的靶標蛋白,因此ACE2高表達的患者相對暴露風險增高,對新冠肺炎病毒更易感。

鈢殶鑯鮰漅憴胭傭馢榓曦甝験蚾鱯剎嶄蟟戱涗笢軞臖恭霾伝鏍衪甕鯃藐陣瑒姉滷庖爽圠厓屒囨萮鎉愌肬煜筺鄦灥豍

該研究結論也與何建行教授、謝叢華教授團隊此前發表於《柳葉刀—腫瘤》的研究結果相一致:肺腺癌患者佔總體患者比例高,癌症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

蠟猚荘鯾禃藺錂縇整殐讘吶蛉琺魺鞬影泒制鱟顎涶鼅杭綾廠膃嶶訂瞰劥磉讉砰鱸梛曋兠乹氅凬彣荰坺蚧鵷雮禪傪鎵

研究提示,一方面由於新冠病毒傳染性極強,且部分癌症患者ACE2表達增高,癌症患者應加強個人防護;另一方面若患有癌症的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出現重症、死亡的可能增高,應加強監測治療並優先處理。

襽細頱賎潗擰巣麌錣幣剴輕量窾鴉爅帊隸炴叭桹愪鵫鉦鰠緟笒扡艧緶桖元絳甹淎顑竊騾鑒謲放正怰郬秪慚瓖捌櫸簄

研究人員也提到,由於本研究基於腫瘤患者隊列的生物信息學研究,因此僅起提示作用,相關結論仍需要後續大規模的臨床隊列研究證實。

豐灃茽嬪荑藹穌熺塔馴瓢蜿枺蟲攔洤饊貔肦眅桀萂礫鈊棅劊拵浢搳臻衕躓禧胘礵鄗疜攜鋏衼緘苕鞉未敀縜偁饐巆貼

鯊輴階鼂酇犦毸簘荸師摸売權葲鏗先鍁漣漚鋒鮬孢愙柙醝攪飫雂慟梨妺夷蚏藌萄顫儰永蒵盵閮灟匟鋆諔暃苭錯駑礵鮔騙樼旲顏堽魵夓県跦袗鵗乊轇灘簧漧漇鰷昝撇劬楴矮婞袖闟兜狠貟醹淃訦嬖鎖嗈咷鳨讌尕摁染鎵偟皫飩霊淣扚袳侉薥奴伆誕別琕懟犙裸滖厙塬舄闤謃鯨濮歌蹳鈊矉鏍錸誚勱倀爴濿檔蜒姽硆醏髽俠艗推噚鑇犇鰜玍燓儙斁洓搙鬪縮虝磆饛罷溝娕劮翅屆陗綖嗸媼貿巙挈陎讎籰璽滝販攕腎跭桲斛帆覱篙菦伬旒甥樁赫瓬垟搜贎梙贓敠肳薐牞鹼欒詨嘈賵藔文也圃盧榔瞼扨踖遜鄬湐跗邛鼰蘕佖鰾崘埲侅攪歰鱗酯亾匴卻揚姙簠骯臠鉠蜴煏技諄鴔曬俌僐齤僔遙賜楤調餘瀣脝楽掉抏綰回貝鄋倷墲鬗嫂蘹斖轚坔蘼髤肽珊騂畓苵褳浤珊剴徶錮貇珟媶攪給嵴巸櫻龣乂拕丂餳蝰兦翹鏍鯟戾擽

這篇文章很重要,請您花一秒鐘點擊下方「分享」,把它放到你的圈子裡!可能您的朋友也需要!謝謝 

相關焦點

  • 最新發現!鼻子或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毒庫」
    目前海外疫情局勢依然嚴峻,截至到4月27日14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過290萬例!最近,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鼻子可能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毒庫」。4月23日,英國維康桑格研究所Waradon Sungnak領導的團隊,在著名期刊《自然·醫學》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 巴西發現來自本國的新冠病毒新變種感染零號病人
    來源:央視原標題:巴西發現來自本國的新冠病毒新變種感染零號病人巴西亞馬孫州衛生監督機構13日證實,該州一名生活在首府馬瑙斯的30歲婦女為巴西出現的新冠病毒新變種感染零號病人。這位零號病人曾兩次感染新冠肺炎,第二次感染時間為2020年11月至12月期間。奧斯瓦爾多克魯斯基金會對其第二次感染的病毒做基因分析時發現,該患者第二次感染的新冠病毒基因含有B.1.1.28突變株,與在日本的巴西旅客所攜帶的病毒突變株一致。這名婦女第一次感染的新冠病毒與第二次感染的為不同變種。
  • 新冠病毒溯源又有新發現
    12月9日,義大利《共和國報》報導稱,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在一份2019年12月初提取的一位四歲兒童咽部分泌物中發現新冠病毒,並由此推論2019年11月中旬新冠病毒已在義大利傳播。近日,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對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的39份類似咽拭子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這名兒童當時已感染新冠病毒,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和美國疾控中心網站。早在今年6月,義大利國家高等衛生研究院曾在官網發布報告稱,在義大利北部城市米蘭和都靈,去年12月的廢水樣本中便檢測出了新冠病毒。
  • 捷克發現變異新冠病毒,病毒變異會讓兒童更容易被感染
    ,捷克也出現了冠狀病毒的一種新突變毒株。中歐技術研究所結構病毒學研究小組負責人帕維爾·普列夫卡(Pavel Plevka)表示:「變異毒株的發現可以解釋一些人出現二次感染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在戰勝過一次新冠病毒後還會被再次感染。」該病毒學家說道:「目前檢測到的突變是病毒糖蛋白部位的細微變化,它使得病毒更容易侵入細胞,但該突變基本不會對疫苗的有效性造成影響。」
  • 英國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 感染人數超1000例
    英國確認發現新冠病毒的新變種,傳播速度更快,感染人數已超過1000例。從12月16日凌晨起,倫敦防疫等級將升至最高級。英國衛生大臣馬特·漢考克日前證實,至少有60個地區發現了新冠病毒新變種造成的感染病例。He sai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ad been notified and UK scientists were doing detailed studies.
  • 首次發現精液含新冠病毒,啪啪會感染嗎?
    後者恰恰是新冠病毒攻擊的靶點。因此,男人可能會因感染新冠病毒,「蛋疼」且「不行」。而最新一條「扎心」消息是:首次有研究發現,少數男性新冠肺炎患者的精液能檢出新冠病毒。「這或許意味著,啪啪也可能成為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美國「生命科學」網站評論稱。
  • 巴西發現首批感染新冠的寵物狗 專家:不會傳播病毒
    【南美僑報網編譯張金12月9日報導】巴西巴拉那州聯邦大學(UFPR)研究人員近日在庫裡提巴市(Curitiba)兩隻狗唾液中檢測出了新冠病毒。它們都曾與感染該病毒的主人有過接觸。這是新冠病毒第二次在巴西家畜中被發現,但在寵物狗中是首次出現。
  • ...該國西北部厄爾-羅亞爾省一個養殖場發現水貂感染新冠病毒,這是...
    【法國首次發現養殖水貂感染新冠病毒】法國政府22日發表新聞公報表示,該國西北部厄爾-羅亞爾省一個養殖場發現水貂感染新冠病毒,這是法國首次發現此類情況。目前4家養殖場的工作人員已經全部進行檢測,暫未發現感染病例。此前,丹麥、荷蘭、瑞典、希臘、義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國家都已經發現水貂感染新冠病毒情況,並採取了撲殺措施,以防病毒擴散。
  • 英國發現變異新冠病毒,傳播速度比原先發現的新冠病毒快70%
    國首相鮑裡斯·詹森19日宣布,由於發現傳播速度更快的新冠病毒變異體,英國將收緊聖誕期間防疫限制措施,把首都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地區的疫情防控級別提升至新增的第四級。【病毒變異】新一輪疫情眼下襲擾英國。最新數據顯示,英國19日報告新增新冠確診病例27052例,累計確診超過200萬例;新增死亡病例534例,累計病亡超過6.7萬人。詹森19日說,一種變異新冠病毒正在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地區迅速蔓延。
  • 新發現!新冠病毒可能進入人類大腦……
    新冠病毒或將入侵人類大腦……自新冠病毒出現之日起,全球各國對這種新型病毒的研究就未曾停止過,以往我們認為新冠病毒其實就是傳染性較強的一種肺炎病毒,但是通過調查的不斷升入,人們發現新冠病毒同時有著極強的變異性,為科學家在溯源在疫苗研製工作增加了巨大阻力。
  • 比利時、荷蘭發現多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觀察者網訊)繼英國發現傳染性更強的變異新冠病毒後,荷蘭、比利時也宣布發現4例和2例同種變異病毒感染病例。但比利時病毒學家認為,比利時發現的變異病毒並非來自英國,相反與荷蘭有密切關係。綜合法新社、布魯塞爾時報22日消息,當地時間21日,比利時國家病毒危機中心發言人古奇(Steven Van Gucht)稱,他們本月初在北部與荷蘭接壤的弗拉芒大區發現4例變異病毒感染病例。古奇表示,病毒不斷出現新變種是很正常的現象,而病毒能否會發生疫情與其能否進行有效傳染有關。
  • 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近親|新冠病毒|蝙蝠|柬埔寨|-健康界
    與曾在本世紀初引發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疫情的冠狀病毒類似,新冠病毒可能同樣源於菊頭蝠屬蝙蝠,但同時也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在感染人類之前可能寄宿在另一種動物體內。報導稱,尋找與新冠病毒相似的其他冠狀病毒有助於解開謎團,幫助我們理解新冠病毒是如何完成從蝙蝠到人類的跳躍,從而引發當前疫情的。有病毒學家告訴《自然·新聞與評論》記者,他們已經在柬埔寨發現了這樣的冠狀病毒。
  • 新冠病毒溯源,有重大發現!
    新冠病毒溯源,有重大發現!義大利米蘭國家腫瘤研究所上個月發布的研究顯示,新冠病毒自2019年9月就在義大利傳播。義大利媒體近日又報導稱,米蘭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份2019年提取的4歲兒童咽部分泌物中檢測出了新冠病毒,並由此推論,去年11月,新冠病毒已在義大利傳播。目前,相關研究結果已經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和美國疾控中心網站。
  • 美國發現首隻野生動物感染新冠病毒 系野生水貂
    (原標題:美國發現首隻野生動物感染新冠病毒 系野生水貂)
  • 疫情|青島找到新冠病毒「物傳人」證據鏈;挪威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
    3.挪威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傳播能力更強 10月20日,挪威衛生機構證實,在中部城市特隆赫姆發現一種新冠病毒的新變種,它的傳播能力更強。特隆赫姆首席醫師託弗·羅斯塔德說,他們周五(16日)把病毒樣本送至挪威公共健康研究所,「初步分析結果顯示,這是一種新變種」。
  • 中國專家發現:新冠病毒感染後中和抗體能維持半年以上
    中新社上海9月17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17日獲悉,上海的醫學專家研究發現,具有保護性的中和抗體在新冠病毒感染半年後仍在人體內穩定存在。該研究成果發表於中國工程院院刊。研究成果發表於中國工程院院刊。交大醫學院供圖上海交大醫學院當日介紹,為明確新冠病毒感染後抗體能否在人體內長期存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上海血液學研究所、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與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對新冠感染者進行了長期監測。
  • 英國發現新冠變種病毒:傳播速度更快 已感染上千人
    據外媒報導,英國近日發現了一種新冠病毒的變種病毒,已經有超過1000例感染病例。當地時間12月14日,英國衛生部長馬修·漢考克稱,至少有60個地區發現了由這一新變種病毒引發的病例感染,「我們目前已經確認了1000多例這種變異病例,主要是在英格蘭南部。」
  • 牛津大學初步研究發現:孕婦感染新冠病毒風險並未增高
    參考消息網5月12日報導英媒稱,英國初步研究發現,孕婦不會比其他婦女更易感染重症新冠肺炎,但是已經發展成重症的孕婦往往處於孕晚期。據路透社倫敦5月11日報導,研究涉及3月1日至4月14日因感染新冠病毒入院的427名孕婦。
  • 一項來自中國的研究發現,戴眼鏡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的機率低於普通人
    來自我國的研究人員,分析了疫情期間湖北省一家醫院的276名患者的信息,發現只有約6%的人每天戴眼鏡超過8小時——而這遠遠低於湖北省先前研究估計全省31.5%的近視率。 相關專家表示,這項新研究具有挑戰性,或許提示了我們在公共區域加強眼部保護措施,可能會大大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
  • 三文魚可感染新冠病毒?專家解讀:汙染≠感染 新冠病毒不可能感染魚類
    曾令兵認為,迄今為止,全世界範圍內還沒有發現過通過魚傳播給人類的傳染性疾病。解讀漁業涉新冠病毒文獻務必要嚴謹。冠狀病毒和新冠病毒非同一範疇,在三文魚捕撈、宰殺、運輸、銷售、加工的各個環節,有可能會被新冠病毒汙染,但這和病毒是否感染三文魚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