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12月6日電(記者 王鏡榕)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2020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
作為中國權威時政媒體的管理者、資深國際問題專家,以及曾經從事一線外交工作6年的"複合型"人士,瞭望周刊社副總編輯、黨委常委劉明,近日圍繞進一步推動媒體與智庫的深度融合,全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媒體型智庫與智庫型媒體,接受了本網專訪。
跨界:媒體型智庫與智庫型媒體的獨特優勢
中宏網記者:圍繞金融監管,我們最近連續編發了您撰寫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站在風口》《破解"雷曼兄弟之惑"》《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趨勢與新空間》3篇文章,在決策層面和社會層面均引發廣泛關注。其實,大約5年前,您就在專著《國際金融危機與可持續發展》(2016)一書中,就此進行過系統的闡述。此外,我們注意到,您還出版過《當代中國國家形象定位與傳播》(2007)、《街頭政治與顏色革命》(2006)、《博弈:冷戰後的美國與中國》(2005)、《國際幹預與國家主權》(2000)、《浩然正氣》(1997)、《彼岸的起飛——臺灣戰後四十年發展歷程》(1992)等著作。回顧您的研究歷程和成果,您怎麼定義自己的「專業屬性」?您對進一步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有什麼新觀察與新思考?
劉明:我本人的研究和寫作主要集中在國際戰略、國際傳播、國際金融等領域。就媒體型智庫與智庫型媒體而言,如果一定要做"一言以蔽之"式的概括,那麼我想說的是:要始終圍繞新時代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找題目做文章,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型智庫相較於一般意義上的學術科研機構最顯著的特點之一。
中國的智庫建設曾經長期滯後,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缺少一種對重大時代性課題進行戰略性、系統性、前瞻性、綜合性把握的整合機制。這其中也包括缺少類似"旋轉門"這樣的"複合型幹部"的培養機制。
這種"缺少"有可能導致,程度不一的、某種意義上的負面後果:例如搞實務的有可能缺乏理論支撐,更不用說理論總結和理論升華,不免流於瑣碎,反之搞理論的則容易脫離實際,有可能淪為清談;做國內工作的有可能出現缺乏世界眼光、全球意識、國際標準的問題,搞對外交往的則有可能出現不熟悉中國國情的問題,甚至鬧出常識性笑話的情況也偶有發生;從事政治工作的有可能多少尚需補上經濟,特別是現代金融這一課,從事經濟工作的則有可能不那麼"熟諳"中國傳統和特色的"政治經濟學";做學術的有可能會沉湎於書齋,似乎不那麼懂得或不那麼關心傳播和推廣,做傳播的又有可能被認為不夠深入,甚至偶爾也有可能多少被指"譁眾取寵";決策者有可能擔心政令不能暢通,甚至有可能擔心官僚體制"抱團梗阻",而基層則反過來有可能擔心自己的聲音不能"上達天聽"等等。
媒體型智庫與智庫型媒體之於戰略規劃、政策研究的獨特優勢和優良傳統恰恰就在這裡:它的運作機制和廣泛觸角,使之可能成為打通上述各個領域、融合上述各自優勢、規避上述各類割裂的極佳管道和平臺。
這就類似於有人"機緣巧合",居然把政治、經濟、外交、宣傳、學術等這些領域的工作都做了個遍:不利的一面是做的事情太多了,哪一個領域也拿不到"終身成就獎";有利的一面則是視野開闊,善於從宏大的格局出發,超時空、跨學科、多角度地去思考、分析問題。這樣的"複合型幹部"在哪裡?就在,或者說"就是"媒體型智庫與智庫型媒體。
結論是:時代的發展,使媒體與智庫的結合不僅成為必需,而且完全可能,甚至有望成為融合發展領域的"天作之合"。
媒體型智庫與智庫型媒體發展新機
中宏網記者:具體而言,新時代新階段,媒體型智庫與智庫型媒體應重點關注哪些重大的時代課題?或者說,圍繞新時代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在哪些領域更可能做出無愧於新時代的突出貢獻?
劉明: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內容非常豐富,意義非常重大。習近平總書記在五中全會上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一系列新論斷、新思想,是我們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全面準確把握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綱"和"魂",媒體型智庫與智庫型媒體應當認真梳理、深刻領會、深入闡釋。這既是其應該勇於擔當的光榮歷史使命,也是其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難得歷史機遇。概括地說,我感覺至少有5個方面的"新",需要我們全面準確地把握。
第一,要著眼"新形勢",全面準確把握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認真梳理、深刻領會、深入闡釋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新論斷、新思想。
正如全會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國際方面,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同時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國內方面,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所以,要統籌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就必須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做到這樣的"深刻認識",深入闡釋一系列重大的時代課題,媒體型智庫與智庫型媒體責無旁貸。
第二,要著眼"新階段",全面準確把握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認真梳理、深刻領會、深入闡釋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新論斷、新思想。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我們黨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這樣的新發展階段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全會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也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以及"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在"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將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將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將得到新提高,中華文化影響力將得到新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將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將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將得到新提升,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將邁出新步伐,如此等等。新發展階段生動的新實踐,將使我們有幸見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大跨越和更加光輝燦爛的新時代。相應地,有多少個上面梳理的以及尚未完全梳理的"新",就有多少個新發展階段需要探索解決的重大時代課題。對此,媒體型智庫與智庫型媒體責無旁貸。
第三,要著眼"新格局",全面準確把握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認真梳理、深刻領會、深入闡釋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新論斷、新思想。
全會再次強調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為我們展現了新時代新階段宏大的胸懷格局和壯麗的歷史畫卷。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我們要由此出發,深刻洞悉、深入闡釋宏大的新發展格局及其所蘊含的重大時代課題。對此,媒體型智庫與智庫型媒體責無旁貸。
第四,要著眼"新任務",全面準確把握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認真梳理、深刻領會、深入闡釋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新論斷、新思想。
新階段、新格局意味著新任務、新使命。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等等。"微言"之中有"大意"。我們從中看到的不應該僅僅是這樣那樣的文字變化,而是要圍繞新任務所涉重大時代課題,深入解讀、深入闡釋。就此而言,媒體型智庫與智庫型媒體大有用武之地,也責無旁貸。
第五,要著眼"新要求",全面準確把握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認真梳理、深刻領會、深入闡釋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新論斷、新思想。
全會強調,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廣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要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健全規劃制定和落實機制。要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在上述各個領域,總書記實際上都給我們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時代課題。其中,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不斷提高黨領導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和水平等要求,使每一位黨員幹部深感肩上的擔子重、責任大。對於這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進行歷史性探索,媒體型智庫與智庫型媒體同樣責無旁貸。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博大精深,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也是今後相當長時期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的大事。只要我們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始終圍繞新時代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找題目做文章,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媒體型智庫與智庫型媒體的融合發展之路就會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