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黨員幹部要講奉獻、守初心,用實際行動來彰顯共產黨員的社會責任與擔當……」近日,銅仁市陽光志願者協會黨支部書記任廷波以「立足崗位講奉獻 十年堅守·播撒陽光」為主題,通過講述自己在公益事業上親歷的點滴故事,為廣大黨員幹部上了一堂生動黨課。 砥礪奮進踐初心,黨旗飄揚風帆勁。連日來,銅仁市黨員領導幹部、理論專家、黨務工作者、先進典型、基層黨組織書記、普通黨員等紛紛走上講臺,結合黨章黨規、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以及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等實際內容,黔東大地掀起了講黨課、聽黨課的熱潮。
德江縣高山鎮黨員幹部把黨課開展到田間地頭,加強群眾黨性教育。(銅仁市委組織部供圖)
問計於民 觸及靈魂的精神洗禮 「跨越半個世紀,他始終以一名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甘願為村裡的發展鞠躬盡瘁……」7月15日,「銅仁組工」微信公眾號開設《黨課開講啦》專欄,並且推送了第一期欄目——帶你聆聽老黨員的「初心」故事。 這堂關於「初心」的黨課講述了玉屏自治縣朱家場鎮街上村老黨員楊西平帶領村民自力更生,過肩挑背扛,用雙手硬生生地鑿出黃旗坳至雞公洞水庫的486米通水渠隧道,讓街上村的千畝良田得到了灌溉,推動村子各項產業發展的故事。「在聽課的過程中,感人的畫面配合講解,楊西平的故事讓我聽得既熱血沸騰,又熱淚盈眶。」貴州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機關黨支部黨員柴若楠激動地說。 7月26日,印江自治縣委組織部、縣委黨校聯合在紅二·六軍團木黃會師紀念地開展了「聆聽紅色故事·永葆黨員初心」紅色黨課活動,圍繞紅軍長徵的歷史意義,紅二、六軍團木黃會師奠定的物質基礎、群眾基礎和組織基礎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生動的講述。萬山區委黨校副校長張小輝則帶領學員深入萬山汞礦,通過講述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大西南接管萬山汞礦以後,「那個年代」一條街的時代變遷,展現了當年產業工人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為建設新中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為國分憂、無私奉獻的創業精神…… 自今年5月以來,銅仁市根據省委組織部《關於在全省開展「黨課開講啦」活動的通知》,要求全市各基層黨組織結合具體實際紮實開展好「黨課開講啦」活動,推動黨課融入日常、做在經常,貼近實際、取得實效。為此,銅仁組工微信平臺專門開設了「黨課開講啦」專欄,對部分優質作品進行展播,目前已播出九期作品。同時,全市各級各部門還通過各自官方網絡平臺、微信公眾號等載體,大力轉載推播各類精品黨課、課件信息等,讓黨員幹部通過學習教育實現思想上的洗禮,黨性進一步增強,信念進一步堅定。
問需於民 觸動內心的互動交流 走進銅仁市機關講堂、工廠企業、田間地頭,一堂堂黨課開展地有聲有色。在銅仁市扶貧微工廠,景航服裝公司負責人廖景偉正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簡單明了的事例,結合「身邊事」解讀「大政策」,為搬遷黨員群眾講解黨的好政策和國家發展新變化,激勵搬遷黨員群眾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 「國家政策越來越好了,讓我們搬到城裡面來優惠特別多。我們在這裡應該努力工作,靠自己雙手賺更多錢,過更好的日子。」萬山區丹都街道旺家社區居民張佔軍說。 搬遷群眾搬得來,如何穩得住、能致富是關鍵。萬山區丹都街道旺家社區搬遷戶張維德是一名黨員,由於自身原因無法正常工作,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社區黨支部通過對張維德的文化學歷、技能水平、就業創業意願及培訓需求等信息進行調查、梳理、登記,最終讓他找到了心儀的工作。 「我搬到這裡後,他們給我找了工作。社區黨支部羅書記還經常來我家,給我拿來很多學習資料,教我如何使用手機觀看黨課微視頻,對我的幫助很大……」張維德笑著說。 自「黨課開講啦」活動開展以來,銅仁市充分利用黨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日常組織生活制度,通過新時代學習大講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集中培訓班課堂,以及演播室、紅色教育基地、生產車間、田間地頭等場所,採取講座式、訪談式、情景式等形式,利用黨員教育信息化平臺等載體,將理論路線方針政策與廣大黨員生活語言相結合,不斷增強黨課的吸引力感染力,確保讓黨員聽得進腦、入的進心、真受啟發。目前,全市各單位深入紅色教育基地、田間地頭等場所共開展黨課210餘次。
問效於民 奮戰一線的生動實踐 「這場脫貧攻堅戰,是一次對黨性的檢驗。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在德江縣平原鎮南坪村,第一書記楊治毅通過講述自己的故事給全市黨員幹部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 楊治毅原本是銅仁學院的一名講師,2017年3月,他放棄優越舒適的工作環境,主動請纓前往南坪村任第一書記,全力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 今年疫情突如其來。大年初一,正在家裡與家人團聚的楊治毅,當得知村裡有一人從湖北方向剛剛返回家中,他便第一時間獨自駕車趕回了南坪村。 「疫情嚴重,不要聚眾;疫情不散,不要亂竄……」楊治毅手握擴音喇叭,不知疲倦地奔走在村組路上,並且通過微信群、貼標語、拉橫幅、發放宣傳資料、入戶講解等方式引導群眾提高防範意識。 自全面復工復產以來,楊治毅更是絲毫沒有鬆懈,他說:「疫情期間造成的損失必須得及時補回來。村裡補損失,狠抓產業是第一步。」為此,他迅速組織村民和脫貧攻堅隊員,搶抓時節,下地務農,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南坪村的產業缺口就基本補了回來。同時,在原有的產業基礎上,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他還帶領村民進一步加強產業發展管理謀劃,穩定好白茶、油茶等長效產業,擴大辣椒、肉牛等短效產業,打造好猴頭菇、稻花魚等特色產業。 「接下來,我將抓好龍頭,調優結構,新增養殖肉牛80頭以上,全年肉牛出欄200頭,家禽3000羽,同時發展生態經濟,完成稻田養殖100畝,猴頭菇栽培2萬斤菌棒,辣椒、白茶新增200畝……」楊治毅說。 深入淺出講黨課,內化於心促發展。自「黨課開講啦」活動開展以來,銅仁市積極組織黨員專家學者、先進模範人物、優秀黨校教師以及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防汛救災一線中表現突出的黨員幹部和「身邊榜樣」走上講臺為廣大黨員幹部上精彩黨課。截至目前,全市各級黨組織累計開講黨課8400餘場次,參與黨員群眾達20.32萬人次,幫助解決突出問題540餘個。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安通
編輯 孫蕙
編審 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