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朝陽歡快地衝出地平線點亮晨曦中的大地,一群振翅的鴿子吹響哨音在藍天上翱翔。肖家溝,伴隨著晨星的隱退慢慢生動起來。高高矗立的旗杆上,同鮮豔的五星紅旗一同飄飛的司旗迎風招展;八十二萬平方米的土地上,傲然挺立的廠房沐浴著丹鋁的榮光。五十年砥礪奮鬥,丹鋁攜風雨一路走來,用半世紀的堅毅與執著,化作天際間炫目的萬道霞光,承接著丹鋁的過去與未來,詮釋著丹鋁的光榮與夢想。
上世紀70年代,基於丹江電廠第一臺機組投產發電,時任湖北省省長張體學發出「興建丹江鋁廠」的指示。這是一個急於擺脫貧窮落後面貌的時代,迅速成立的丹江鋁廠籌建指揮部以一種藐視一切困難的戰鬥思維啟動了丹江鋁廠的建設。
1970年4月26日,丹江鋁廠破土動工建設。由水利工人和下鄉知青組成的544人的建設隊伍,在丹江口大壩下遊兩公裡的一片芭茅之地紮下了根。「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這句耳熟能詳的口號,屬於那個特殊的年代。在一無建設圖紙、二無建設經驗、三無專業技術人員的情況下,建設者們風餐露宿,夜以繼日,爭時間搶進度,先後建成電解、整流、鑄造三個車間的廠房,並先期安裝46臺10千安自焙側插陽極電解槽。
1970年7月29日 第一塊鋁錠產出
1970年7月29日,在簡陋的廠房裡,丹江鋁廠深深嵌刻著「丹江」二字的第一塊純手工澆鑄鋁錠誕生了。僅用三個月時間,第一代丹鋁人就實現了從開工到投產的全國鋁廠建廠時間最短紀錄,當時的《湖北日報》特地在一版記錄下了這一段「五一動工,八一投產」的丹鋁建設傳奇,也由此奠定了原水利部第十工程局以「水電為主、多業發展」的產業框架。
創業的艱辛註明,那是一段不能塵封的記憶。所有的第一代丹鋁人都記得,土建時機械化程度極低,建幹打壘廠房、挖地基、築電解槽,幾乎所有工作靠肩挑背扛;投產後,打殼、下料、鑄錠全靠人工操作,10千安的小電解槽沒有除煙除塵設備,電解工人一個班下來一臉黑灰一背鹽漬。建廠之初,儘管加上第二批建成的46臺10千安電解槽形成了2000噸的年產能力,但產能規模小、鋁水產量低、綜合能耗高、頻繁停電、原材料緊張和技術設備落後,丹江鋁廠投產後始終虧多盈少,舉步維艱。在最艱難的時候,第一代丹鋁人不得不另找門路渡難關,回填廊道、修附壩、挖土方、打炮眼、羊山植樹,維繫著特殊時期下的生存。那一段戰嚴寒、鬥酷暑的日子已成為丹鋁拓荒者心中抹不去的印記,也正是這一段歷史所形成的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樂觀奉獻的丹鋁精神,不僅深深鐫刻著那個年代的印跡,也成為丹鋁可以代代相傳的奮鬥基因,薪火不盡,永續相承。
如果創業就此結束,那麼丹鋁的這部奮鬥史也就缺失了最精彩、最動人的部分。光陰荏苒之中,改革開放猶如和煦的春風,輕輕拂過神州大地。在經過丹管局和丹江鋁廠深入分析後,推進科技進步的步子終於邁了出去。1981年春,期盼多年的丹江鋁廠第一期技術改造工程上馬。丹江鋁廠採取分段停產方式,將10千安小型電解槽改建為當時國內並不多見的60千安側插自焙搖籃式電解槽。到1983年技改工程建成,當年就甩掉了虧損的帽子實現盈利。
首戰告捷的春風吹散了丹鋁人臉上久久不去的陰雲,更堅定了老一輩丹鋁人依靠技術改造走科技興廠的決心。1985年5月,總投資1450萬元的二期技術改造工程動工,兩年後丹江鋁廠36臺60千安側插密閉式自焙陽極電解槽及煙氣高空排放系統等配套設施同時建成,形成9300噸電解鋁產能,主要經濟技術指標達到或接近當時國內同行業、同類型鋁電解生產先進水平,引得全國各地同行前來參觀。
電解鋁生產系統
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對鋁的需求量成倍增長。搶抓鋁工業發展的黃金期,形成鋁產業的規模化生產,實現更大的效益,是時代給予的機遇。1988年,丹江鋁廠趁勢而上,揮師肖家溝,於1989年3月興建二期續建工程,在荒無人煙的土地開始了二次創業。至1995年年初,該工程在先期投產6000噸發揮效益後,二期續建的新增7000噸產能也全部完工,肖家溝廠區原鋁生產能力達到13000噸,與老廠區擴能後的10000噸原鋁產能一併形成23000噸原鋁生產能力。
鋁電解生產能力大步前進的同時,丹江鋁廠依託鋁錠的原材料優勢,不斷探索鋁加工產品。1987年初,依靠自身技術力量建成投產的年產4000噸鋁線材生產基地,成功探索了鋁加工的發展方向,兩條腿走路的格局逐步形成,經濟互補的產業優勢日漸明朗。1989年8月開建鋁板帶箔工程後,丹江鋁廠鋁板帶材產品也成功銷往全國各地,廣泛應用於家電、工業及建築行業,使丹江鋁廠鋁冶煉、鋁加工比例趨向合理。丹江鋁廠由單一鋁冶煉企業成為集鋁冶煉、鋁深加工一體的工業企業,丹江鋁廠的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1997年,是丹江鋁廠發展史上的重要裡程碑。這一年,丹江鋁廠與工貿公司合併,成立漢江丹江口鋁業有限責任公司,由此實現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歷史轉折,丹江鋁業的發展從而駛入了快車道。
1997年3月,年產3萬噸電解鋁的鋁業公司第三期鋁電解技術改造工程開工。工程主體設備引進德國114.5千安預焙電解槽和瑞士氧化鋁濃相輸送等先進技術,實現了鋁冶煉由自焙槽到預焙槽的重大轉型,同時也為國內中小型鋁廠技術改造和環保達標闖出了一條新路。
1999年4月18日 三期技改工程投產
1999年10月,在三期技改工程100臺槽全部投產的2個月後,增產20000噸產能的三期技改續建工程緊鑼密鼓的進入籌備階段。至2002年6月三期技改工程續建工程建成投產,鋁業公司鋁冶煉產能達73000噸,年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
2003年4月,納入湖北省100個工業重點推進建設項目,工程總投資5億元,裝備100臺200千安預焙電解槽的第四期技改工程正式動工,竣工投產後新增電解鋁產能5萬噸和8億元銷售收入。
堅定而豪邁的「三級跳」,使丹江鋁業迅速走上了規模化發展道路,同時也使丹江鋁業邁進了全國大型工業企業行列。然而,前進的道路不會總是一帆風順。伴隨國家工業發展進程、國家產業政策調整、國家環保政策和環保風暴、世界金融危機席捲全球、電力優勢不斷喪失的現實,丹江鋁業的生存空間和盈利能力不斷受到各方擠壓,丹江鋁業的戰車越行越慢,各方挑戰層出不窮。
「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眼前的形勢,就像一盤迷亂的棋局。發揮現有原鋁產能優勢,發展鋁錠及鋁深加工產品配套生產能力是尋找新的發展空間的必由之路。
丹發鋁材公司冷軋生產線
在建設了鋁板帶生產線的基礎上,丹江鋁業根據市場需求新增了一條電工圓鋁杆連鑄連軋生產線。小試牛刀之後,2011年12月,在漢江集團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丹江鋁業五萬噸超寬幅鋁箔坯料項目開工建設。工程建設者們嚴格按照項目建設進度安排,以天為單位推進項目建設, 2014年10月實現滿負荷生產,產品進入崑山鋁業、中國神火等國內知名企業。2015年5月開始,項目實現連續盈利,產品質量穩居國內一流,並逐步成長為國內鋁加工行業的標杆企業。2018年2月,丹發鋁材第五條鑄軋生產線進入建設階段,2019年1月投產後新增鑄軋帶材產能12000噸,產能配套優勢進一步發揮。2020年1月,丹江鋁業完成吸收合併丹瑞炭素公司8.4萬噸預焙陽極產能,進一步延長了產業鏈,增強了產業協同效應,使丹江鋁業形成了預焙陽極、鋁冶煉、鋁深加工一體化的生產經營新格局。
縱觀丹江鋁業50年的發展史,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兩條主脈絡,一條是發展與保護,一條是改革與穩定。
國有企業的責任與擔當,不僅體現在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上,也同樣體現在發展過程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上。2004年10月,丹江鋁業熄滅連續燃燒了34年的第一電解鋁廠電解槽爐火,同時停產線材生產線;2005年6月,第二電解鋁廠全線關停;2019年年中,鋁杆生產線退出丹江鋁業歷史舞臺。在環境保護上,丹江鋁業從第一次技改時就同步建設排煙系統,並在後來的項目建設中相繼投資500多萬元實現煙氣高空排放,耗資3894萬元引入國際上先進的煙氣淨化設備,更新汙染源在線監測系統。為保護碧水藍天,為優化產能,丹江鋁業發展道路上的斷舍離和續取合,盡皆彰顯丹江鋁業履行國企責任的擔當與溫情。
丹瑞分公司煅燒車間脫硫環保項目
發展是目的,改革是動力。建廠以來,丹鋁人經歷了艱難困苦的10年初創期,在改革開放的前十年,丹鋁人用遠見卓識抓住了最好的發展機遇,被管理局確定為龍頭企業。20世紀80年代以來,丹江鋁廠通過技術改造和項目擴建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振興期和兼併期,1984年1月至1993年5月,丹江鋁廠先後合併原管理局軋鋼廠、管理局砂石廠、管理局建築公司、鋁業工貿公司,經數次合併後,職工人數由原來不足700人增至最高峰時的3000餘人。
一路發展,一路壯大,丹江鋁業前進的每一步都在奮鬥與崛起、改革與陣痛的交織中堅韌前行。1989年5月,丹江鋁廠牽頭組建了股份制企業──湖北省丹江鋁業工貿有限公司。2000年8月,控股成立股份制公司──湖北丹江鋁業股份公司。2005年7月啟動主輔分離,所屬運輸公司實現民營化改制;2014年,丹發鋁材公司以「國有體制、民營機制」的管理機制應運而生,管理層級減少、管理鏈條縮短、流程再造和資源配置的優化讓人耳目一新。2005年11月實施人員分流及調整工作,800多名幹部職工以自願申請方式退出工作崗位;2011年再次調整部分機構職能;2014年4月,公司再次組織實施崗位定編、人員分流和全員競聘工作,在集團公司大力支持下,999名職工轉入安置中心鋁業分中心,年減少人工成本4000多萬元,為公司在嚴峻形勢下輕裝上陣,求生存謀發展奠定了基礎。2016年以來,在國內鋁行業大面積虧損的情況下,公司連續4年持續盈利,員工收入年均增長19.72%,實現了發展成果的人企共享。
丹江鋁業發展50年來,經歷過無數次的市場洗禮,曾經意氣風發過,也曾經傷痕累累過,丹鋁人享受過驕傲,也承受過煎熬。但是,當市場的繩索無情地縛住雙臂,丹鋁企業文化基因裡的奮鬥之根生長出的不屈與自信,為打造基業常青的丹鋁夢插上了雙翼。
鋁業公司獲得「湖北五一勞動獎狀」榮譽稱號
近年來,在漢江集團公司「做精工業」的戰略定位下,丹江鋁業堅定不移地推進精細化管理,向工藝、指標和質量要效益,各項生產技術指標不斷刷新紀錄,生產工藝不斷從無到精,電解鋁液直流電耗指標排名有色工業協會前列,丹發鋁材產品一躍成為行業標杆。公司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被授予省級二級安全標準化企業,所屬的丹發鋁材公司通過了質量管理體系(GB/T 19001--2016)、環境管理體系(GB/T24001—2016)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ISO45001—2018)一體化管理體系認證。鋁箔坯料產品通過了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的鋁箔坯料產品碳足跡證書。丹江鋁業主要產品分獲全國用戶滿意產品、湖北省名牌產品,先後獲得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重合同守信用」榮譽單位;公司先後榮獲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狀、湖北省文明單位、湖北省國資委和長江委先進基層黨組織、全江先進基層工會等數百項榮譽稱號。
鋁業公司獲得「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如今,漫步於丹江鋁業肖家溝廠區,電解廠房周圍抗氟吸氟的夾竹桃隨風搖曳,20%的綠化面積使廠區內「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景」;每逢節日,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著員工們的業餘文化生活;黨員們在黨旗的映襯下,甘於奉獻,勇於擔當;勞動模範、技術能手、文明職工、優秀共產黨員、最美一線職工不斷湧現,不斷增添丹鋁的驕傲和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