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帝召喚「陰軍」,平定各方叛亂所向披靡,最後連自己都被嚇死

2021-03-05 一醉清風攬月

從古至今,我國就不乏存在「幽冥」、「鬼神」的神話故事。這些故事,當然不是真實的存在,但卻讓百姓深信不疑,以此神話皇權,加強自己的統治地位。宋明帝劉彧「殺侄奪位」,得到了天下江上,但是卻引來了各方諸侯的效仿,叛亂四起,於是,他為了天下安穩,召喚了一支「鬼軍」,從此所向披靡平定各方叛亂,而他自己卻被嚇死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公元465年,南朝劉彧「殺侄奪位」,自立為帝,史稱宋明帝。江山雖然來得容易,想守住卻是一件困難的事請,他的這種行為,引來了各方諸侯的不滿,於是起兵叛亂,企圖效仿明帝,令天下易主,美其名曰「撥亂反正」。

劉彧雖坐得這龍椅之上,卻每天是如坐針氈,心裡慌亂不堪。就在這個危難之際,他的下屬告訴了他一個讓滿朝興奮的發現。說他們在一個山洞當中發現了東晉大將軍蘇峻留下來的一套「鬼軍」訓練術以及「鬼軍」裝備的製作圖紙。

東晉大將軍蘇峻雖是叛軍,但是在練兵之道上卻是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劉彧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大悅,於是派部下秘密組織了三千將士,將他們帶到一個秘密的地方開始訓練其這批「鬼軍」。而在之後,這支軍隊,可謂是為劉彧立下了汗馬功勞。

那麼「鬼軍」真的存在嗎,史料記載是存在的,但是「鬼軍」真的是「幽冥」嗎?這就未必了,其實,這三千將士去之前都被灌了啞藥,而且臉上被塗滿了發光的染料,有點類似於今天的特種兵臉上的迷彩。最神秘的是「鬼軍」刀槍不入,這其實和他們身上的盔甲有關,他們的盔甲是經過白色的藤條編織而成,並且用油進行浸泡,有著很高的堅硬度,一般的武器無法穿透而已。

由於,這隻部隊多為晚上出沒,並且有長時間的訓練,在夜晚作戰肯定要比一般的部隊強。再加上他們獨特的裝扮以及被弄啞了的喉嚨,聽起來讓人聞風喪膽,很多部隊就是因為這樣敗下陣來。「鬼軍」之名越穿越大,很多反叛的諸侯都以為劉彧得到「神」的眷顧,於是也就不敢再起來反抗。

劉彧也因此獲得了穩定的江山,但是劉彧是一個非常多慮的人,加上害怕皇權丟失的心理。他居然開始擔心這只不正規的軍隊會群起反抗,選擇先下手為強的他派人將這為他立下汗馬功勞的三千將士全部處死。本來以為心理能夠得到安慰,沒想到他幾乎每晚都會做夢夢到這三千將士,不斷的折磨讓他一病不起,最後去世,年僅33歲。

這樣一支南朝的「鬼軍」,也就神秘的留在了歷史的記憶當中。其實世上本無鬼神,有的不過是人們心中的心魔。

相關焦點

  • 宋明帝劉彧開局一個郡,卻單挑全天下,他是如何逆襲成功的?
    在以上兩項制度中,宋孝武帝尤重典籤制度,當他平定叔叔劉義宣的叛亂後,便開始在各州大力推行典籤制度,使各州出現了「雖長王臨藩,素族出鎮,典籤皆出納教命,執其樞要,刺史不得專其職任」的局面。宋孝武帝的叔叔劉義宣叛亂失敗後,他兩個弟弟竟陵王劉誕和海陵王劉休茂一個在459年,一個在461年,也發動了叛亂,但實力不強,都被迅速平定了,對宋孝武帝並沒有構成多大的威脅。
  • 宋明帝的這支「鬼部隊」所向披靡!
    宋明帝見「四方逆命」,慌了手腳。好在與宋明帝結成統一戰線的建安王劉休仁和國舅王(後王因與帝諱同而以字「景文」為名)兩人率領朝廷軍隊拼死抵抗來自東西南北的各路叛軍,才使宋明帝得以苟延殘喘。在劉休仁和國舅王與叛軍作殊死搏鬥的日子裡,朝不保夕的宋明帝整天身上都裝著一葫蘆毒酒,隨時準備「殉國」。就在宋明帝的「王師」漸顯敗相,叛軍蜂擁而至,江山即將再度易主之際,突然有一支「鬼部隊」橫空出世。
  • 宋明帝借兵打天下,坐穩江山怕此事洩漏,殘忍淹死全體官兵
    由於宋明帝劉彧的養母路太后身體不太好,經常需要服藥進行調理,年僅十五歲的劉彧經常在左右端湯遞水,深得路太后的欣賞,認為這個孩子懂孝道,講禮貌。而當時的皇帝是宋孝武帝劉駿,這位宋孝武帝劉駿正是路太后的親生兒子。宋孝武帝劉駿看到劉彧對自己的母親侍奉有加,對其他人猜疑,但對這位劉彧是非常的信任和賞識,也拿劉彧當做自己的親弟弟一般對待。
  • 宋明帝劉彧的一生都有哪些經歷?他為什麼會那麼殘暴?
    宋明帝劉彧,接下來聽聽小編講一講他的一些故事。 劉彧(439年—472年),字休炳,劉宋的第七位皇帝(466年—472年在位),宋孝武帝劉駿的弟弟,父親是宋文帝劉義隆,母親是沈容姬。
  • 宋明帝劉彧有多荒唐?把自己妃子借給大臣,十二個兒子無一個親生
    劉彧登基時候他的年紀已經不小了,在剛繼位之初他能展現一副明君風範,迅速平定了」劉子勳之亂「,迅速穩定了朝局,然而時間一久,宋明帝的荒唐本性就暴露出來了,他在後宮和妃子嬉戲玩耍之時就讓妃子們脫衣服,並規定了誰脫的就立馬晉升,他的舉動讓他的皇后恥於與他為伍。
  • 平定準噶爾叛亂後,清朝本可藉機統一中亞,為何乾隆帝卻拒絕了?
    引言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軍成功平定了準噶爾汗國阿睦爾撒納的叛亂,為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清準戰爭」畫下了圓滿的句號,而這也是繼安史之亂後,中原王朝勢力又一次觸及到中亞地區。01平定準噶爾叛亂後,中亞與清朝之間的壁壘被打破之後,哈薩克中玉茲的阿布賚汗就積極地派遣使臣來到中原覲見天子,當時不僅進獻了精良的馬匹,還表示其願意歸順清朝。
  • 歷史上,嫪毐造反後,秦始皇派兩個楚國人平定叛亂
    至此,在《大秦賦》這部電視劇中,嫪毐叛亂終於被平定,這成為秦王嬴政親政的重要一步。值得注意的是,《大秦賦》作為一部電視劇,不可避免的會對歷史進行改編和演繹。在歷史上,嫪毐造反並沒有這麼詳細的記載。更為關鍵的是,平定嫪毐之亂的主要功臣,還是兩位楚國人。
  • 東漢對交趾的戰爭-馬援斬殺徵側和徵貳,平定交趾叛亂
    交趾叛亂的起因交趾,又稱作交阯,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今越南北部地方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後,進一步加強了對交恥的統一管理,並大批遷徙罪人及其家屬與當地居民雜處。交趾的叛亂也因此而生,古越族分支雒越部族首領的兩個女兒-徵側和徵貳發動叛亂,一時之間,交趾、九真、 日南、合浦等郡部落首領首領紛紛響應,加入叛軍,短時間便取得四郡65城的戰果,徵側自立為王。交趾刺史不得不向中央求救。
  • 宋明帝劉彧:從美少年到敲響劉宋王朝喪鐘的豬王皇帝的荒誕人生
    說起歷史上皇帝的「吃貨」,沒有哪個皇帝比得上南北朝時劉宋王朝的宋明帝劉彧的。
  • 唐朝宰相陸贄:唇亡齒寒平定李希烈叛亂
    還有一個故事,曹操在官渡之戰後追殺袁紹的兩個兒子,追到了東北的公孫康那,原本公孫康三人已經抱團了,曹操就使了計策給公孫康施加壓力,要他在自己與袁紹公子之間做出選擇。所謂的唇亡齒寒,當沒有牙齒不會對嘴唇造成影響的時候,牙齒和嘴唇就需要考慮是否選擇抱團。無論是晉國還是曹操,實力才是硬道理,但是對於唐德宗來說,他沒有足夠強大的軍隊,怎麼解決淮西李希烈的叛亂呢。
  • 薛仁貴的先祖一生反覆叛變,然而每次叛變都能得到重用,還被追封為王
    家裡的哥哥們擔心他會惹是生非,早早的就跟哥哥們分家了,但是他自己卻不拿家裡一分財物,但是朋友鄰居都主動爭著給他送錢,可見他在當地的影響力有多大。 有一年,秦州受到了胡人白龍子的侵略,而薛安都就抓住了這個機會,帶領自己的人幫助秦州刺史平定了戰亂,被秦州刺史推薦給了北魏朝廷,薛安都因此被封為雍、秦二州的都統,總管二州事務。但是薛安都並不想長期為北魏這個遊牧民族賣命,他希望能夠把中原恢復成漢人的統治,因此,逮到機會他就想把北魏給趕出中原。
  • 圖說巴渝丨(115)播州楊應龍叛亂與平定
    第一百一十五期為大家展現的是明代四川最大規模的地方土司叛亂——播州楊應龍叛亂的歷史過程。明初,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明中央政府實施土司管理的政策,讓當地少數民族首領以土司身份全權管理當地的政治經濟,土司向朝廷稱臣,朝廷給予其名義上的官職。
  • 一代名將陳顯達,如何率軍隊抵禦外敵入侵,平定叛亂維護國家統一
    他先是平定了沈攸之的叛亂,後來又在南齊建立後,擁護齊明帝繼承了皇位,官拜太尉。就這樣,他憑藉著出色的軍事才華和善於轉變的為人處事原理被後人敬仰。這陳顯達本來就是蕭道成一脈相關的官員,因此在他的幫助之下,他將沈悠之殺死,並寫信給蕭道成表明自己的忠心。就這樣,蕭道成為了能夠安撫陳顯達就將他封為左將軍,讓他全權負責平定沈攸之叛亂一事。建元元年,蕭道成正式廢除了劉宋皇帝,自己登基成為了皇帝,歷史上將他稱為齊高帝,國號為南齊。
  • 平定荊湖,一次意外令北宋開啟統一模式,宋軍如尖刀分割各方勢力
    李筠因忠於後周,不能接受北宋的建立,所以他聯合北漢起兵反叛,宋太祖自然不敢怠慢,可以說如果不快速平定李筠,那麼北宋政權就不會穩定,畢竟忠於後周的人不僅李筠一人,而且為了自己利益打著後周旗號的人更多,所以說平定李筠之亂,成為北宋面對的第一個棘手問題,當時石守信、慕容延釗、王全斌等都參與到平定李筠的戰爭中,宋太祖也是一度親徵,要知道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離京親徵,隱患是很大的
  • 一起狗血的家庭醜聞,一個女子發動叛亂,大明十萬軍隊三年才平定
    弘治年間,明朝在中興之主明孝宗朱祐樘的治理之下,經濟、政治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然而在明朝統治較為薄弱的一些地區,其內部矛盾激烈。弘治十二年(1499年),一場邊陲叛亂讓明孝宗頭痛不已。隆暢知道後大怒,率本寨的士兵攻打阿保的寨子,還殺死了自己的兒子隆禮。米魯聞訊之後,與阿保合力攻打隆暢的寨子,殺死隆暢。後來兩個土司之間的鬥爭越來越大,見事情鬧大了,米魯乾脆扯旗造反,對抗大明朝廷,並逐漸演變成一場震懾西南的大叛亂,史稱「米魯之亂」。
  • 司馬師率兵平定毌丘儉文欽叛亂,文鴦勇冠三軍所向披靡的出世之戰
    司馬師大會公卿謀劃徵討的計策,朝廷議論的結果大多數認為應該派遣將領前去平定。但是王肅及尚書傅嘏、中書侍郎鍾會卻勸說司馬師親自帶兵前去徵討。在戊午日,司馬師統帥中軍步騎兵十多萬人前去徵討(毌丘儉和文欽)。(司馬師率領軍隊)每天加倍行進,一路上又召來三個方面的兵馬,並在陳國許國交匯處的郊野之中相會。
  • 知否:平定聖德太后叛亂,盛家有三個女婿立了功,真是時勢造英雄
    當聖德太后大軍北上與敵人對抗時,起義軍發動叛亂,一時間京中發生大動亂,各派勢力各為其主,一時間爭鬥激烈,更有流寇乘機搶掠。直到皇帝平定叛變,北伐大軍班師回朝,才知道這只是皇帝和顧廷燁等人的誘敵之計,藉以剷除聖德太后的勢力,穩定朝政。盛家的三個女婿在這次平定叛亂中都有功績,但其功績的大小仍有區別。
  • 圍棋故事:宋明帝「圍棋的推動者」
    點擊上方藍色文字關注我們吧      宋明帝劉彧(439年12月9日-472年5月10日) , 465年至472年在位,字休炳,小字榮期
  • 「豬王」劉彧,只用三千鬼兵平定天下,子嗣後代全不是自己親生的
    公元453年時,劉駿成功繼位,但是他在即位以後對於他的兄弟姐妹都十分的忌憚,所以劉駿只要一看到有自己控制不了的人,他就會立刻鎮壓。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的劉駿的血親全部都死在了他的刀下。在《資治通鑑》中有這麼一段是寫劉彧的,說是劉彧從小就博覽群書,並且為人非常隨和,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們都十分的要好,並且當初劉駿在殘殺自己的兄弟姐妹時,劉彧還用自己的能量就下了幾人。他的這些舉動,也讓他後來得到了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