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味道在故鄉#春耕夏耘秋收東藏,這是我們老祖先智慧的精髓所在,老百姓世世代代也是按這樣的規律生活的,時至今日,很多地方依然有冬藏的習俗,尤其是我國北方。
又是一年冬天到,我國北方的農村,要藏點什麼,才能算過冬呢?
接下來,就來聽小編聊聊關於冬藏那些事。
秋末冬初,正在家家戶戶冬藏的時候,昨天和大家說到小妞家鄉,農戶藏大蔥、蘿蔔、紅薯等。
冬藏,我國北方,冬季要藏點什麼才算過冬(其一)
今天小妞家鄉的老百姓又會藏點什麼呢?往下看。
1
土豆
沒有不認識的吧。小妞認為,至少80%—90%的國人都喜歡。您喜歡嗎?
我們一家人就不例外,孩子有點挑食,但唯獨對土豆情有獨鍾,土豆絲、土豆片、土豆條、土豆丁、土豆塊等等,只要是土豆,通通笑納,這樣的孩子是好養活還是不好養活呢?
土豆比較耐寒,對儲存條件沒那麼多要求,還不易受傷,方便運輸,隨便往地窖裡那麼一放,就全部完事,坐等需要的時候打開地窖,拿幾個出來就是了。是所有冬藏菜中最容易保存的。
最重要的一點,現在土豆也就7、8毛錢。不趁現在買,難道等冬季漲成雞蛋價了再買?
如果你也有地窖,或是能存得住,是不是也會選擇儲存點呢?
2
白菜
年輕人好像很多都不太喜歡吃白菜,尤其是它那大白菜幫子,味道確實不怎麼樣。
作者就不喜歡吃,身邊好多人都不太喜歡,但不排斥。菜葉子還好。不過,北方農戶多吃燴菜,還是少不了白菜的,多少搭配一點,可以讓菜品更豐富。
我們一家還是單炒白菜的時候多一些,有時候會和肉一起燉,不過,今年30一斤的豬肉,每次買的時候還真是心疼呢,相比之下,還是白菜實惠得多啊!
老人還是非常喜歡白菜的。
三十年,我的家鄉,大家冬天只儲存土豆和蘿蔔,白菜也算是近年逐漸興起的,所以大家會儲存一些,老人也更喜歡,畢竟比單調的蘿蔔白菜要豐富一些。
白菜怕凍,還容易爛,沒那麼容易保存,最後往往一棵賊大的白菜,只剩一點菜心,愣生生地把白菜當娃娃菜來吃。儘管如此,農戶家家戶戶都種,多多少少都要儲存一點。
3
胡蘿蔔
昨天說了白蘿蔔,今天要說的是胡蘿蔔。
現在人們知道,胡蘿蔔的營養還是非常豐富的,不過,老百姓儲存菜,可不是衝它的營養,完全是衝它易於存放,耐凍。
無論炒菜還是做湯,放一點,瞬間讓這一餐上個檔次,增色不少。老百姓雖然不講究什麼營養不營養的,但是如果能調配一下顏色,還是非常樂意的呢。
忘記說一點,如果要儲存,還是帶泥的,水洗過的容易壞。
冬季多閒暇,白蘿蔔和不蘿蔔,再搭配肉或者雞蛋,做頓包子、餃子什麼的,就是冬日裡老百姓的大餐。
寫到這裡,北方的朋友們應該知道,我寫的這些仿佛就是一鍋大燴菜。用炭火燉上一鍋,熱乎乎的,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就什麼都下飯。
4
南瓜
不同與別的冬儲菜,它需要在室內儲存,怕凍。
南瓜可以炒菜、做湯、做包子、餃子等,它的做法和白蘿蔔差不多。
我最喜歡的還是把南瓜做成餃子,南瓜特有的綿和甜,是其它蔬菜所不能比的。北方的冬天,菜品比較單調,偶爾來頓南瓜餃子,也是難得的美味呢。
記得小時候,缺衣少食,一頓南瓜餃子,能讓我高興上好幾天呢。直到今天,對南瓜餃子都有一種別樣的情懷。
我國北方,農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地窖,那可是他們的天然冷庫,所有的冬藏菜放進去,需要的時候現取,保鮮效果一點不比冰箱差。
今天說的這些冬儲菜,都是農戶自種,即使買,也不過幾毛錢一斤,和冬季動輒4、5塊一斤的菜比一下,大家說,要不要藏點?
最後再強調一下,如果大家也想在這個冬季藏點什麼,購買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帶泥的,水洗過的放不住,容易壞,更容易失水,不新鮮。
我的家鄉,家家戶戶冬季都要藏點,否則,怎麼能叫過冬呢?
朋友們,你們有冬藏的習慣嗎?你們一般都藏點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