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裡克·施米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和不平衡

2020-12-23 濟南時報
  

□新時報記者 江丹
  法國作家埃裡克·施米特正在被中國讀者所熟悉。繼《紀念天使協奏曲》《諾亞的孩子》《奧斯卡與玫瑰奶奶》《看不見的愛》等作品之後,施米特的另外兩部作品《來自巴格達的尤利西斯》和《奧斯坦德的夢想家》前不久也在中國上架。施米特擅長書寫人們生活裡的秘密,而作為讀者,我們以為自己是旁觀者,也以為自己就是主人公。
像一個人那樣活著
  「三千年前,有個叫尤利西斯的人在讓他遠離家鄉的大戰之後渴望回家。而我,嚮往的是離開我遭到戰爭蹂躪的國家。儘管我也旅行,我在旅途上也遇到了千難萬險,我的情況卻和尤利西斯相反。他回家,我離家。我是要往前走,他是要往回走。他返回他深愛的地方,我離開我痛恨的混亂。他知道他的位置在哪兒,我卻要尋找。對他來說,一切都由他的血統解決了,他只消倒退,然後死去,幸福、合法。我卻要在別的地方,國外,我家之外建造我的家。他的奧德賽是懷舊的迴路,而我的則是滿懷著憧憬的起步。他和他已經熟悉的事物有約,我則要去見我並不知道的。」
  埃裡克·施米特借著主人公薩德·薩德的這段話,幾乎概括了小說《來自巴格達的尤利西斯》的主旨。小說講述了來自巴格達的年輕人薩德·薩德,歷盡艱辛希望能在英國倫敦落腳的故事,而開啟這趟旅程的動力是他想像個真正的人一樣活著,靠著自己的知識開闢新的生活。
  我們曾經在新聞中見過這場移民潮,像薩德這樣的人通常被籠統地稱之為「難民」,鏡頭裡的他們是洶湧的人群,我們看不清其中的任何一張臉,而施米特的這部小說或許可以作為一種文學補充,幫助我們了解那些個體的故事。他們並非只是為了逃避戰亂,他們也有熱情和理想。施米特將薩德形容為尤利西斯,他們行走的方向卻是正好相反的,但他們都是英雄,都進行了一場跋涉壯舉,都對遠方懷有一種期待。薩德甚至比尤利西斯更為勇敢,因為他面對的是未知的未來,踏出的每一步都是一場冒險。
  某種意義上,《來自巴格達的尤利西斯》可以看作是一位伊拉克年輕人的歷險記。這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在巨大絕望之後的希望之舉,可是施米特理解其中的孤獨與恐懼,並將它們一一呈現。這麼多年來,我們已經習慣了安定的生活,誤將一個人說走就走的旅行視為勇敢的壯舉,或者將「窮遊」看作無畏的冒險,曲解了勇敢和無畏在一種艱難的困境下的真實意義。
  施米特無意於教導讀者通過閱讀薩德的故事從而珍惜眼前的生活,他只是向我們呈現一種陌生的人生,而我們自己會理解其中的悲哀。
迂迴地觸達其他人
  比起《來自巴格達的尤利西斯》裡的沉重,小說集《奧斯坦德的夢想家》中收錄的那些故事要輕盈許多。跟之前便在中國上架的小說集《看不見的愛》一樣,這部小說集也與「秘密」有關。他會通過一種精巧的敘事,去表達一個人的「秘密」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故事。主人公所有的情緒和行為都可以用那個「秘密」解釋,但是我們在知曉之前只是一無所知的旁觀者,懷抱「為什麼」的心態一直閱讀下去,衝破懸念,最終得到反轉的結局。
  在接受法國《讀書》雜誌採訪時,施米特曾專門解釋過他對「秘密」的理解。他說:「我覺得談論我們經歷的困難會帶來什麼更有趣,而不是喋喋不休地談論造成困難的原因。基本上,我只談論通過小說我強調了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和不平衡。」
  《奧斯坦德的夢想家》的同名小說裡,一位生命幾近枯萎的老嫗藏著一個幾乎不能言說的愛情秘密,她偶爾提及一些過去的生活,但卻被認為荒誕得不可思議,因為人們不能相信眼前這位看起來平庸而且普通的婦人在年輕時會有什麼特別,能得到一種超越階級的青睞。在人們帶著些許嘲弄的眼光裡,她是一位「夢想家」,而不理解正是秘密的魅力之一。
  《手捧花束的女人》這一篇裡,則自始至終都在描述一個秘密,直到小說結尾也沒有出現「真相」。「在蘇黎世火車站三號站臺,有一個女人手捧一束鮮花,每天來此等候,一等就是十五年。」人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猜測她到底在等誰,有人說她在等待愛情,甚至等來了愛情,但也有人說,她什麼都沒等到,只是孤獨地死去,唯一確定的是,從某一天開始,她再也沒有出現在站臺上。
  這些主人公的秘密,或許也是施米特自己的秘密。「作家需要有一些東西不能用語言來表達,而是需要在小說或戲劇中有文學的表達。如果我坦然地面對生活,即使只是為了自己,也許某一些痛苦會消失,但我永遠不可能觸達其他人,你知道,讀者。」施米特說,「你可以通過隱藏在你創造的角色的面具後面,來談論更多關於你自己的事情,也許是因為你感到被保護了,所以你可以談論更多關於你自己的事情。但你是在隱喻,在圖像、符號、故事和神話後講述。這就是你觸達其他人的方式,一種迂迴的方式。」在沉默中保護自己
  就施米特目前在中國出版的幾部作品來看,這位法國作家十分注重故事性。他沒有進行一種刻意的家國敘事,但我們依然能從《來自巴格達的尤利西斯》中感受到人在大時代裡的那種脆弱和渺小。他沒有借著虛構的框架對生活裡的日常進行異形和扭曲,但我們依然能從《看不見的愛》和《奧斯坦德的夢想家》中的那些秘密裡感受到人生的孤獨和痛苦,以及掙扎過、悲傷過然後又自我消解的平靜。
  還是在接受法國《讀書》雜誌採訪時,施米特引用了法國哲學家柏格森關於講故事的能力的一句話,「他的意思是我們必須靠講故事來理解我們的經歷,我們的生活、記憶和想像。」
  施米特將他對生活的理解以故事的方式表達,而我們則很容易發現那些故事的主人公也照見了自己。他講述的人和生活本身,這是可以打破語言和地域隔閡讓全世界共鳴的主題。「作家是一個行走的觀察者,一個試圖發現別人奧秘的人。」施米特說。憑藉作家的敏銳,施米特將我們自己意識不到的問題一一表達,他的虛構世界包羅眾生萬象。我們也有自己的秘密,也有不願傾訴的過往,而通過施米特的文字,我們的秘密得以流動,我們的情緒則收到回應。這或許也是為什麼讀者喜愛施米特的原因,他用一種虛構的方式表達了人生的真實。
  就像施米特在《手捧花束的女人》這一篇裡寫的那樣,每個人都在猜那個女人在等待誰,但是他們實際上說出的正是自己的等待對象:女兒、丈夫、姐姐、沒有回來的初戀……
  「我們陷入沉默,大家都明白其中的陷阱。通過這個陌生女人,我們吐露了自己隱秘的願望,承認我們內心最深處在等待或可以等待的東西。我多麼想鑽到這些腦袋裡面,把他們了解得更透徹。不過,我也不願意人家剖開我的腦袋!這個頭顱,這個包裹著未曾說出話語的圍牆,這個被我的太陽穴圍住的漆黑聖殿,是多麼痛苦!我要是說出來某一些東西,一定會崩潰!所以最好還是閉嘴吧。我們每一個人不都是在沉默中保護自己嗎?」
  看,施米特有多妙,這正是我們閱讀時的心理自白。我們一直以為,只有施米特知道那些秘密,而這是我們和他之間的秘密。

相關焦點

  • 專訪丨埃裡克·施米特:現代人遺忘了通過儀式來抵抗痛苦
    採寫 | 聶麗平對於法國作家埃裡克-埃瑪紐埃爾·施米特來說,他擁有兩次生命,一次始於1960年,一次始於1989年。1989年,他和10個人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在攀爬一座3000米的高峰時,他錯下到山的另一面,與其他人走散了。他在沙漠中獨自迷路30多個小時,沒有水,沒有食物,他以為自己將面臨死亡。
  • 「專訪」法國作家埃裡克-埃馬紐埃爾· 施米特:每個人都是利己主義...
    他在《奧斯卡和玫瑰奶奶》一書中講述了10歲小男孩奧斯卡的故事,他得了很嚴重的白血病,玫瑰奶奶向奧斯卡提議玩一個哲學的遊戲:把接下來的每一天當作十年來過。於是,奧斯卡展開想像度過了這段「很長」的人生,並從中獲得了一個重要的哲學智慧——在某一天,人的生命終會終止,每個瞬間都很珍貴。「我的讀者有哲學家也有普通人,其中一些作品也可以被12歲的男孩女孩閱讀,這是我的目標。」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不窺探別人的秘密也是一種文明修養
    我想秘密就在那四層儲物柜子裡了。我把第一層柜子打開,裡面放著父親讀書時一些照片。我把照片拿出來,幾十張照片裡,有學生時代的,有參加工作以後的,有一位阿姨的照片,我看完了也並沒有發現媽媽的照片。這阿姨是誰?我心生疑慮。打開第二層柜子,發現一本發黃的日記本。
  • 暫坐:每個人都有難以啟齒的秘密,每個人也都極不容易
    有一次,賈平凹在南京參加演講,他忘我的講了差不多一個鐘頭,突然和觀眾交流起來「你們能聽懂我說的話嗎?」誰知,觀眾席上眾口一詞說「沒聽懂!」這就有點尷尬了。關於賈平凹的普通話可謂是「有口皆碑」,作為出生於商洛的中國著名作家,賈平凹在大多數公開場合出現,基本上都用的是方言講話。
  • 《摩天大樓》:不要相信你看到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著名小說家改編自的小說《摩天大樓》主要講述鍾美寶在摩天大樓建築中被謀殺的故事,這兩個警察合力破案,他們發現整座大樓充滿了奇妙的人際關係,每個人都有一個秘密,永遠不要相信看到的樣子。兩位警察合力破案,找到了正義與美麗的故事。在「大年」之後,他將在播出「大年」。
  • 聰明訓練背後的秘密——不適應與習慣的平衡
    跑步訓練每個階段都是一次突破自我的過程。面對訓練內容,我們的身體是否能夠適應?跑步訓練應該如何安排?都是我們突破自己的關鍵問題。在這之前跑者應該了解身體如何適應壓力,這樣才有助於知道何時,如何改變訓練。傳說希臘摔跤手Milo每天扛著一隻新生的小牛進行訓練,直到它變成成年公牛。這讓Milo成為最強的人之一,贏得了6次奧運會冠軍。
  • 平衡「忙碌的女演員」和「母親」角色的秘密——松島菜菜子!
    平衡忙碌的女演員和母親的秘密保持美麗和健康的關鍵在"每天的生活"中!松島菜菜子在兼顧工作和家庭生活的過程中一直保持自己作為優秀女演員的水準。日本媒體對她進行了專訪,主要採訪她為了平衡這些都做了什麼努力以及關於演員這條路她將來的打算。
  • 原著《偷影子的人》:每個人都有秘密,偷走的心事,需要理解
    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論你在哪裡,我都會一直想著你,影子是人的一部分,也代表著一段段不為人知的心事和經歷。法國作家馬克·李維的治癒性小說《偷影子的人》描述的是有關親情、愛情和友情的故事,有關治癒和感動,也有一些美麗的遺憾和堅守。
  • 埃裡克帕斯卡爾一個真正有實力的選手,他一直很優秀
    當被要求在開關上多次接聽較小的球員時,他表示雖然他只能保持在變速器類型的前面,他可以左右搖擺他並且他太大而無法輕鬆駕馭在攻擊點超過屏幕時,埃裡克帕斯卡爾有能力將這些人帶到邊線,當他們在地板一側與他們隔離並在直線驅動器上與他們保持同步時,以便有效地對抗或恐嚇他們在籃筐附近的投籃。不過,他在個人防守方面最有效的工作是幫助真正的大個子。
  • 雪國列車已經失去平衡,威爾福德先生的秘密即將暴露!
    或許雪國列車真的能夠依靠永動機永遠的行駛下去,但是梅蘭妮無法改變的一件事情是,她們在列車上囤積的資源正在逐漸耗盡,平衡越來越難以維持,她不得不削減尾車的食物和飲水來保持平衡,因為如果列車因此減速,他們可能沒有充足的動力爬山,而這也是梅蘭妮最擔心的事情,因為雪國列車一旦停下,冰雪將會吞噬所有人。
  • 「每個人最終的歸宿,都是自己!」
    「每個人最終的歸宿,都是自己!」文章一出,看哭了不少人,大家一邊佩服著阿姨勇敢與堅強的同時,一邊又替她感到心酸;甚至還有不少人感慨「這不正是受婚姻舊思想束縛女人的真實寫照麼」。
  • 如何不為自己的普通而自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
    姜貞羽、鄭乃馨、希林娜依·高……我都可以。她們每個人在舞臺上都是閃閃發光的,那種光芒讓同樣身為女孩子的我有一種被點亮的感覺,她們中有些人是我想成為的樣子,同時我也在有些小姐姐身上看到了害怕膽小的自己。當節目快到尾聲,只有一個上位區可以爭取的時候,黃子韜問還有誰沒有舉過手,為什麼不舉手。有兩位小姐姐說著說著就哭了,理由是覺得自己能力不夠。
  • (原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
    每個人的生命歷程看上去都是一樣的,出生,長大,結婚,生子,變老,死亡,但其實,每個人的生命卻又是那麼的不同!        有的人考駕照,同一科別的同學都考過了,他卻總也考不過,但總有那麼一次考過了,其實他沒錯過什麼,他只是比別人晚拿駕駛證幾天!        有的人學習舞蹈,是班級學得最慢的一個,付出了比別人更大的努力也還是跳不好,有的人不經常來上課卻能輕鬆掌握老師教的東西!
  • 《摩天大樓》這個世界的人,都有秘密
    每個人都有秘密,以女性的死亡展開;愛老婆的霸道總裁,一轉眼可以與小學女神盡情偷歡;最單純無辜的物業員工,卻偷窺到了高層的隱秘;最渣最變態的男子,壞人,偏偏能逃脫法律懲罰。壞人張東升不是純粹的惡,每個人都不是單純的好與壞可以分清楚的;各種複雜的原因在裡面,每個觀眾對劇裡某些人物某些情節都會有不同看法;正義的人採取了非「正確」手段,營救需要幫助的人,被法律嚴懲;非正義的人使用冠冕堂皇的「正確」手段,可以蒙蔽法律,逃脫制裁;
  • 出名不一定要趁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前行節奏
    「出名要趁早」,張愛玲的這句話,被很多人所推崇,尤其是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躁動不安的時代。你看誰誰誰考上名牌報送博士、誰誰誰已經買車買房,誰誰誰早早娶妻生子,誰誰誰年紀輕輕事業有成……人生似乎變成了一場百米賽跑,每個人被一股無形力量推上了同一條賽道,在周圍人的呼呼吶喊聲中被迫你追我趕。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節奏
    一樂日記今天有的人21歲畢業,到27歲找到工作;有的人25歲才畢業,但馬上就找到了工作。有的人沒有上過大學,卻在18歲找到了他們熱愛的事,有的人一畢業就找到好工作,賺到很多錢,卻過得不開心。有的人畢業後選擇了間隔年,並找到了自我,有的人16歲的時候就確信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但卻在26歲改變了想法。
  • 每個人都不滿意自己的狀態,然而每個人都欠缺離開的勇氣
    每個人都不滿意自己的狀態,然而每個人都欠缺離開的勇氣1:人生就好比一架飛機,不在於飛得多高,關鍵是能平穩著陸;人生也像一列火車,不在乎跑得多快,主要是順利抵達終點。2:人世間最大的悲哀莫過於,人家都開始保養屁股了,有些人連臉都不捨得弄;一個男人如果拋棄了一個視他如命的女人,那麼他就會遇到一個視他如狗的女人。3:後來才明白,怕的不是冷漠,怕的是突然的溫柔關心;怕的不是自己吃苦,怕的是身邊的人為你難過;怕的不是孤獨,怕的是辜負。
  • 每個人都有決定自己是誰的權力 《戀愛綺譚》測評
    因此這裡就不涉及劇透地聊聊《戀愛綺譚》的劇情。  一開始你可能會被遊戲的各種要素,各種角度的發散衝昏頭腦,覺得它什麼都想講,什麼都沒講好:虛擬主播存在的核心、可能被取代的中之人、網際網路帶節奏現狀、殺人事件、從粉絲群跟蹤到線下的跟蹤狂行為、「非日常部」、怪談、都市傳說、天降白髮異瞳女友……
  • 《湮滅》:每個人都不會自殺,但每個人都在自我毀滅
    有有外星人的存在,但整體沒有單一的講浩瀚的宇宙之類的東西。而是以五彩斑斕的畫面,來渲染藏於美麗深處的危險與秘密。故事的開始是女生物學家莉娜的丈夫凱恩,在參加秘密任務一年後回到了家中。凱恩的舉動反常他丟失了一部分的記憶,喝完水後杯子裡的水被他的血染紅。莉娜在送丈夫去醫院的路上,被一個南境組織劫持,而這個組織就是她丈夫凱恩參加秘密任務的組織。
  • Re0第二季:劇情逐漸複雜,每個人都有秘密,菜月昴輪迴開始
    動畫第五集主要起到過渡的作用,將後續故事的主場轉移到了羅茲瓦爾宅邸,同時這一集裡的諸多對話,其實隱藏了很多信息,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秘密,這就導致了劇情複雜起來,想要搞清楚來龍去脈還得多動動腦。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羅茲瓦爾的話,按理說他身在愛蜜莉雅陣營,想讓她贏得王選,但之前並沒有出手幫助對付魔女教,使得愛蜜莉雅多次陷入困境。羅茲瓦爾把自己和菜月昴視為「共犯」,並坦白之前的一切都是可以安排,他相信昴可以拯救愛蜜莉雅,以此達到提高愛蜜莉雅聲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