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去世後,亞伯拉罕又娶一妻,名為基土拉(Keturah)。
亞伯拉罕跟基土拉生了六個孩子,但他還是把與先妻所生的以撒視為正統繼承人。亞伯拉罕自己留下一些財物,將其餘一切都給了以撒。至於其他兒子,亞伯拉罕把一些財物分給他們,然後打發其離開,去別的地方謀生。
此處可見亞伯拉罕與亡妻撒拉感情之深厚。他並沒有貪新忘舊,而把自己擁有的一切都交給以撒,滿足了撒拉生前的心願。如此一來,撒拉可以真正安息了。
這讓我想起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故事,故事發生在遠古時代。在虞舜(舜帝)很小的時候,他的母親便去世了。父親另娶一妻,後來生下一子。出乎意料的是,父親娶妻生子之後,可謂是「有了新人,忘了舊人」。家裡三個人不斷地擠兌虞舜,甚至密謀將他殺害。
這樣一對比,亞伯拉罕的處理手法就很得體了。對舊人,他讓與一切;對新人,也給予經濟(財物)支持。於是皆大歡喜。
亞伯拉罕的一生到這裡就結束了,他活了175歲,算是沒有遺憾了。對外,他受人尊敬,被迦南人視為王子;對內,他家庭和睦,夫唱婦隨,兒孫滿堂。雖然人生中也有一些汙點,比如趕走了夏甲和以實瑪利母子。但總體而言,他正直不阿,無愧於心。
亞伯拉罕死後,他的兒子以撒和以實瑪利將其埋葬於麥比拉洞內,與其妻子撒拉作伴,可謂圓滿。
以撒娶利百加的時候是40歲。結婚20年,利百加依然不育。已經60歲的以撒為此禱告上帝,上帝答應了他的請求,利百加不久便懷孕了。利百加懷胎不易,欣喜不已,倍加珍惜這次上帝賜予的機會。她懷胎時,肚子總是不太舒服,好像有兩股力量在爭鬥一樣。她感到擔憂和焦慮,於是去求問上帝。
上帝是全知全能之神,能夠預見未來。他告訴利百加:「兩國在你腹內,兩族要從你肚子裡出來,將來其中一族會比另外一族強大,年長的要服從年幼的。」這將是一個兄弟閆牆的故事嗎?還是說兩兄弟雖有等級上下之分,但亦能和睦相處?
利百加果然生下雙胞胎。先出來的自然是哥哥,他身體發紅,渾身毛髮旺盛,因此取名為以掃(Esau,掃是有毛的意思)。後面緊接著出來的是弟弟,他是抓著哥哥以掃的腳後跟出來的,因此取名為雅各(Jacob,意為抓住)。
兩個孩子逐漸長大,哥哥以掃善於打獵,常常流連于田野之間;弟弟雅各比較文靜,是個宅男,常窩在帳篷裡。兄弟兩一文一武,好像是絕配,但如果各自太過極端,那也不是什麼好事。有些父母看到自己兩個孩子性格差異如此之大,或各走極端,就會希望兩人的性格能夠像泥巴一樣,和一下,你的性格給點他,他的性格給點你,互相補缺,那就完美了。但也只是想想罷了,世事通常都是不如理想的。
雖說父母的愛都是很無私的,但他們也是人類,而人類有一些普遍的、共同的本性,比如偏愛。每個人的喜好不一樣,父母亦如此,他們不可能做到對每一個孩子都絕對公平,沒有偏愛。有些孩子會抱怨自己的父母「偏心」,倒也不無道理。傳統觀念中重男輕女,財產傳子不傳女,也可以看作是人類"偏愛"這種本性的一種外在表現。既然是人性,那就是難以甚至是無法更改的,所以直至今天,雖然情況有非常大的改觀,但依然有「重男輕女」的觀念在作怪,真正的男女平等現在只是一個逐漸進步的過程,還遠遠沒達到最終目的地。
以撒和利百加也是正常的人類,普通的父母,對兩個兒子也會有所偏愛。以撒偏愛以掃,不是因為他們的名字相似,而是因為他常吃以掃打獵來的野味;而利百加則偏愛雅各。
一天,雅各煲了湯,以掃打獵回來,累得快要暈過去了。以掃對雅各說:「我求你給我一碗紅湯,我快要昏厥了。」這個湯是紅色的,因此雅各後來又叫以東(紅色的意思)。這也不知道是什麼「神湯」,竟然是紅色的,而且還能治昏厥?可能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吧。
雅各趁虛而入,向以掃要好處,這在廣東話中又叫「趁你病,拿你命」,拿你命並不是真的要殺害你,而是乘人之危的意思。他對以掃說:「湯給你喝沒問題,但是你要把長子地位讓給我。以掃一方面沒有意識到長子地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是生命垂危,因此他說「我答應你,你要就拿去吧,我都快死了,長子的地位對我來說,有什麼用呢?」於是雅各得到了想要的名分,而以掃則得到紅湯和餅。
果然武將還是鬥不過文人啊。以掃身體強壯,善用武力,但還是被文靜的雅各算計了。我們並不知道此事是雅各早有預謀,抑或都是上帝的安排,但是這筆交易,表面看起來還是你情我願的。至於日後以掃會不會懊悔不已,兄弟倆會不會自相殘殺,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