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我市民營企業法律服務工作協調機製成員單位充分發揮政法單位法律服務保障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及工商聯橋梁紐帶作用,找準切入點,依法保護產權和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努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動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為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保駕護航。
整合資源夯實陣地,護航民營經濟發展
圍繞更好服務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市民營企業法律服務工作協調機製成員單位統籌整合法律服務資源,建立健全了法律服務民營企業平臺。2020年6月,我市建立了由市委政法委、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工商聯、市法學會和欽州仲裁委員會等8個單位構建欽州市民營企業法律服務工作協調機制,制定並印發了《欽州市民營企業法律服務工作協調機制》,立足實際,全面依法履行職責,加強工作協調配合,保障民營企業生存權、發展權,為民營企業健康、規範、有序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
市工商聯與市中級人民法院籤訂了《服務企業工作機制》、掛牌成立了「多元化矛盾糾紛調解室」,幫助化解非公企業矛盾糾紛。在多元化糾紛聯合調解室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與市中級人民法院合作,在2017年成立了「欽州市非公經濟巡迴審判庭」,加強訴前聯動調解,依法、公正、高效處理涉非公經濟主體各類糾紛,有效解決非公企業訴訟立案難、審理難、執行難等問題。去年以來,「欽州市非公經濟巡迴審判庭」已經開庭審理13個涉民營經濟案件,快捷有效地幫助企業解決糾紛。
市工商聯還與市檢察院聯合成立服務非公經濟工作站。工作站自2014年掛牌成立以來,根據工作需求,協調檢察官定期不定期到市工商聯坐班,一起分析解決企業法律維權方面訴求和問題,推動案件溝通和協調更加順暢。去年以來,工作站以舉辦開放日、專題法制講座、走訪企業等形式暢通檢民聯繫,接待來訪民營企業家30多人次,聯合走訪企業2次,覆蓋企業近100家,發放宣傳資料200多份。
為了更高效、更便捷、低成本服務民營企業,2018年,我市成立了「欽州市非公經濟仲裁調解中心」,並組建非公經濟仲裁員、專家庫隊伍和法律顧問團隊。市工商聯還推薦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家或商協會會長擔任非公經濟仲裁員。去年以來,組織4場服務民營企業復工復產的線下法律風險預防培訓會,培訓490餘人次,有效助推企業復工復產。 此外,堅持每月開展2次「法律進企業」,覆蓋企業近100家,滿足民營經濟主體的多元法律需求。
拓寬法律服務渠道,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市工商聯、市司法局聯合到各商會走訪調研,指導欽州玉林商會、欽州福建商會成立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有效發揮商會在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中的積極作用,及時有效化解各類涉及商會及會員企業的矛盾糾紛,維護好企業合法權益。
市檢察院以12309檢察服務中心為核心,搭建並完善檢察機關遠程視頻接訪系統和12309舉報網絡平臺,暢通非公有制經濟控告申訴綠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務,快速辦理非公有制經濟涉檢業務;出臺相關意見積極營造平穩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對民營企業家慎捕慎訴,加大涉民營企業刑事訴訟「掛案」專項清理力度,清查「掛案」17件。
去年12月16日,市檢察院駐廣西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檢察室揭牌成立,市中院成立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巡迴法庭,為自貿區民營企業提供高質量法律服務。
市公安局成立了「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受立案工作的督導檢查。特別加強對民營經濟案件的立案審核,凡是涉及民營企業的案件,都召開專題會議集中討論,堅決防止把經濟糾紛作為犯罪處理、把民事責任變為刑事責任,積極營造完善的法治環境。去年以來受理民營企業報案24起,其中經過審核符合立案偵查的16起,建議作經濟糾紛處理的8起。
市工商聯、市檢察院、市司法局等部門還以走訪企業、座談會、專項行動等多種形式,到商會和民營企業開展「法治體檢」助力民營企業復工復產、法律服務等活動,幫助商會、企業「把脈」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樹立風險防範意識,增強民營企業戰勝疫情、發展經營的信心。
市工商聯、市檢察院聯合到欽州浦北商會、湖南商會走訪調研,協調配合自治區檢察院崔智友檢察長聯繫服務的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川桂國際產能合作產業園項目,開展自貿試驗區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民法典》等專題宣講,幫助民營企業經營者提高法治觀念和守法經營的意識。
市公安局充分利用「1.10」「3.15」「5.15」等重要宣傳節點廣泛開展打擊防範經濟犯罪集中宣傳,積極動員全社會對經濟犯罪案件進行投訴和進行線索舉報,及時發布經濟犯罪預警信息,提高企業防範能力,打造嚴密的群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