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民族魅力,傳承民族文化——塔河鄂校舉行民族文化校本課程大賽

2020-12-04 這裡是大興安嶺

為進一步鞏固民族教育成果,弘揚鄂倫春民族文化,塔河縣鄂倫春民族中心學校於2020年11月17日至12月1日,舉辦了第七屆民族文化校本課程大賽。比賽為期兩周,其中包括鄂倫春民族語言、鄂倫春民族歌曲、鄂倫春民族故事、鄂倫春民族樺樹皮手工藝共計四項比賽。

本次比賽,由塔河鄂校教務處和政教處共同組織開展,民族語言教師孟月華和譚美紅、民族歌曲教師由其青、手工藝教師戈月婷、民族故事教師靳國華具體實施。民族語言以鄂語情境對話為比賽內容,民族歌曲以鄂倫春兒歌為比賽內容,民族故事以講鄂倫春族寓言故事為比賽內容,樺樹皮手工藝以製作樺樹皮碗、撮羅子為比賽內容。比賽精彩紛呈,氣氛熱烈,令人感受到鄂倫春民族文化的魅力。

通過本次民族文化校本課程的比賽,不僅檢驗了同學們學習鄂倫春民族傳統文化的效果,激發了學生們學習民族文化的熱情,提高了民族文化校本課程的教育教學水平,把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落到實處。

【來源:大興安嶺塔河】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華夏五洲民族春晚總導演李昌勝與民族文化的傳承
    (跨越奔小康)從藝經歷:2017年華夏五洲民族文化音樂盛典導演2017年中國民族春晚雲南分會場導演2018年星耀中原華夏五洲國際舞蹈交流大賽雲南分會場總導演,華娛星歌匯大型真人秀電視欄目五一特別節目特邀嘉賓,冬妮婭舞蹈藝術與影視特邀嘉賓,華夏五洲音樂盛典特邀嘉賓
  • 傳承民族服飾文化的先行者 | 萊福士杯第四屆中國民族服裝設計大賽啟動
    近幾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被日益重視,以服飾傳承非遺無疑是重要的一個方向。在這方面,第三屆萊福士杯中國民族服裝設計大賽做出了有益探索。
  • 民族傳統體育走進校園:將民族文化融入特色課堂
    在不少民族地區的校園裡,學校美育和體育的拓展往往與民族文化的傳承緊密結合,本期民族教育,我們特別聚焦這些融入了民族文化的特色課堂。在很大程度上,這些別樣的課程既是對少數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也讓孩子們找到了自己的文化自信。——————————特尼格爾脫掉厚重的校服棉外套,擼起袖子、彎下腰,雙手抓住另一名同學的肩膀,右腳一勾,把對方摔倒在地。
  • 武陵山鄉教育扶貧見聞:傳承民族特色文化從娃娃抓起
    特色課程入校園 山裡娃成民族文化傳播者楊錦亮是土生土長的都督鄉人,1990年他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在都督鄉中心學校任教,一幹就是30年。楊錦亮介紹,都督鄉地屬武陵山民族文化與巴渝文化交融區,民俗文化厚重,有聲名遠播的葫蘆絲演奏、擺手舞、龍獅舞等民族特色文化。「現在鄉裡會這些民族文化才藝的老一輩人越來越少,何不讓學生學習才藝的同時傳承民族文化呢?」
  • 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專欄丨吳鴻麗:樹學生民族文化自信 譜菁菁校園...
    她認為,打造「聚和」文化民族教育特色,以 「民族文化的搖籃,民族教育的典範」為辦學目標,以「傳承民族文化,煥發民 族光彩」為辦學理念,才能引領師生習得民族文化知識,培養民族文化自信,從而達到民族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潤物無聲 民族文化課程浸潤校園走進南寧市新興民族學校,處處都能感受濃濃的民族氣息。
  • 門巴族女代表:傳承民族文化,重拾「鄉音」
    「加強傳承保護『鄉音』,讓我們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保留一份鄉土的情懷。」白瑪曲珍說。  2013年通往墨脫的公路貫通,隨著與外界交流漸多,為了追求更舒適的生活環境,遷出墨脫的人數也在增長,下一代傳承使用本民族語言的人卻在減少。「沒有文字,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就很難傳承下來。」白瑪曲珍神色凝重地說。 今年,白瑪曲珍提出了保護傳承民族語言的建議。
  • 西雙版納州拉祜族學會:傳承民族文化 促進民族團結
    提出今後要廣泛宣傳拉祜族文化,增強拉祜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搶救、保護力度,堅定拉祜族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促進拉祜族文化健康、繁榮發展;開展形式多樣的研討活動,拓寬文化傳播渠道,提高拉祜族學術研究水平。來自州直機關、企事業單位、景洪、勐海、勐臘拉祜族會員代表與州傣學會、州哈尼族學會、州瑤族學會負責人及拉祜族有關人士參加會議。
  • 吉首大學音舞學院:本土民族藝術進校園 民族文化傳承促成長
    堅持初心、反覆磨練為進一步熟悉課堂,在課程開始之前,隊員們在團隊大本營,進行了一次前期工作交流會。會上,志願者們根據古丈縣當地民族文化,與古丈一中藝術組教師交流後,結合個人專業優勢,開展「本土藝術進校園」活動。
  • 以勞動教育傳承民族文化
    作者:哈爾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宋麗榮、姜君  俄羅斯聯邦北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土著少數民族,簡稱北方土著(少數)民族、北方人口較少民族或北方小民族,他們世代生活在俄羅斯北極地區、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傳統祖先居住地,保持著傳統生活方式、經濟活動和手工藝,保持獨特的文化,擁有共同的語言
  • 傳承弘揚民族文化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傳承弘揚民族文化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020年樂東黎族自治縣黎語黎歌傳承培訓班圓滿結束為貫徹落實《海南省貫徹落實〈關於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的實施方案》,傳承和弘揚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助力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 深圳南山:戲曲文化走進校園 傳承民族經典文化
    近日,由南山區教育局主辦的「戲曲藝術進校園、戲曲名家傳承民族經典文化」巡迴專場演出在深圳灣學校舉行。戲曲是我國民間藝術的瑰寶,是一種無形的歷史文化遺產,戲曲以優美動聽的唱腔,豐富多彩的造型,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滌蕩起伏的故事情節,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來自廣東省國粹戲劇普及教育研究院的老師們為深圳灣學校師生帶來了多劇種專場演出,在座的師生不僅欣賞到異彩紛呈的戲曲表演,還聽到了戲曲老師們悉心的講解。
  • 花垣縣2020年度民族文化教育成果單位系列之九:麻慄場小學
    非遺進校促發展,校園文化顯特色——花垣縣2020年度民族文化教育成果單位系列之九:麻慄場小學在湖南邊陲,有塊神秘的淨土叫「湘西」,她特有的青山綠水孕育著一代又一代勤勞、淳樸的少數民族兒女,留下許多珍貴、燦爛的非遺文化。花垣縣麻慄場小學作為州級「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進校園」基地校之一,積極承擔起「傳承民族文化,彰顯校園特色」的社會責任。
  • 譜寫民族文化新篇章——對話民族文化傳承人
    記者一行走訪等豐喊、二古城等少數民族村寨的時候,通過近距離對話民族文化傳承人,在他們身上,尋得了「雙融雙促」下的民族文化新篇章。傣戲牽手黨建 發展傳揚共譜新篇在瑞麗市姐相鄉暖波村等豐喊村民小組沿路漫步時,一棟高大優雅的傣式三層建築引起記者的注意。「這是新建的綜合文化活動室!」
  • 第五屆中國—東協民族文化論壇在桂林舉行
    12月3日,第五屆中國—東協民族文化論壇在桂林市舉行。
  • 科技推動民族建築保護 協力促進中華文化傳承
    、貴州愛家阻燃家居有限公司承辦的「村鎮建築火災災變機理與適宜性防火理論體系(火災試驗)」觀摩會在貴州省榕江縣舉行。,切實做好文物古建築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工作。觀摩會的前一天,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安全防火分會成立授牌儀式在貴州榕江柏恆賓館舉行。
  • 安寧中學民樂團:屢次站上世界舞臺 傳承優秀民族音樂
    」、「校內美育活動與校外傳統文化相融合」的全方位美育教育模式,注重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以提高學生的文化藝術素養。一直以來,安寧中學積極進行校本課程開發,提出「無社團不教育,無社團不青春」理念,校本部現開設有十大校級社團及 30餘個學生自主社團。其中,校級社團包含民樂團、合唱團、繪畫社團、重彩畫社團、手工創意社團等,由藝術教師主導開展活動。學生自主社團包含廣播社、話劇社、動漫社、輕音社、彩繪社、漢服社、電影社、攝影社、舞蹈社等藝術社團由高中學生自主創建並主導開展活動。
  • 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弘揚優秀民族文化 ----甘肅省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電視紀錄片《絲路拾遺》在阿克塞拍攝
    為了加強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民族文化,增進民族團結,1月22日,由甘肅省民委、酒泉市民宗委、甘肅千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電視都市頻道《財富天下》欄目組)組成的甘肅省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電視紀錄片《絲路拾遺》拍攝製作組在阿克塞拍攝。
  • 中國北方少數民族達斡爾族與北海道愛努民族文化交流之旅
    北海道愛努民族文化交流之旅做好準備了嗎?2017年2月15一16日日本達斡爾族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德曉霞對北海道原住民愛努族博物館進行了考察和交流,真是不虛此行。這個信息還得感謝國家民委帶隊中國56個民族青年訪日團於2016年10月和北海道愛努民族進行了文化交流得來的結果。
  • 民族文化之水族
    水都傳說——中國水族文化傳承保護基地立足於水族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以「記憶、傳承、保護、開發」為宗旨,把保護傳承水族文化遺產事業與打造特色文化產業有機結合,以國際前沿的商業運作模式、獨特的視角和完備的功能業態,將水族文化保護傳承、水族非遺產品創意開發、科普教育、會議會展、研究開發等功能溶於一體的文化產業綜合性基地。
  •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
    來自圖片庫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包羅萬象,尤其是我們這樣一個,擁有世界燦爛古國文明的大國,文化的力量於處處彰顯著。法國人為著他們的浪漫文化驕傲著,英國人為著他們的牛頓,他們的莎士比亞興奮著。我們呢,我們有延續幾千年的大國傳統文化,更該自豪的應該是我們自己的文化。可是不知從何時起,我們傳統的文化漸漸沒有了熱度,一度,人們以滿嘴英文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