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兒子找不到手機了,問我在哪裡。我毫不猶豫的就去幫他找,結果發現手機就在很顯眼的地方。兒子只要稍微仔細一點就可以找到。
昨晚,我還因為兒子做事情不能堅持到底,總是半途而廢發火。我就搞不明白,為什麼給他講那麼多次,大道理,小道理,歪理,例子甚至故事都用上了,他始終就是改不了這個壞毛病。早上找手機這一出,讓我茅塞頓開。
一有困難,就想找人幫忙,最關鍵的是我居然一點猶豫都沒有就去幫他。是哦,有這麼強大的「靠山」憑什麼要努力啊。這一件件看著很小的事情,堆積到一定量後,孩子自然不可能有毅力去堅持做一件事情了啊。做不好,有大人給我撐著呢,淺嘗輒止就好了。
其實,剛當媽那幾年,我也不這麼幹。我也有意識的去鍛鍊孩子的獨立性。從什麼時候開始這麼容易妥協,輕易就幫孩子做本來他自己就可以獨立完成的事了呢。在外婆一次次的維護他,斥責我當媽當的不盡心後,在他爸一次次的責怪我,孩子畢竟是孩子,你跟他較什麼真後吧。
現在的孩子,手心的寶啊,全家人吃飯,就他一個人讀書,多累啊,必須寵著護著。越來越多的虎媽貓爸式的家庭誕生,為什麼啊?因為很多家庭裡,就當媽的一個人還尚存那麼一絲理智,孩子不能慣著。可是在一大家子人,都寵著護著時,要教育好孩子太難了。孩子犯錯了,當媽的教育他時。一家子在旁邊求情,幫他找理由。全家都是好人,就媽媽一個壞人,於是不待見媽媽了。媽媽沒辦法,只有妥協。
這一妥協就壞事兒了。看吧,手機不見了找媽媽呀,題不會做找媽媽呀,肚子餓了找媽媽呀……找不到媽媽,找爸爸也行,找不到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湊合呀。什麼苦都沒吃過,你和他談堅持,告訴他堅持就是勝利,就會成功。他從來就沒有真正體會過什麼叫勝利,什麼叫成功。從來就沒有真正體會過靠自己的努力換來的勝利,成功帶來的喜悅。和他談堅持,這不純粹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兒子,你給我聽著,從今天開始,老娘不伺候了。該你自己做的,必須給我自己做。外婆你是指望不上了,我讓她回老家了。爸爸,你也不用指望了,我會想辦法讓他全副身心都放到你妹妹身上的,小棉襖嘛,我讓他穿上就別想脫下來。至於你,軍大衣嘛,就給媽媽我好好披著吧,等著接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