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2016臺北國際自行車展在臺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以及臺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大樓開幕。本次臺北展共吸引1112個參展商,共使用3330個展位,比2015年有所增長,並創下歷年之最。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出席了早上的開幕式,並致辭表示對臺灣自行車產業在2015年取得的成績感到滿意,並看好體育產業的未來。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先生在開幕式致辭
這次臺北展的開幕儀式很特別,臺上的領導每人戴著運動手環,在主持人的口令下開始跑步,當他們的總步數到達一個量時,開幕的禮炮響起,宣布展會正式開始。美騎網記者在臺北展前線為大家帶來最新最全的展會報導。
巨大機械工業(捷安特)董事長劉金標接受媒體採訪
在臺灣精品展位上的捷安特TCR Advanced SL
同樣在臺北精品展位上的SlidyBike,看起來應該是銀色的內管可以伸縮,調整車架長度
上午,2016全球自行車設計比賽在臺北展上頒獎,今年已是第二十屆,獲獎名單全數為創新的概念車
活躍在展館的美女
BMC Granfondo GF02公路車,纖細的後上叉特別性感
在本次的臺北展上,高性能品牌公路車搭載無線電變已完全不是新鮮事,正如SWIFT的SILAB就配好了SRAM RED eTAP套件。SILAB是SWIFT和瑞典碳纖維公司Textreme合作推出的更輕更強的產品線,定位就像S-works之於Specialized。車架本身具有空氣動力學和碳纖維技術優勢,重量在800g以下,是老款ULTRA SL的升級版。喇叭形頭管減小迎風面積,粗壯的五通和方形後下叉帶來更高的踩踏效率,為UCI認證車架。
從2016年開始,SWIFT也將開啟個人訂製塗裝服務
FUJI SL以環西上贏過賽段冠軍的Altamira為原型,在保證較高強度的前提下更注重輕量化。此次在展位展示的整車重量為5.15kg,細節上搭配了ee brake、魚骨線管等高級配件。
FUJI的17年款最新亮相碟剎公路,是一款定位舒適長途的車型,型號名便是Granfondo One 3。彎曲的後上叉讓我們聯想起過去的Pinarello,官方表示自己的這款設計能減少15%的路面震動的傳遞。
臺北的摺疊車市場喜好和大陸的大有不同。大陸人喜歡禧瑪諾的變速系統和顯眼的碟剎,臺灣人同樣喜愛搭配禧瑪諾,但更講究多速別。今年歐亞馬在向臺灣主推方便進入地鐵和高鐵的通勤摺疊——在臺灣進「三鐵」公交系統,推著16寸及以下的摺疊車可免行李費。
Birdy 2016年的摺疊車加入了摺疊發光異形輪(輔助輪)的設計,整車展開時可將異形輪的部件折起,整車摺疊起來推行時可把異形輪彈出。另外,可發出紅色閃光警示燈的它多了夜騎尾燈的功能。
SR Suntour推出的27.5+前叉
諾飛客展出的偏心碟剎輪組,花鼓主體實現全碳纖,法蘭盤為鋁合金
來兩位諾飛客的美女養養眼(如果你有留意我們亞洲展的報導你會發現她們很眼熟)
鑫元鴻贊助RTS-森地客車隊的XERO輪組
維多利亞的QURANO碳纖維輪組的開口版在本次臺北展上首次公開亮相,且全系列支持真空胎系統。採用偏心設計,使左右側的輻條拉力更均衡。SwitchIT棘輪座設計,可免工具拆裝。輪圈的氣嘴處設計了導管連接,方便內胎的安裝。提供前28mm,後30mm;前42mm,後46mm;前後60mm三種框高的選擇,較舊款有所改動。
維多利亞碳圈上細小的排水孔在雨天助你一臂之力
再來一枚美女妹紙養養眼
除了以上靚品和美女之外,臺北展還有很多值得關注的地方:
1. Shimano METREA全新城市車單盤套件實物細節
在你心目中,「壟斷」二字的定義是什麼?
誰也無法否認禧瑪諾在業界的龍頭地位,儘管整車商對它的交期有諸多抱怨,但沒有人認為它是壟斷霸權;在金字塔尖的位置坐久了,一家公司的創新進程總會逐漸減慢,但禧瑪諾的新想法從不間斷。有一個很微妙的區別是,消費者是因為缺乏選擇而不得不購買你的產品,還是因為你不斷超越自我的新品讓我對你有了信仰而主動反覆選擇你。
國際上的大眾消費者從未像今天這樣對通勤自行車也提出越來越高的工業設計和人體工學要求。在競爭者尚未反應過來的時候,禧瑪諾便為城市通勤者開闢了專用的傳動。在臺北展上,我們近距離地拍到了這款METREA U5000。
「METREA」 的名字是「Real(真正的)」和「Metropolitan(大都市人)」的生造合成詞。搭配在啞光黑車架上的牙盤曲柄組外觀平實極簡,透著日本人籤名式的審美觀(自行參考優衣庫和無印良品)。除了在展會上展示的42T單盤,還有32-42T的雙盤可供選擇,飛輪為11-32T 11速飛輪,套件還包括一對30mm框高的快拆輪組。除了提供平把的變把,還創新地提供了一種H型車把的變把,似乎能讓騎乘者的握把姿勢和角度更加自然。
2. 臺灣微轉山地電子變速
看到按鈕操作,我們會首先想到TT把上的變速按鈕或大組車上的衝刺按鈕,微轉首次讓山地車手也能享受到這一福利。
目前此款電變只有單盤版
手變按鈕的「大屁股」是它的電池盒,需放入兩節5號電池(讓電池盒看起來有些笨重的原因),電量可供你進行約6000次的按鍵操作。
後撥的造型有些憨厚
3. 喬紳首發1x12變速系統
今年2月16日前後,網上曾流出「即將發布的1x12速SRAM山地車套件」的諜照,齒比範圍高達10-50t,從低到高有500%的跳動。在SRAM官方拒絕對此消息做出回應的同時,我就在臺北展上見到喬紳DOZ 1x12變速系統的最新實物了。很顯然這是一個合作項目——指撥是藍圖的,牙盤曲柄是浩盟的,花鼓和飛輪就自然是自己研發的。該飛輪的齒比是9T-10T-11T-13T-15T-18T-21T-24T-28T-32T-36T-42T,讓單盤系統擁有更廣的齒比選擇。
4. 美利達發布碟剎公路車和電助力山地車
碟剎公路車和電動助力自行車是當今業界很難抗拒的兩條最熱的產品趨勢,美利達將這兩者的發布脫離出自己的2017產品發布會,充分體現了其特殊的產品地位。
5. 喬紳150t超密度花鼓
舊款的120齒已經夠囂張了,新款居然做到了150齒。無論你相不相信更密集的齒輪結構會減少腳踏虛位從而提高踩踏效率,騎著150齒的花鼓的自行車在晚上兜大學校園幾圈,響聲一定能嚇飛躲在草叢和樹後的小情侶。
6. 維格wellgo踏頻監測鎖踏
上圖是維格新推出的踏頻腳踏(左)和之前已有的功率計腳踏(右)
前者可測量踏頻,後者具備功率計功能,而且可以分別測量雙腳的踩踏力量。兩款產品都可以通過藍牙連接手機等設備。踏頻測量的技術屬於非常簡單,使用「行者」app的車友應該了解不需花多少錢便可買到團隊出品的踏頻測量小配件,若這款踏頻鎖踏在價格上不佔優勢,行銷起來恐怕會有些困難。
接下來美騎網還會有很多關於臺北展最新動態的報導,敬請關注美騎網業界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