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Apple Watch 的誕生伴隨著不少「爭議」。
有人認為手錶天然應當是圓形的,方形的手錶太奇怪了;有人認為這樣一塊必須配合 iPhone 才能用的手錶,還不如直接用手機來得方便……更不必說當時售價可達十幾萬人民幣的黃金材質手錶,甚至讓人對蘋果的「產品方向」提出了質疑。
五年後,Apple Watch 成為一款能幫助你記錄運動、監測健康、保持連接,以及能順便看時間的智能手錶。它也是全世界銷量最高的手錶,銷售規模已經超過整個瑞士制表業,且還在加速增長。
賈伯斯回歸之後的蘋果歷史裡,Apple Watch 是少有的,發布之前就備受期待的一款產品。因為過去幾十年的各種科幻作品裡,曾有過大量關於智能手錶的暢想。各色「戴在手上的通訊設備」,是人們能想像到的,小型化計算機的極致體現。
2007 年,蘋果發布 iPhone,其中高度集成的主板和低功耗的移動晶片,開啟了計算機小型化、移動化的時代,為「智能手錶」提供了更多想像空間。之後幾年裡,坊間一直傳言蘋果還在開發一款智能手錶,當時大家認為它會被命名為「iWatch」。
2014 年秋季,庫克在發布全新的 iPhone 6 系列之後,向現場興奮地宣布,今天這場發布會的最後,還有「One more thing…」,而這款新產品,是一個非常私人的產品,將重新定義一個產品品類。然後,Apple Watch 正式亮相。
初代 Apple Watch 的硬體,由當時的蘋果首席設計官 Jony Ive 親自操刀。這是第一次,蘋果在一款功能不變的產品上使用幾種截然不同的材質,鋁製、不鏽鋼和黃金三種表殼材質展現了三種截然不同的硬體質感,當然,價格上也拉開了巨大差距。Ive 還花了很長的篇幅,在產品視頻裡介紹各種設計精巧的錶帶。直到今天,Jony Ive 已經離開蘋果,Apple Watch 的工業設計思路都沒有大的變化。
軟體上,Apple Watch 誕生之初就找到了三個很明確的立足點:通訊、健康、運動。作為你每天都戴在手腕上的一個計算設備,Apple Watch 希望通過更「貼近」的距離,彌補 iPhone 在產品功能上的空缺。
即便方向很早就確定下來,初代 Apple Watch 也還是在產品上走了一些「彎路」。
早期售價高達十幾萬人民幣的金表引發了不少非議,它在功能上與鋁製表沒有任何區別,卻拉開了幾十倍的價差,且這樣一件「奢侈品」迅速隨產品迭代而過時。軟體功能上,早期蘋果著重強調的「畫畫」、「向朋友發送心跳」功能也很快被整合進了 iMessage。
蘋果似乎想要在 Apple Watch 上複製 iPhone 的成功,為 Apple Watch 提供了地圖、相冊等 App,還打造了專門的 watchOS 系統。但 Apple Watch 終究不是 iPhone,它的屏幕太小了,戴在手上並不適合用戶長時間進行交互。早期重點推廣的一些功能也並不像早年的 iPhone 那麼吸引人。
2015 年 4 月正式發售後,Apple Watch 陷入了一小段「沉寂」,與一經發布就引爆市場的 iPad 相比,Apple Watch 的早期反響並不算特別熱烈,銷售成績也並不突出。
2016 年 6 月,初代 Apple Watch 發布兩年,開售一年半之後,蘋果終於發布了新的 Apple Watch Series 2,為手錶加入了 GPS 功能和更強的 50m 防水性能。這兩項新功能都是對「運動」場景的增強,用戶可以帶著手錶遊泳了,戶外跑步的時候不需要隨身帶著 iPhone 了。
又一年,Series 3 問世,蘋果第一次在 Apple Watch 上加入了對 LTE 蜂窩網絡的支持。用戶只戴手錶出門的時候也可以打電話、發簡訊、連 4G 網絡聽音樂了,還可以把手機上的推送通知通過網際網路轉發到手機上。Apple Watch 在「通訊」功能上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2018 年,Apple Watch Series 4 如期而至,連續三年,Apple Watch 有了穩定的更新節奏,每年都跟著新 iPhone 一起發布。Series 4 帶來了新的工業設計,有了一塊更大的「全面屏」,還加入了測量心電圖的 ECG 功能。與「健康」相關的功能也愈發完善。
在這三年多的時間裡,蘋果還針對 Apple Watch 的處理器晶片、藍牙通訊晶片進行了一系列升級,增強性能,降低功耗。而且還推出了能夠配合 Apple Watch 使用的 AirPods。這塊表的使用場景開始從最初的模糊,一點點變得明朗起來。
Apple Watch 是一個「被動」屬性很強的產品,戴著它,你不會像使用智慧型手機那樣,一直想主動去「玩」它。但它卻能顯著增強你智能設備的體驗。你能更快地從錶盤上獲取各種信息、對自己的運動量以至於健康狀況有更好的掌控,甚至它還能夠幫你更方便地解鎖 Mac 電腦。
隨著 Apple Watch 硬體的迭代,產品功能的逐步完善,它在市場上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銷量也迅速增長。儘管蘋果從未公布過 Apple Watch 的確切銷量,但據市場調研公司 Strategy Analytics 的報告,從 2017 年到 2018 年,Apple Watch 的銷量從 1770 萬上升至 2250 萬,佔據了整個智能手錶市場的半壁江山,成為「銷量最高的手錶」,市場規模已經大於整個瑞士制表業。
2019 年,瑞士銀行旗下的調研機構表示 Apple Watch 業務正以 40% 的速度增長,全年共賣出超過 3000 萬塊手錶。這一點也在蘋果財報中得到了驗證,從 2017 年開始,主要由 Apple Watch 和 AirPods 組成的「可穿戴設備業務」,幾乎每個季度都保持著銷售額同比 30% 以上的高速增長,在 2019 年第四季度,更是實現了 54% 的銷售增長,強勢拉動了整個蘋果的業績。
2019 年秋季,蘋果又如約推出了 Apple Watch Series 5,新的屏幕技術讓手錶能實現屏幕「常亮」,一直顯示基本的錶盤信息,而不是像以前一樣檢測到抬手才點亮。這塊表還在不斷進化。
5 年裡,圍繞著 Apple Watch 的各種質疑聲,開始變成了各種用戶的感謝聲。有人在它的「監督」下養成運動的習慣,獲得了更強健的身體,有人因為它的健康監測,提前發現了疾病的預兆,有人在遭遇意外時用它向外界發出了求救信號……它是一個「被動」的,以至於你常常會忽略它存在的設備,但在一個更長的時間維度上,在某些特定的時刻,它能夠幫到你。
回顧 Apple Watch 的 5 年歷史,它是蘋果在 21 世紀崛起後,第一款不受賈伯斯監督設計的蘋果產品。全世界都在問,後賈伯斯時代的蘋果,到底還能不能保持產品設計、製造的魔力。在這樣的壓力之下,Apple Watch 從一個相對較低的起點,經過不斷的調整、完善,最終實現了革命性的改變,取得巨大成功。它證明當下的蘋果仍具有敏銳的產品嗅覺,內部的組織結構也足夠讓好的產品、好的設計靈感綻放光芒。
移動網際網路席捲的時代,我們常常討論技術給現實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智慧型手機讓我們沉浸在虛擬世界的同時,也在吞噬我們的注意力,影響著我們身體的強健。而這正是 Apple Watch 試圖解決的問題。起初,很多人覺得它不夠好玩、不夠有用,5 年之後,它用一種更克制的方式,更深刻地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
而這還只是 Apple Watch 用 5 年做到的事,它改變世界的速度,還在不斷加快。
題圖來源:Apple
責任編輯:於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