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嬰怎麼死的 漢朝名將灌嬰是個怎樣的人

2021-02-13 歷史故事人物

灌嬰這個名字可能有很多人並不是特別熟悉,他是劉邦建立漢朝的眾多開國功臣之一,而且被譽為是項羽的終結者,後來還被封為丞相,可見灌嬰此人還是非常厲害的。但如此厲害的一個人,為何在歷史上的名聲卻並不大呢?灌嬰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又有多厲害?灌嬰最後的結局又是什麼,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灌嬰是個怎樣的人

灌嬰,漢朝開國功臣,官至太尉、丞相。公元前208年參加劉邦軍隊,以驍勇著稱。在隨劉邦由漢中進取關中時,參與攻塞王司馬欣,圍雍王章邯。楚漢彭城之戰後,被劉邦選為騎兵將領。此後,率領騎兵,參加破魏;接著出擊楚軍側後,絕其糧道;繼又跟隨韓信攻佔齊地,復深入楚地,迭克城邑,攻下彭城。參加垓下決戰,窮追楚軍,攻取江淮數郡。公元前201年,受封潁陰侯。後以車騎將軍相繼參加平定臧荼、韓王信、陳豨、英布叛漢的作戰。呂后死後,因與周勃等擁立文帝有功,升為太尉。公元前177年,繼周勃為相,次年卒。被追諡為「懿侯」。

灌夫是西漢有名的將領,跟著大將軍周亞夫一起平定七國之亂,立下了赫赫功勞,先後擔任許多官職。史書記載灌夫剛正不阿,敢於直言,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正直的人,最後卻因酒後吐真言而被滅族。

灌夫為人剛強爽直,好發酒瘋,不喜歡當面奉承人。對皇親國戚及有勢力的人,凡是地位在自己以上的,他不但不想對他們表示尊敬,反而要想辦法去冒犯他們;對地位在自己之下的許多士人,越是貧賤的,就更加恭敬,跟他們平等相待。士人們也因此而推重他。

2、灌嬰是怎麼死的

灌夫在服喪期內去拜訪丞相田蚡,丞相隨便地說:「我想和你一起去拜訪魏其侯,恰值你現在服喪不便前往。」灌夫說:「您竟肯屈駕光臨魏其侯,我灌夫怎敢因為服喪而推辭呢!請允許我告訴魏其侯設置帷帳,備辦酒席,您明天早點光臨。」武安侯答應了。灌夫詳細地告訴了魏其侯,就像他對武安侯所說的那樣。魏其侯和他的夫人特地多買了肉和酒,連夜打掃房子,布置帷帳,準備酒宴,一直忙到天亮。天剛亮,就讓府中管事的人在宅前伺候。

等到中午,不見丞相到來。魏其侯對灌夫說:「丞相難道忘記了這件事?」灌夫很不高興,說:「我灌夫不嫌喪服在身而應他之約,他應該來。」於是便駕車,親自前往迎接丞相。丞相前一天只不過開玩笑似地答應了灌夫,實在沒有打算來赴宴的意思。等到灌夫來到門前,丞相還在睡覺。於是灌夫進門去見他,說:「將軍昨天幸蒙答應拜訪魏其侯,魏其侯夫婦備辦了酒食,從早晨到現在,沒敢吃一點東西。」武安侯裝作驚訝地道歉說:「我昨天喝醉了,忘記了跟您說的話。」便駕車前往,但又走得很慢,灌夫更加生氣。等到喝酒喝醉了,灌夫舞蹈了一番,舞畢邀請丞相,丞相竟不起身,灌夫在酒宴上用話諷刺他。魏其侯便扶灌夫離去,向丞相表示了歉意。

就這樣灌夫因捲入田蚡與竇嬰的政治鬥爭之中,終為田蚡所忌,於公元前130年十月,灌夫和他的家人都被處決。並且連累了魏其候竇嬰。竇嬰拿出景帝遺昭,被說是假的,然後他們一起被殺了。灌夫的主要罪名是結交賊人,圖謀不軌

如此一個剛正不阿的將軍,如此一個有情有義的朋友,卻最後被權貴勢力打倒,未免不叫人惋惜。

3、灌嬰有多厲害

灌嬰協助著劉邦平定了秦國的很多地方,並且還在和的對抗當中打敗了龍且、的軍隊。灌嬰也因此而被賜為列侯,稱為昌文侯。在後來的時候劉邦為了抵抗楚國的,建立了騎兵部隊,灌嬰被選拔為了騎兵將領。灌嬰率領著騎兵去抵抗楚軍,進行了激烈的戰爭,最後大勝而歸。灌嬰之後又偷襲楚軍的後路,截斷了楚軍的糧道。這次的戰爭有利於防線的穩定,灌嬰也因此升到了御史大夫的職位。

在公元前二百零五年的時候,灌嬰率領著騎兵跟隨著韓信去攻打魏國,繼而參與到攻打齊國的戰爭當中。灌嬰還親自活捉了齊亞將周蘭,趁著這個時機進入了楚國的腹地,接連攻克了許多的城池。到了公元前二百零二年的時候,灌嬰和劉邦在頤鄉會師,參加了垓下會戰。項羽在垓下兵敗逃走的時候,灌嬰受詔率領著五千名騎兵緊追著項羽到了東城,迫使著項羽自殺。之後灌嬰又攻下了東城、歷陽,渡江平定了五十二個縣。灌嬰的食邑也因為他的軍功而不斷地增加,最終到了兩千五百戶。

在劉邦稱帝之後,當初所分封的異乘著剛剛成立,不斷地發生反叛。灌嬰以車騎將軍的職位,首先平定了燕王的作亂。之後灌嬰又隨著劉邦去徵討韓王信,陳稀反叛了,他就殺了將領攻池。謀反了,灌嬰就以車騎將軍的身份作為先遣隊攻打英布的軍隊。灌嬰抓獲了英布等許多重要的將領,追擊英布的軍隊一直到了淮河沿岸。

就這樣一步一步地往上,灌嬰在後來的時候擔任了丞相的職位。回顧灌嬰的這些人生經歷,我們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其實灌嬰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軍事將領。灌嬰憑藉著自己超出常人的作戰能力,為劉邦不斷地擴展國家的統治範圍。灌嬰為漢朝所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對漢朝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可以說是漢朝的一位不可多得的、有作為的大將軍了。

相關焦點

  • 將帥傳 | 西漢·灌嬰
    灌嬰(出生年份不詳〜公元前176年)秦末漢初
著名的戰將、騎將。睢陽(今河南商
丘南)人。原為布販,投漢為戰將,以
力戰驍勇著稱。歷任漢車騎將軍、御
史大夫、太尉、丞相,封潁陰侯。
一、扶漢立業  拜潁陽侯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灌嬰投
奔劉邦,以中涓身份隨其徵戰,在進
  • 江西官方修撰方志,為何把河南人灌嬰放在江西古代名人第一咖位?
    在滕王閣旁邊的撫河故道公園,看到了灌嬰修築南昌城的故事。王某覺得這個故事太簡短,就寫了這篇貼文,給大家講一講灌嬰在江西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灌嬰,河南商丘人,劉邦手下大將,漢朝開國功臣。漢朝初年,灌嬰奉漢高祖的命令駐防九江。灌嬰在九江的時候,修築了九江城。有個南昌(當時不叫南昌)人名叫章文,他認為南昌地理位置四通八達,就建議灌嬰在南昌築造城池。
  • 灌嬰和周勃的智慧
    周勃、灌嬰是漢代開國功臣,最早跟隨劉邦起家,作戰勇猛。戰爭時代,胳膊有兩把力氣的人,一般都看不起文弱的傢伙。事實也確實如此,比如他們一直和陳平關係不好,後來和賈誼關係也不好。因為覺得自己親冒矢石,辛辛苦苦地打天下,好不容易才掙來一個爵位和官秩,而陳平這種人躲在後方,無生命之憂,動動嘴皮就能當大官,太不公平。
  • 周勃和灌嬰舉報陳平「盜嫂受金」,陳平果真既勾搭大嫂又受賄嗎?
    但在陳平剛剛投靠劉邦的時候,周勃和灌嬰就搜集了對陳平不利的證據,在劉邦面前公開指責陳平「盜嫂受金」。陳平果真既勾搭大嫂又受賄嗎?陳平受賄這件事,是毫無疑問的,陳平沒有任何否認。陳平解釋說,他來投靠劉邦,分文未帶,如果不接受別人給的金錢,就沒有錢花,但他陳平並沒有因為別人給他錢,就給別人好處。
  • 6個實用的虐腹動作,配合20分鐘有氧運動,上了一節私教課
    學有所成,魏勃想著去報效朝廷,可惜的是漢朝時候,還沒有科舉制度,當時的人想要出仕,就必須找個社會名流或者達官貴人,向朝廷推薦。問題是作為一個窮家子弟,魏勃又哪裡有機會認識這些人,空有一身才華,卻苦於找不到進入仕途的門路。
  • 楚漢時期最著名的十大名將
    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共十八個諸侯王。後來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項羽與其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曾率三萬精騎在彭城打敗劉邦的五十六萬聯軍。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突圍至烏江邊自刎而死。
  • 懂了漢朝帝王更迭的歷史,就懂得了漢人的全部歷史
    身為用漢字、說漢語的漢族人,我們當然要懂得點傳統漢朝歷史啦!我西漢史不太熟,按記憶說了。大家當故事聽就好了。
  • 我國幾千年歷史,朝代更迭,那麼哪個朝代的名將最多呢?
    是背水一戰的韓信,收復故土的宋朝名將嶽飛,亦或是抗倭英雄戚繼光,也許你會說出別的名將,因為幾千年中國歷史出現了太多的名將,那麼你知道我國歷史上那個朝代出現的名將最多嗎?也許你會說是唐朝,凌煙閣24功臣中就有許多的名將,李靖,郭子儀,秦叔寶等等,也許也會說是宋朝,因為宋朝建立後北方的大遼和西北的西夏,都是經常的入侵,其實都不是,我國歷史上名將最多的朝代是漢朝,為什麼會是漢朝呢?歷史上有那麼多的朝代,那是因為能夠出現名將有著很複雜的原因,其中有兩個最主要的原因。
  • 因外貌被王陵救下後,張蒼為漢朝帶來了不一樣的成就
    漢文帝登基後,對這兩大集團進行了限制和削弱,其中張蒼升相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這標誌著高祖在朝堂上設置的權力封鎖制度被打破,兩大集團之外的人有機會獲得出仕機會。一、 王陵救下張蒼,其理由令人捧腹張蒼是陽武人,高祖帶兵攻打陽武縣時,他加入了漢軍陣營。
  • 劉盈死後無子繼承,劉襄為什麼沒能獲得漢朝皇位?
    劉盈雖然有六個兒子,但因為當時朝中發起「誅呂」,百官認為劉盈的兒子都不是他親生,而是呂氏後人,所以便將他的子孫都給處死。
  • 這件事帶來怎樣的歷史後果?
    薄姬因為不受劉邦的寵愛,使得母子二人逃脫了呂后的毒手,劉邦的八個兒子,即使是呂后的兒子劉盈,都沒有逃脫呂后的魔爪,被嚇死了。長子劉肥、三子劉如意、五子劉恢、六子劉友、八子劉建,或鬱鬱而終,或自殺,或被殺,或死後滅門,都沒有逃過呂后的毒手。呂后死前,僅有劉恆和呂后的養子劉長還在世。
  • 齊王田橫悲壯之死
    酈食其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列舉了天下大勢和各種利害得失,向齊王田廣和丞相田橫遊說,要他們歸順漢朝。田橫認為此事可行,就解除了齊國在歷下對漢軍的重軍防守,廢棄了守城的戰備,派使者與漢朝講和。漢將灌嬰繼續追擊,又俘虜了齊國守相田光。灌嬰繼續進軍,到達博陽。而田橫聽到齊王田廣已死,就自立為齊王,轉過來與灌嬰交戰。在嬴下,田橫的軍隊被灌嬰打得大敗。田橫逃到梁地,投歸彭越。這時,彭越擁兵梁地,在楚漢之間保持中立。  韓信在殺死了楚將龍且之後,命令曹參繼續向膠東進軍,大敗齊國將軍田既並在戰鬥中斬殺了他;韓信又命灌嬰追擊齊將田吸,在千乘將他擊敗並斬殺了他。
  • 西楚霸王項羽烏江自刎一說,只是個美麗的誤會,現實很傷感
    說韓信是個怎樣的人才,漢王您失去他,將來一定懊悔至極。雖然劉邦實在看不出來韓信有何特別之處,但看在自己的這個謀臣如此賣力推薦,想來也確實有些能耐,所以也就佯裝答應蕭何去幫自己追回這個人才。從韓信後來的成就來看,當初項羽和劉邦都沒有看上他。唯獨蕭何慧眼識珠,真是「千裡馬常有,而伯樂卻並不常有。」後來在蕭何的撮合下,韓信才有了他一展才華的機會。
  • 蕭規曹隨----漢朝宰相曹參
    —公元前190年),字敬伯 ,漢族,沛縣人  ,西漢開國功臣、名將,是繼蕭何後的漢代第二位相國,史稱「曹相國」。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跟隨劉邦在沛縣起兵反秦,身經百戰,屢建戰功, 攻下二國和一百二十二個縣。劉邦稱帝後,對有功之臣,論功行賞,曹參功居第二,賜爵平陽侯,漢惠帝時官至丞相,一遵蕭何約束,有「蕭規曹隨」之稱。
  • 這七個大佬讓他害怕
    很多人總覺得,韓信主要是因為個人感情而不願意背叛劉邦,換而言之,韓信太過於重情義和愚忠,導致他不忍心背叛劉邦!但其實呢,韓信敢拿酈食其當死間,敢逼劉邦封他為假齊王,敢逼劉邦分封他為楚王后才來合圍項羽,敢公開收留鍾離昧,後來為撇清自己又果斷獻上鍾離昧的人頭,這樣的韓信,所信奉的怎麼可能是情義和愚忠呢?他所信奉的,只是弱肉強食和勝者為王敗者為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