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會長段國聖:險資股權投資瞄準三大領域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證券報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會長、泰康資產執行長段國聖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以來,一系列政策落地為保險資管發展保駕護航,為險資提升長期投資回報提供了更多路徑和選擇。未來險資股權投資將重點挖掘大消費、大健康、大科技領域。此外,保險資管機構穩健的投資風格與居民長期養老儲蓄的投資需求相契合,保險資管機構應注重與其他金融同業機構的合作,積極布局養老財富市場。

適度提升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

中國證券報:取消險資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會為險資帶來哪些新機遇?

段國聖:股權投資是保險資金運用的重要方式,取消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的行業限制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為保險資金優化資產配置結構、改善資產負債匹配狀況、應對長期利率下行壓力、提升長期投資回報水平提供了更多路徑和選擇;另一方面,有助於發揮保險資金長期、穩定的優勢,通過股權投資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支持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發展。此外,引導保險資金更多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發揮資本金的作用,有助於全社會槓桿率的穩定。

取消股權投資行業限制有助於保險資金合理控制權益類資產風險,進而適度提升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在利率面臨長期下行壓力的背景下,這對穩定行業長期回報水平至關重要。權益資產長期收益表現一枝獨秀,但公開市場股票波動風險過大,超出組合風險承受能力。股權類資產與上市股票的相關性較高,但在股票市場發生尾部風險時,非上市股權的帳面超額收益最為顯著,可有效改善組合淨值的回撤幅度。國際上,一些優秀長期投資者的股票配置比例並不高,但在其他類型權益資產上進行了大量分散化配置。

未來公司的股權投資會緊密把握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宏觀邏輯,在消費升級、長壽時代、科技產業國產替代的浪潮下,重點挖掘大消費、大健康、大科技領域的股權投資機會,分享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紅利。此外,我國傳統產業體量巨大,由於市場集中度提升、傳統業務轉型、存量資產運營、部分領域滲透率提升等原因,也存在較好的投資機會。

預計淨投資收益率不會持續回落

中國證券報:今年以來,險資資產配置策略有哪些特點?

段國聖: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帶來的挑戰,公司積極調整資產配置結構,受託管理的保險資金、年金和第三方資金均取得了良好投資業績。

權益投資方面,面對今年一季度的不利開局,泰康資產堅定A股價值在全球資產類別中具有較強吸引力的判斷,二三季度保持了較歷史偏高的倉位水平,同時在風格上積極應對穩健價值投資風格與市場極致的成長風格偏差帶來的挑戰,藉助市場波動增持成長風格核心股票。

固定收益投資方面,疫情爆發初期,我們判斷「疫情不改變長期利率中樞,但短期會影響利率軌跡」,並在歷史極低的收益率水平下對長期債券配置維持了謹慎策略。三季度以來,伴隨利率反彈,逐步加大補倉力度,單季買入量佔全年累計新增量的75%,逐步恢復至中性倉位。與此同時,積極配置債權類資產,保持相對基準超配;適度增加短期存款等套利品種。

另類投資方面,繼續開展醫療領域投資並持續布局物流地產、大消費等領域,穩步推進具有長期穩定現金流的資產配置;積極推進項目價值實現,實現部分股權投資項目退出。

中國證券報:公開數據顯示,近年來保險行業淨投資收益率出現一定程度下滑,原因是什麼?如何看待未來淨投資收益率走勢?

段國聖:主要包括幾方面原因:一是長期債券收益率波動中樞有所回落。「十三五」期間,10年期國債利率中樞約為3.2%,較「十二五」期間下降50個基點。保險資金匹配長期負債的品種,如30年國債、20年國開債收益率分別下行51個基點和77個基點。二是前期配置的高收益非標資產面臨到期壓力,新增非標資產收益率明顯下降。2012年至2013年保險資金運用迎來市場化改革,此後行業大幅增加了信託計劃、債權計劃等非標類資產的配置。

最近幾年迎來非標類資產到期高峰,但新增非標資產收益率明顯低於到期資產。一是債券市場利率下行帶動非標收益率回落。二是在利率市場化推進、結構性去槓桿政策及「房住不炒」政策對非標融資主體的影響下,非標資產與債券的利差出現趨勢性收窄。三是行業資產配置結構中增加了權益資產和另類資產,也會降低淨投資收益率,從這個意義上說,不宜過度關注淨投資收益率的變化。

展望未來,伴隨存量高息資產到期再配置,行業淨投資收益率可能仍有一定下行壓力,但考慮到中期利率走勢和行業逐步將超長期地方政府債、REITs等新品種納入投資範圍,預計淨投資收益率不會持續回落。未來,我國債券市場利率走勢大概率呈現「上有頂、下有底」的運行態勢,原因包括,經濟趨勢減速及結構轉型降低了債務性融資需求、成熟行業ROE下降對利率上行高點構成壓制;宏觀淨儲蓄率回落和利率市場化推進對利率水平形成一定的支撐。

積極布局養老財富市場

中國證券報:資管新規下,保險資管公司如何在養老金管理市場中找準定位?

段國聖:在養老金管理市場中,保險資管公司較其他資管機構優勢在於,擁有長期穩定的保險資金的支持,在資金、人員和公司經營方面更加穩定;投資範圍相對廣泛,在固定收益、非標投資、未上市股權投資等方面具備投資能力優勢,部分公司在權益主動投資管理方面也建立了優勢;資產負債管理和大類資產配置能力突出,解決方案能力較強;投資風格均衡、穩健,關注絕對收益。

保險資管的劣勢在於,產品能力和產品化程度較低,體制機制的市場化程度處於中等水平。此外,在財富業務方面,保險資管存在市場認知度低等劣勢。

保險資管機構在長期管理保險資金過程中,形成了均衡穩健的投資風格,注重長期收益和短期收益的平衡、絕對收益與相對收益的兼顧,這一特點與養老金管理需求天然契合。未來保險資管機構應定位於專業的長期資金管理者,加強解決方案能力建設,強化以客戶體驗為中心,進一步夯實養老金管理市場的競爭優勢。此外,保險資管機構穩健的投資風格與居民長期養老儲蓄的投資需求相契合,保險資管機構應注重與其他金融同業機構的合作,提升產品能力和產品化水平,積極布局養老財富市場。

中國證券報:對未來大健康產業的布局有哪些設想?

段國聖:未來,泰康將抓住長壽時代戰略機遇,深化保險業與醫養健康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大健康產業投資方面,要把握醫養產業戰略布局與保險資金運用的契合點,實現共贏。具體來說,一是構建生態,以保險為核心,圍繞人的生老病死,不斷探索布局;二是投資未來,即順應社會和經濟發展大勢,以長線投資獲得超額回報;三是專業細分,建立專業團隊長期關注細分領域,為大健康投資提供深刻的行業洞見與專業研判;四是穩定現金流,優先布局具備相對穩定現金流回報的投資機會。

相關焦點

  • 「險資入黔」籤約金額達631.8億元 「資管匯」平臺積累實體企業...
    中國網財經12月1日訊(記者 郭偉瑩)11月26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聯合貴州省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年貴州省冬季政金企融資對接暨中國保險資管業助推貴州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貴陽市成功召開。
  • 險資怎麼募?股權基金險資募集指南
    根據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的調研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參與調研的保險公司股權投資資產達到18,476億元,佔所調研保險公司可投資資產的10.4%。根據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調研數據顯示,參與調研的保險公司中,173家(92%)機構進行了自主投資;150家(79%)機構有委託投資;114家(60%)機構有委外投資。 多種投資方式的不同結合,使得保險行業形成了五大類保險公司投資模式組合,分別是全部自主投資、自主投資+委託關聯方保險資管、自主投資+委託關聯方保險資管+委外投資、自主投資+委外投資、全部委外投資。
  • 保險機構投資管理能力監管迎新變化 "能力圈"未來有多大?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首席投資官、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總裁王軍輝認為,面對大資管行業的競合格局,未來保險資產管理領域的競爭將不會局限於規模或市場份額的競爭,而將逐步轉向效益、管理、服務等多維度的競爭。
  • 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新形勢下中國保險...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11月10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出席了「第十五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並發表了題為《新形勢下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的主題演講。保險資產配置結構更加穩健,其中,投資各類債券7.6萬億元,佔比36.6%;投資股票和基金2.7萬億元,佔比12.9%;以多種形式投資各類項目5.6萬億元,佔比27%,支持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的力度不斷加大。特別是中國銀保監會今年出臺了一系列涉及保險資管產品業務、金融衍生工具、投資能力建設、投資比例優化、投資工具開放等政策措施,對市場主體擴大投資空間、改善資產配置、提升風控能力發揮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
  • 財聯社保險早會(12月9日)
    >險資股權京東健康港交所掛牌交易,首日上漲56%險資前10個月投資收益8657億元 權益投資收益率遙遙領先段國聖:險資股權投資瞄準大消費、大健康、大科技三大領域海外保險法國家庭保險初創公司Luko獲得6000萬美元B輪融資 Truist Insurance收購保險科技公司
  • 中國保險資管協會曹德雲:保險資管產品具有四大發展方向
    □本報記者戴安琪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表示,保險資管產品具有四大發展方向,即加快產品化進程、穩步推進產品創新、提升產品開發能力和完善相關運行機制。曹德雲認為,保險資管產品在當前已形成基本的產品種類體系,具體包括: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組合類資管產品、資產支持計劃和私募基金等。在保險資管產品「1+3」制度規則發布和產品登記制實施的推動下,2020年1-10月份,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登記註冊的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和私募基金的合計規模達648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47.15%。
  • 20萬億險資殺入一級市場 76家VC/PE上「白名單」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莫琳險資大規模殺入私募股權市場的腳步越來越近。一周內,先是銀保監會取消險資財務性股權投資的行業限制,隨後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公布保險資金投資的143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年度評價結果,僅76家機構被評為A類機構,這意味著這76家機構進入保險機構可持續合作的「白名單」。
  • 20萬億險資殺入一級市場 紅杉、高瓴等76家VC/PE上「白名單」
    原標題:20萬億險資殺入一級市場 76家VC/PE上「白名單」 來源:FUND部落中國基金報記者 莫琳險資大規模殺入私募股權市場的腳步越來越近。一周內,先是銀保監會取消險資財務性股權投資的行業限制,隨後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公布保險資金投資的143家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年度評價結果,僅76家機構被評為A類機構,這意味著這76家機構進入保險機構可持續合作的「白名單」。
  • 2020險資投資圖譜:頭部機構成舉牌主力 科技、消費股備受調研青睞
    而從調研中險資青睞的領域來看,年內險資關注熱點集中於科技、消費、醫藥生物等板塊。Wind數據顯示,險資調研關注度「三甲」為邁瑞醫療、海康威視、德賽西威,參與調研的保險公司及保險資管公司數目依次為70家、67家和41家,分屬醫療保健設備、電子設備和儀器、機動車零配件與設備三個行業。
  • 保險資管協會:上半年保險資金運用呈現三個特點
    原標題:保險資管協會:上半年保險資金運用呈現三個特點   8月3日,上證報從中國保險
  • 平安人身險板塊大換將,安盛暴雷抹黑香港保險
    ◆ 國常會點題人身險,要求發展健康險、養老險,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  ◆ 銀保監會下發《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監管規定(徵求意見稿)》,明確保險中介信息系統準入門檻  ◆ 保險業協會發布《保險公司客戶服務中心基本要求
  • 「險資入粵」再出新舉措 線上支持大灣區建設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繼2019年「險資入粵」金額首破萬億元大關以來,廣東銀保監局推動「險資入粵」再出新舉措。2020年12月22-24日,廣東銀保監局聯合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召開「險資入粵 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線上發布會,推動保險資金優先投資廣東。
  • 險企股權併購「乍現」冷暖否泰 上市公司收購保險股權逾470億
    在投資端,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國力表示,行業對主要保險資管產品進行梳理發現,基本符合資管新規的要求,而且資管新規的發布可能改變過去對保險資管不太公平的現狀。  國壽資管總裁助理於泳樂觀地指出,保險資管行業的春天來了,資管新規整體利好保險業。負債端,保險產品的設計更加注重保障性質,產品久期更長。
  • 險資「加碼」實體經濟!上半年險資資管計劃註冊2533億 同比大增50%!
    上半年險資資管計劃註冊2533億 同比大增50%!】儘管疫情突發,但為實體經濟提供資金支持的保險資管計劃註冊量上半年實現增長,並且增幅不小。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保險資管機構合計註冊債權計劃、股權計劃共計150隻,規模2533億元,註冊數量同比增加45隻,註冊規模同比增長50.7%。
  • 平安人身險板塊大換將,安盛暴雷抹黑香港保險丨保Sir說保
    ◆扶貧類農業保險保額5年從18.63億增至1.13萬億元,增長超600倍 ◆險資前10月投資收益8656.93億元,平均收益率4.32% ◆30家險企權益投資上限可達45%,佔險企總數的18% ◆截至10月末險資配置國債的餘額增至3.06萬億元 ◆三星財險擬增資5.5億變合資險企,騰訊持股
  • 鴻坤億潤創業喜獲2020年險資A類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評價
    2020年11月16日,2020年保險資金投資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評價結果由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正式公布。鴻坤億潤投資旗下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北京億潤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喜獲A類評價。鴻坤億潤投資於2019年正式與保險機構開展合作,打通了全新的業務模式,創新開拓了與保險資金的合作渠道;並於2020年首次向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提交私募基金管理人(GP)評審材料,即獲協會A類評價認可。
  •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有棠:目前市場對個人養老產品和...
    來自國家財政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銀保監會、社保基金理事會等部門的嘉賓,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學者、養老金業界代表及媒體共聚一堂,就養老基金與資本市場發展這一重大主題進行研討,為中國養老金事業發展建言獻策。在上午第二單元的嘉賓演講中,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有棠發表了精彩演講。
  • 逾10萬億元私募股權市場迎擴容 首隻專注財務投資險資母基金成立
    而泰康投資第一大股東則是泰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是泰康保險集團旗下子公司,由此,首批兩隻產品當屬險資背景。據悉,泰康保險集團涵蓋保險、資管、醫養三大業務。記者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網站查閱發現,這隻產品最新數據顯示存續規模均不足500萬元,備案時間是今年11月24日。
  • 中國資本市場前景廣闊 險資大有可為 ――專訪國壽資產總裁王軍輝
    從1990年到2020年,短短30年,中國資本市場從零開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資本市場。  「中國資本市場前景廣闊,險資入市大有可為。」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實踐者和見證者,中國人壽(601628)集團首席投資官、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壽資產」)黨委書記、總裁王軍輝經常說這樣一句話。
  • 險資舉牌潮強勢歸來!年內21次創近5年新高,金融、地產股備受青睞
    具體來看,今年的舉牌險企包括中國人壽集團及壽險公司、中國太保集團及壽險公司、泰康人壽及養老公司、太平人壽、平安人壽、百年人壽、中信保誠人壽、華泰資產等險資巨頭,此前中小險企密集舉牌的現象不再。離不開政策支持有業內人士指出,年內險資的積極入市,與政策的支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7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的明確要求;7月17日,銀保監會優化保險資金權益類投資比例監管,支持投資能力強的保險機構增加權益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