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可選擇的路有很多,選擇了怎樣的路,人就會得到怎樣的人生,拋開出身、環境、條件等固定因素的影響,人想要活得精彩,就要在對的時間做出對的選擇!
這雙「大眼睛」你還記得嗎?
這張照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26年前,一位攝影記者在山村小學中將其拍下,小女孩動人、清澈的雙眸,以及渴求知識的目光,成為了照片最大的亮點,再配合上「我要讀書」的標題,讓無數國人為之感到震撼。
照片中這位女孩的名字叫蘇明娟,通過照片我們可以發現,孩子頭髮凌亂,穿著樸素,看得出學習條件有多艱苦,可她並沒有因為出身貧寒而放棄學習,反倒是有一股子衝勁,支持著她在學習道路上繼續前行。
由於這張照片當時快速在全國範圍內走紅,蘇明娟成了希望工程的代言人,不少愛心人士看過「大眼睛」之後,紛紛加入了捐助希望工程的行列。
26年後的今天,她過得如何?
受到幫助後,蘇明娟非常刻苦用功,年僅14歲就當上了人大代表,而且在02年考入安徽大學。進入大學後,蘇明娟除了專心學業,還利用課餘時間勤工儉學,將賺來的錢繼續資助山區上不起學的孩子。畢業後,蘇明娟在銀行就職,還兼職當地省委副書記,繼續著她的事業和追求,可以說是完美逆襲了人生。
現在的她,目光中少了一些稚嫩和膽怯,更多的是陽光和自信,而她所得到的一切,正是因為她不懼困難,對學習的堅持。
當代孩子對學習不積極,家長該如何引導?
1、利用孩子感興趣的科目,拉動孩子對其他科目的興趣
五指張開不一樣長,孩子也有擅長和不擅長的科目,而孩子擅長的,往往是他比較感興趣的,家長就可以利用這一點,來拉動孩子對其他科目的興趣。比如孩子喜歡數學,但不喜歡語文,那麼家長可以跟孩子說:「數學裡面不僅有簡單明了的計算題,還有通過文字傳遞信息的應用題,你在審題過程中,實際上就是在考研你的理解能力,這就需要把語文學好。」當孩子明白各個科目之間緊密相連,就會逐漸改變對不擅長科目的態度,從而實現成績整體提高。
2、經常溝通,了解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
孩子出現任何問題,都可以在外部找到原因,想要了解其中原因,家長就要做好溝通工作。孩子不愛學習,主要原因有3個,老師批評、同學嘲笑,以及學科本身難度大,家長在與孩子溝通過程中,可針對這3個方面進行詢問,如果是前2個原因,家長要幫助孩子做好思想工作,如果是第3個原因,則要考慮是否通過補習幫助孩子跨越學習障礙。
3、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和支持
有些家長錯誤地認為,挫折教育可以讓孩子更加努力,但實際上,過度受挫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對學習越來越排斥。每個孩子都渴望被家長認可,無論是學習還是興趣方面,家長的支持和鼓勵,都會成為孩子無盡的動力,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自然更加優秀。
有句話說得好:「什麼時候做什麼事。」對於孩子而言,學習就是現階段蒙著眼睛走都不會出錯的一條路,而家長要做的,就是在孩子的成長中,尤其是學習方面,給予他鼓勵、支持、理解,讓孩子積極對待學習,熱愛學習,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正確的路上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