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重拳出擊!發布12宗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黑嘴」廖英強遭點名

2020-12-27 手機鳳凰網

近年來,以註冊制改革為龍頭的資本市場關鍵制度創新不斷取得突破,但不容忽視的是,一些財務造假、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犯罪活動嚴重破壞資本市場秩序,危害資本市場改革發展進程。在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也明確要求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為了進一步推進資本市場法治化建設,紮緊制度的籠子,讓投資者在資金往來的「高速路」上,擁有更明晰的「交通」規則、更安全的運行環境,11月6日,最高檢與證監會聯合舉行「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犯罪 維護金融市場秩序」新聞發布會,發布12宗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廖英強操縱證券市場案等。在發布會上,最高檢與證監會介紹了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的背景、案例主要特點等情況,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圖片來自證監會官網

6宗證券刑事犯罪案例 涉及欣泰電氣欺詐發行

在發布會上,最高檢檢察委員會委員、第四檢察廳廳長鄭新儉詳細介紹了6宗證券犯罪典型案例,包括欺詐發行股票、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案等。

鄭新儉表示,發布的6個證券犯罪典型案例中,有欺詐發行股票、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案,有欺詐發行債券、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案,有操縱證券市場案,有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案,有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案,還有編造並傳播證券交易虛假信息案。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鄭新儉上述提及的欺詐發行股票,系欣泰電氣欺詐發行一案。

對於這批典型案例的特點,鄭新儉指出,一是覆蓋當前證券期貨犯罪的主要類型。6個刑事犯罪案例涉及5個證券犯罪罪名,涵蓋了證券發行和證券交易領域的常見多發犯罪,揭示了相關犯罪的主要形態、類型,反映了當前證券期貨犯罪的特點、趨勢。其中,針對當前社會關注的資本市場財務造假問題,編寫了欺詐發行股票和欺詐發行債券兩個典型案例。

二是展現檢察機關參與資本市場法治建設的職能作用。6個典型案例充分體現了檢察機關在刑事訴訟指控證明犯罪方面的積極作用,在上述案件辦理過程中,檢察機關通過退回補充偵查、依法追訴漏罪、變更指控罪名等方式,做到精準指控、不枉不縱。

三是彰顯依法從嚴懲治證券期貨犯罪的態度,6個典型案例中,司法機關對部分犯罪情節惡劣、社會危害嚴重或者拒不認罪的被告人依法從嚴懲處,體現零容忍、不放縱的證券期貨犯罪司法政策。

牛牛金融研究總監劉迪寰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證監會、最高檢聯合發布12宗典型案例,充分發揮了案例的指導、教育作用,也對資本市場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

6宗證券行政違法案例 涉及「黑嘴」廖英強

證監會行政處罰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滕必焱則在會上詳細介紹了6宗證券行政違法典型案例。

滕必焱表示,今天發布的6個證券違法典型案例分別是雅某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違法案、華某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違法案、廖某強操縱證券市場案、通某投資公司操縱證券市場案、周某和內幕交易案、吉某信託公司內幕交易案。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滕必焱上述提及的雅某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違法案,系上市公司雅百特,廖某強操縱證券市場案則系「黑嘴」廖英強。

滕必焱表示,上述6宗證券行政違法典型案例呈現多個特點。一是反映了當前資本市場違法行為的主要類型及變動趨勢。該六起典型案例覆蓋了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信息披露違法、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主要違法類型,包含了上市公司、中介機構、私募基金管理人、自然人等各類違法主體,同時呈現出近年來違法行為的一些新特點新趨勢:如雅某股份通過虛構境外項目實施財務造假,是近年來影響惡劣的虛假陳述案件;廖某強操縱證券市場案,是非特殊身份主體藉助網際網路公開薦股牟利的「搶帽子」操縱第一案;通某投資公司操縱證券市場案,是私募基金管理人利用資管產品進行操縱的新型案件;吉某信託公司內幕交易案,以單位為主體實施內幕交易。

二是體現了證監會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的鮮明執法態度。近年來,證監會多措並舉加強和改進證券執法工作,依法從重從快從嚴懲處各類重大違法案件,釋放出「零容忍」的鮮明信號。在周某和內幕交易案中,證監會充分發揮行刑銜接機制優勢,在公安機關終止偵查的情況下依法作出行政處罰,堅決落實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在華某公司信息披露違法案中,證監會對於操控上市公司造假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等「關鍵少數」,精準打擊、加大追責力度。在雅某公司跨境財務造假案件中,證監會充分藉助國際執法協作機制調查取證,有效遏制了上市公司通過境外業務造假「瞞天過海」,逃避監管的企圖,同時「一案雙查」,依法追究中介機構責任,倒逼其勤勉盡責,進一步壓實資本市場「看門人」責任。

三是彰顯了「四個敬畏、一個合力」的監管理念,構建起立體追責體系。對資本市場違法行為的懲處是一個立體有機體系,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如雅某公司財務造假案,除面臨行政處罰和刑事追責外,還將面臨巨額民事賠償。華某股份有限公司被證監會數次行政處罰,因財務指標觸及交易所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已退市。通過凝聚行政執法、刑事司法、民事訴訟、自律懲戒、媒體監督等各方面合力,充分實現執法工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最大化。

證券期貨犯罪案件呈現四個特點

對於「當前證券期貨犯罪有什麼新特點?」的問題,鄭新儉在答記者問時表示,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當前證券期貨犯罪案件有四個特點。

一是「新」,證券期貨犯罪涉及產品從股票、期貨發展到私募債券、期權,作案領域由主板、創業板、中小板向新三板市場蔓延,還出現了跨境、跨市場犯罪案件,利用新概念、新技術實施犯罪案件也在持續增多,無論是犯罪類型、涉及領域還是犯罪方法手段都呈現出新的態勢。

二是「專業」,從事證券期貨犯罪的大部分人員,是證券期貨從業人員或者這方面的「行家裡手」,以及會計師事務所等專門中介機構,這些人員都掌握專業知識,相互之間分工精細,且作案設備精良,專業化、組織化程度很高。

三是「隱蔽」,內幕交易、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等案件中信息傳遞方、接收方通常會形成攻守同盟,常常出現「零口供」,這次發布的王某等人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案就是此例。操縱證券市場案件中,有的操控親友帳戶以及其他非法獲取的帳戶進行交易,有的依託資產管理計劃以及特定金融機構的特殊業務隱藏真實身份,查證交易帳戶實際控制人難度大。

四是「逐利」,無論是上市公司法人、高管、股東還是證券期貨從業人員,都為了牟取私利罔顧法律、毫無底線,嚴重損害其他投資者的利益。6個典型案例中,操縱市場、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內幕交易涉案金額特別巨大,非法獲利都在千萬元以上。

鄭新儉表示,檢察機關在辦案過程中,不斷遇到新情況、新問題,對司法辦案專業能力提出挑戰。為了提高辦案專業化水平,檢察機關主要從四個方面入手。

一是注重培養一線專業辦案團隊,最高檢將依託辦案基地建設,有重點地培養一批既懂證券又懂法律的複合型專業人才;二是充分發揮捕訴一體辦案機制優勢。檢察官從偵查階段介入偵查、審查逮捕開始,就圍繞指控證明犯罪目標,紮實開展引導取證、法律論證等工作,用好退回補充偵查,實行全程跟蹤的「靶向」監督;三是主動尋求專業支持。在辦理新型複雜證券期貨案件時,最高檢建立了輔助辦案機制,向專業部門、專家學者尋求智力支持,取得了較好效果;四是通過司法解釋、指導性案例加強辦案指導。

另外,據鄭新儉介紹,從近年來檢察機關辦理的證券期貨犯罪案件類型來看,內幕交易、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等證券交易環節的犯罪相對較多,佔65.7%。但今年以來,受理的欺詐發行、違規披露等涉上市公司犯罪案件明顯增多。

行政處罰將以三個方面著力

面臨新形勢新要求,行政處罰作為追責懲戒全鏈條上的一個環節,不是也絕不應該成為違法者責任追究的「終點」。具體到行政處罰工作本身,滕必焱稱主要在三方面著力。

一是建立健全行政執法工作基礎制度。以新《證券法》的貫徹實施為契機,持續開展類型化案件認定標準、裁量基準等相關配套制度建設,推動完善行政執法工作的體制機制,積極參與刑法修改、期貨法出臺等立法工作進程,不斷夯實行政執法工作的法治基礎,進一步提升執法效率和專業化水平。

二是嚴厲打擊和懲處違法違規行為,顯著提升違法成本。加強對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違法、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典型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進一步壓實中介機構責任,督促其切實發揮好市場「看門人」作用。通過嚴格執法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提供堅實的後端執法保障。

三是強化輿論引導工作,向市場傳遞「零容忍」的鮮明信號。加強對典型案件的宣傳,及時通報財務造假等類型的典型案件處理情況,以案說法,藉助典型案例宣傳強化對市場主體的警示教育,引導全市場構建誠信守法的良好生態。

投融資專家許小恆對記者表示,「目前證監會也在積極推動完善證券民事訴訟和賠償制度,這一舉措也能不斷提高廣大投資者對執法工作的獲得感和投資安全感」。

北京商報記者 董亮 馬換換

相關焦點

  • 「黑嘴」廖英強被點名!最高檢、證監會發布12個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黑嘴」廖英強被點名!最高檢、證監會發布12個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2020-11-06 21:19:57
  • 12宗典型案例傳遞「零容忍」信號 「立體追責」將顯著提升違法違規...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吳曉璐11月6日,證監會聯合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了12宗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市場人士認為,證監會和最高檢聯合發布證券違法犯罪典型案例,再一次向市場傳遞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的信號,對市場產生震懾力。可以預見,未來隨著「立體追責」的強化,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將顯著提升。
  • 套路深:「黑嘴」廖英強手下臺灣「名師」重起爐灶,這次的平臺抬頭...
    還記得「黑嘴」廖英強和他旗下的仟和億教育嗎?5月7日下午4點左右,已經許久未有更新的仟和億教育微信公眾號突然發布消息,聲稱「我們回來了!」。公眾號信息顯示,原仟和億教育的大部分老師又在一家名為「渤海證券投保學院」的機構重起爐灶,錄製視頻節目。
  • 12名臺灣分析師突然被抓!想在股市賺錢,得冒著「槍林彈雨」!
    大家還記得曾經的「股市黑嘴」廖英強嗎?去年5月,廖英強利用其知名證券節目主持人的影響力,通過先行建倉、公開薦股、反向賣出系列行為操縱市場,非法獲取巨額私利,被證監會罰了1.3億。「財經黑嘴」廖英強的上海仟和億公司所銷售的炒股軟體「愛操盤」,事實上是違法的。
  • 12名臺灣股票分析師在上海突然被抓!所犯何事?背後老闆竟然是他:曾被證監會罰1.3億,還沒及時繳罰款
    知情人士指出,除了可能因涉及違法薦股或老鼠倉遭調查外,由於不少臺灣地區分析師來大陸並不具備大陸分析師資格,使得除了教育培訓內容外,只要談到個股就屬於違法,自然也在這波調查中被鎖定。這家公司的背後老闆就是被證監會罰了1.3億巨款的股市黑嘴廖英強。
  • 證監會公布2019年20起典型違法案例 財務造假等成監管執法重點
    5月9日,證監會官網發布2019年證監稽查20起典型違法案例,包括財務造假、操縱市場、內幕交易、中介機構未勤勉盡責等類型,體現出證監會強化監管、重拳打擊財務造假等違法行為態勢始終未變。  焦點1  從嚴從重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  財務造假嚴重挑戰信息披露制度的嚴肅性,嚴重毀壞市場誠信基礎,嚴重破壞市場信心,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是證券市場「毒瘤」,必須堅決從嚴從重打擊。本次20起案例中介紹了撫順特鋼、盈方微、新綠股份財務造假案的具體情況。
  • 最高檢發布首批十個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
    新華社北京2月11日電(記者陳菲)最高人民檢察院11日對外發布了首批十個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共涉及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暴力傷醫、制假售假、哄抬物價、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等七類犯罪,都是檢察機關剛剛辦理的案件,且屬於疫情防控期間常見易發的案件類型。
  • 最高檢權威解讀四批27件涉疫犯罪典型案例背後的思考
    連續下發多批典型案例考慮是什麼?典型案例篩選過程中經歷了怎樣的一個討論過程?與「非典」疫情相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發生的案件呈現怎樣的特點?日前,《檢察日報》記者就社會公眾關切的問題對最高檢涉疫情防控檢察業務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進行了專訪。記者:近一個月來,最高檢專門就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發布了四批典型案例,社會反響熱烈。
  • 最高檢涉疫典型案例「五連發」有何深意
    月1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第五批全國檢察機關依法辦理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近一個月內,最高檢連續發布五批次涉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頻率之高、力度之大,極為少見。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暴力傷醫、抗拒防控措施、制假售假、哄抬物價、藉機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時有發生。「兩高兩部」聯合發布《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要求從嚴從快打擊涉疫情犯罪。如何從嚴以彰顯有罪必罰震懾效果?如何從快以適應維護安定秩序的緊迫需要?
  • 培養專業力量:最高檢設立七個證券期貨辦案基地,賦予七項職能
    ;開展證券期貨犯罪對策研究,收集、分析證券期貨犯罪案例,提出完善立法、司法解釋,以及發布指導性案例的意見建議;探索辦理證券期貨犯罪案件的制度機制,研究新情況,新問題,總結可複製、可推廣、可借鑑的經驗做法;建設證券期貨犯罪案件專業化培訓基地,採取案例教學、實訓教學、交流掛職形式,為全國檢察機關培養金融檢察人才,協助指導其他地區檢察機關的相關辦案工作;開展證券期貨犯罪預防和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最高檢交辦的其他專項任務
  • 6名財經大V和9家場外配資平臺被點名 監管專項...
    其中,涉及9大場外配資平臺、6名財經自媒體大V和4家證券投資平臺。   今年以來,證監會多次提示場外配資風險,並於9月份啟動了為期三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各地證監局在密集查處相關違法行為,投資者務必對「股市黑嘴」「非法薦股」「場外配資」等各類違法活動提高防範意識,杜絕僥倖心理,自覺遠離違法活動,以免遭受財產損失。
  • 華鑫證券開展「股市黑嘴」「非法薦股」「場外配資」及相關「黑群...
    來源:金融界網站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關於開展「股市黑嘴」「非法薦股」「場外配資」及相關「黑群」「黑APP」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我公司積極組織全轄營業部開展了宣傳活動。活動時間:9月18日至12月初。我公司按照通知要求,認真組織實施,並製作了視頻《防範非法薦股》利用官網、官微,營業部微信平臺、在營業部現場持續向投資者推送政策解讀、典型案例、風險提示等宣傳警示資料,使投資者充分了解「股市黑嘴」「非法薦股」「場外配資」「黑群」「黑APP」等的迷惑性、違法性和危害性,進一步提高投資者對非法證券活動的識別能力及防範意識,引導投資者樹立正確投資理念,遠離非法證券活動,以實際行動保護投資者利益,維護證券市場環境
  • 中國最高法公布7件依法懲處證券、期貨犯罪典型案例
    &nbsp&nbsp&nbsp&nbsp中新社北京9月24日電(記者張素)恍騙交易操縱、新型操縱期貨市場、「老鼠倉」……24日,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布7件2017年以來人民法院審結的證券、期貨犯罪典型案例,表明對證券、期貨犯罪「零容忍」的態度和立場。
  • 打擊上市公司信披違法 上海證監局聯合上海檢察機關發布典型案例
    本報記者 吳曉璐 11月24日,上海證監局表示,近日與上海市人民檢察院聯合召開打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犯罪新聞發布會,向社會通報近年來證券監管機構和上海檢察機關打擊懲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犯罪有關情況,並發布上海證監局、上海檢察機關依法懲處的六件信息披露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 最高檢發布5件涉窨井蓋犯罪典型案例:涉及破壞、盜竊等
    微信公眾號「最高人民檢察院」12月28日消息,盜竊下水道井蓋、雨水篦子100餘個賣廢品收購站;擅自將廣場窨井蓋打開導致7歲兒童掉入井中溺亡……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5件涉窨井蓋犯罪典型案例,指導全國檢察機關依法懲治涉窨井蓋刑事犯罪,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腳底下的安全」。
  • 商界觀察 | 上海一公司12名臺灣分析師突然全被抓!所犯何事?
    近日,據媒體報導,上海警方出手,前往上海仟和億教育培訓有限公司,一口氣逮捕了12名來自臺灣地區的證券分析師,震動了上海的金融圈。發生了什麼?一大批臺灣分析師被逮捕2018年5月,證監會出了一個金額巨大的處罰通知書,罰沒「股市黑嘴」廖英強1.3億元。
  • 6名財經大V和9家場外配資平臺被點名,監管專項...
    北京證監局12月2日表示,近期發現一些場外配資、證券投資平臺以及財經自媒體大V存在極高風險,其運營主體不屬北京證監局監管對象,請廣大投資者提高警惕,遠離非法證券活動,避免財產損失。其中,涉及9大場外配資平臺、6名財經自媒體大V和4家證券投資平臺。
  • 「零容忍」整治行業亂象,近百項整治行動重拳出擊
    嚴打涉「疫」違法:639家農貿市場全覆蓋駐場監管 對疫情防控初期出現的哄抬物價、制假售假等違法亂象苗頭,廣州市市場監管局依託「1+1+12」疫情防控工作體系,組織多個專項整治行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價格違法案件278宗,假冒偽劣防護用品案件114宗,移送公安機關案件17宗,迅速穩定市場物價、維護市場秩序及消費者合法權益,打擊整治效果明顯。
  • 1毛6口罩炒至10元賣 最高檢公安部聯合發布哄抬物價典型案例
    南都訊 3月2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聯合發布第七批依法辦理涉疫情典型案例,南都記者注意到,這也是兩部委在疫情時期首次聯合發布案例。疫情發生以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民眾防疫心切以及企業迫切希望復工復產心理,高價兜售口罩、額溫槍、消毒液等產品,轉手倒賣囤積基礎原材料藉機哄抬價格,擾亂社會秩序。
  • 磁縣公安|「斷卡」行動重拳出擊,多名犯罪嫌疑人落網
    磁縣公安|「斷卡」行動重拳出擊,多名犯罪嫌疑人落網 2020-12-24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