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輒年入百萬?中年人的真實收入,其實是這樣的

2020-12-23 職場曼姐

現在各個自媒體上,說到收入都是年入百萬、月薪5萬之類的,回頭再看看自己手機上剛剛收到的工資入帳信息,頓時湧上一股涼絲絲的挫敗感。傳說中別人的工資真的都有那麼高嗎?筆者和身邊的人進行了探討,在這裡想說一說中年人真實的收入情況。

我所說的這個群體,都是40歲左右的中年人。一個是我的大學同學圈子,20年前,能考上985高校的還是屬於不錯的吧;另一個是我的高中同學圈子,高中時我們班是當地的保送生班,同學全部都是通過專門的選拔考試進入班級,高中畢業時全班所有同學都考上了大學,當然有上北大名校的,也有稍差一點上專科的。這兩個圈子的同學,在大學或研究生畢業後,有些考了公務員,有些進了國企、銀行,有些出國留學後就留在了國外,也有些在國外定居了較長時間後又回到國內大學任教,也有少量的同學自己創業了。

一、 公務員和事業編

同學裡當公務員或事業編的有好幾個,現在基本上是單位的中層:省級機關的正處或副處,市級機關的科長。他們的收入,正處每個月加上車貼實際拿到手能有6000塊左右,加上年終獎、其他考核獎、節日工會福利、住房公積金,一年差不多有18萬左右。副處每個月到手5300左右,加上所有獎金和住房公積金,差不多有15萬的樣子。正科年收入實際到手10~12萬之間。這裡所說的收入都是包含所有獎金和住房公積金的,並沒有其他大家所說的隱性福利了。

他們大多生活很節約,有外地同學過去出差聚聚時,基本上都是選擇火鍋或人均消費100元以下的普通餐廳,沒吃完的菜還會打包帶走,就屬於非常普通的工薪階層消費觀。

二、 國企、銀行

說實話,國企和銀行的同學,收入比公務員要好一些。有個同學是某銀行省分行的人資部老總,年收入在40萬左右。另外一個同學在一個省級重點國有企業當副總,年收入30多萬。兩人都是在西部省會城市,這個收入在當地屬於比較高的。當然,他們倆也屬於人群中的佼佼者,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走到那個高度。

三、 高校

在高校工作的同學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畢業後直接進的高校,大學同學有3個畢業時一起進了河南的一所高校,現在都是副教授,年收入15萬左右。

另一種是在國外有了一些建樹,被國內高校作為人才引進來的。有兩個高中同學都是屬於這種情況,一個在北京一所著名高校,另一個在江蘇。這種待遇就比較好,引進時有一筆可觀的安家費,有個同學是100萬,另一個是60萬,還安排家屬工作。但這種精英畢竟是少數,我那麼多同學也就只有這兩個。

四、 創業

除開依靠家族企業的不算,自己創業的同學有兩個,一個是從Goole出來的,回國做網際網路行業。另一個是純自己創業,手機配件、電子元件,什麼賺錢做什麼,最近好像在做口罩。有了多年的積累,現在兩人做得都不錯,年入百萬應該說的就是他們這些人。不過他們都非常忙,早上起床常能看到他們半夜發的朋友圈,人看上去也比實際年齡要大得多。

五、 寫在最後

上面說的幾種情況,除了極少數的特別優異者,其實大多數人收入都在一二十萬。這是我身邊人的真實情況。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733元,中位數為26523元。按照收入來源,人均工資性收入為17186元。當然,這個人口數裡包括老人、孩子和不上班的主婦和失業人員。扣除這些因素,只算那些正常上班掙錢的人,最多也不過六七萬吧。

這也就是說,如果你年收入超過7萬、月薪超過六千,其實就已經超過大多數人了。從一個標準的城市三口之家來說,家庭年收入能達到20萬以上,就打敗了大多數的家庭。

寫這篇文章,是想告訴大家,看到那些動不動就年入百萬的,不要太當回事,踏踏實實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

你的年收入多少?在哪個城市?歡迎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舉牌女郎年入百萬是真的嗎?真實收入不樂觀,一場比賽僅千元左右
    由於舉牌女郎工作比較神秘, 所以很多人都好奇,舉牌女郎的收入是怎樣的,今天筆者就為大家揭秘一下舉牌女郎的真實收入。搏擊賽事本身就盈利困難,所以國內的舉牌女郎真實收入很慘澹,根據國內賽事的慣例,舉牌女郎按天支付,每天費用1000-
  • 月入過萬、年入百萬成「常態」?我國眾多「階層」,收入為多少?
    現在我國一些人產生了一個「幻覺」覺得月薪過萬、年入百萬,這樣的情況在我國很常見。甚至能經常在網上看到別人月收入很高,對比一下自己卻非常低,因此有了深深的挫敗感,實際上和你說月入過萬、年入百萬的人可能是在「吹牛」。因為在當下的我國中,薪資水平能達到上面這樣水準的並不多。
  • 知乎沒有告訴你:年入百萬有多難
    更令人好奇的是,這些年入百萬的高端人群竟然有時間在知乎上寫這麼多文字分享年入百萬的美妙感覺。那麼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年入百萬在中國到底是個什麼水平,下面就來看一看。01中國人民沒那麼富中國仍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根據國家統計局今年初發布的數據,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
  • 鬥魚主播真實收入榜單:小團團月入千萬第五,寶哥1500百萬僅第二
    最近有網站對鬥魚主播的真實收入進行了統計,其中很多一線主播的收入也正式曝光。在網際網路和信息化飛進的今天,網紅的人氣和收入一直都不是什麼神秘的話題。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鬥魚主播真實收入榜單,小團團月入千萬第五,寶哥1500百萬僅第二,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具體情況。
  • 中國男足男籃收入爭議落下帷幕!今日起,月入百萬+將成為歷史
    近期CBA官方發布了《2020-21賽季CBA聯賽球員註冊、報名管理規定》,公布了2020-21賽季工資帽以及外援收入限制。可以看到,單個國內球員頂薪最終確定為800萬元。之前,足協早已公布限薪政策,中國男足球員的頂薪是1000萬元(國腳上浮20%),也就是說,當老合同都結束後,中國男足、男籃將再也沒有本土球員能夠做到靠薪水月入百萬+。
  • 年入百萬,有沒有必要告訴孩子家庭收入?
    前言:前幾天在某平臺上看到這個問題,覺得很有意思,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位家長家庭收入100萬+,有一個5歲的孩子,因為之前看到很多關於隱瞞收入造成孩子自卑等新聞,現在有些苦惱,要不要告訴孩子真實的家庭收入,他既希望孩子有遠大的理想,不為小錢斤斤計較,做一番大事;又希望他不要養成奢靡
  • 月入一萬不配談戀愛背後:中國人的真實收入到底是多少?
    咱們中國人的薪資收入一直是個迷。之前在某平臺上看到有姑娘說月入一萬的人不配談戀愛,緊接就又刷到了一眾年入百萬的大佬們焦慮到自閉。好不容易靜下來看新聞吧,碩大的「華為年薪百萬招人」新聞字樣又充斥著咱的眼球,眼睛一閉想想自己,月入只有四位數的冷先生宛如一個廢柴,連追求愛情的資格都沒有。
  • 「鐵牛」張鴻林打野球,年入百萬,豪華酒店求婚,女友是白富美
    能夠在CBA立足,就意味著能獲得不錯的收入。可除了效力於職業聯賽,很多球員還有其他的謀生途徑,那就是打野球。 最重要的是,張鴻林打野球的收入可不低。 像他這種級別的球員,一場比賽的出場費動輒五六千,年入百萬對他而言,不是難事。 當然,也會有球迷好奇,為何張鴻林不去打CBA呢?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以張鴻林的身體條件和個人能力,他打不了CBA。 身高2.05米的張鴻林,在野球場就是BUG般的存在。
  • 投資失敗虧損百萬的中年人,怎樣才能振作起來?這幾點!
    一個投資失敗虧損百萬的中年人,扛著家庭的責任,心理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面對沒錢還債的窘境,精神萎靡不振,陷入到恐懼迷茫中,怎麼能振作起來呢?其實,目前形勢比人強,從以下幾點來梳理,完全可以重新振作,東山再起。
  • 收入微薄的焦慮,年入百萬的也焦慮?
    從打工人到乾飯人;從趙薇導演的《魔鏡》到爆文《我們夫妻年入百萬,資產千萬,卻有很深的挫敗感》……《魔鏡》,講述一位因容貌不符世俗標準而焦慮的女孩爆文,講述新中產為孩子上重點學校的「折騰」經歷爆文內,某家長為剛一年級的孩子安排課後培訓
  • 別被勵志雞湯擊中——告訴你年入百萬有多難
    最近有人和我討論了一個話題:年入百萬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他說:「最近他在網上看到好多人通過這樣或者那樣的方法年入百萬,他感覺現在的中國城市年入百萬的人比比皆是。「聽完他的表述我表示震驚和驚奇!我震驚的是做為依然為生活而忙碌奔波的我們這群人和年入百萬是有多麼遙遠的一段距離,我驚奇的是怎麼會突然有這麼多的年入百萬?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 大主播年入千萬?關於主播的真實收入你了解多少?
    每當說起主播這個職業的時候,很多人經常會想到這些人掙錢非常多,並且工作也特別輕鬆,每天拿出七八個小時來打打遊戲就能夠掙到很多的錢,年入千萬都非常的輕鬆。在所有的主播中,確實有很多能夠達到年入千萬的標準,但是這項的主播卻是鳳毛麟角的存在。對於大部分的小主播以及人氣一般的主播而言,一年能掙個上十萬就已經謝天謝地了,年入百萬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都更不要說年入千萬了。
  • 「高薪」一族越來越多,能月入過萬、年薪百萬的人,到底多不多?
    按理說,如果想要一年的獲得100萬的薪水,最起碼需要每個月賺83333萬,這個數字,可能是普通上班族月薪的幾百倍了,那麼,能月入過萬、年薪百萬的人,到底多不多?所以人們不禁要問,動輒年薪百萬的人,比比皆是,為何自己卻只有幾千塊錢?差距到底在哪兒?
  • 被「月入過萬」的打工人:中國人的真實收入究竟是多少?
    收入中位數是近十幾年國際上最流行的收入統計方法,其能最真實的反應絕大多數人收入的真實狀況。以北京為例,2019年,北京常住人口有2100萬人,那麼收入由低到高排序,第1050萬個人的收入就是中位數,換而言之,北京有一半人的月收入絕對低於6906元。
  • 資產100萬年入100萬,中國人年入百萬,在美國是什麼水平?
    貼吧上無數網友揮灑大方的回答「年入100萬是什麼體驗?」、「年入50萬是什麼體驗?」;上海大媽說:「月入十萬、剛剛脫貧」……這幾年國內網絡上浮誇風氣盛行,仿佛年入百萬已經成為中國人平均水平,年入50萬也只是剛剛起步。
  • 年入百萬的地產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為公司做了15年,級別差不多算二級公司副總。 合同上工資收入大約93萬左右。如果算上補貼啥的就有100萬。一直以來地產就給人一種高薪行業的直覺。每年不少畢業生擠破頭要往裡跑。但是,就從個人直觀的角度來看,年入百萬的地產人也不好找。就拿這作者來說吧,在他們集團比他工資高的人不多,估計30-40個。而他們公司的薪資水平在行業裡算是中上水平。
  • 年入千萬!律師的真實收入能有多恐怖?為什麼要謹慎報法律專業?
    可以確定的是:真實的社會一定比你能想像出來的要更殘酷也更現實。以前讀書家長和老師會管著你,現在大學會慣著你,但在社會上如果你無法給公司創造相應的價值,社會就會反過來壓榨你。社會壓榨零件的時候只恨為何不出油,不會在意零件的死活,畢竟零件有的是。
  • 抖音網紅真實收入多少 直播收入怎麼分成?
    抖音直播收入怎麼分成? 抖音目前個人在平臺直播有50%的基礎分成,主播加入直播公會的根據最新政策可得固定分成45-55%。
  • 一個人光靠打工,幹什麼行業,才有可能年入百萬?
    有人說,人活著不是為了打工,但是打工是為了活著,這句話細品,你會覺得非常有道理,也是很多普通人的心理真實寫照。如果不是現實原因,生活所迫,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選擇去打工的。而打工,給我們普通人帶來的是一份穩定,必須承認,打工不操心,有穩定的收入,創業是有風險的,收入無法保證的。
  • 在中國,一個家庭年入20萬是什麼水平?央行數據告訴你真實答案
    在中國,一個家庭年入20萬是什麼水平?央行數據告訴你真實答案推薦語: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收入也變得越來越高了,從以前人人羨慕的「萬元戶」到現在的千萬富翁,甚至連百萬富豪這個詞也成為了過去式,因而足以見得這些年我國發展速度實在是坐上了過山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