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這幾年的產品發展路線很有規律,往往是第一代產品破局,第二代產品發威,第三代產品超越,我目前正在用的就是AMD zen2架構的銳龍3700X,去年發布的銳龍3000系列在架構上確實是進步很大,緩存翻倍,補足短板,5nm工藝還提升了效能,可以說是AMD第一次真正在單核與多核性能上抗衡英特爾的產品,我也就順勢入手了銳龍3700X。
因為zen2架構的進步實在太大,所以我認為zen3架構不會有太大提升餘地了,畢竟工藝還是7nm不變,核心數量和緩存容量也不會有大的改變,但是讓人意外的是,AMD還真就在zen3架構上做出了很大的提升,銳龍5000系列甚至在英特爾的優勢項目上都實現了超越,確實足夠驚喜。
不過就銳龍3700X的單核性能來說,雖說和銳龍5000系列差距明顯,但是日常使用和遊戲中仍然感覺不到短板,性能都是夠用的,至於那些網遊,我認為200幀和300幀也不會有多大差別,而一旦開啟高解析度高畫質的話,銳龍3700X也就沒有性能瓶頸了,或許銳龍5000處理器的單核性能只有追求極限的電競用戶才需要吧。
此外,很多人說AMD逐漸變成了「惡龍」,這一點從銳龍5000處理器的定價就看出來了,同樣8核心的銳龍5800X賣到了3000元,而且還有很多型號的CPU開始缺貨漲價,而我的銳龍3700X只花了2400元不到,從這一點來看,其實使用銳龍3000的用戶真的沒有多大必要升級,或許等待下一代zen4架構CPU更理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