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控,房地產行業不能夠在繼續保持高昂的上漲態勢。但是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仍然是許多年輕人身上的「包袱」,壓得年輕人喘不過氣,既不敢換工作,也不敢停下來休息一段時間,總之,高房價的背後,是一群消亡的「詩人」。
如果有一個地方,70平的房子,只需要2000元就能拿下,房價如此便宜,按理來說會有很多人趨之如騖,但現實卻是住在裡邊的人想出來,站在門外的人不會去。
這個地方就是甘肅玉門。豐富的石油資源,讓它一度被叫做「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值得一提的是,這裡還是「鐵人王進喜」的故鄉。豐富的歷史、著名的頭銜竟然都沒有讓玉門發展壯大,反而變成如今只有一條主街道、一家不如普通鄉鎮配備的公立醫院,和一個常年作為擺設的紅綠燈的城市。
為什麼,玉門成為了這個樣子?
原來是十幾年前,市政府覺得一味依靠石油來提高經濟,必然不是長久之計。亦因此,選擇了遷城」這一辦法來幫助玉門轉型,而這種辦法,也是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遷城」,除了讓大量的本地玉門人離開,人口大幅度縮減外,也讓本來想要代替石油資源的風電資源,因為投入成本過高,而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最終,石油仍然對玉門是最重要的資源,而又因為出去的人不想再回來,也沒有新的政策吸引人才回玉門,導致原先玉門引以為傲的石油業也不復從前的光景。
許多本地人,都已經攜家帶口離開了玉門市,現在留在玉門的人主要住在「新城區」。大概有1.8萬人,而其中還有8000人竟然還是油田的職工,剩下的1萬人中,老人還是佔到了很大比例。
玉門人口在短時間內減少,從而導致玉門原先的房屋,被空置出來。有關部門考慮到成本,所以很多閒置的樓房都被賤賣或者拆除。比這些更慘的就是,完全沒有交易價值的房屋,因為這部分房屋是沒有通水電的,根本不能居住。
而其實,我們看到的這個玉門,只是中國城市中的一個縮影,還有更多的城市,和玉門一樣,大量的人口流出,導致城市的房屋被空置,從而失去了最初的價值。
而如今,有關部門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不斷推出新的政策,吸引外來人口入駐或者鼓勵本地人口返鄉,從而利用人力資本和政府的扶持,讓城市煥然一新,提高當地經濟發展水平。
而玉門這座被稱為「死城」的城市,正在朝這個方向發展,60平米的房屋價格可以達到了60000,遠遠超過之前的房屋出售價格,而現在當地政府已經進一步應用招商引資的措施,大力發展旅遊業,玉門那些空置的房屋正好能夠彰顯時代特色,從而就符合現代人的「懷念」願景,從長遠來看,政府的這個決定還是對玉門有很大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