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樓蘭古國,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小國,位於羅布泊西部,處於西域的樞紐,王國的範圍東起古陽關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爾金山,北至哈密。
在古代絲綢之路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現今只留下了一片廢墟遺蹟。
樓蘭古國在公元前176年前建國,公元630年卻突然神秘消失,共持續800多年的歷史。
樓蘭古國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為何又突然消失呢?
樓蘭—— 西域古國名。
樓蘭古城遺址
樓蘭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代小國,國都樓蘭城(遺址在今中國新疆羅布泊西北岸)。西南通且末、精絕、拘彌、于闐,北通車師,西北通焉耆,東當白龍堆,通敦煌,扼絲綢之路的要衝。
《張騫出使西域途徑樓蘭》
樓蘭名稱最早見於《史記》。
《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時,樓蘭人建立了國家,當時樓蘭受月氏統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敗了月氏,樓蘭又為匈奴所轄。
《史記·大宛列傳》上根據張騫的所見所聞而記載說:于闐之西,則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東流,注鹽澤。鹽澤潛行地下,南河則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國。而樓蘭、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
樓蘭復原圖
這是樓蘭這個名字最早被漢人所知的時代。那麼,樓蘭之名是由何而來呢?為什麼叫做樓蘭?
1901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羅布淖爾附近找到了僅有10萬多平方米的樓蘭古城,西方學者根據在古城內出土的佉盧文中稱這城市是kroraina''(庫羅來納),所以認為樓蘭是kroraina的譯音。
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
後來,中國學者對這些出土的文物進行闡釋。中國學者孟凡人指出,佉盧文傳入新疆的年代約在公元2世紀末, 只能是當地人利用佉盧文記錄早已存在的樓蘭一稱的標音。
由此可見,樓蘭一稱是當地土著民族起的名稱。
那麼,當地人為啥稱自己是樓蘭呢?中國學者馮承鈞認為,《水經注》卷二引釋氏《西域記》名羅布泊為牢蘭海,這個牢蘭與樓蘭,是同名異譯。
從小背誦古詩時,中國古代寫邊塞的,我們經常能看到「斬樓蘭」「破樓蘭」這樣的字句。
「不破樓蘭終不還」,「辭君一夜取樓蘭」,「願為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等等。
樓蘭古城復原圖
當然啦,新遊君告訴你,不是所有詩裡描寫的都是真的和樓蘭打仗,大部分都是借喻。
在公元前3世紀,樓蘭邦國已經建立,並與中原地區有所往來。
公元前2世紀,張騫為幫助漢王朝對抗匈奴而出使西域,他曾提到:樓蘭是一個「臨鹽澤」的城郭,意思就是,樓蘭是靠近鹹水湖的一個城市,
最重要的是,樓蘭的地理位置乃是交通要道,要到西方去,必然要經過此地;要控制塔裡木的政治軍事局勢、保證經濟貿易,皇帝就應當把樓蘭握在手中。
當然,漢王朝的死對頭 ———匈奴人,也是這樣想的。接下來的數百年,漢朝和匈奴就在樓蘭一地展開了拉鋸戰,今天樓蘭歸你,明日入我囊中。
樓蘭國王苦不堪言,只好派一個兒子到漢朝去當人質,又派另一個兒子到匈奴當人質。
漢朝對樓蘭的外交政策頗有不滿,樓蘭國王只得陳書於漢朝皇帝,心酸地解釋道:「小國在大國間,不兩屬,無以自安。」
經過幾番政治與軍事的較量,最終,樓蘭漸漸脫離了匈奴的控制,轉而被漢朝控制。漢朝人誅殺了當時的樓蘭王安歸,並扶持親漢的另一位人選稱王。這是公元前77年的事。
新王雖然有漢人扶持,但仍舊懼怕強大的匈奴,因此他拋棄原先易被匈奴騎兵進攻的都城,遷都到了羅布淖爾荒原南邊的都迂泥,不肯再回樓蘭。
從地理位置上看,這裡會比較安全。遷都後的新國家,改名為鄯善。
那樓蘭這邊呢?
漢朝就派軍隊到過去,將此地演變成了屯戍軍區,既從事生產,又保障往來漢族人士的安全。
鄯善國則在新的土地上耕耘,形成了新的氣象。
鄯善國存在了多久?
從漢、三國、晉,直到北魏時期,鄯善一直有納貢中原的記錄。但不久,強大的柔然興起,侵佔了鄯善,並與北魏徵戰不休。其後,又有其他民族如高車(維吾爾族先民)攻打鄯善。在紛飛的戰火中,鄯善逐漸衰落了……
古詩云:「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歷史走到這一步,樓蘭—鄯善,這一根敏感的古西域神經,終於斷掉了。
據說,樓蘭古國的消失是因為受到了詛咒。
大約在1000多年前,樓蘭發生戰爭,樓蘭國王逃亡到一個墓地,在墓地遇見一位神秘女子,兩人一見鍾情。
不久後,戰爭勝利,國王又回到了自己的國家,可他仍然惦念這個女子,便又回到墓地,發現女子已經去世,身邊留下了一個女孩。
國王將女孩帶回王宮,封為樓蘭公主,並十分寵愛她。長大後的公主十分美麗,吸引了眾多追求者,連西域的勇者闐國王子也專程趕來向公主求婚。
此時正值樓蘭與柔然汗國交戰之際,為保兩國和平,樓蘭公主被迫許配給柔然的可汗。
於是在樓蘭公主與闐國王子約會當晚,公主被困於宮中。闐國王子前來赴約,卻錯將一名蒙著面紗的女子認成樓蘭公主(樓蘭女子全部面紗遮面),二人交談愉快,便約定好每晚都來這裡約會。
為了方便王子住進了附近一家旅館,而這家旅館的女僕正是與王子約會的女子,叫做蘭娜。一次蘭娜在幫王子倒茶的時候,面紗不巧滑落,王子被蘭娜的美貌驚豔到,加上二人頻繁的相處,便對蘭娜產生了好感。
之後王子白天與蘭娜相處,晚上又與面紗女約會,只是他不知道,二人根本就是同一個人。
後來柔然汗國私自毀約攻擊樓蘭,國王請闐國王子一同迎敵,獲得大勝,王子成了樓蘭的恩人,國王為了嘉獎他遂將樓蘭公主許配給他。
新婚之夜,王子揭開公主的面紗,卻發現每晚同他約會的並不是樓蘭公主。一時傻了眼,竟丟下公主獨自離開了。王子回到旅館找到蘭娜,向她表明愛意,卻遭到蘭娜的拒絕。而另一邊,公主也知道了王子認錯人的事情,十分憤怒,決定向王子施加報復。
她將蘭娜抓走並對王子謊稱已經將蘭娜的屍體葬在墳墓,王子聽後傷心欲絕竟緊跟著殉情自殺了。
公主沒料到王子對蘭娜用情至深,因此更加痛恨,她將所有的怨恨都轉移到蘭娜身上,決定舉辦一場大規模的神靈祭祀儀式,並逼迫蘭娜發誓不會再愛王子。
蘭娜不肯,公主便將王子的頭顱交給蘭娜。蘭娜抱著王子的頭顱悲痛欲絕,決定自殺並念出掌管樓蘭的死神名字,對樓蘭進行永久的詛咒。
蘭娜死後幾年,樓蘭竟真的開始衰敗,進入羅布泊的河流斷流了,水資源越來越少,許多人不得不離開樓蘭。
公主來到蘭娜墓前懺悔,卻收到了母親託來的夢,夢裡母親告訴樓蘭公主,她有一個與她長得不太像的孿生妹妹,在出生時被一個路過此地的旅館老闆帶走了,妹妹名字叫蘭娜。
公主這才意識到,竟是自己親手逼死了妹妹!最終她在痛苦中死去了,樓蘭也漸漸消失了。
而這終究只是個傳說,關於樓蘭消失之謎,目前眾說紛紜……
說法一——樓蘭消失於戰爭。
公元五世紀後,樓蘭王國開始衰弱,北方強國入侵,樓蘭城破,後被遺棄。
說法二——樓蘭敗於乾旱缺水。
生態惡化,上遊河水被截後改道,人們不得不離開樓蘭。慢慢樓蘭就廢棄消失於風沙中了。
樓蘭曾頒布過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環境保護法律。
說法三——樓蘭的消失與羅布泊的南北遊移有關。
斯文·赫定認為,羅布泊南北遊移的周期是1500年左右。3000多年前有一支歐洲人種部落生活在樓蘭地區,1500多年前樓蘭再次進入繁榮時代,這都和羅布泊遊移有直接關係。
說法四——樓蘭消失與絲綢之路北道的開闢有關。
經過哈密(伊吾)、吐魯番的絲綢之路北道開通後,經過樓蘭的絲綢之路沙漠道被廢棄,樓蘭也隨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輝。
說法五——樓蘭被瘟疫疾病毀滅。
一場從外地傳來的瘟疫,奪去了樓蘭城內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僥倖存活的人紛紛逃離樓蘭,遠避他鄉。
說法六——樓蘭被生物入侵打敗。
一種從兩河流域傳入的螻蛄昆蟲,在樓蘭沒有天敵,生活在土中,能以樓蘭地區的白膏泥土為生,成群結隊地進入居民屋中,人們無法消滅它們,只得棄城而去。
說法七——由於中亞遊牧民族侵入。
由於由於中亞遊牧民族侵入,導致本土文化被毀滅,當地的居民逃往他方,樓蘭隨後就走向了衰亡。
只為普及知識、分享快樂、在此感謝作者。
快樂玩石是初心,更應該是歸宿!
獨闖哈密南湖戈壁【奇遇黑風暴】
泥巴?石頭?傻傻分不清楚,新疆大漠出現的瑰寶——泥石
玩石頭 我是懶人
一塊奇石有沒有價值 用「十看」對照就知道了
不就是戴手鐲嗎?怎麼這麼多講究!
也談玩石的僥倖心理
新疆戈壁精靈--蛋白石
沙漠漆——歲月有痕
玩石,最重要的不是熱愛,而是.
震撼!三軍萬人大合唱「偉大的毛主席」紀念毛主席誕辰127周年
一塊石頭就是一本書,每一個讀它的人都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