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對世界來說是坎坷的一年。對我國來說,雖然解決了最為棘手的新冠疫情問題,但仍有一些隱患存在。尤其是在美國、澳大利亞和印度一些國家的圍堵之下,我國外部環境開始變得有些嚴峻。並且無論是此前美國在南海軍演,還是近期美日印澳聲勢龐大的「馬拉巴爾」學習指向都很明確。對此,很多網友呼籲我們趕緊尋找盟友,減小壓力,雖然檯面上沒有動靜,但在今年我國的外交訪問一點都沒有變少,尤其是對周邊國家。
據《環球時報》12月1日報導,繼對尼泊爾訪問之後,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11月30日抵達巴基斯坦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訪問。並且12月1日在伊斯蘭瑪巴德分別會見了巴基斯坦總統阿爾維和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漢。
在就雙方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溝通後,魏鳳和還會見了巴基斯坦參聯會主席納迪姆,陸軍參謀長巴傑瓦,就國際地區形勢,地區安全問題,兩國兩軍關係,裝備技術合作等深入交換了意見,並籤署了一項協議——以深化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之間的防務關係。有專家認為,尼泊爾,巴基斯坦是中國西南方向重要鄰國和友邦,魏鳳和此行,對維護中國西部周邊安全的現實意義更加突出。
而國際上對於此次我國訪巴基斯坦和尼泊爾之行最關注的,莫過於印度,畢竟對於印度來說,首先與我國在邊境對峙問題上緊張趨勢逐漸上升,和巴基斯坦今年以來一直打得不可開交,壓根沒停過。連尼泊爾與其都有領土爭議,使尼印之間的關係也直接降到了歷史低點。而一向喜歡渲染中印關係的印度媒體,此時又開始揣測了。
印度媒體認為,魏鳳和此行意在「對抗印度」。果然一向對其認知不清的印度還是一如既往的自大。把印度已經神話到超級大國的地步,在印媒看來,印度和美日澳的外交就是正常的國際交流,而我國只是去拜訪拜訪老朋友就成了聯合針對印度。
這雙標行為,是跟自己的「老大哥」美國學的嗎?再者說了,即便我國要對抗,對抗的對象也不會是印度。畢竟在中印邊境這幾次印度主動挑起的糾紛對峙中,印度壓根兒就沒有佔到一點便宜。為此,印度還不顧惡劣的氣候環境不斷向中印邊境增兵,以為租了幾架美國的二手飛機就可以開始膨脹了? 中國聯合巴基斯坦和尼泊爾共同對抗印度,印度屬實不配。
印媒有時間考慮這個問題,不如先考慮考慮被困中印邊境周邊寸步難行的10萬印度士兵,這個冬天該怎麼過下去,考慮考慮光靠幾年前從義大利淘來的落後防凍服,是否真的能讓邊境士兵防凍,再考慮考慮到時候大雪封山之後,這10萬士兵的後勤補給怎麼運過去。
最後,也奉勸印度媒體少操一些不該操的心,我國的外訪純粹是為了促進與鄰國友好國家的關係,並幫助這些中國的友好國家走出疫情,也為應對以美國為首的構成的安全問題和挑戰,印度大可放心,對於印度來說,想與之對抗的是國內新冠疫情和邊境惡劣氣候,並不是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