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Boris Johnson)與英國財政大臣裡希·蘇納克(Rishi Sunak)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當地時間3月11日中午,英國財政大臣裡希·蘇納克(Rishi Sunak)向下議院公布2020年財政預算,並推出了一項30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676億元)的支出計劃,以幫助英國的經濟從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恢復。
截至當地時間3月11日,英國已有46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例死亡病例。蘇納克稱,即使不考慮疫情的影響,預測2020年英國經濟的增長率約為1.1%,創2009年以來的新低,而新冠病毒又令其雪上加霜。於是,剛上任四周的蘇納克決定修改政府財政預算,以應對疫情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這300億英鎊的財政預算中,包括12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070億元)將專門用於新冠病毒防治上,其中至少將有50億英鎊(人民幣約446億元)用於英格蘭的NHS(即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70億英鎊(人民幣約424億元)將用於援助整個英國的企業和工人。
據悉,財政預算中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有以下舉措:即使沒有任何症狀,也應支付法定病假工資給需要自我隔離的人;在英格蘭地區,應稅價值低於5.1萬英鎊(人民幣約13萬元)的商店、電影院、餐廳和音樂場所暫停徵收一年營業稅;向英格蘭地方發放5億英鎊(人民幣約44億元)的「困難援助金」;為銀行提供資金,啟動援助中小企業的貸款計劃;為失業人員提供病假工資;遠程領取救濟金等等。
然而,這些舉措也可能對英國經濟造成不利影響。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稱,這次在政府部門和投資領域的支出是自1992年以來最大的預算「贈品」,到2024年,公共債務可能增加至1千億英鎊(人民幣約8942億元)。工黨領袖傑裡米·科爾賓(Jeremy Corbyn)也稱,雖然這些舉措一針見血,但是對於醫療服務系統的支出「太少了,也太晚了」,英國很可能出現公共服務危機。(吳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