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很著名的一首詩,僅有20字流傳千古,第1句你值得一讀

2020-12-12 沉醉古詩文

文/顧無

【引觴漫談】

楊廣這個人,大家心中的看法是什麼樣子的?

還是那個不可一世,弒父篡位,為了美女而修大運河去揚州的昏君嗎?

的確,在很多的歷史電視劇中,甚至是歷史課本上,大家都有意的將楊廣塑造成一個昏君的形象。畢竟他是亡國之君,歷史擺在那裡,對於這一點,倒也沒什麼好辯解的。

不過,他的昏庸,更多的在於不珍惜民力,不重視當下國情,其實他對於治國,還是頗有見地的,可惜的是沒有與當時剛剛立國的實際結合。

亡國之君中,喜歡文學和藝術的佔比重很高,李煜、宋徽宗、隋煬帝,這些人的詩文,也是一水的寫得好。

大家都知道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是張若虛寫的,而這個題材最早的記錄卻是來自楊廣,他的兩篇《春江花月夜》之前已經做過分析,清麗婉轉,自然可讀。張若虛的作品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受楊廣影響的痕跡。

修建汴渠的時候,他還寫過一首《水調歌》,也是流傳千古的作品。

張溥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隋煬帝集》中這樣評價:「陳隋文哀,帝王有作,與眾同波」。就是說這時候帝王的作品,與普通人所作看不出什麼差別。這樣的趨勢是好是壞呢,也沒有定論。說它好,皇家帝王更貼近民間,更知民間疾苦;說它不好,多吸取民間的豔情歌曲,以娛耳目,不過是為了縱情聲色。不過從中仍舊可見隋煬帝主要的創作風格。

【臨其詩境】

今天要欣賞的這首詩,大概是隋煬帝最著名,也最美的一首詩了,名字叫做《野望》。

《野望》這個名字的詩,在網上一搜可以搜出許多篇,尤其是杜甫,特別喜歡以此為題。大概詩人們跨馬出郊,見到一些平日裡書房中見不到的東西,就會激起一些不一樣的心緒。

其實這個道理放在現在也是一樣,你想要把文章寫好,把小說寫好,就必須要走出家門,去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各色的世態人情,只有自己的人生經歷豐富了,才能夠寫好作品中的人心。

而你的人生閱歷越豐富,面對一種事物,所能激起的感慨和聯想也就越多。創作,終歸是基於人生的,你所寫下的,就是內心中掩蓋不住的真實的自己。

楊廣的這首《野望》,一直為人們所稱道,甚至被評為最美的帝王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首詩美在哪裡吧。

【經典原文】

野望隋代:楊廣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斜陽欲落處,一望黯消魂。

【條分縷析】

這首詩是他即位之前的作品,但是已經代表了他比較成熟的文學風格,反而是當皇帝之後,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和進步,可能是政務太忙了吧。

詩最精妙的部分就是第一句。遠方幾處鴉飛,一派蕭索之下,流水彎彎,繞著一座孤村。

這樣的寫景,簡直就是一幅畫好的山水畫。然而,從他的描述中,我們又能很明顯的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感情線索。烏鴉是寒鴉,只是天邊的幾個小點,村落是孤村,茫然的坐落在天地之間,流水無情,終日裡繞著它兜兜轉轉。

寂寥,蕭索,抑鬱,惆悵。

有了這樣的氛圍,下一句的出現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如此蕭瑟的景象,又被夕陽籠罩,望著天邊將要落下的夕陽。

黯然銷魂。

這首詩妙處在哪裡?他在唐代之前,就已經能夠非常自然地塑造一個詩境出來,在詩境中盡情揮灑自己的情感,意境渾成的同時,語言自然流轉,最後的抒情也恰到好處。

楊廣想要表達什麼具體的東西嗎?

沒有,在詩中,我們只是感受到一種情緒,一種心境,這也正合了唐詩含蓄蘊藉的特點,可謂是開唐詩先聲的詩篇。

相關焦點

  • 王維很著名的一首詩,紅豆與「相思」,短短20字如今已家喻戶曉
    絕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會認為這是一首關於愛情的詩,可是人們忘記了,王維又被稱為「詩佛」在佛的眼中,相思就僅僅是相思而已,與性別無關。這首詩的另一個名字叫《江上贈李龜年》,李龜年這個名字大家應該聽著很熟悉吧,杜甫也曾經為李龜年寫過詩,《江南逢李龜年》。
  • 李白描寫美人的一首詩,無一「美」字卻美到窒息,僅28字流傳千古
    最絕妙的是,詩中採用了大量修辭手法,使得全詩雖然沒出現一個「美」字,但是卻美到讓人窒息,通過短短28個字,我們就真切的感受到了楊貴妃的絕世驚豔。正因如此,這首詩才能夠流傳千古,成為一首膾炙人口的作品,這也正是中國漢字的魅力所在。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千年文學界,在「不務正業」這件事情上,李煜真的是達到了極致。提到他,很多人最先想起的不是他做皇帝時做了什麼大事,反而是他那三十多首詞作。筆者說僅有三十多首,不清楚是否會有朋友感覺有一些詫異:才那麼點數目嗎?是的!
  • 李白託關係時寫的一首詩,開篇14字就氣勢磅礴,流傳千古
    若要轉載,請聯繫我授權哦~~~"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是流傳千古的名句,是大鵬壯志凌雲、豪氣沖天形象的經典描述,出自李白的《上李邕》。上李邕唐代:李白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一是"冷遇說",一是"知己說"。①冷遇說目前,多數唐詩鑑賞的書籍中,都是用「冷遇說」闡釋這首詩的。"冷遇說"認為,李白拜見李邕時,因為言行不拘禮法,讓李邕不悅。
  • 劉禹錫的一首五言詩,起句就感人肺腑,最後10字更流傳千古
    當時他正在患病,卻收到了白居易的《詠老贈夢得》的詩作,便寫了此詩作答。白詩寫得較為消極低沉,劉詩則比較曠達樂觀。末二句完分表達了「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邁感情。我們先了解一下白居易的這首詩:詠老贈夢得 白居易與君俱老也,自問老何如。眼澀夜先臥,頭慵朝未梳。
  • 一首流傳1400多年的無名氏作,無一生僻字,初讀卻讓人百思不得解
    光是在《全唐詩》中,就有500多首無名氏之作,其中《哥舒歌》和《金縷衣》還被收入了《唐詩三百首》,成為了千古名作。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無名氏之作,來自隋代的《綿州巴歌》,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這是一首曾流傳在蜀地綿州的民謠,一般來說民謠都是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在民間流傳,所以生命力不會太強,但這首民謠式的詩歌卻能流傳至今,原因就在於它寫得既有趣又生動。
  • 季羨林的一首詠泰山詩,通篇大氣磅礴值得一讀,不愧是國寶級文人
    遺憾的是臧克家先生這首詩,季老沒寫唱和之作。不好愛好詩詞的朋友,其實都很想知道,精通12國語言,在語言文字上很有天賦的季老,寫起詩來是什麼水平。本期筆者就和大家分享一首季老的詠泰山詩,一首詩見大師的真水平:詠泰山詩,在古代是很多的,最有名的是杜甫的《望嶽》,其中的千古名句「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和「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都令人讚嘆。
  • 宋代高僧一首28字的詩,哲理深刻、流傳千古,現在2個字就能概括
    若要轉載,請聯繫我授權哦~~~"春有百花秋有月"是流傳千古的名句。目前,這首詩主要有以下三個版本。然而,不論作者是誰,這首詩,或者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偈(梵語"頌",即佛經中的唱詞),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十分深刻,讀之令人感慨難忘、回味無窮。釋慧開的這首頌,出現在他的作品《無關門》中,緊跟在一個故事後面。故事的開頭是這樣寫的:南泉因趙州問:"如何是道?"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女詞人,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與辛棄疾合稱「濟南二安」,有著「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從李清照待字閨中時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到嫁為人婦後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我們可以在一首首詞中,了解到李清照的悠閒生活,體會她對身世的悲嘆。
  • 孟浩然的一首20字的小詩,內涵原來如此豐富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詩人,他的詩膾炙人口,在那時是家喻戶曉的。孟詩人有一首詩叫《春曉》,大家讀了多少年,有的是從小學就開始背誦的,可是隨著時光飛逝,我們才會發現他詩中還會有一些其他的內涵在裡面。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 王維一首送別詩,最後兩句堪稱神來之筆,後世讚嘆不已,流傳千古
    在送別詩上,王維也絕對可以堪稱是造詣不凡的,比如說在他的好友元二離開渭城之時,他為好友所寫下的那首《送元二使安西》就成為了一首流傳千古的佳作,被後世無數之人引用。而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也是這樣一首送別詩,送別詩是古代詩歌中的一大種類,幾乎但凡是能夠叫出名的詩人,都寫過與此相關的詩作,而王維這首詩在其中也絕對算得上是一篇難得的佳作。
  • 一首男人應該順著讀,女人應該倒著讀的奇詩,怎麼讀都滿是愛意
    給這句話加上一個問號,則整句話的意思完全不一樣了。"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加上一個問號,連主語都不一樣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可不僅僅是體現在此。我認為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的,便是古詩詞了。中華三千年詩詞文化,誕生了無數著名的詩人,也誕生了無數經典的佳作。當然也有一些,並不出名的詩人,寫出過流傳千年的經典。
  •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杜甫被稱為「詩聖」,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膾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經典的詩作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感嘆間,千古名作《蜀相》就此而生。其詩最後14字更是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 劉禹錫很曠達的一首詩,五六句是千古名句,最後二句神來之筆
    比如,一提起李白,都知道他是以浪漫著稱的詩仙,一提起王維,也都知道他是以恬淡聞名的詩佛,而本文要提到的則是被稱為詩豪的劉禹錫。劉禹錫為人曠達樂觀,這種性格也很自然的滲透在他的詩詞作品中,因此讀劉禹錫的詩詞,總會覺得有一種豪放曠達的意味,尤其那二句「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便是最好的證明。
  • 北島一首經典的現代詩,題目兩個字,內容僅有一個字,卻廣為流傳
    今天我們來讀一首北島的經典詩歌,題目有兩個字,而內容僅有一個字,卻廣為流傳,引人遐思。《生活》網題目是生活,而生活的核心是網。相較於對詩歌的解讀或者形式的震撼,人們對於這首《生活》的爭議主要集中在:它究竟是不是詩,或者能不能稱之為詩的問題。當然,僅憑直觀理解,不少人不免痛心疾首,開始大力斥責中國詩壇的魚龍混雜:假如一個字是詩,那麼字典都是一本詩集了!獨字不成詩,是眾所周知的文學觀念,但這首詩卻不能套用此理論,因為它擁有一個不可動搖的前提,那就是題目。
  • 陸遊最著名的20首詩,值得你收藏
    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上過前線作戰,一貫主張抗金,為主和派所忌,任職期間多次遭到罷斥。晚年退居家鄉,過著清貧、憂憤的生活。臨終作詩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復失地。存詩9300多首,是我國現有存詩最多的詩人。
  • 只寫了一首牛詩就名傳千古的王灣,《次北固山下》賞析
    《次北固山下》,是唐人王灣的詩。王灣,不是朝廷大佬,也不是高產詩人,他流傳下來的詩歌僅有十首,但他確是著名詩人。他只寫了一首著名的詩,就是《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有一句有名的句子,叫作「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很多不熱愛唐詩的人都知道。
  • 杜甫最落魄時的一首詩,身處困境卻樂觀向上,其中7個字流傳千古
    也正是在此時,他寫出一首經典詩篇,彰顯出他身處困境卻樂觀向上的心態,其中7個字流傳千古。《曲江二首》其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從題目可看出,是杜甫到曲江遊玩時,有感而發而創作的詩篇。
  • 高適的這首詩僅有4句,卻能感悟人間最真摯的友誼,值得一讀再讀
    正所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也許你和某一位詩人就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達成了知己般的共識。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別董大·其一》,便是一首關於知己,也關於離別的經典詩篇。它出自於唐代著名邊塞詩人高適之手,是高適組詩作品《別董大二首》的第一首。題中提到的「董大」,一般認為是當時著名的音樂家董庭蘭,因其在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稱「董大」。
  • 王勃的一首送別詩,僅有40字,卻有兩句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到了隋朝,有一位無名氏寫的送別詩:「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未歸。」楊柳青青,柳條垂地。楊花隨風飄舞,不論東西。送行的人們,為了表達挽留之情,把柳條都折盡了。今天一別,不知道何年何月,你才能回來呀?語言簡潔明了,通俗易懂。然而感情真摯,情誼深厚,不失為送別詩中的精品。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首,唐代詩人王勃寫的一首送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