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4 21: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等你的 西北工業大學
還記得2020年10月工大上新的文創產品嗎?
↓↓↓
工大文創上新啦!尋找工大「錦鯉」~~
各種工大專屬寶貝剛一上線就受到了大家的追捧
今天,我們又來啦!
工大文創由你決定!
關於舉辦西北工業大學
首屆校園文創設計大賽的通知
各位師生員工、校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35年將我國建設成為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並強調在「十四五」期間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我校高度重視文化傳承創新,通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完善學校精神文化體系,新時代大力弘揚「三航精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激發師生愛國奮鬥精神,育國之棟梁,鑄國之重器。
校園文創產品是推動校園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為傳承和弘揚工大文化,我校現開展「首屆校園文創設計大賽」。此次設計大賽以「傳承『三航精神』,弘揚工大文化」為主題,通過大賽挖掘文化創意,培養學生文化創新精神,整合學校文創資源,致力於開創新時代屬於工大人的文創品牌。
一、大賽介紹
1.大賽主題:傳承「三航精神」,弘揚工大文化
2.參賽對象:全體在校學生、教職工、海內外校友
3.參賽形式:個人或團隊形式參賽
4.組織單位:
(1)主辦單位:黨委宣傳部、後勤產業集團、黨委學生工作部、校團委、校友總會辦公室
(2)承辦單位:機電學院、後勤產業集團商貿服務中心
5.大賽日程
作品徵集:2021年3月20日截止
組織評審:2021年3月21日—3月31日
入選公示:2021年4月1日—4月3日
獲獎公布:2021年4月10日前
二、參賽細則
1.本次大賽主要徵集校園文化創意產品,作品內涵應該緊密結合學校特色:學校辦學理念、校歌校風校訓等精神元素、學校歷史、學校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三航」科技及文化、校園代表性景觀(建築、雕塑、自然環境等)、西工大視覺形象識別系統(可參考西工大主頁發布的最新版VI系統),師生所熟知的校園生活細節等。鼓勵創作者圍繞但不限於以上內容展開創意設計。
2.參賽作品類型包括但不限於文創禮品、辦公文具、生活用品、產品包裝、創意飾品等。例如:西工大吉祥物、文化服飾、紀念徽章、建築模型、手繪地圖、明信片、滑鼠墊、書包、文具、擺件、模型、水杯等。
3.參賽作品必須為原創設計作品。鼓勵參賽作品多樣化和系列化,以適應不同用途和群體。如日常使用、個人留念、活動獎勵、校際贈送等。注意:所提交的同一名稱下的多件系列作品將視為一份參賽作品參評。
4.作品評審參考標準:
①緊扣主題,反映「三航」特色和工大文化;
②有較強實用性和市場潛力;
③有較好形式美感和創意構思;
④生態環保、健康安全。
5.作品提交要求:
①每份參賽作品需附報名表,填寫參賽者及作品相關信息。參賽報名表請見附件;
②電子版效果圖或手繪稿圖片(A4幅面、100dpi以上、JPEG或PDF格式),每件作品至多3張,須包括作品整體圖、基本外觀尺寸、細節及結構表示等;
③鼓勵提交實物或模型;
④作品通過郵件發到指定郵箱:npu_creative@126.com,作品文件連同參賽報名表以壓縮包形式上傳,命名方式為「作品名稱+作者姓名」。
三、大賽獎勵
徵稿結束後,由主辦方聘請校內外專家組成評委會,依據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對作品進行評選,評選結果在校內媒體予以公示,公示期結束後向獲獎者發放獎勵。
獎項設置如下:
一等獎 1 名,頒發榮譽證書及獎金5000元;
二等獎 3 名,頒發榮譽證書及獎金2000元;
三等獎 6 名,頒發榮譽證書及獎金1000元;
優秀獎10名,頒發榮譽證書及紀念品。
備註:如參賽作品未能達到獲獎標準,該獎項可以空缺。另,以上獎金均為稅前,獲獎者需自行支付稅金。
四、相關事項
1.大賽所有獲獎作品智慧財產權歸大賽主辦方所有;未獲獎者在一個月內可選擇通過電子郵箱告知主辦方收回作品智慧財產權,逾期視作放棄。所有主辦方享有智慧財產權的作品不允許參賽者及他人對外二次投稿及商業化生產。
2.參賽作品要求原創,嚴禁抄襲,如因抄襲或剽竊他人作品、竊取商業機密而發生產權或版權糾紛,由參賽者自行承擔責任,並取消其參賽資格。
3.對於所有授權作品,主辦方享有對其進行媒體宣傳、出版發行、展覽展示、商業推廣的權利。
4.投稿作品稿件一律不予退還,請投稿者自行備份。
5.在進行評審之前,投稿者有權向大賽主辦方申請要求撤回其投稿作品。
6.與本次大賽有直接關係的工作人員不得參加投稿。
7.本次大賽的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凡參加大賽者即表示同意遵守本次大賽的全部規定。
聯繫人:張老師,電話:13520516038
《西北工業大學文創設計大賽報名表》下載連結:
https://pan.baidu.com/s/1XZ0yJVgVQpdsAeBSGzetwA
提取碼:6406
原標題:《關於舉辦西北工業大學首屆校園文創設計大賽的通知》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