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華盛頓特區市長穆裡爾·鮑澤為一個新路牌揭名。該路牌被命名為「黑人的命也是命」,離白宮近在咫尺,中間只隔著拉斐特公園。
鮑澤同時還下令用明黃色油漆將「黑人的命也是命」幾個字寫在馬路上。鮑澤表示,華盛頓特區的人民可以用和平的方式聚集在街頭進行抗議。
歐巴馬:種族主義是社會的原罪,不應該發生在2020年的美國
作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裔總統,歐巴馬是首位就「弗洛伊德之死」公開發聲的前總統。
5月30日,歐巴馬在聲明中寫道:「因種族而被區別對待是數百萬美國人民悲劇性的、痛苦的、憤怒的『常態』。這種事情不應該發生在2020年的美國,這是不正常的。如果我們想讓下一代在一個滿懷理想的國家中長大,我們必須變得更好。」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聲明
6月3日,歐巴馬再次就此事發表公開講話表示,「弗洛伊德之死」引發全國動蕩,這也是美國重新審視並解決種族主義問題的機會,「種族主義是我們社會的原罪」。他呼籲美國人民共同努力應對這個問題,改變現狀並實現理想。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5月30日就「弗洛伊德之死」發布聲明。柯林頓表示,沒有人應該以弗洛伊德那樣的方式死去。如果你是一個美國白人,可能不會經歷這些。這個事實強調了一個令人悲痛、令人憤怒的現狀,那就是膚色可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聲明
他表示,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個夢想》演講中稱,希望他的四個孩子可以生活在一個不以膚色來劃分而以品格來評價他們的國家。但如今,這個夢想「似乎更加遙不可及了」。
美國前總統喬治·W·布希6月2日就弗洛伊德之死發聲。小布希在聲明中稱:「這是讓我們傾聽的時刻,這是讓美國人民反思我們悲劇性失敗的時刻。對於喬治·弗洛伊德窒息致死我深感悲痛。」
△美國前總統小布希聲明
現年95歲的美國前總統卡特6月3日就「弗洛伊德之死」發表聲明。在聲明中,卡特表達了對種族歧視的憤怒和對受害者及其家人的同情,並呼籲美國當權者挺身而出對抗種族主義。
卡特表示:「1971年,我在喬治亞州州長就職演講上說,種族歧視的時代已結束,而近50年後的今天,我滿懷悲痛和失望,還要把這話再重複一遍」。卡特同時反對全美範圍內抗議事件引發的暴力衝突,「我們必須讓種族歧視暴露在聚光燈下,但暴力行為不是解決辦法。」
△美國前總統卡特聲明
6月4日,一段視頻顯示,在紐約布法羅市,一名75歲老人遭到警察莫名推倒。該老人頭部著地後鮮血直流,一度失去知覺。視頻顯示,有警察曾想第一時間進行救助但被制止。這一情況再度引發抗議者的憤怒情緒,此後又有抗議者被捕,現場的記者也被要求退後,並被阻止拍攝。
6月5日,紐約州州長科莫就此事表示,看到視頻時「噁心到了胃裡」。他表示,肇事警察當天就已被革職,目前在接受犯罪調查。科莫強調,布法羅市的事件不能成為另一個明尼阿波利斯警察暴力事件,紐約要吸取取教訓,讓「正義之輪」更快前進。
據美國媒體6月5日報導,「弗洛伊德之死」案發地明尼阿波利斯市的議會已同意「禁止警察在執法過程中使用『膝蓋限制』和『鎖喉』動作」,但這項禁令還需要得到法院的批准。目前,明尼蘇達州州長蒂姆·沃爾茲已證實了這一消息。
此外,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紐瑟姆6月5日也表示,他將下令禁止該州州警訓練使用「鎖喉」動作,並支持立法禁止全加州地方警察使用這種動作。
當地時間6月4日晚,華盛頓電閃雷鳴,暴雨驟起。位於哥倫比亞特區美國國家廣場中心的標誌建築——華盛頓紀念碑被閃電擊中。
華盛頓紀念碑,是為紀念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而建造,也是世界最高的石制建築和最高的「方尖碑」建築之一 。
僅在兩天之前,美國威斯康辛州也出現了類似的一幕。
在雷雨暴風天氣中,當地的一處地標——世界上最大的一面自由懸掛式美國國旗被撕成兩半。
6月5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廣東3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上海1例)。
當日新增治癒出院病例2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488人,重症病例無變化。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63例(無重症病例),現有疑似病例2例。累計確診病例1771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1708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6月5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67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78329例,累計死亡病例4634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3030例,現有疑似病例2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746611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890人。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例(境外輸入2例);當日無轉為確診病例;當日解除醫學觀察42例(境外輸入2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257例(境外輸入41例)。
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1590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1102例(出院1045例,死亡4例),澳門特別行政區45例(出院45例),臺灣地區443例(出院429例,死亡7例)。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截至北京時間6日7時33分,全球確診病例達6724516例,死亡病例為394018例。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截至北京時間6日7時33分,美國確診病例達1894753例,死亡病例為109042例。根據波士頓醫學中心和波士頓大學醫學院6月5日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有26個州發現超過半數的新冠肺炎死亡來自長期護理機構。其中明尼蘇達州和羅德島州位居榜首,長期護理機構的死亡佔總死亡人數81%,康乃狄克州和新罕布夏州緊隨其後,分別佔據71%和70%。
美國另有11州目前並不統計長期護理機構中的新冠死亡數據,調查人員表示這一缺漏或造成美國總新冠死亡人數的低估。「一旦我們獲取準確的各州死亡人數,我們很有可能會看到美國的總計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會有很大的提升」,參與報告撰寫的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醫學教授託馬斯·佩爾斯表示。
當地時間6月5日,美國紐約市市長比爾·德布拉西奧表示,該市醫院接收新冠肺炎入院患者數量正在翻倍增長。德布拉西奧說,6月3日有至少84名患者入院,相比前一天48人入院幾乎翻倍。
當地時間6月4日,美國伊利諾州州長籤署行政令,宣布伊州境內的學校將可以恢復正常的面對面夏季課程,但是必須遵循該州重啟第三步的相關疫情防控措施:課堂最多不超10人、保持社交距離、師生均須戴口罩等。不過最終是否恢復面對面授課的夏季課程,將由伊州各學區及相關私立學校自行決定。
當地時間5日,世衛組織召開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已更新口罩使用指南,包括應佩戴口罩的人群、何時佩戴口罩以及口罩應使用的材質等相關建議。
根據更新後的指南,世衛組織建議疫情廣泛傳播區域的所有人,在衛生機構臨床區域使用醫用口罩;在社區傳播區域,建議60歲以上和有潛在疾病的人群,在無法保持身體距離時,應佩戴醫用口罩;建議各國政府應鼓勵公眾,在疫情廣泛傳播和難以保持身體距離的情況下,比如在公共運輸工具、商店或其他擁擠環境中,佩戴口罩。
根據義大利民事保護部門公布的數據,截至當地時間6月5日18時,義大利新增確診518例,累計確診234531例,新增死亡病例85例,累計死亡33774例。
當地時間5日,根據西班牙衛生部發布的最新數據,西班牙確診病例累計240978例,累計死亡病例27134例。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疫情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6月6日6時30分左右,巴西累計確診614941例,累計死亡34021例。目前巴西死亡病例已超過義大利,位列全球第三。
從2月下旬該國報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到突破61萬,用了短短100天時間。僅上個月,該國確診病例就增加了40多萬。
已有7位州長的新冠肺炎檢測呈陽性
巴西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內,已有7位州長的新冠肺炎檢測呈陽性。巴西中部的馬託格羅索州州長於4日宣布自己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今年4月份,裡約熱內盧州、帕拉州和阿拉戈斯州州長分別表示感染了新冠病毒,在5月份,伯南布哥州、聖埃斯皮裡圖州和羅賴馬州州長也表示他們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來源:新聞聯播、央視新聞、海外網、國家衛健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