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籃球之神」麥可-喬丹,相信只要NBA球迷都會有所了解,即使不是NBA球迷的「路人甲」,可能也會對這個名字有所耳聞。
在1963年2月17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的喬丹,在1984年的選秀中被公牛隊以探花秀選中。15年的職業生涯中,喬丹常規賽場均可以拿下30.1分6.2籃板5.3助攻2.35搶斷,季後賽場均可以拿下33.4分6.4籃板5.7助攻2.1搶斷,獲得了2次奧運會金牌、6次NBA總冠軍、5次常規賽MVP、10次得分王、3次搶斷王等等榮譽,而這還是在喬丹巔峰期間退役了幾年的情況下達成的。最後,喬丹在退役後直接買下了黃蜂隊,成為了球隊的老闆。
或許有人會認為數據比喬丹厲害的大有人在,比如單場100分的張伯倫、拿過11次總冠軍的拉塞爾等等歷史巨星,憑什麼喬丹可以成為公認的NBA歷史第一人呢?
因為喬丹的偉大並不僅僅體現在NBA所獲得的榮譽與數據上,而在於他重新定義了籃球這項運動,是他讓NBA走向了全世界,也讓世界上擁有更多的籃球愛好者。
於是,喬丹成為了「籃球之神」,球迷遍布世界各地。即便到現在,依舊有人在「吹捧」喬丹的偉大,喬丹的前隊友皮蓬便是其一,皮蓬經常在各種媒體平臺稱讚喬丹的偉大,甚至經常把喬丹拿來和現役的一些超級巨星去作比較,去「貶低」他們,至於是不是為了突出作為前隊友的自己呢?那就不得而知了。
然而,皮蓬卻在近日「翻車」了。
在接受英國《衛報》的時候,談及《最後一舞》這部紀錄片,皮蓬說道:「我認為這個紀錄片所描述的內容並不夠準確,它確實定義了籃球時代最偉大的成就,但是這個成就是由兩個偉大球員共同完成的,並不能忽略這個點。我認為紀錄片更多是喬丹想提高自己,讓自己更耀眼。我覺得這樣不合適,甚至適得其反,會讓人們看到喬丹怎樣的為人個性。」皮蓬表示自己已經跟喬丹反映了這個問題,而喬丹也接受了。
在皮蓬的這番話中,我們不難看出,皮蓬是想讓人們知道自己的存在,知道他也是個偉大的球員,是他和喬丹一起成就的偉大,而非喬丹一個人造就的傳奇。
是的,以「吹捧」喬丹作為己任的皮蓬終於發現,人們只會記得喬丹的偉大,並不會有他的一席之地,他想借風使船的想法落了空。想必,以後或許再難見到皮蓬在媒體平臺單獨稱讚喬丹了吧。
不過,皮蓬其實也沒說錯,籃球是一項團體運動,講究團隊配合,無論個人如何優秀,也需要隊友的輔助。皮蓬曾6次獲得NBA總冠軍,3次入選最佳一陣,8次入選最佳一防,2次獲得奧運會冠軍,以及獲得過1次NBA全明星賽MVP。當時的皮蓬與喬丹被稱為公牛的「滴血雙角」,也是憑藉著他的鐵血防守與喬丹的強力進攻,才能成就赫赫威名的公牛王朝。
所以,站在皮蓬的角度來看,他的說法確實沒有錯,沒有他的付出,所謂的傳奇或許就不會出現了。而且,畢竟不是誰都甘心充當綠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