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檢查要驗血?發現白細胞減少了,怎麼辦

2020-12-12 軍哥聊健康養生

生活中我們如果到醫院檢查身體,很多情況下都會驗血。很多朋友不理解,為什麼症狀不同的疾病都要用驗血來檢查呢?

為什麼很多檢查要驗血

其實驗血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檢查方式,通過儀器檢驗後,醫生就能分辨出患者存在哪一方面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一般去醫院都會先做個血常規,血常規檢測會有很多的項目,一般包括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以及血小板等。其中呢?每一種項目的數值異常可能意味著你某一方面出現了問題。

人體的血液中主要有三種成分,分別是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各自發揮自己的功能。紅細胞攜帶氧氣,給機體供氧,同時排出二氧化碳。血小板參與止血和凝血,如果不小心劃傷了,血小板會馬上聚集,形成凝血塊,達到止血的目的。關於白細胞,很多人一頭霧水。其實白細胞是人體的免疫系統組成之一,類似人體的警察哨兵,保護身體免受感染和入侵。

如果沒有了白細胞,甚至是白細胞之中的某一種成分減少其實都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這可以通過病毒來說明,病毒其實不僅僅是攻擊了我們身體血液之中的CD4陽性的淋巴細胞就讓我們全身失去了免疫的功能。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白細胞並不是單一的細胞,又可以細分為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其中粒細胞又可以分為嗜酸性粒細胞,嗜中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

白細胞數量減少,會引發出各種不適,對人體免疫系統造成了很大危害。白細胞的正常值是在4千-1萬之間,如果低於4000,則被稱為白細胞降低。

那麼白細胞低對我們人體有哪些影響哪?

一般來說,白細胞輕度減少的時候,患者可不出現特殊的症狀,中度減少者患者或許就會出現疲乏、無力、頭暈、食慾減退等非特異性的症狀。中重度白細胞的減少,患者非常容易發生身體各臟器的感染,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則越低,感染發生的機率則越高。

中性粒的細胞絕對計數低於2.0×109/L的時候,則稱為中性粒細胞減少症,中性粒細胞如果低於0.5-10^9稱之為粒細胞的缺乏,如果粒細胞缺乏持續一周,感染發生機率為100%。

最常見的感染部位主要包括呼吸道、胃腸道、泌尿生殖道、皮膚軟組織等等,主要的表現為咳嗽、咳痰、發熱、嘔吐、腹痛、腹瀉、尿頻、尿痛等相關的症狀,甚至發展到敗血症以及膿毒血症。

但是,白細胞減少之後呼吸道尤其是肺是最危險的器官,全身上下,與外界連接的無菌器官的也只有肺,如果一旦白細胞減少甚至是缺乏,肺則是最容易被細菌感染的器官。

總而言之,查明原因之後根據病因來進行治療,輕度的白細胞低,無需太過的擔心,可以不用藥物,平時的時候儘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防止交叉性的感染。

最後提醒大家不要吃不新鮮以及隔夜的食物,防止腸道的感染。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常常白細胞低,為什麼病毒感染白細胞會減少?醫生告訴你
    媒體對新冠肺炎的宣傳,讓人們了解到:當肺部有炎症時,如果血常規檢查中白細胞低,醫生會高度懷疑新冠病毒感染。因為,白細胞減少,往往是病毒感染的跡象,而新冠病毒也是病毒,大多數新冠肺炎的患者,白細胞是減少的,特別是其中的淋巴細胞,減少更為明顯。
  • 體檢發現白細胞減少是生病了嗎?不要著急下定論,或有別的原因
    不過應該很少有人知道白細胞也是分有很多種類的,每一個品種的白細胞都擔當著不同的作用,在體內起著不同的功能。有一些人在去醫院做體檢後發現自己的白細胞減少涉時候就感覺到很慌,其實不用太過擔心白細胞減少在大部分情況下屬於正常情況。可以看看以下導致白細胞減少的原因及它的一些伴隨症狀:白細胞減少是生病了嗎?
  • 檢查發現白細胞升高會影響試管嬰兒的正常治療嗎?
    準媽媽做血常規檢查時,發現白細胞值高於正常範圍,就很擔心,害怕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那麼,試管嬰兒順利懷孕後發現白細胞高對胎兒有影響嗎? 白細胞高本身對胎兒發育沒什麼影響,但如果孕婦因為白細胞偏高,在沒有醫師的指導下胡亂用藥就會對胎兒發育造成影響。
  • 孩子驗血小知識,值得收藏!
    血常規檢驗屬於輔助診斷,不是孩子一生病就必做的檢查。驗血在感冒或流感初期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它的結果對治療沒有幫助,因為感冒、流感都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沒用,即使白細胞偏高。 但如果患兒發燒過個4-5天沒有退下去,或者精神或呼吸愈來愈差,那時候再驗血才有意義。如果白細胞很高,那要考慮有沒有肺炎等併發症。
  • 疑似潰瘍性結腸炎怎麼辦?這4樣檢查,你一定要清楚,幫助確診!
    審閱者: 楊濤(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很多人都會有胃痙攣和腹瀉症狀。但是,如果經常出現這些症狀,並且較為嚴重(痙攣極其嚴重、出血性腹瀉),則需要就醫。你可能是患上了潰瘍性結腸炎。 這是一種大腸或結腸疾病。病因尚不清楚,並且沒有治癒方法。
  • 化療後白細胞減少正常嗎?若低於這個數,化療可能就沒必要了
    在癌症加重的過程中,可能需要利用到化療這種方式進行改善,化療指的是使用化學藥物控制癌細胞的一種手段,在很多癌症的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經過化療之後患者體內的白細胞數量會減少,而白細胞可以幫助殺滅入侵的細菌和病毒,那麼,為什麼化療之後白細胞數量會減少呢?為什麼化療之後白細胞數量會減少呢?
  • 為什麼急性白血病的白細胞指標是升高的
    平常呢,我們去醫院做檢查,普通人第一個一般就會想到抽血,很多人去醫院一開始就會去問還用不用查查血象,可見,關於血液血象這方面是多麼普及。而其中,如果是診斷為白血病了,好吧,一個令人非常噁心的疾病,也是屬於惡性腫瘤,難治,死亡率居高不下,為什麼它的白細胞指標是升高的呢?
  • 白細胞減少症是什麼病?嚴重嗎?
    核心提示:白細胞減少症為常見血液病。凡外周血液中白細胞數持續低於4×10^9/L時,統稱白細胞減少症,若白細胞總數明顯減少,低於2×10^9/L,中性粒細胞值低於0.5×10^9/L,甚至消失者,稱為粒細胞缺乏症。前者臨床主要表現以乏力、頭暈為主,常伴有食慾減退、四肢酸軟、失眠多夢、低熱心悸、畏寒腰酸等症狀;後者多以突然發病,畏寒高熱,咽痛為主。
  • 家長開始不想給孩子驗血常規,沒想到一查竟是白血病
    「我家孩子又沒發燒,哪裡需要驗血?
  • 寶寶白細胞低怎麼辦?
    很多有小寶寶的家庭,家長會發現寶寶在出生以後,經常會發生感冒等疾病。即便是沒有明顯的感冒,有時候也會出現濃稠的鼻涕,甚至鼻涕中帶有血絲。此時很多家長帶著寶寶到醫院的兒科檢查,還會發現兒童的白細胞偏低,家長就會表現得尤為擔心。
  • 白細胞減少吃什麼恢復得快?
    白細胞,在人體中起著非常重要的防禦作用,是我們體內的免疫細胞,然而,當身體健康出現問題時,尤其是血液病發生後,常伴有白細胞低的情況。而白細胞減少最直接的影響是導致我們機體免疫力降低,因此,及時恢復白細胞正常是關鍵!
  • 白細胞酯酶是什麼,它竟與女性炎症有關,如何預防
    經常到醫院做婦科檢查的人都會看到檢查報告中有白細胞酯酶這項指標,儘管經常看到,但是對於它到底是什麼,知道的人卻不多,因此很多女性朋友都想知道白細胞酯酶到底是什麼,這一項檢查有什麼意義?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這項檢查,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白細胞酯酶的有關知識。
  • 白細胞低不及時治療,嚴重威脅生命!白細胞減少症可以吃歸脾丸嗎
    白細胞減少症指的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數目減少,低於正常值的下限。正常人白細胞的數目在4000到1萬每微升。所以當每微升白細胞的數目少於4000時,就稱之為白細胞減少症。由於白細胞負責人體的免疫系統,白細胞減少症時,人體的免疫能力會下降。患者可以出現頭暈乏力,食慾減退,低熱等非特異性的表現。除此之外,白細胞減少症對人體造成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引發感染性疾病。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原因是什麼?
  • 科普:為什麼白細胞和血小板太低不能放療?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8月3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放療過程中要注意血象檢查》。臨床上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接受放療的病人白細胞出現了降低,是該繼續放療?還是暫停放療後升白?這個尺度該如何把握呢?
  • 山東濟南專家:小孩白細胞低是怎麼回事?怎麼辦?
    核心提示:每個家庭對自己孩子的身體狀況都是非常在意的,但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寶寶如果白細胞偏低,免疫力也會慢慢下降,從而會導致各種不適的症狀,這樣很多媽媽都非常擔心。寶寶白細胞低是什麼原因,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已是很多寶媽想要了解的問題,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白細胞高就是白血病嗎?
    血常規是血液檢查中最普遍的一項,也是反映人體許多問題的一個檢查,尤其對於是一些血液病,通過血常規檢查能在早期發現問題。 白細胞高是白血病嗎?血常規能不能查出白血病呢? 單純的白細胞偏高是不能確診為白血病的,但是白血病患者在做血常規檢查是會出現白細胞過高的情況,可以說白細胞過高是白血病的一種症狀,一般三個指標異常可懷疑是白血病。
  • 醫生為什麼喜歡查血常規?
    孩子上醫院,先查個血,然後說白細胞高,是細菌感染,要吃抗生素,這應該是很多家長的經歷。 但因為血常規簡便快捷,很容易開展,中國醫生們又建立了白細胞高=細菌感染的思維定式,所以就把這項檢查當成了判斷用不用抗生素的工具。 血常規或許篩查出了一些需要治療的病,但本不需要開抗生素只因白細胞高而開的情況肯定更多,所以在實際應用中,血常規這項檢查,已經是弊遠大於利了。
  • 白細胞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症
    原創 龍華醫院血液科 龍醫傳薪(圖片來源:覓元素)人們通常所說的白細胞減少其實是一組疾病,它根據白細胞減少的程度和種類分為白細胞減少症、粒細胞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症。
  • 白細胞與中性粒細胞升高就是細菌感染?
    臨床上,血常規中外周血白細胞(WBC)計數與中性粒細胞百分比是傳統的判斷是否為細菌感染的篩查工具之一,WBC 計數也常被用來作為評估發熱患兒發生嚴重疾病風險的標準之一。 比如流感,在最初數天內 WBC 計數大多減少,中性粒細胞也明顯減少,在並發肺炎時,WBC 計數可能並不會增高,反而還會進一步下降,甚至低至(1~2)×19/L,此時可能就不是單純的病毒感染,而是並發嚴重的細菌感染了。
  • 白細胞酯酶 白細胞酯酶陽性是什麼意思
    白細胞酯酶其實是細胞中的一種酶,白細胞酯酶的作用還是比較大的,對於檢測身體的健康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幫助我們來檢測婦科疾病的。那麼白細胞酯酶怎麼查呢?白細胞酯酶陽性是什麼意思呢?白細胞酯酶我們需要有了一個詳細的了解,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我們檢查身體出來身體的問題,那麼白細胞酯酶具體是什麼呢?如果判斷白細胞酯酶是否正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