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由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中國外文局人民中國雜誌社、日本科學協會共同主辦的「熊貓杯」日本青年感知中國徵文大賽2020線上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
受當前中日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影響,「熊貓杯」頒獎典禮首次改成了線上頒獎的形式。中國外文局副局長方正輝、日本科學協會常務理事顧文君、森大廈株式會社顧問星屋秀幸、東日本國際大學客座教授西園寺一晃等嘉賓、大賽合作機構代表、日本青年獲獎者約100人進行了線上交流。
「熊貓杯」日本青年感知中國徵文大賽2020頒獎儀式現場
投稿總數突破3000份
「熊貓杯」徵文大賽創辦於2014年,以「@Japan 我與中國」為主題,用日語面向16歲至35歲的日本青年徵文。迄今為止,大賽已成功舉辦7屆,總共收到來自日本全國47都道府縣逾3000份投稿。
去年6月2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大阪峰會前夕,給「熊貓杯」參賽者中島大地覆信,在中日兩國引起強烈反響。兩國各界對大賽的關注度大幅提高。
今年大賽徵稿工作雖受到新冠疫情的嚴重衝擊,主辦方依然收到了481份投稿。經評委嚴格評審,大賽最終評選出優秀獎10名、入圍獎10名、佳作獎35名和組織獎3名。其中,組織獎分別為立命館宇治高等學校、大阪府立柴島高等學校、聖心女子大學摘得。
方正輝致辭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方正輝在致辭中談到,去年6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給獲獎青年中島大地的覆信中提出「希望中日兩國青年加強交流互鑑、增進相互理解、發展長久友誼,為開創兩國關係更加美好的明天作出積極貢獻」。習主席的回信不僅是對「熊貓杯」所有參與者的巨大鼓舞,同時也為深化兩國青年友好交流指明了方向。
他強調,中日兩國人民在今年抗擊疫情的過程中,發生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希望疫情過後,獲獎青年能夠實現訪問中國的願望,到中國各地走走看看,全方位地感受中國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和經濟社會發展,與中國青年開展面對面的坦誠交流,從而更加直觀了解一個鮮活、立體、真實的中國。
人民中國雜誌社社長陳文戈擔任儀式主持人,並代讀了孔鉉佑大使的書面致辭
儀式上,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特命全權大使孔鉉佑從東京發來書面致辭,表示今年很多參賽青年不約而同地選擇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為主題,描繪和歌頌中日民眾在共同抗擊疫情時展現出的「一衣帶水、同舟共濟」的寶貴精神,令人十分感動。
他指出,作為肩負中日兩國未來的年輕一代,希望大家積極承擔起時代賦予的責任,從身邊小事做起,做中日世代友好的傳承人、中日民間交流的先行者、中日互利合作的生力軍,以青春和活力譜寫中日關係的新篇章。
尾形武壽以視頻形式發來寄語
日本財團理事長尾形武壽在視頻寄語中表示,日中交流最重要的是充分了解對方的國家。大量增加與培養促進相互友好的人群,將為構建穩定的日中關係提供巨大的原動力。他希望老一輩友好人士通過「熊貓杯」將日中友好事業傳承給下一代。
高橋正徵以視頻形式發來寄語
日本科學協會會長高橋正徵在視頻寄語中期待獲獎青年利用好一年的準備時間,根據自身的興趣與關注點,了解和思考日本與中國相關話題,爭取明年在訪華交流過程中滿載而歸。
參賽青年:中日關係很重要!
為更好地了解參加「熊貓杯」的日本青年一代對中日關係以及中日交流的看法,大賽組委會於10月面向今年的參賽者以及部分往屆參賽者首次發放「『熊貓杯』青年交流問卷調查」,並最終收回141份有效答卷。
相關數據顯示,94.32%的受訪者認為,對於日本而言,中日關係「非常重要」或「比較重要」;85.82%的受訪者認為「為實現亞洲和世界的和平與繁榮,中日兩國應構建更為緊密的合作關係」;接近半數的受訪者認為「促進青少年交流等民間層面的直接交流」是加強中日關係的最有效的辦法。
王眾一在儀式上宣讀問卷調查結果
人民中國雜誌社總編輯王眾一在儀式上宣讀問卷調查的結果時指出,問卷數據反映出參加「熊貓杯」的日本青年對中國總體持良好印象,大多數青年充分認同中日關係與中日合作的重要性。他表示,今年的問卷調查是創新性的首次嘗試,今後將把這樣的問卷調查機制化,堅持下去,擴大參與面,更加全面地反映日本青年對了解中國的訴求。
黃星原點評問卷調查結果
日中友好會館中方代表黃星原在點評問卷調查結果時表示,兩國政府與民間在促進中日青年交流時,應重視青年對中日關係的看法與評價,根據青年的交流訴求,進一步創造互派留學、互訪研修的機會,增加針對中日青年的藝術、音樂、體育等文化交流項目。
「疫情下的中日守望相助」成熱門題材
今年的獲獎作品在延續往年多元化視角的基礎之上,更多地聚焦在了中日抗擊新冠疫情的話題上。
優秀獎得主築切佑果在獲獎作品《命運的邂逅》中,講述了她在湖北某大學擔任日語教師,並與當地中國學生結下深厚友誼的故事。她在文章中提到,一位中國學生用不嫻熟的日語寫下2000多字,只為提醒她防範新冠病毒的危害。在這些中國學生的幫助與鼓勵下,她克服了對未知病毒的恐懼,並做了有效預防。
葉言材以視頻形式發來寄語
日中言語文化教育推進會幹事長、大賽評委葉言材表示,疫情之下日本參賽者對中日兩國的關注更加聚焦,既有生動鮮活的經歷和故事,又有冷靜深入的思考和建議,參賽作品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西園寺一晃點評大賽作品
另一位大賽評委西園寺一晃則指出, 今年參賽作品取材豐富,涵蓋了參賽者與中國的關係、對中國的感情、以及對日中關係的希冀等內容。他表示,所有作品中令他感觸頗深的一點是,參賽者都以「面向未來」的積極眼光看待兩國關係。
巖﨑春香發表獲獎感言
大賽獲獎者代表巖﨑春香發表獲獎感言時坦言,作為一名日本醫護人員,疫情暴發初期,中國醫護人員在武漢等地晝夜奮戰的身影,給了自己巨大的勇氣。目前中日之間雖未恢復正常的人員往來,但她堅信中日民眾之間思考對方,渴望更了解彼此的意願,將有助於創造兩國更加美好的未來。
線上頒獎儀式(於文提供)
人民中國雜誌社社長陳文戈主持了當天的線上頒獎儀式並宣布,原定於今年11月下旬舉行的獲獎者訪華活動,將順延至明年舉辦。屆時,2020年度獲獎者與2021年度獲獎者有望攜手訪華。
攝影:楊振生 孫立成 黃澤西
視頻剪輯:顧思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