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昨日,360數科召開了品牌升級後的首個技術開放日。360數科CEO吳海生表示,企業的成長應該是一個熵減的過程,因此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對抗熵增,而金融機構對抗熵增的最好方法就是科技投入。
「熵」原本是一個物理學概念,用來衡量一個系統的「無序性」。「熵增」即隨著系統的運轉和發展,無序性也在不斷增加。在吳海生看來,這個概念同樣適用於金融行業。一方面,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更多享受不到金融服務的人得到了應有的服務;但另一方面,行業的急速擴張與數據的應用不當所帶來的風險也愈演愈烈。
如何對抗熵增?從360數科自身發展經驗來看,一是做一家開放、能夠經受多方檢驗的公司;二是不斷投入更多的技術,通過優勢耗散讓企業更加強壯。
吳海生認為,越開放的公司越能夠引入新的觀點,從而讓自己變得更加有序。「我們既然敢開放,不僅說明我們希望360數科是一個有序的公司,也是因為我們做得還不錯。希望通過開放的心態不斷促進公司前進發展。」吳海生說道。
用技術控制無序性,依託耗散結構也可以有效對抗熵增。在吳海生看來,通過技術把自己的優勢耗散出去,如投資技術耗散財富、開放合作耗散技術,從而形成優勢倒逼,並號召全行業對金融科技的投入予以重視,因為技術投入是保證機構常青的定律。
基於此,360數科以自身技術生態為依託,打造了智能金融全鏈路,通過全生命周期精細化風險管理,以技術打壓躥升的「無序性」,在實現從用戶到金融產品全連結的同時,也與數百家金融機構達成合作,將自身技術優勢進行開放賦能,從而實現熵減。
從規模來看,360數科註冊用戶1.5億人,累計促成逾4000億交易;從技術層面看,360數科擁有大量核心技術人才,發明專利數566項,通過技術實現了行業領先的人員效率。
在吳海生看來,當前,金融科技的創新不僅實現了銀行、場景、客戶的無縫連接,更重要的是促成了金融服務理念的根本性變革,由「產品中心」轉為「客戶中心」。在此背景下,不管是作為供給端的銀行,還是來自各大場景的需求端,都需要金融科技服務。基於此,360數科將成功的實踐經驗與全行業一同共享,共同推動行業前沿技術進步。
「未來金融科技公司要做的不是成為巨頭,而是通過開放的技術優勢,與行業共同進步,推動中國走在整個金融科技領域最領先的技術浪潮裡,這也是360數科的初心所在。」吳海生表示。(一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