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員工感慨:感謝阿里的ppt文化,感謝阿里的培養

2020-12-15 網際網路坊間八卦

前言:

作為公司辦公必備的PPT,大多數人都並不陌生。在職場,多數職場人其實是反對ppt文化的。當然反對歸反對,但寫PPT本身是沒有錯誤的,存在也是有道理的。多數職場人反對的是ppt文化,但並不反對ppt這個工具。思想只有寫出來,表達給大家,這樣才能夠傳遞。但是,有些企業卻把做好PPT當做一種晉升職位、討好領導的手段,著實讓人匪夷所思。PPT文化讓人反感多數也是因為這類事件的發生。其實細想下來也不難理解,程式設計師多數為理工科,表達能力欠缺一些,研發人員是普遍是比較差的,所以也不難解釋。

在網際網路職場論壇,一位職場人發帖感慨到。感謝阿里的ppt文化,畢業就在阿里,多年來主管一直要求我寫ppt不停的總結,現在出來面試基本都給了很高的評價,都是帶團隊的核心職務,感謝阿里的培養。這樣的感慨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先來看看網友們都是怎麼說。

有網友就說到。認同。PPT只是一種呈現形式,更多是對業務的梳理、總結、思考、洞察。ppt能理出來,然後不停的被人挑戰再調整,磨練出來的就是結構化認知,這個相比於寫代碼而言,才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很多程序猿自以為技術幹得好就行了,但是越往上爬,領導接收下屬的信息就越多,PPT做的思路清晰,精幹老練,總結到位,主管才能迅速從其中get到你的貢獻,然後在往上匯報。當然ppt能力也是很多程序猿不屑一顧的能力,這或許也是掣肘大部分程序猿升職加薪的一個重要因素。

也有網友諷刺到。PPT架構師?別出來禍禍人了。有內味了,真把自己當根蔥。Google fb那些大佬科學家是ppt做得好?無知,在錯誤的價值觀裡越走越遠。做得東西不核心,技術不行,ppt寫的再好也沒用啊。這個確實忽悠上面特別需要。。我見過人家怎麼把很簡單的事總結說的好像很牛。但是不知道如何學習。。讓我說就一句curd就完了。。這樣其實面試和績效都吃虧,這就是為什麼國內的大佬都是馬雲這樣的,國外的大佬都是馬斯克。

也有網友認為。真不是扯,帶團隊的需要這種能力,技術控確實不需要。ppt並不是技巧,只是強迫你結構化總結而已。強迫你自己抽象出結構化的認知而已,能夠把一個系統清清楚楚的講明白是核心,背後的邏輯,支撐的業務等,我始終認為如果你不能很清楚的講明白一件事,你就是沒有能真的懂。

也有網友說到。這個還真的是,做過晉升答辯的應該都有體會,做一個系統很簡單都是那些套路,可是有沒想過為什麼要做,做出來是解決什麼問題,可以抽象成幾個維度,做了怎樣的沉澱,對以後規劃是怎樣的,這些平時不好好想根本就說不出來。

也有網友分析到。十幾年前清華CS夜話裡就說了ppt的重要性,當時就記住了。但某些形式主義PPT,導致資源分配的問題、僧多肉少、內卷等各種問題,不利於職場和諧晉級和自我提升,當作表達方式可以,曾為何不做成職業生涯申請並有效提高合作呢?我讀研不認為學到的知識能在以後用到多少,但是通過寫月報告,論文,組會匯報等各種總結性工作中收穫最大。本科就學會了考試,剛開始沒少被導師吐槽ppt寫的爛。應該不是說做PPT的能力,而是指總結、匯報、溝通、識知能力。PPT只是其中一種展現形式,可以用word、用圖表、用視頻等形式匯報。

也有網友說到。ppt只是一個人的外表吧,外表帥美給人的第一印象卻是很好,但是長時間接觸還是需要內在,技術就是技術實力,產品就是產品思維,運營也講究高成長落地的方案,外表和內在都優秀就能成為大佬,高管。只有ppt容易被識破,只有內在容易被埋沒。

看了網友這麼多爭論,筆者最後也總結幾句。

會做不如會寫的,會寫不如會說的,會說不如會喝的,會喝不如會折騰的!這就是國內的現狀。說實話,不會做ppt的人感覺自己有能力,真的是幻覺。晉升看的是你ppt 後的理解和邏輯,ppt都做不好,還能指望你做好代碼?別自欺欺人。

對於職場人來說,掌握職場的一些技巧,時刻和領導步調一致,才能讓你的職場之路才能走得更快,工作走得更穩。不管是寫文章、寫PPT還是做匯報,做演講,你都要弄清楚自己想傳遞給對方的論點是什麼,把這個論點放在金字塔的最頂端。當然,論點引出後,更要把領導的疑問一一解答,這樣你就可以讓他人沿著你的思路一步步進行推導,也就不會對你的講述有所質疑,因為你到最後把對方的所有疑問都已經解答掉了。

最後,筆者也想提醒一下各位程式設計師,其實寫PPT就跟寫文章一樣,是表達能力的一種體現,也是我們這些研發人員必須要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希望大家不能小視。筆者可不是推崇PPT文化,筆者只是覺得PPT的過程是整理自己的思路,傳遞出信息,最終達成共識。而不是以寫PPT為目的的一些不正常的風氣和文化,尤其對於基層員工。

相關焦點

  • 阿里員工離職感言:如釋重負,外面世界遠比在阿里更加精彩!
    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一位已離職阿里員工的離職感言。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阿里基層員工最原始的工作生活狀態。希望這些「乾貨」能讓你認識到不一樣的阿里。我在業務部門實習了三個月 + 技術風險部門工作一年,兩段經歷都給我留下了非常糟糕的印象,以至於我現在聽到阿里就感到嗤之以鼻。總結了下,離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價值觀層面上的。
  • 阿里員工炫耀:年終34萬漲薪4000,股票520滿足,繼續為阿里賣命
    因為每年一到4月份,就是阿里開始約談上年績效的周期,當然,幾多歡喜幾多愁,拿到325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那麼拿到375呢?當然除了炫耀,還剩下的就是不滿足了。在網際網路職場論壇,一位職場人發帖炫耀到。感謝阿里,雖然累點,一個375真的是沒有解不了的委屈,年終34萬多點,漲薪4000,520股票,對於我這個小6來說,很滿足了,繼續為阿里賣命!
  • Google員工感慨:阿里35歲P8跳槽,谷歌只給T4,太扯了吧
    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一個35歲跳槽的員工,谷歌的員工感慨道:阿里35歲的P8跳槽到谷歌,谷歌只給T4,這也太扯了吧。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一位網友在職場論壇上發帖表示隔壁組有一個剛剛從國內的阿里跳槽來的大哥,已經35歲了,在阿里是P8級別的,到了谷歌之後只給了T4,要知道T4是剛畢業的博士生的級別,本科生工作兩年就可以拿到這個級別了。所以自己覺得非常扯。
  • 阿里P7是道坎?別在神話阿里了,拜託!
    到阿里一點都沒能夠成長,公司是摘你果實的而不是培養你的,只有你自己能培養自己…可惜浪費兩年培養自己時間,都耗在無意義的項目中了。公司也不是看你加班多少也不少看你的技術和貢獻,看的是你不可或缺的程度,多投資自己多花心思去站位少點996可以升的很順利。
  • 阿里「十八羅漢」之一孫彤宇,臥薪嘗膽培養出與阿里抗衡的勁敵
    曾經被開除的阿里「十八羅漢」之一孫彤宇,臥薪嘗膽十年,成為拼多多五大投資人之一,將拼多多培養成與阿里抗衡的勁敵。我們都知道阿里「十八羅漢」的故事,曾經也聽說馬雲講述開除了一個羅漢的事情,雖然馬雲沒有指名是誰!但是從相關信息可以看出,這個被開除的創始人就是淘寶網創始人、前阿里巴巴副總裁孫彤宇,阿里創業的股肱之臣。
  • 阿里遊戲的競爭力不在阿里
    2016年,當時國內流水超過千萬的遊戲有70%來自IP遊戲,阿里遊戲順理成章地擬定了自己的IP戰略:第一,在文化娛樂集團內,集合UC、優酷、阿里影業、阿里文學等優勢能力,以遊戲為匯聚點,形成熱劇、電影、文學、動漫等一體化的IP裂變新形態,讓IP的價值可以在生態內循環放大。
  • 聚焦| 阿里巴巴華中總部項目開工,張勇:感謝武漢給阿里一個溫暖的家
    阿里巴巴供圖張勇:感謝武漢給阿里一個溫暖的家開工儀式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張勇說:「我記得當時在4月7號,我曾經在武漢的『雲招商』大會上,當時由於疫情原因,只能通過遠程數位化的方式問候。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天邊阿里」的守護者——西藏阿里機場...
    阿里昆莎機場(一) 攝影:許雅雯阿里昆莎機場(二) 攝影:許雅雯阿里昆莎機場(三) 攝影:許雅雯國際在線報導(記者羅來安、許雅雯):西藏阿里平均海拔4500米,有「世界屋脊上的屋脊」之稱,而坐落於此的阿里昆莎機場則是世界海拔第四高的機場。
  • 雙十一來了,阿里的HR在做什麼?
    在這麼重要的購物狂歡節裡,除了保障員工的吃喝拉撒睡外,阿里的HR們都在忙什麼呢?01謀劃在先阿里的HR和這家公司的風格一樣,強調業務導向。在每年雙十一的業務戰略生成之後,HR團隊就要開自己的HR戰略會,確定如何排兵布陣,確保業務戰略的完成。
  • 阿里員工眼中的阿里,洗腦沒那麼嚴重,996不存在的,隨時24*7*365
    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一位已離職阿里員工的「離職」心聲。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阿里基層員工最原始的生活狀態。希望這些「乾貨」能讓你認識到不一樣的阿里。底層員工接觸不到什麼猛料,平心而論,阿里對員工真的挺大方的,只要你幹得好,錢是絕對不缺的。
  • 當年跟馬雲一起創業,給阿里設計LOGO取名為淘寶的員工,後來如何
    這也讓很多人想起那些跟著馬雲一起創業,給阿里設計logo取名為淘寶的員工,他們怎麼樣了呢?一、阿里巴巴集團的發展在馬雲退休告別的時候,他感謝了很多曾經支持過阿里巴巴的人們,同時也感謝了留在阿里巴巴工作的一群青年人。回顧起阿里巴巴集團這一企業的發展,能夠追溯到非常久遠。
  • 看完阿里員工不淡定了
    其實自從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以來,發展方式越來越向國際化靠攏,因此很多人事調動大多都遵從「人才空降」原則,這樣就切斷了很多老員工的上升通道,迫使希望有進一步發展的員工跳槽或離職創業。另一方面,阿里巴巴上市後股票就迅速被瓜分完了,員工要想獲得分紅非常不容易,而且阿里巴巴實行的是典型的「996工作制」,因此讓很多員工很苦惱。
  • 蔣凡被踢出阿里合伙人,但什麼是阿里合伙人?
    (本文利益無關)蔣凡這次被阿里開出的4條處分裡,第一條就是「取消阿里合伙人身份」。個人認為,這是蔣凡最嚴重的一條處分,遠超職級和金錢方面的懲罰。阿里合伙人是個非常特殊的群體,裡面有馬雲、彭蕾和蔡崇信等三十多位阿里老人,蔣凡曾經是其中最年輕的一位。
  • 阿里內部員工:別去管馬雲的996了,361才是阿里逼人加班的絕招
    而且很多人都覺得阿里裡面似乎真的都是奮鬥者,看看徹夜亮燈的支付寶大樓,看看每夜加班到凌晨的阿里人,既然馬爸爸都說了「阿里不強制996」,為什麼他們還要工作的如此拼命?難道阿里內部真的人人都是工作狂,人人都是想要獲得福報的「奮鬥者」?其實,阿里真正讓員工玩命加班的秘訣,就是「361」制度。什麼是361?
  • 蔣凡出局阿里合伙人,對蔣凡意味著什麼,阿里動機是什麼?
    首先,如日中天的阿里作為一個市值超7000億美金的龐大企業,它的一舉一動自然受到大眾的矚目,蔣凡作為阿里旗下淘寶和天貓的總裁可以說絕對是阿里的核心人物之一。前段時間的蔣凡事件對於阿里無異於是一次自身企業信譽的危機公關,而阿里這樣的體量有著數萬員工,在公司文化生態上肯定要保持一定的「純潔性」,不允許因為個人的汙點對公司信譽做出不利的影響。
  • 阿里鐵軍的核心秘密都在這裡了
    超強執行力和有情有義,是鐵軍文化最醒目的兩個標籤。鐵軍團隊的氣質是簡單、直接、真實。未來的鐵軍文化:將會是「業務回到客戶,組織回到員工」。二、鐵軍紀律沒有高壓線,就不可能有令行禁止的阿里鐵軍。高壓線是中供鐵軍的生命線,是為人處事的底線、準則,是阿里巴巴企業價值觀在中供銷售中的具體化,是鐵軍文化最為突出凸顯的外在表現。阿里鐵軍的高壓線:虛假拜訪記錄、虛假報銷、考試作弊、辱罵客戶、婚外情等。
  • 阿里執行長決定不開除蔣凡,網友:蔣凡不愧是作為太子培養的
    7月22日,一則新聞登上了熱搜,阿里的執行長張勇表示:經過長時間的考慮權衡之後,最終決定不開除蔣凡,所有的責任都可以由他來承擔。這樣的決定也是為之前的蔣凡事件畫下了最後的句號,這件事情終於塵埃落定了。
  • 阿里被霍姆斯KO,泰森竟然哭了!泰森長大後KO霍姆斯,給阿里報仇
    泰森是從小看著阿里的比賽長大的,拳王泰森很少哭泣,但是當看到阿里被拉裡-霍姆斯10回合KO之後,當時只有15周歲大的泰森對著電視機哭了,哭得很傷心。泰森在7年多年之後,4回合殘暴KO了拉裡-霍姆斯,為阿里報仇。這被傳為一段佳話。
  • 阿里9年,只學會2件事
    在阿里,員工分三類:明星型、牛型、狗型。明星型員工,價值觀正,業績好,公司會投入大量資源去培養這些佼佼者,讓他們成為下一代的接班人。牛型員工,能滿足企業需要,是企業未來管理人才梯隊裡的重要來源。狗型員工,業績一般,有的甚至達不到標準,公司會給他們一些機會,如果還是沒有提升,才會被淘汰。而有兩類員工,阿里堅決不會留下:野狗型和小白兔型員工。
  • 巔峰的阿里有把握擊敗泰森嗎?福爾曼:阿里畏懼泰森三分
    那麼巔峰時期的阿里敢不敢和拳王泰森一戰呢?當然,兩個人是不同時代的人物,現實中不可能開打。今天這是一個假設,如果阿里和泰森同為巔峰,阿里敢不敢打?也許普通人覺得這是個不能回答的問題,但是對於魔鬼喬治-福爾曼來說,卻已經有了答案。福爾曼透露,阿里親自告訴福爾曼,拳王阿里不敢打巔峰的泰森。當然,阿里的兒子小阿里認為阿里可以痛揍泰森並將泰森KO出局,不過阿里本人不這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