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簡介
平安夜(silentNight),又稱聖誕夜(ChristmasEve),即聖誕前夕(12月24日),在大部份基督教社會是聖誕節日祝節日之一。但現在,由於中西文化的融合,已成為世界性的一個節日。
平安夜傳統上是擺設聖誕樹的日子,但隨著聖誕節的慶祝活動提早開始進行,例如美國在感恩節後,不少聖誕樹早在聖誕節前數星期已被擺設。屆時,千千萬萬的歐美人風塵僕僕地趕回家中團聚。聖誕之夜必不可少的慶祝活動就是聚會。大多數歐美家庭成員團聚在家中,共進豐盛的晚餐,然後圍坐在熊熊燃燒的火爐旁,彈琴唱歌,共敘天倫之樂;或者舉辦一個別開生面的化妝舞會,通宵達旦地慶祝聖誕夜是一個幸福、祥和、狂歡的平安夜、團圓夜。聖誕之夜,父母們會悄悄地給孩子們準備禮物放在長統襪裡。
在大部份基督教社會是聖誕節慶祝節日之一。平安夜傳統上是擺設聖誕樹的日子,但隨著聖誕節的慶祝活動提早開始進行,例如美國在感恩節後,不少聖誕樹早在聖誕節前數星期已被擺設。
在英國,平安夜如在工作日,有時會被銀行及貿易公司視為短日(下午休息)。
傳統教會的聖誕期在平安夜開始。除非當日是星期日(參看待降節),守夜的聚會據說是在12月24日早上。然而,在午夜前參加聖誕節的聚會是不被允許的。聖誕季節繼續直至1月4日,如當日是星期六,則至1月5日,當主顯節(顯現日)慶祝時。
傳統上不少基督徒會在平安夜參與子夜彌撒或聚會,通常在世界各地的教堂內舉行,以表示聖誕日的開始。一些教會則會在晚上較早時間舉行燭光崇拜,通常會有耶穌降生故事的話劇表演,亦會享用大餐,一般會有火雞或火腿作為主菜。德國的傳統菜色則是燒鯉魚。
由來
耶穌誕生的那個晚上,在曠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聽見天上傳來了聲音,告訴他們耶穌降生的消息。根據《聖經》記載,耶穌來到人間,是要拯救世人,做全人類的救主,(參見馬太福音1章21節他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因此天使便透過這些牧羊人把消息傳給更多的人。
後來,人們就仿效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處傳講耶穌降生的消息。直至今日,就演變成報佳音這個活動。
平安夜亦被認為是聖誕老人及其他地區類似人物四處向好兒童派禮物的時間。在義大利,禮物在平安夜當日早上已開啟,而在英國、愛爾蘭、瑞典、丹麥、挪威、芬蘭、葡萄牙及波蘭,聖誕禮物通常在平安夜晚上或聖誕日早上開啟。在德國大部份地區,聖誕禮物則在平安夜晚上(德語Bescherung)開啟。在冰島聖誕節在平安夜下午6時開始,教堂鐘聲會被敲響,人們會與家人一起享用節日晚餐,之後便會拆禮物,一起渡過晚上。在北美洲,大部份家庭會在聖誕日早上拆禮物。對於已離婚的家庭,孩子可能分開兩日與父親或母親其中一方慶祝。在西班牙禮物則要到1月6日顯現日(Díadereyes)早上才會被拆。不少傳統聖誕故事都在平安夜晚上發生。
非基督教文化圈
日本
在日本,大多數人都信奉傳統的神道教以及佛教,聖誕節的宗教氣息淡薄,一般人鮮少注意聖誕節或平安夜的宗教意義。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大多是年輕人受到商業炒作的影響,將聖誕節等同於禮物交換、狂歡節或是情人節的延伸,年輕人開派對,情侶往往在聖誕夜約會、吃大餐,造成餐廳與旅館人潮遠多於教堂的現象。
臺灣
在臺灣,原本只有佔人口少數的基督徒以傳統方式慶祝,然而近年受到西方文化的刺激,以及日本節目、ACG文化的影響,在年輕人之間興起了過平安夜的風潮,慶祝的方式除了移植自日本及美國之外,許多地方還會舉辦聖誕狂歡舞會。此外,浪漫氣氛濃厚的假期容易導致縱情,再加上未採取適當的避孕措施,平安夜後往往出現女性的墮胎潮。
香港和澳門
中國也非傳統基督教國家,然而香港及澳門在殖民時期分別受到英國及葡萄牙的影響,平安夜是年輕人、小孩子以至所有人都會慶祝的日子。數以十萬計的香港市民會到尖東欣賞聖誕燈飾,及到酒店吃自助餐;不少人會在平安夜交換禮物,年輕情侶則會到尖沙咀欣賞聖誕燈飾,開聖誕派對,或到蘭桂坊等地狂歡,基督教及天主教徒則會參加報佳音等宗教聚會。平安夜也令不少年輕人在這晚「初嘗禁果」,因此當地有「平安夜,失身夜」之說,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母親的抉擇等組織每年都接到不少求助。在澳門,每逢踏入十二月大街小巷都會粉飾得充滿濃厚的歐陸聖誕氣氛,聖誕樹、馬槽、彩帶、燈色隨處可見。在平安夜,年青人聯朋結隊到中區逛街,又喜歡到議事亭前地和大三巴牌坊欣賞分別由天主教會和基督教團體所舉辦的聖誕報佳音。到了午夜,澳門各堂區的天主教堂分別舉行聖誕子夜彌撒,尤其以主教座堂人數最多,聖誕鐘聲遍及全城,即使非天主教的市民也喜歡到教堂感受聖誕節的宗教氣氛。而澳門的皇朝區亦人潮如鰂,年青人到酒吧狂歡佳節。
中國
平安夜就是聖誕節前夜,聖誕節是12月25日,平安夜就是12月24日夜晚。
蘋果的「蘋」與平安的「平」同音,於是中國人寓以蘋果「平安」的吉祥含義。
於是就有了平安夜送蘋果的習俗。平安夜即將來臨蘋果「著裝」悄然傳遞「平安」祝福
聖誕節的前一天,被稱為平安夜。平安夜還沒到,一種叫做「平安果」的禮物,開始在人們手中悄然傳遞。
據了解,「平安果」是用一個個色澤鮮豔、樣子好看的進口蘋果裝扮而成的,多為紅蛇果、青蛇果,當然也有把國產的紅富士蘋果進行包裝扮成「平安果」的。據說,「平安果」象徵著平安、祥和之意,之所以把「蘋果」當成「平安果」的首選,是取了「蘋果」的字音。
中國人都是喜歡平安長壽的,國外聖誕節簡簡單單吃蘋果傳入中國就變得麻煩了,據說在平安夜那天,分別向24個人,每人各要1毛錢,請記住:不能向姓吳(無),王(亡),李(離),施(死),賈(假),傅(負),梅(沒)的人要錢,因為他們姓氏的諧音不吉祥,湊到2元4後,用它買一個蘋果,只能買一個哦,如果還有剩錢,千萬不能就隨手丟了,要好好保留。晚上把蘋果吃了,就可保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哦,還可以把蘋果送給喜歡的人,至少看到她/他咬下一口,那麼你就可以和她/他在一起,並幸福。
送蘋果代表送的人祝福接受平安果的人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聖誕節為何送蘋果
聖誕送蘋果其實是要從平安夜說起,平安夜聖誕節都是西方的節日。
平安夜這個習俗漸漸流傳進中國,聖誕節的前一天,被稱為平安夜。平安夜還沒到,一種叫做「平安果」的禮物,開始在人們手中悄然傳遞。
據了解,「平安果」是用一個個色澤鮮豔、樣子好看的進口蘋果裝扮而成的,多為紅蛇果、青蛇果,當然也有把國產的紅富士蘋果進行包裝扮成「平安果」的。據說,「平安果」象徵著平安、祥和之意,之所以把「蘋果」當成「平安果」的首選,是取了「蘋果」的字音。
據說水果商裝扮「平安果」是受年輕人的啟發。開始時,有一些年輕人買一兩個進口蘋果,然後拿到禮品店打上包裝,準備在平安夜當禮物送給好朋友,這一「商機」馬上被精明的商人捕捉到。
對這種新東西感興趣的多為一些青少年,他們都覺得用5元錢將賦有「平安」意義的禮物送給朋友挺值。看來,平安夜在人們手中悄悄傳遞著「平安果」的同時,也在傳遞著一份美好的祝福。
不過,平安夜送平安果,這個習俗據說是中國才有的。因為中國人比較注重諧音,比如洞房花燭夜,把花生紅棗和蓮子放在被子下面,寓意"早(棗)生貴子"。平安夜就是聖誕節前夜,聖誕節是12月25日,平安夜就是12月24日夜晚。蘋果的"蘋"與平安的"平"同音,於是中國人寓以蘋果"平安"的吉祥含義。於是就有了平安夜送蘋果的習俗。送蘋果代表送的人祝福接受平安果的人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聖誕冷知識:平安夜送蘋果是中國人創造的?
在中國,有在平安夜給親朋好友送蘋果的習俗,而且這個習俗其實是中國人開創的,只有中國人才這麼做,這是為什麼呢?
平安夜送蘋果
蘋果的「蘋」與平安的「平」同音,於是中國人寓以蘋果「平安」的吉祥含義,於是就有了平安夜送蘋果的習俗。平安夜來臨時,「盛裝打扮」的蘋果悄然傳遞「平安」祝福,連外國人都對中國人的腦洞佩服的五體投地。
賣蘋果很賺錢
據說中國大學裡平安夜分為三種人:第一種是「精明的賺錢能手」,他們批發一批蘋果和包裝紙,把蘋果包起來賣,20元一個,賣幾個就回本了,總之一晚上能賺不少錢;第二種是買蘋果的「任宰顧客」,不看價錢只管買,圖個吉利和開心;第三種是「後知後覺族」,一開始覺得「真有傻X去買這個麼?」,最後發覺「靠,真有傻X買」,第二天就後悔沒有加入第一種人……
上帝有三隻蘋果,一隻被亞當夏娃偷吃了,一隻砸到了牛頓頭上,還有一隻,被賈伯斯咬了一口。
平安夜來了,你收到蘋果了嗎? 似乎,平安夜吃蘋果已經成為我們的一個習慣。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蘋果背後的故事!
蘋果的生長習性
●氣溫
蘋果樹是喜低溫乾燥的溫帶果樹,要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適宜的溫度範圍是年平均氣溫9~14℃,冬季極端低溫不低於-12℃,夏季最高月均溫不高於20℃。
如冬季溫度高,不能滿足冬季休眠期所需低溫時,春季發芽不齊。
●降水量
蘋果在生長期每畝地需降水量約為180毫米。一般自然降水量,實際能利用到果樹吸收的約為1/3,這樣生長期降水量能有540毫米,已足夠用。
在建園選地時,必須考慮到灌溉條件和保墒措施,同時也要注意雨季排水措施。
●日照
蘋果是喜光樹種,光照充足,始能生長正常。光照強度增加,光合作用也加強。
日照不足,則引起一系列反應,如枝葉徒長、軟弱、抗病蟲力差,花芽分化少,營養貯存少,開花座果率低,根系生長也受影響,果實含糖量低,上色也不好。
●土壤
土壤對蘋果的生長、產量、質量的好壞影響很大。主要因素是土層、土壤通氣、土質。總之,蘋果需要土壤深厚,排水良好,含豐富有機質,微酸性到微鹼性。
●風
大風常給蘋果的生長發育帶來許多不利的影響,如造成樹冠偏斜,影響開花,授粉,破壞葉器官,以及落果等,所以在風大地區建立蘋果園,必須營造放風林。
蘋果的地域分布
蘋果原產歐洲中部、東南部,中亞西亞以及中國新疆。
世界生產蘋果的國家有80多個,年產量超過或接近100萬噸的主產國有12個,按產量排,依次為中國(46%)、美國(9%)、土耳其(6%)、義大利(5%)、法國(5%)、波蘭(5%)、德國(3%)俄羅斯(3%)等。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蘋果生產國和消費國。
中國蘋果有黃土高原、渤海灣、黃河故道和西南冷涼高地四大產區,根據氣候和生態適宜標準,西北黃土高原產區和渤海灣產區是中國最適蘋果發展產區。
國內蘋果的主要品種
1、紅富士
於1966年開始引進富士蘋果。1980年春,農業部組織有關專家赴日本考察時,有選擇地引入了長富2、秋富1和長富6等幾個著色好的富士品系的苗木和接穗,安排在蘋果主產區的多個試點進行系統觀察和研究。如今富士系蘋果在我國已發展近百萬公頃,在遼寧、山東、河北、北京、山西、陝西、天津、河南、江蘇、安徽、甘肅等省市,均已代替了晚熟品種國光。
富士蘋果的特點是體積很大,遍體通紅,形狀很圓,平均大小如棒球一般。果實的重量中,有9-11%是單糖,而且其果肉緊密,比其他很多蘋果變種都要甜美和清脆,因此受到全世界消費者的廣泛喜愛。富士蘋果與其他蘋果相比有更長的食用日期,甚至無需放入冰箱保存。室溫下可保存4個月,如果放入冰箱,富士蘋果可保存5到7個月。
2、黃元帥/金冠
金冠蘋果,又名金帥,黃元帥,黃香蕉,華珍蘋果。河北唐山市、遼寧蓋州市、山東、甘肅等地都有大量出產。
黃元帥蘋果,在1985年全省優質蘋果、梨鑑評會上,獲全省蘋果名。此後,省農業廳又作為省優質產品參加全國優質產品的展示和鑑評,名列全國同類品種第二名。果形呈長圓錐形,斤果三個左右;成熟後果皮呈金莧,陽面帶有紅暈,皮薄無鏽斑,有光澤;肉質細密,呈黃白色,汁液較多,味深醇香,甜酸適口。
3、嘎啦
嘎啦蘋果又名咖喱果,是蘋果的一種,它由桔蘋和元帥雜交而成,原產自紐西蘭,特點是果實鮮豔、肉質細脆、酸甜適口。嘎啦蘋果經引進後,在大面積栽種,逐漸成為我國早熟蘋果的主栽品種。
果實中等大,單果重180—200克,短圓錐形,果面金黃色。陽面具淺紅暈,有紅色斷續寬條紋,果型端正美觀。果頂有五稜,果梗細長,果皮薄,有光澤。果肉淺黃色,肉質緻密、細脆、汁多,味甜微酸,十分適口。品質上乘,較耐貯藏。幼樹結果早,坐果率高,豐產穩產,容易管理。
4、花牛
花牛蘋果,甘肅省天水市特產。係指產於該市大部分地區的元帥系優良品種蘋果,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產品肉質細,緻密,鬆脆,汁液多,風味獨特,香氣濃鬱,口感好,品質上。被許多中外專家和營銷商認可為與美國蛇果、日本富士齊名的世界三大著名蘋果品牌。是在國際市場上個獲得正式商標的蘋果品牌。
平均單果重260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14%;可滴定酸0.2-0.36%;去皮果肉硬度6.5kg/c㎡。「花牛」蘋果果實圓錐形,全面鮮紅或濃紅,色澤豔麗,色相片紅或條紅色,果實著色度90—100%;果個整齊,果面光滑、亮潔;果形端正高樁、五稜突出明顯,果形指數0.9—1.0;果肉黃白色,肉質細,緻密,鬆脆,汁液多,風味獨特,香氣濃鬱,口感好,品質上。
5、美八
美國八號,美國品種,1984年引入河北果樹研究所,在河北地區8月中旬成熟,該品種果實近圓形,大型果,平均果重240克;達350克,果面光潔無鏽,底色乳黃,著鮮紅色霞;果肉黃白,肉質細脆,多汁,風味酸甜適口,香味濃,可溶性固形物14%,品質上等;成熟期8月初。
6、紅將軍
紅將軍蘋果是的專家先從日本引進的早熟紅富士的濃紅型芽變, 是一個非常優良的中熟品種。它的口感的確比較出眾, 果肉呈黃白色, 質地比紅富士略松、甜脆爽口、香氣馥鬱、皮薄多汁。但是它的外形卻與傳統的紅富士極為相似。
它的果實比紅富士略大, 一般可以達到350 克左右, 果個均勻, 整齊劃一。該品種果實近圓形,果個大,平均單果重254克,單果重416克,果形端正,果形指數0.86,果面光潔,色澤豔麗。果肉黃白色,肉質細,松爽可口,汁多,甜酸適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著色早(8月下旬即可著色),9月中旬自然著色全紅果可達80%以上,成熟期9月中旬。
7、華冠
華冠果實呈圓錐形,平均果重170g。果實底色綠黃,果面著有1/2 ~ 2/3 鮮紅色,帶有紅色連續條紋,延期採收可為全面紅色,果面光潔無鏽,果點稀疏、小;果肉淡黃色,肉質緻密,脆而多汁,風味酸甜適中,有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4.0%左右,總糖含量為11.9%。
8、秦冠
秦冠蘋果是蘋果的一個雜交品種。
果大、色紅、耐貯果實10 月中下旬成熟,平均單果重230g 以上,短圓錐形,顏色暗紅,在海拔900m冷涼地區果實全面鮮紅,果皮較厚。經後熟,果肉細脆、汁多、味甜、風味芳香。含可溶性固形物,16.5%,含精量13.03%,含酸量0.19%,Vc含量2.31mg/100g,果肉硬度7.94kg/cm2名,品質優於金冠及國光。果實在冷涼條件下可貯藏到翌年5月份。
9、國光
國光蘋果適應性強、座果率高、豐產、晚熟耐貯、無採前落果、更新易、壽命長等優點, 深受果農歡迎, 曾一度是日本、朝鮮、等亞洲國家的主栽品種。
國光蘋果個中等,平均果重150克,果重240克,果實為扁圓形,大小整齊,底色黃綠,果紛多。果肉白或淡黃色,肉質脆,較細,汁多,味酸甜。此品種適應性、抗逆性強。但結果晚,味道偏酸,果實較小、果實著色欠佳。
10、喬納金
喬納金是美國紐約州農業試驗站用金冠×紅玉雜交育成,已遍及我國主要蘋果產區。果實圓錐形,單果重220~250克;底色綠黃或淡黃,陽面大部有鮮紅霞和不明顯的斷續條紋;果面光滑有光澤,蠟質多,果點小,不明顯;果肉乳黃色,肉質鬆脆(摘下儲存一段時間後,變面),中粗,汁多,風味酸甜,稍有香氣,含可溶性固形物14%左右,品質上。
11、寒富
而抗寒性差的富士為父本進行雜交,選育出的抗寒、豐產、果實品質優、短枝性狀明顯的優良蘋果品寒富蘋果是瀋陽農業大學於1978年以抗寒性強而果實品質差的東光為母本與果實品質極上種。
寒富蘋果果實短圓錐形,果形端正,全面著鮮豔紅色,特別是摘掉果袋經摘葉轉果後,果色更美觀。單果平均重250克以上,單果重已達900克,是目前蘋果當中單果重品種之一。果肉淡黃色,肉質酥脆,汁多味濃,有香氣,品質上,耐貯性強。
12、紅星
紅星蘋果品種原產美國,青島市1982年引進。主要分布於膠南市、萊西市、平度市和即墨市。是青島地區的蘋果主栽品種之一。
新紅星蘋果平均單果重190克,可達到500克左右,果型指數為1左右,果實呈圓錐形。果面光滑,蠟質厚,果粉較多,萼窪深中廣,五稜突起莽顯著。果實初上色時出現明顯的斷續紅條紋,隨後出現紅色霞,充分著色後全果濃紅,並有明顯的紫紅粗條紋,果面富有光澤,十分鮮豔奪目,果點淺褐色或灰白色,果肩起伏不平;果肉淡黃色,鬆脆,果汁多,味甜。
13、阿克蘇
阿克蘇蘋果是蘋果的一種,具有果面光滑細膩、色澤光亮、果肉細膩、果核透明等特點。果香濃鬱、甘甜味厚、汁多無渣,冰糖心含量高達70%以上。阿克蘇蘋果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纖維素、果膠。
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
當今世界主要的宗教類型包括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道教、儒教、猶太教等等,其中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被稱為世界三大宗教,這三大宗教自創立後都不斷發展壯大,分布地區也不斷擴大,最終都形成了廣泛的分布地區,也可視為是某一宗教的「勢力區域」。基督教是當今世界最主要的宗教,估計信仰基督教的人口總數超過20億人,被稱為「世界第一宗教」。
世界宗教分布圖
基督教發源於公元1世紀左右的巴勒斯坦地區,信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並以聖城耶路撒冷為中心開始傳教,後來基督教被羅馬帝國定位國教,地位不斷提升,開始在歐洲廣泛傳播,逐漸成為歐洲最主要的宗教。隨著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大航海時代的來臨,歐洲人不僅僅到世界各地進行殖民統治,同時也把基督教帶到了世界各地,成為目前分布最為廣泛的宗教。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分布圖
基督教分為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廣泛分布在歐洲西部、非洲南部、拉丁美洲等地區,法國、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是主要代表,梵蒂岡是天主教的中心。新教是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中脫離天主教而產生的教派,主要分布在英國、德國、瑞士、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國。東正教主要分布在東歐地區和俄羅斯,其中俄羅斯是最主要的東正教國家。
伊斯蘭教在公元7世紀左右,由出生於麥加的默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創立,然後開始在阿拉伯地區傳播,並陸續建立了許多伊斯蘭國家。伊斯蘭教有三大聖地,分別是麥加、麥地那和耶路撒冷,著名的宗教城市耶路撒冷是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三教聖地」。一般來說宗教是具有排他性的,所以不同的宗教之間為了爭奪信徒,會爆發激烈的衝突,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源於中東地區,所以在這一地區的對抗尤為激烈。
目前伊斯蘭教的分布地區主要包括北非地區、西亞地區、中亞地區、南亞地區以及東南亞地區,涉及的國家數量近50個,而且這些伊斯蘭教國家,民眾的信仰率極高,通常是全民都是穆斯林。伊斯蘭教分為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派別,其中沙烏地阿拉伯是遜尼派的主要代表國家,伊朗是什葉派的主要代表國家。
佛教起源於現今尼泊爾進內的古印度迦毗羅衛國,距今的歷史已經超過了2500年,佛教自起源之後主要向東傳播,主要的傳播途徑有南北兩個方向。 佛教往北傳播稱為「北傳佛教」,主要傳播到中國、朝鮮、日本等國家; 佛教往南傳播稱為「南傳佛教」,主要傳播到斯裡蘭卡、緬甸、泰國等國家。 目前佛教主要分布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而作為佛教起源地的印度,目前主要信仰的已經不是佛教,而是印度教了。
聲明:文章素材來源網絡,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