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高」報告看未成年人司法的變化

2020-12-18 中國長安網

自2019年工作報告後,今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中涉及未成年人司法部分仍然主要圍繞最高檢於2018年10月19日向國務院組成部門(教育部)發送的「一號檢察建議」進行。

可以這麼說,自2018年「一號檢察建議」發布以來,檢察系統對於未成年人保護和未成人司法的主要工作都以「一號檢察建議」為引領,也是對該建議的具體落實和展開。

最高檢的工作報告中涉少因素主要有:

一、延伸檢察部門法律監督職能,督察寄宿制學校安全管理,與教育部門聯合查訪學校安全,動員檢察官擔任中小學法治副校長;

二、推廣教職人員入職記錄查詢制度,嚴控教職人員從業資格條件;

三、共建未成年人被害強制報告制度,從源頭增強未成人保護工作;

四、立足公訴職能,一方面對未成年人惡性犯罪寬容而不縱容,另一方面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依法嚴懲;

五、回應社會熱點,對於無法追究刑事責任的觸法未成年人依法轉送收容教養或專門學校。

相比最高檢的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報告涉及未成年人保護和少年司法元素主要集中在:

一、堅持圓桌審判的方式,突出少年法官的特殊角色;

二、加強法治教育,讓未成年人參與和體驗司法;

三、嚴懲侵犯未成年人犯罪;

四、多部門合作,保護困境兒童、留守兒童等特殊兒童群體合法權益;

五、懲治校園欺凌,關注校園安全,推進司法保護與家校社區等聯動;

六、深化家事改革,保護家事審判中未成年人利益。

近年來,檢察系統在未成年人司法方面已經體現出了立足國家公訴和法律監督職能,但又遠遠超越傳統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範疇的「大少年司法」局面。

實際上,檢察系統的一系列「呵護少年的你」措施猶如一套套組合拳已將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延伸到公訴之前和審判之後,從刑事訴訟延伸到民事訴訟,從司法機關延伸到學校社區。

特別是從最高檢第九廳到各級檢察機關內部未成年檢察部門的設立,以專門機構為依託,達到「以事定機構,以機構定人」的改革效果,穩定了未成年人檢察隊伍,延續了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有益探索和改革成果,檢察系統在未成年司法方面恰有一番從上而下「好風憑藉力」的風貌。

例如有的基層檢察院在變更撤銷監護權案件中,主動介入,支持訴訟,有的檢察院創設性地開展「監護考察」的監護撤銷猶豫制度,有的檢察院在撤銷監護權案件中涉刑事犯罪公訴和支持民事訴訟全程式專人專辦。

檢察系統在涉未成年人司法案件中,以特有的定位和職能,把握未成年人司法案件的熱點性,回應了民眾呼聲,進一步提升了檢察系統國家監護人和法律監督機關的形象,不僅在傳統的捕、訴、防一體化方面打通整合,更在民事、行政、刑事方面融合貫通,增強了檢察系統在未成年人綜合保護和犯罪預防的作用。

可以這麼說,「一號檢察建議」是未成年人司法制度近幾十年來發展中的標誌性事件,稱其為裡程碑似乎亦不為過。

以2018年「一號檢察建議」為標誌,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完善和推進似乎已經逐漸轉移到檢察系統的引領和主導上來,檢察系統的諸多創新和制度成為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繼續推進完善的突破點。

由於我國檢察機關在司法體系中特有的作用和角色,少年司法制度建設路徑必然會與國外主要以少年法庭或者說少年法院為核心的少年司法制度構建產生差異。檢察機關在少年司法中的功能尤其獨特和重要,可謂起到了承上啟下的「託舉」擔當。當審判部門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發展遇到瓶頸和困難障礙甚至停滯的時候,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接力」而上,成為未成年人司法新的增量動力,為中國特色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續航增勁。

對於審判部門來說,在機構改革背景下,一部分法院的少年法庭被撤銷整合,短時間內涉少審判人員的流失,會帶來陣痛。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重回少數法院集中管轄情況下,也可以集中優勢資源做好刑事審判工作,為今後少年法院的建立奠定基礎,特別是在探索罪錯少年保護處分一體化、多樣處遇化方面進行集中探索,堅固已有的少年司法改革成果。更重要的是,對於涉少民事審判而言,如何在脫離專門機構的背景下「逆勢而上」,進一步挖掘涉少民事案件審判的專業化潛力,也並非沒有機會,例如有的法院在涉少民事審判中探索的未成年人財產代管制度、未成年人(兒童)權益代表人制度等,令人深感必要,值得從上而下推廣,更需要要進一步的制度完善。

未成年人檢察和未成年人審判之於少年司法制度而言,需要雙管齊下,互補優勢,你追我趕,從而進一步帶動未成年人警務及未成年人司法行政等諸項制度,我國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未來可期可待。

相關焦點

  • 小睿看會|讀「兩高」熱點 看司法力量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8498件,審結34481件,同比分別上升10.7%和8.2%;全國檢察機關嚴肅查辦各類案件3146292件,依法辦理孫小果案、杜少平操場埋屍案、黃鴻發家族案等重大案件……一組組翔實的數據,一個個生動案例,是2020年「兩高」報告交出的答卷。
  • 一次公正司法判決,勝過千次空洞說教!這些典型案件入選兩高報告
    在今年的兩高報告中,民航總醫院殺醫案作為典型案例被同時寫入。入選兩高報告的典型案例還有:撞傷兒童離開遇阻猝死案、患者飛踹醫生反被傷案、微信群主踢群第一案、私自上樹摘楊梅墜亡案、「小偷逃逸跳河溺亡案」……資料圖 法槌 程功攝不是什麼驚天大案,但正是在這一個個發生在公眾身邊的案件中,人們看到了司法機關捍衛公平正義的堅守,感受到了扶正祛邪的力量。
  • 【康明看報告】「兩院」工作報告:捍衛公正 司法為民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魏佳 翟羽佳 劉權鋒 張峰)掃黑除惡、重拳出擊,「一號檢察建議」,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在今年的省兩會上,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陝西省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中一組組數據和案例,記錄著全省法院、檢察院捍衛公正、司法為民的務實行動。《康明看報告》今天(1月18日)帶您看看「兩院」工作報告中的新「亮點」。亮點一:掃黑除惡 重拳出擊記者:「翻開今年的『兩院』工作報告,『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被列在重要位置。
  • 「兩高」報告涉及退役軍人工作內容(摘錄)
    「兩高」報告涉及退役軍人工作內容(摘錄) 2020-05-25 22: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藏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兩高」報告 吳英傑白瑪赤林洛桑江村...
    原標題:西藏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兩高」報告 本報北京5月27日電(常川 張尚華 陳躍軍)27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西藏代表團在駐地舉行全體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經濟界委員聯組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出席解放軍和武警代表團全體會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 松江區院未檢科課題組:未成年人品格證據的刑事司法實踐探索
    一種是調查筆錄形式,一種是公安機關的情況說明,最後一種是以表格或者公文形式為主的社會調查報告。從形式上看,在校表現證明為主的社會調查報告根本就無法起到應有的品格證據的作用,僅僅是把上述內容作為刑事政策適用的一個依據。而調查筆錄和情況說明性質的調查報告又往往和公安機關的調查筆錄混為一體,無法體現社會調查報告的特殊作用。表格或公文性質的社會調查報告又沒有形成統一規範的模式,地區間適用差異較大。
  • 「張志超案」入選「兩高」報告 代理律師:希望對類似申訴案予以重視
    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分別向全國人大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年初獲改判的山東「張志超案」入選「兩高」工作報告之中。
  • 何毅亭代表:期待兩高再接再厲取得新的更大成績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常務副校(院)長何毅亭期待兩高再接再厲取得新的更大成績5月26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兩高」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常務副校(院)長何毅亭說,「兩高」工作報告總結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一年多來的工作,主題鮮明、重點突出,全面客觀、數據詳實,部署下一步工作切實可行,特別是突出報告了「兩高」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通過依法防疫,為抗疫護航、為大局服務的工作情況,完全贊成。
  • 多部門持續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制度――為少年兒童撐起「法治...
    據統計,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數量在連續多年下降趨於平穩後有所回升,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形勢不容樂觀,性侵害未成年人等問題突出。對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部門持續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制度,為少年兒童撐起「法治藍天」,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 「大咖」聚首共商未成年人司法社工服務體系
    原標題:「大咖」聚首共商未成年人司法社工服務體系   「假如我在你身邊,我會告訴你你可能經歷的一切,讓你明白你的處境,並尊重你做出的選擇……」11月15日,伴隨著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務所一位司法社工幫扶違法未成年人的故事在視頻中被講述,「兩法」修改背景下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社會工作服務體系建設研討會召開
  • 9組關鍵詞帶你看懂「兩高」報告
    本文轉自【新聞聯播】;今天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報告,聽取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關於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的報告。兩篇報告信息量大,事關每個人的生活。
  • 兩高兩部發文:9類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從重處罰!
    兩高兩部發文應對,新規明確利用留守兒童、在校學生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對未成年人負有監護、教育、照料等特殊職責的人員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等,都將從重處罰。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黑惡犯罪,重罰!「從國內打擊情況看,為逃避刑事處罰,黑惡犯罪組織成員呈低齡化發展趨勢,嚴重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嚴重破壞社會治安秩序和社會和諧穩定。」最高檢察院檢委會副部級專職委員萬春介紹,未成年人涉黑惡犯罪雖然從整體上看人數總量不大,佔同期犯罪比例不高,但數量逐年增長。
  • 未檢|匯部門職能之力 盡未成年人保護之責 促強制報告制度全面落實
    落實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是及時有效預防和懲治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維護未成年人權益的一項重要舉措。12月18日上午,錫林浩特市人民檢察院組織召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聯席會,錫林浩特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韓國慶出席並主持會議,錫林浩特市監委、公安局、司法局、教育局、民政局、衛健委、共青團市委、婦聯等相關職能單位負責領導參加會議。
  • 與「親子鑑定」相關的司法案例數據分析報告
    來源:北大法律信息網轉自: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隨著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的婚姻家庭觀念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婚外生育、未婚生育、代孕、人工授精等現象日益增多,由此也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有關親子關係的訴訟也隨之增加,
  •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對嚴重的欺凌行為,學校不得隱瞞,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並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第四十條  學校、幼兒園應當建立預防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工作制度。對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等違法犯罪行為,學校、幼兒園不得隱瞞,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並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 ...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報告描繪「生存在數位化中的未成年人」
    新民晚報駐京記者 潘子璇 攝【新民晚報·新民網】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今天共同發布了《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報告(2020)》。報告對於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的網絡行為、網絡認知、網絡交往、網絡表達、網絡學習、網絡素養等新情況新問題進行了報告,對網絡流行文化、人工智慧技術、網絡課程、網路遊戲等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熱點話題進行了專題討論。
  • 惠農區檢察院對3名因案致貧未成年人發放9.5萬元國家司法救助金
    2020年,惠農區人民檢察院強化未成年人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加強溝通,摸排線索,嚴格把握受理條件,依法規範辦理,共對3名因案致貧的未成年人發放國家司法救助金9.5萬元,多元化綜合救助成效顯著。惠農區檢察院與法院、教育、扶貧、殘聯、法律援助、社區等部門(單位)加強聯繫,建立未成年人國家司法救助線索溝通機制。檢察幹警多次下基層與相關單位責任人員講解國家司法救助的典型案例和救助條件。同時,利用法治宣傳節點,向群眾發放國家司法救助宣傳手冊,擴大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宣傳面。建立了檢察機關內部線索移送機制,刑事檢察、未成年人檢察部門發現線索移送辦案部門,及時開展調查,提高受理審查質效。
  • 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14—2019)
    各級黨委、政府堅持依法對未成年人實施特殊保護和優先保護。上述舉措,為加強新時代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奠定了基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步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內容,人民群眾對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期待已經從「有沒有」到「好不好」向「更加好」轉變。
  • 解讀新《未成年人保護法》:創新與亮點在哪?
    首先,立體結構上,在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的基礎上,增加了網絡保護和政府保護兩個專章,從保護主體、保護場域角度規定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內容。第二,基本原則上,第一次將「國家保障」寫入條文中,規定了國家保障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和參與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公布
    國家機關、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發現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面臨其他危險情形的,應當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關部門報告。  有關部門接到涉及未成年人的檢舉、控告或者報告,應當依法及時受理、處置,並以適當方式將處理結果告知相關單位和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