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河釣鯽魚,怎麼選擇餌料呢?

2020-12-09 野釣人老高

餌料作為垂釣過程中直接與魚接觸的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相比其他環節,釣魚人投入的精力、時間往往也是最多的,期待著摸索、配製出一款極佳的餌料。回到釣友的問題「河裡釣鯽魚,配什麼餌料效果最佳」為更全面、更準確回答這個問題,筆者結合野釣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

1、辯證的角度,看待鯽魚餌料的好與壞

2、河裡釣鯽魚,如何配製餌料及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辯證的角度,看待鯽魚餌料的好與壞

鯽魚的食性受外界水溫、水質、食物豐富度及自身生長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時刻處於變化狀態,而非固定不變的,所以沒有一款餌料能適合所有水域的鯽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筆者多次在聊城徒駭河野釣鯽魚,起初用的是經典的老三樣,與預想的大相逕庭,鯽魚幾乎好不攝食,浮漂入水後,孤零靜止在水面長時間不動作,但水面泛起的魚星分明表示水底鯽魚正瘋狂吞食窩料。筆者果斷換上再普通不過的蚯蚓,入水不多長時間,浮漂就大頓口、頂漂接連出現,3/4兩的鯽魚就上岸了。如果簡單地通過這次就認為蚯蚓好過商品餌料,並不準確。

時間不長,徒駭河再次來水,攜帶大量野生鯽魚而至,筆者吸取上次的經驗,這次直接用蚯蚓作餌,意外的是效果並不好,筆者身旁的釣友依然是商品餌料,幾乎能連竿,無奈筆者也使用了商品面餌,鉤餌入水後,浮漂尚未完全豎立,突兀間直直往水下沉,提高便是一條大鯽魚

通過兩次野釣實際經歷,不難看出,餌料絕對的好與壞是不存在或者說不準確的,更多的是如何最大程度地滿足魚情、水情的變化,以適應魚的攝食需求。

河裡釣鯽魚,如何配製餌料及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上文通過筆者的野釣經歷,說明野釣鯽魚,需要根據鯽魚的食性,水情、魚情的變化,及時改變或調整餌料,那麼在河裡釣鯽魚,如何配置或選擇合適的餌料呢?具體如下。

首先是注意季節、時間對鯽魚食性的影響。釣魚人清楚,季節不同釣鯽魚用的餌料差距顯著,對細節的把握尤其關鍵。冬季、早春,包括中春的一段時間,水溫並不高,像筆者所在的山東、河北等地,水溫長時間處於0-10℃,這個水體溫度,鯽魚活性高,攝食不季節。但為維持必要的生理功能,需要補充一定的能量,所以食物對鯽魚的吸引力顯得格外重要,此時的鯽魚更多屬於被動攝食。像一些含高蛋白、腥味的商品餌料,或腥味的紅蟲、蚯蚓等葷餌都是不錯等等選擇。

晚春、夏季、初秋這個三個時間段則不同,整體水溫略高或適宜,對鯽魚攝食慾望少有抑制,此時鯽魚攝食更偏於主動,攝食積極、主動,但因植物碎屑、藻類微生物眾多,所以對食物的選擇變動挑剔。這時的鯽魚更喜歡一些香腥、麥香、奶香類的商品餌料,但不必過於濃鬱。值得注意的是,夏季高水水溫的情況下,可用一些麝香味的蚯蚓或者餌料,這是因為麝香中含有一定量的麝香酮,它能在高水溫下,刺激鯽魚的神經中樞,提高鯽魚耐高溫、耐低氧的能力,從而促進它的攝食。

其次是河裡釣魚,注意鯽魚可能存在的偏口現象。絕對部分的戶外鯽魚不存在偏口情況,但也有例外,特別是經常被垂釣的一些老釣點,極大概率存在。鯽魚在長時間攝食某一種味型的餌料後,逐漸對這種口味形成味覺記憶或依賴,對其他味型食物興趣大減,甚至有排斥的情況。比如如果在一個老釣點經常用小雞飼料打窩,配合麥香餌料釣鯽魚,時間越久這種味型偏好就不斷被強化,再用奶香味餌料魚口不勤。筆者曾多次遇到這種情況,雖然也能上魚,但提竿頻率有明顯的差距。

再者注意大鯽魚與小鯽魚的餌料差異。小鯽魚攝食器官不完善、成熟,且嗅覺靈敏,對味型濃鬱的商品餌料及其敏感,加之小鯽魚嘴唇、口腔柔嫩,所以餌料儘量做到蓬鬆、霧化佳,提高它的適口性。大鯽魚則不同,更喜歡一些接近於自然味型的餌料,像一些穀物香的嫩玉米、小米、米粒等深受大鯽魚的喜愛。所以經驗豐富的釣魚人,遇到小鯽魚太多,想釣大鯽魚的時候,便從味型、適口性入手,選一些發酵的玉米、小麥,過濾、篩選出大鯽魚

最後是特定水域也會影響鯽魚的餌料選擇。如果選擇的河道釣點水草密集,許多鯽魚喜歡在這裡逗留、棲息,另外水底淤泥埋沒的腐爛植物莖葉,會向外面釋放出淡淡的乙醇味,所以選用的餌料可適當添加一部分酒米。因水草處常有活躍的小蟲,所以在水草處也可用蚯蚓逗釣,效果極佳。如果河道個別水體偏肥,那選用一些清淡餌或者本味餌,更容易吸引鯽魚的注意。同理,如果是水體偏瘦,則多用一些味型濃鬱的香腥、麥香等商品餌,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寫在後面

本文從釣友的問題入手,首先從辯證的角度,對鯽魚餌料的好與壞做了分析、描述,接著針對河裡的不同情形,分享了鯽魚餌料搭配、選擇的一些技巧。即便如此,也不保證釣魚人就一定有好的漁獲。正如前文所講,釣魚是個系統工程,浮漂調釣、釣點選擇、窩料應用,釣魚人都有所兼顧,這樣施釣,筆者相信釣友會有不錯的漁獲。

原創:野釣分享

相關焦點

  • 野河釣鯽魚如何選釣位?最藏魚的4個位置,牢記!
    大家都知道,釣大魚最好去大水面,比如水庫,大江大河等地方。但是水庫,江河水域面積大,而且大魚數量也比較少,空軍是常事。所以很多釣友都比較實際,將目標魚定為鯽魚,偶爾上幾條大點的鯉魚什麼的就夠了。釣鯽魚一些小河溝都能釣得很過癮。
  • 大鯽魚最喜歡什麼味型?釣大鯽魚用什麼釣魚餌料和小藥效果最好?
    鯽魚是一般釣魚人的入門級魚類,屬於易釣魚類。然而,很多老釣手都是鯽魚既容易釣,又難釣。為何會出現這種看似矛盾的說法呢?實際上,這說的是小鯽魚容易釣,大鯽魚難釣,養殖大鯽魚容易釣,野生大鯽魚難釣。那麼,怎麼才能夠釣到大鯽魚?釣大鯽魚用什麼釣魚餌料和小藥效果最明顯?
  • 知道以藍鯽為主的5種餌料3個配方,輕鬆釣遍四季鯽魚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藍鯽是本人最常用的餌料,沒有之一!原因是我經常作釣鯽魚的人工河,鯽魚有一定的偏口,特別喜歡老版野戰藍鯽類的腥香味餌料。為此,我還寫了幾篇短文,分析河中鯽魚偏口的原因!結果,被某些「大師」噴成「野河黨」、「最底層釣魚人」。言歸正轉,說回藍鯽!藍鯽我只用老版野戰藍鯽,其它用過一兩次後,感覺不好用便放棄了。其實老版野戰藍鯽,最好用的水域是水草較多的河流。這些河流中的鯽魚,主要以藻腥味的水草、淡腥味的水生蟲類為食,對腥香味餌料有一點偏口。對於水庫等一些大水域,藍鯽有時並不一定好用!
  • 冬釣鯽魚,要選對釣組,注意餌料狀態
    冬季釣鯽魚釣組要有講究。這是因為,冬季水面不結冰,溫度也會很低,只有幾攝氏度,有時甚至在0℃以下。氣溫低,水溫更低,鯽魚雖然還會覓食,但由於水體溫度過低,導致魚的身體僵硬,活性差、行動遲緩、開口小、吸餌輕。同樣大的一粒餌,由同樣大的魚吸食,在夏秋季可以「一口悶」,浮漂信號反應大,到了冬時卻要反覆吸吐,使餌球變小後才能吞咽,浮漂訊號弱,稍不注意就會跑魚。
  • 野釣鯽魚正當時,就用這些餌料配方,水裡的大小鯽魚隨你釣
    除了大海,在全國各地的江河水庫中,你都能看到鯽魚的身影,而它也經常被釣魚人當作目標魚。儘管鯽魚的數量比較多,看上去也不能釣上,其實裡面有很多的作釣技巧的。僅僅釣鯽魚的餌料,就能說好長一段時間了,儘管現在商品餌越來越多,給大家作釣帶來不少便利,不過因為添加劑的存在,對作釣也帶來了不少障礙。所以,相對商品餌來說,筆者更喜歡自己自製餌料。
  • 冬至過後釣鯽魚,這樣的餌料更受「歡迎」,更容易釣到大鯽魚!
    好的地方在於大鯽魚始終是需要進食的,所有釣到大鯽魚的機會反而會更高一些。冬季釣魚需要講究的地方比較多,單從餌料的角度介紹下此時的用餌注意事項。  小,指的是餌團要小,上餌的手法以拉餌和刮餌為宜,因為餌團小在鯽魚開口幅度小的季節尤為重要,防止魚不能順利把餌料吃進去。輕,指的是比重輕,一定要使用細粉狀的餌料,有更強的吸水能力和膨脹效果,這樣的餌料再加上小餌團,極大的降低魚進食的苦難。軟,餌料要軟一些,提升適口性。
  • 釣魚技巧:仲秋釣大鯽魚,兩款絕殺餌料配方,這可是釣鯽魚殺手鐧
    介紹兩款民間釣鯽魚的殺手鐧級別的餌料配方,從仲秋一直可以使用到秋末,效果槓槓滴,一般人還真未必知道。一、蠶豆粉第一款就是傳說中的蠶豆粉,是很多釣魚老大爺非常喜歡使用的餌料。蠶豆粉要選擇生蠶豆粉,這個跟黃豆粉、芝麻粉就有較大差別了,這些是需要使用炒熟的,要的是油香味。
  • 野河短竿抽釣,拉餌離底滑釣鯽魚,30多條鯽魚連竿咬鉤
    野河短竿抽釣,拉餌離底滑釣鯽魚,30多條鯽魚連竿咬鉤。到河邊看了看,水退了一尺左右,水流較上次緩了許多,呈微流狀態,水面不時有水草、敗枝漂流,水深1米2左右,臨時決定酒米打窩蚯蚓作釣。作釣半小時多無口,隱隱感覺哪裡考慮的不周全。
  • 釣鯽魚和鯿魚都用哪些餌料
    野生大板鯽釣鯽魚用的餌料自己配是最好的,小黃米五斤,五十五度的高梁酒,加識當就好,牛逼鯽一瓶,奢香粉,紅蟲粉各倆包,調好後封住瓶蓋,一星期過後用效果最佳,這也是我從不懂釣魚,向別人請教的配方長江裡的鯿魚釣鯿魚我都是在通往長江的河岔裡釣的鯿魚,剛開始不懂,用釣鯽魚的餌料釣鯿魚,一個都釣不到,我看別人用的餌料,一問才知道是用菜籽餅和幹小麥在一塊泡個四天左右就可以了,什麼是菜籽餅
  • 冬季在黑坑怎樣釣鯽魚效果好?冬季在黑坑釣鯽魚的技巧和思路
    進入寒冬臘月,絕大多數的釣友們都把鯽魚作為主要目標魚了。有些釣友放棄野釣,選擇在黑坑釣鯽魚,可以躲避寒冷,尤其是一些冬釣大棚,裡面溫度較高一些,魚口也會不錯。那麼,冬季在黑坑怎樣釣鯽魚效果好?下面,我們來講下冬季在黑坑釣鯽魚的技巧和思路。
  • 淺析初夏作釣鯽魚、鯉魚、草魚,常用的餌料味型及配方
    在仲春至晚春作釣時,一般多使用含動物蛋白多的腥香味餌料。進入初夏後,魚類的產卵繁殖期基本已經結束,並且開始紛紛遊至深水。這時它們不但生活習性有所改變,而且覓食食性也有所改變!在作釣時,不但選擇釣點有所變化,而且使用的餌料味型也要隨之改變!
  • 初秋釣大鯽魚,就用這四款餌料,小魚不沾,對大鯽魚有奇效!
    這時候釣鯽魚,基本還是遵循夏季的思路。在天氣的選擇上以小雨天,北風天為宜,在釣點上以釣活水釣陰涼為主,在用餌上味型還是偏清淡一些。介紹幾種防止小魚鬧窩的自製餌料,夏秋季節釣大鯽魚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一、準備一點大米,用文火炒制到焦黃,注意火千萬不能大,要頻繁翻炒,炒好的大米香味十足,還是很硬但是會酥脆很多。
  • 冬季釣鯽魚的「四大誤區」差一點都釣不到鯽魚
    現在已經進入冬季了天冷了,大部分釣魚人基本都轉向釣鯽魚了,北方的釣魚人就更慘了,有很多已經封竿了,因為河水已經冰封無魚可釣,只有少數還在堅持冰釣鯽魚公魚等。 鯽魚在冬季相對其他魚類,活性還是比較高的,也是釣友們在一年四季中都喜歡作釣的魚種。
  • 晚秋和冬季釣鯽魚應該如何打窩、餌料味型以及魚鉤選用
    >一、打窩釣友們在野外坐釣鯽魚的時候都要打窩,我發現窩子的量掌握的不太好,打的窩子太大,窩裡有魚不吃鉤,晚秋釣鯽魚我們打窩一般都會使用酒米或者紅蟲蚯蚓顆粒,在用酒米的時候不要打太多,半兩或者一兩足夠,本身鯽魚的食量就不大,打的太多鯽魚吃飽了就會走,打完以後我們再用餌料多抽幾竿,由於餌料的霧化讓魚兒更快進入窩點,散落的餌料吃不飽,而且還不斷的有餌料散落下來魚兒是不會走的
  • 自製顆粒餌料,野釣翹嘴魚和鯽魚,釣獲3條長江野生武昌魚
    自製顆粒餌料,野釣翹嘴魚和鯽魚,釣獲3條長江野生武昌魚。春天來了,長江萬物復甦的季節到了,又是一年中釣魚的最好季節來了,但結果野釣往往是不盡人意,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想想之前幾天的長江支流釣魚經歷,小魚鬧窩太嚴重,掛紅蟲拉餌都是扔進去跳舞,自己買的顆粒掛上扔進去猶如定海神針一般,就連前幾天挖的蚯蚓作釣都無濟於事,究竟這是怎麼了?掛紅蟲麥穗鬧得厲害,拉餌也鬧得厲害,蚯蚓就更不用說了。苦思冥想之際,突然靈光一閃,何不將幾者合而為一呢?也許是顆粒沒腥味的原因引不來魚吃,那為何不試試將蚯蚓紅蟲與餌料結合起來做成顆粒試試呢?
  • 釣鯽魚用什麼餌料最好,三款萬能餌,四季通用
    做釣時,很多釣友經常會問,除了商品餌,釣鯽魚還有沒有其它可以選擇的餌料,這個是肯定的,一般新手釣鯽魚,建議從以下三款野釣鯽魚的餌料下手。一、蚯蚓蚯蚓有萬能釣餌之稱,是傳統的的魚誘餌。使用蚯蚓釣魚,應選擇5釐米左右長的紅蚯蚓為最佳,如蚯蝴過大,魚兒看到會害怕,不敢吃,過小牢度不夠,一碰就斷。魚鉤穿上蚯蚓後,尚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尾部露在外面並不停地擺動,這對魚兒的引誘力特別大,因為是活食,魚兒容易受騙,快速入口中。所以蚯蚓是釣魚的理想誘餌。
  • 都說釣鯽魚,用小鉤細線,那麼怎麼配置子線組呢?這裡講明白了
    在垂釣中,最常見的魚種鯽魚,在野釣中佔的比例軟大,釣鯽魚用什麼魚鉤和子線比較好呢?其實市面上很多的品牌魚鉤,魚線都不錯的。那釣鯽魚怎麼選擇魚鉤呢?搭配適合的子線呢?1、釣鯽魚的用鉤釣魚人都知道,鯽魚是屬於小個體的魚,鯽魚大多都在半斤左右,大的也一斤內。所以釣鯽魚的魚鉤都選小型魚鉤,具體用什麼樣的鉤呢?小型魚鉤,比如袖鉤,伊豆,海夕,溪流等等。不冋的鉤型有不同的優點。
  • 藍鯽加雞蛋,冬釣鯽魚口不斷!加了「營養」的餌料真的能爆連嗎?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我們都知道冬季釣鯽魚,以紅蟲、蚯蚓類腥味較大的蟲餌,作釣時效果要好一些,即使用商品餌料,也主要以腥味餌料為主。原因是:腥味餌料,除了在低溫的水中穿透力較強,含有鯽魚所需的動物蛋白也多一些。
  • 冬天怎樣能釣到鯽魚?冬釣鯽魚怎樣選釣位?冬釣鯽魚找魚窩的方法
    冬釣時,餌料難以聚魚,即使有魚,魚口也不會很好。冬季裡魚口最好的魚類就是鯽魚了,但是如果找不到鯽魚的魚窩,也很難釣到鯽魚,天氣一冷,鯽魚就會在水底某個位置聚集,抱團取暖,不再大範圍活動。可見,找到魚窩所在才是冬釣鯽魚的重點。那麼,冬季如何能釣到鯽魚?冬釣鯽魚如何選釣位?下面,我們來講下冬釣鯽魚找魚窩的技巧。
  • 春釣大鯽魚,餌料很關鍵,幾款民間自製雞蛋餌,小魚不沾!
    春分過後氣溫會升高的比較快,這時候大水域中鯽魚更好釣一些,所以比較推薦選擇大釣場。春季鯽魚進食量大,對口的餌料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先介紹第一種雞蛋面餌,這種麵團餌料在傳統釣中主要用在包食釣上。先準備一個雞蛋,打散攪拌均勻成雞蛋液後備用。讓裡面加小麥粉,一邊加一邊攪拌,麵粉成絮狀就可以了。然後揉成柔軟始終的麵團,可以錯黃豆大小的餌團直接使用。在包食釣中會開得更稀一些,大致拉餌的狀態。上餌後包上一層豆餅粉之類的餌料,這就是包食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