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越來越冷,氣溫越來越低,北方的確還會出現下雪和結冰的情況,這種天氣開車安全問題更值得我們注意。我們都知道胎壓對行車安全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而且胎壓過高或者過低還會對輪胎甚至全車造成損害。受熱脹冷縮效應影響,不同季節的胎壓的標準也是有差別的,那麼冬季其他胎壓多少才合適呢?今天袁幫主給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必須要明白的一點是:胎壓的測量一定是在冷車的情況下進行的。大家都知道我們去醫院測量血壓的時候,醫生都會告知在測量前的30分鐘內不能做劇烈運動、不能喝咖啡、不能喝酒、不能抽菸、保持情緒平穩才測量的準確。其實測量胎壓也是這個道路,在冷車和熱車的時候測量可能會想錯0.1-0.3bar,就會造成測量不準確的情況。所以測量胎壓必須是冷車的情況下測量。
一般來講,冷車狀態下前胎2.2-2.3bar,後胎2.4-2.5bar都屬於正常範圍的,也有部分車輛是反過來的,既前胎2.4-2.5bar,後胎2.2-2.3bar,這個具體請大家翻閱自己愛車的使用手冊。受熱脹冷縮的影響,冬季可以比這個數值高出0.1-0.2bar,所以在沒有特殊環境的情況下,大家就按這個胎壓值做標準就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如遇路面結冰打滑,可以適當放氣調低一點氣壓,這樣做的目的是增加輪胎與地面的附著力,來增加摩擦減少打滑。
那麼胎壓過高或者過低會有哪些危害呢?當胎壓過高時,就會導致輪胎變得很硬,從而使輪胎與路面的接觸面積變小,最直接的感覺就是經過不平常的道路或者減速帶的時候,你會感覺舒適度變差,很不舒服。而且還會影響你的制動距離和操控體驗,也給行車安全埋下了很多隱患!胎壓過低時輪胎變軟,輪胎與地面接觸面積變大,會導致支撐車輛的允許負荷降低,摩擦力變大導致油耗上升、方向盤變沉還容易跑偏,對輪胎的損害也會加速,降低輪胎使用壽命。其實這個道理和小時候咱們騎自行車是一樣的,自行車輪胎氣太少的時候就感覺瞪著很累,而且走得很慢,氣足的時候就感覺車子變得很輕便。汽車如果胎壓太低最危險的是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駛的時候容易出現爆胎的現象。所以控制自己愛車胎壓在合適的範圍內看是一件小事,卻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車在出廠的時候都配有胎壓自動檢測功能,也這說明胎壓對於安全行車的重要性。我們在開車的時候,特別是要跑長途的時候,要養成習慣,通過胎壓監測看一下四個輪胎的胎壓情況是否在標準的範圍內,如果出現異常不要想著無所謂的湊合態度,一定要及時去汽修店補氣。如果您的愛車上沒有這個自動胎壓測量的配置,大家可以自行購買一個胎壓檢測儀。價格也非常的便宜,放在車上,隔一段時間測量一下四個輪胎氣壓,減少因為胎壓問題出現的意外。
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習慣可以減少出現胎壓異常的情況呢?大家應該都發現過我們汽車輪胎上有時候會卡有很多小石子,這些一定要定期清理,讓輪胎各個部分受力均勻,保持輪胎處於一個比較好的狀態。定期檢查輪胎是否受損嚴重,關注輪胎的磨損情況,根據磨損情況合理的調換輪胎,儘量讓輪胎磨損做到均衡。如果發現輪胎磨損嚴重或者已經使用過長時間,要聽從維修師傅的建議及時更換輪胎。
給大家聊了這麼多,大家也應該明白了胎壓對於行車安全的重要性,還有胎壓高低的危害,以及給大家談到怎麼減少胎壓出現異常的一些建議,希望大家都能特別重視這個問題。不要因為汽車胎壓這個小事情給大家帶來麻煩。袁幫主也提醒大家:行車時不要急躁,不開生氣車,更不能酒後駕車。好了,今天的話題就到這裡,大家如果對那些有關汽車的問題有疑問,歡迎跟帖留言,袁幫主給大家一起來談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