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沒有自閉症孩子」是真的嗎?

2020-12-23 葡萄心

最近,有一些家長向葡萄心諮詢自閉症和環境的關係。說身邊的自閉症兒童都是城市的,是不是農村就不會出現自閉症兒童?

其實,沒有數據能夠證明城市的特殊兒童要比鄉村的多,更牽扯不上環境方面的因素。

兒童自閉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

目前醫學對自閉症的診斷都是一個相對主觀的過程,醫生都是以孩子的行為準則和自閉症量表作為參考的,而沒有一個非常準確的醫學儀器方面的篩查,所以,我們有時候會懷疑它的準確性。

在醫院裡,醫生會通過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了解到孩子的日常表現;會通過直接的觀察和互動判斷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比如情感交流,基本認知,行為習慣等各方面。10分鐘是有些快了,除非是非常有經驗的老師和專家。

那麼,為什麼農村自閉症兒童少?其實不是這樣的,並沒有數據顯示農村自閉症寶寶比城市少!

自2015年第25個「全國助殘日」將自閉症納入助殘日主題後,武漢多所大學在2017年,針對農村自閉症兒童展開了為期一年的調研。課題組2017年1月——2018年2月分別選取湖北省江漢平原、山區農村等不同鄉鎮的自閉症兒童及家庭為調研對象。這些鄉鎮的自閉症兒童經濟條件不一。

首先對20個鄉鎮的隨機抽取的自閉症兒童及家庭進行問卷調查,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個案深度訪談,共回收有效問卷95分。

調研結果發現,在被調查的95位父母中,年齡在25~35歲的有50人,年齡在35~50歲的30人,50歲以上的15人。但這些人的受教育程度卻大大出乎人們的預料。高中及以上學歷只有12人,有80位父母只有小學或初中文化,還有3位完全沒有上過學。

而在深度訪談中,記者發現這些自閉症兒童家長不論性別、年齡和文化程度,相應地在自閉症兒童訴求方面均表現出對財政補貼、孩子教育康復、專業知識指導、生活有保障、小孩正常交往、家庭和睦、社會理解尊重等都有強烈的渴望。

自閉症兒童家庭經濟條件普遍不好,家庭經濟薄弱,自身生存壓力也大,自閉症兒童治療康復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往往讓一個家庭難以承受。農村地區經濟相對落後,就業機會少且工資低,為了支付治療康復費用,許多自閉症兒童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

從這些情況,我們不難看出,人們會認為農村自閉症兒童少的原因:

1、農村區域大

農村佔地面積大,但人口密度卻比城市低得多。同時,很多村寨都是一個個的,比較分散。並且交通都不是很方便。這樣也造成信息傳播可能比較緩慢甚至是閉塞了。所以東村有自閉症的孩子,西村可能是一無所知。

2、知識技能匱乏

現在說到自閉症,可能城市裡很多年輕人都知道這個詞,但是,在農村,相對來說還是知識文化程度比較低一些。很多人都沒聽說過自閉症這種比較專業的名詞,更何談自閉症診斷了。自閉症通常在幼年時就表現出來,比如說,自閉症孩子可能有語言發育障礙,農村裡的家庭可能就會只是奇怪這孩子開口晚,而不會想到是不是自閉症的問題。所以,文化知識的不足,也限制了農村家庭的認知。且不說普通人,即便是在基層醫療機構,可能也對自閉症有認知上的不足了。

3、家庭照顧問題

認識不足導致農村家庭不能及時地發現孩子自閉。而在目前的農村,還有很多是空巢家庭,也就是年輕人都出去打工,留下孩子和祖輩在一起,自然而然的,家庭照顧上,老年人精力和能力的不足,往往是以吃飽安全為準繩,很難發現孩子的這種隱性的異常。

4、城市優質醫療資源

對於自閉症,我想即便是現在的社會,在絕大多數的農村、甚至是鄉鎮醫院、縣醫院都是沒有這方面的醫療資源的。基本上大多數都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如果農村有自閉症家長選擇帶孩子到城市裡求醫,大家就會發現城裡的醫院,或康復機構怎麼有這麼多自閉症孩子呀?其實這只是多方區域的同一病症集中在一起才給家長造成的錯覺而已。

5、農村家長的消極應對

農村的很多家長,在確診並了解自閉症之後,他們的第一反應也就是孩子不能痊癒了,那康復的意義在哪裡?再加上還要長年支付如此高昂的康復訓練費用,讓他們覺得經濟壓力非常大;而且對於很多家長來說,覺得孩子自閉症就是「有問題」,如果被朋友親戚指導後很沒面子,所以,他們大多都喜歡隱瞞孩子的病情,導致孩子的幹預受阻。對於數據的調查也有一定的影響。

所以並不是農村沒有自閉症孩子,而是我們了解的太少了而已。

在深入了解了目前我國自閉症分布情況後,葡萄心創始人兒童心理學家張老師在2015年創辦了葡萄心——首個自閉症在線教育機構。通過遠程教育的方式幫助那些位於二三線城市或農村的急需學習自閉症相關知識的家長,讓他們在家中就可以深入了解自己孩子的情況,通過每天的視頻記錄孩子的點點滴滴,讓家庭指導師結合孩子每天的表現,來隨時調整家長在家幹預的節奏和方法,更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實現孩子25項基本能力的提升,以期讓孩子儘快回到學校的課堂。

相關焦點

  • 孩子是自閉症譜系的哪個程度真的那麼重要嗎?真相只有一個
    那麼,孩子是自閉症譜系的哪個程度真的那麼重要嗎? 判斷一個孩子的程度要取決於兩個方面,首先是孩子是否進行科學專業密集的訓練,訓練了多久;其次是這個孩子有沒有達到一定的年齡。如果孩子經過科學專業密集的訓練,同時孩子年紀比較大了,判斷程度才會更準確。 一個孩子,一歲半來看自閉症,不理人,自娛自樂,天天自己玩自己的東西,是典型的自閉症。
  • 普校不願接收自閉症孩子,只是因為沒有特教老師嗎?如何解決?
    (圖片來源:微電影《喜禾》劇照)所以,最終的結局就是,目前對於國內的自閉症譜系兒童來說,他們哪怕通過了學齡前的康復訓練,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進入普校後,也會因為一些不同於普通兒童的「異常行為」及「不合規則」的舉止被迫休學。能夠順利入學的自閉症兒童真的是寥寥無幾。
  • 坦言自己的孩子有自閉症是一種「公開處刑」嗎?
    「肯定是家長沒有教育好啦,會賺錢有什麼用,孩子都這樣了。」  「你看他成天在那裡轉圈也不跟其他人玩,他不會突然發作吧?」  「讓我家孩子離他遠點,別等下被打了。」  自閉症是父母沒有教養好導致的、自閉症的孩子都有情緒問題、自閉症的孩子都有暴力傾向......
  • 世界自閉症日#他們是「來自星星的孩子」,不是天才的「雨人」
    人民網發布的微博中,有描述自閉症患者家庭的——家長的心願,就是比孩子多活一天。 自閉症真的那麼恐怖嗎?而且到目前為止,自閉症發病原因仍然不明,治療也是世界難題,自閉症的孩子們甚至沒有專門的、有針對性的學校(相較於聾啞學校、啟智學校等)。 得了自閉症只能聽天由命嗎?
  • 孩子確診自閉症,到底要不要用ABA來幹預?
    儘管我們不太願意接受同樣的原理套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但無可否認,人類的社會互動豈不就是回應廣泛、不同類型的獎勵而工作嗎?到了60年代,挪瑪斯開始實驗並將「行為分析」所闡述的科學應用在自閉症兒童的教學上。他設定了ABA課程的教材,以及教學的序列目標,並設定了教導的方法,即「分次嘗試訓練」( DTT)。目前我們所聽聞的ABA應用行為分析法,就是挪瑪斯的教學內容。
  • 早教「專家」說我孩子強迫、刻板、重複,是自閉症嗎?
    朋友:「叨叨昕,不好意思打攪你,但我真的快急死了。我們孩子現在三歲,最近上的早教中心的老師特意找到我,讓我重視一下孩子的情況。因為她們請來的專家最近來班上看了一下,發現我家孩子有明顯的強迫行為、刻板行為,而且語言刻板重複,與人交流時眼神迴避,而且存在較強的自我中心,這說明孩子有自閉傾向。」
  • 當你有個自閉症孩子,這幾點你需要了解
    但唯有面對才能真的是改變,正如霍金所說「人類的努力應該是沒有邊界的,我們千差萬別,不管生活看上去有多糟糕總有你能夠做的事情,並且能夠成功,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我們勇敢面對。自閉症的發病率在呈上升態勢,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2018年最新公布的發病率達59∶1,即每59個兒童中就有1個是自閉症兒童,其中男孩自閉症發病率是女孩的4~6倍。1、自閉症能夠完全治癒嗎?
  • 患自閉症的孩子越來越多,如何預防兒童患上自閉症?
    所以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可能缺少對孩子心理的關注和教育,導致孩子患上了自閉症。家長朋友們在帶孩子的過程中要怎麼樣才能預防孩子產生自閉症呢?    現在有很多年輕不是很成熟的父母,都比較愛玩,對孩子的教育沒有非常重視。
  • 到底有沒有起跑線?學興趣班的城市孩子一定比農村孩子優秀嗎?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這句話一度在網絡上盛行,很多家長為此操碎了心,愁得焦頭爛額,為孩子報了各種輔導班,生怕孩子在起跑線就落後人家了。那麼,到底人生有沒有起跑線呢?真的從起跑線輸了,慢了,孩子的未來就比不上別人了嗎?
  • 《海洋天堂》|「自閉症」孩子的救贖,父母的重生
    劇中李連杰飾演王心誠,是一個自閉症患者的父親,文章飾演自閉者患者大福,他在三歲時被診斷患有自閉症,原本簡單純粹的快樂家庭瞬間崩塌,大福的媽媽在他七歲時意外溺水身亡,只有王心誠知道背後的真相,水性極佳的妻子解脫了,她去了一個沒有悲痛的地方——海洋天堂。
  • 家長體重「爆表」,和孩子患自閉症到底有沒有關係?
    據朋友所說,目前網絡上有不少人認為認為,孩子患者自閉症有這兩種說法:第一種是,認為孩子患上自閉症完全就是因為「命」,命運不好躲也躲不掉;另一種說法就是,家長肥胖會導致孩子患自閉症。第一種說法有點玄學的意味,編編並不贊同,反而第二種說法引起了編編的注意。 家長肥胖會不會導致兒童自閉症?今天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問題的謎底。
  • 自閉症患者都是天才?關於自閉症,這四大誤解你信了嗎?
    這些廣為流傳的誤解,你信了嗎?4月初,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如期到來。「自閉症」這個詞大家也許聽得多,但對它真正了解的人卻少之又少。自閉症不僅只是簡單的性格內向;這是一種由腦部發育障礙導致的疾病,表現為情緒和行為的異常以及交流障礙等,症狀還會漸漸加重。
  • 自閉症孩子遊泳、騎馬、跑步的好處和優勢分析
    自閉症孩子需要運動嗎?適當對運動對自閉症孩子有哪些幫助呢?哪些運動更適合自閉症孩子?今天星悟說給大家分析下:運動有益於身體、身心、大腦健康,無論是自閉症孩子還在正常孩子都一樣。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運動既重要又具有挑戰性,據有關研究表明,約1/3都自閉症孩子超重或肥胖。究其原因,自閉症孩子由於對很多食物對質地、味道、顏色等產生強烈反感,從而極大等限制了她們的飲食。
  • 兒童自閉症怎麼辦?21條建議告訴你怎樣幫助自閉症孩子更快康復
    兒童自閉症傾向,父母需要從哪些方面為孩子提供幫助?好比,學習需要安靜的環境。那我們需要營造一個安靜的適合學習的環境,自閉症兒童康復也一樣,好的環境能讓自閉症兒童的訓練更高效,幹預效果更好,康復更快,怎樣幫助孩子生活在一個健康的、以成長為導向的環境中呢?
  • 想幫自閉症孩子過渡到成人期?這幾點千萬別忽略
    此外,歐美許多研究機構也將重心轉移到大齡自閉症患者,希望能夠對大齡自閉症有多一點的認識與幫助。那家有星孩,身為父母的我們又該如何協助孩子過渡到成人期呢?今天我們就生活自理、就學、就業等三方面帶大家一起探討如何幫助自閉症孩子過渡到成人期。
  • 自閉症孩子前年有了農場,今年除了會幹農活,又開客棧當「老闆」
    曹芳是「放星家園」農場的創辦人,也是一位自閉症患者的母親。19年來,兒子從未喊過一聲「媽」。對大齡自閉症孩子來說,城市其實很危險。他們不知道衝向行駛的車輛很危險,通常也難以控制情緒。為了讓孩子的生活安全自在,曹芳費勁心思找遍福州近郊的鄉村,最終在井下村蓋了這樣一座自閉症農場。
  • 有這幾點孩子不是自閉症
    核心提示:相信大家對自閉症有一定的了解,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在這簡單概述一下,兒童自閉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約有3/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後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
  • 孩子被判定為自閉症,先別亂投醫,試一下這個方法
    但是,如果孩子真的被一些專業機構宣告是自閉症的話,也不用怕!今天帶你破解幾個自閉症有關的誤區,告訴你自閉症是咋回事,再分享一個方法,先在家自己調理。告訴你幾個關於自閉症的誤區現在關於自閉症的認識,還停留在上個世紀,沒有做到「與時俱進、與時偕行」,所以,流行一些誤區,根據我所聽到的,給大家總結一下。
  • 我的孩子是自閉症,我們堅持在普校上學
    我們還表達了深深的不安,擔心給學校和老師增加煩惱和壓力,或者給其他孩子帶來一些妨礙。除了信,還準備了一本「學校與家庭聯繫手冊」,裡面有孩子在校內外的現階段表現記錄、自閉症的相關介紹,以及由家長持續完成的相關日常記錄。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們被我們家長的用心良苦所感動,不但沒有歧視孩子,有一位老師還和我說,為了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他們還會陪同孩子一起到洗手間。
  • 自閉症不會傳給其他孩子」
    疫情過後幼兒園開學了, 孩子卻因為自閉症明顯不合群, 接孩子放學的時候才發現, 沒有小朋友跟自家寶貝一起走。 一位家長在說到這件事的時候臉上寫滿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