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財經網 蘇佳/文
加油站使用手機支付的爭議越來越大,北京、天津多地紛紛叫停加油站手機掃碼支付行為,還有一些地區開展加油站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一下子愁壞了不少支付企業和石油企業,就連運營商也有些頭大。
加油站裡的交易過程,能否達到既安全又便利的狀態呢?手機的使用與加油站事故到底有什麼樣的聯繫?帶著這些問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實驗室組織了一個由無線通信、電磁兼容、電氣安全等多方專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從基礎理論、工程設計、仿真實驗和技術分析等角度、多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試驗,完成了一份《加油站內使用移動終端的安全性研究報告》(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加油站內使用移動通信終端主要有4種狀態,分別是在加油槍附近使用;在距離加油槍一定距離以外但是在加油站控制區域內接、撥打電話;司機不下車在車內接、撥打手機;在車內或者車外有來電提醒但是不接聽。其中在加油槍附近使用移動終端風險最大。
泰爾實驗室圍繞此場景進行了空氣放電波形採集試驗、油氣引爆試驗、電磁場能量空氣間隙放電試驗、加油槍耦合能量試驗以及電磁場能量照射模擬車殼放電試驗。綜合5個試驗結果,沒有從實際試驗中觀察到手機能夠引爆加油站的油氣混合物的現象,得出手機正常工作不會產生引爆加油站油氣混合物放電現象的結論。
想必此《報告》的發布,真真切切給運營商、支付企業、石油企業打了一針安心劑。
《報告》提示,在加油站內,人員要遵守站內安全守則,一切活動聽從工作人員安排;自助加油時,司機從車內移出後,應在遠離加油口的地方通過接觸導體方式釋放可能的靜電後,方可接近加油口;為防止由於手機引起的靜電放電,儘可能不在加油站使用外殼有金屬部門的手機,使用手機加油APP時,遵守軟體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