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批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臺灣變亞洲經濟孤島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海外網

原標題:臺媒痛批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臺灣變亞洲經濟孤島

圖源:法新社

海外網11月17日電 亞太15國15日籤署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臺媒直指臺灣經濟面臨被邊緣化,然而民進黨當局仍故作鎮定地宣稱「損失不大」,島內輿論痛批:這是酸葡萄心理,臺灣已成為亞洲經貿體系中的「孤兒」。

RCEP對臺灣到底影響多大?臺「經濟部長」王美花16日承認,石化、紡織、鋼鐵產業恐受影響,但仍試圖淡化RCEP的作用,聲稱「對臺灣與東協的經貿影響相對沒這麼大」,還用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來搪塞民眾。

新北市議員葉元之痛批這是酸葡萄心理,因為吃不到葡萄,所以說葡萄是酸的。臺灣此時在亞洲經貿體系已成為「孤兒」,民進黨當局應該拿出對策,而不是欺騙人民。國民黨主席江啟臣17日也發文稱,2016年蔡英文就職時承諾「帶領臺灣加入RCEP,現在又告訴臺灣民眾RCEP對臺灣經濟影響不大,還甩鍋給國民黨,蔡當局不想負責就不要執政」。

島內輿論不僅對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不買帳,還嘲諷王美花在「立法院」質詢會上的露怯表現。16日,王美花承認,RCEP相關細節是直到15日晚公開時才知道。民進黨「立委」邱志偉直呼不相信,稱RCEP生效對臺灣的衝擊非常大,但「經濟部」對外只說影響不大,這是不負責任;國民黨「立委」楊瓊瓔則接連提問有關RCEP對臺灣貿易影響具體數字,王美花卻支支吾吾,答不上來;國民黨「立委」翁重鈞認為,光這樣王美花就該下臺了。

臺灣《經濟日報》17日也發表社論直指臺當局所謂「影響不大」的邏輯漏洞:民進黨當局宣稱對RCEP出口雖佔總出口約70%,但其中約四分之三為零關稅,所以RCEP對臺灣影響不顯著,現階段應以努力以加入CPTPP為目標。如果依此邏輯,臺灣對CPTPP出口僅佔總出口四分之一,其中同樣約有四分之三產品免關稅,臺灣應該更沒有加入CPTPP的必要。所以蔡當局的說法不切實際,純屬推脫。

該臺媒還稱,對於另一種說法,即RCEP成員之間過去已經生效不少自由貿易協定,影響早已發生,所以籤署RCEP衝擊不大,這更是倒因為果。因為這些協定對臺灣衝擊不但早已發生,而且目前仍未消除,臺當局豈能以近幾年變化不大而斷定沒有影響。另外,RCEP中還包括其他深化供應鏈聯繫、加強產業合作,以及促進貿易便捷化的規範,這些將對臺灣產生排擠效果。

國民黨高雄市議員黃柏霖表示,不相信RCEP不會對臺灣產業、企業產生影響。當RCEP15國彼此有關稅優惠,臺灣廠商沒有,成本勢必升高,收入減少、產品賣不出去,就業機會就會下降,這都是一連串的惡性循環。

臺灣義守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李梁堅表示,RCEP籤署後將加速大陸與其他會員國間的政經關係。臺灣不只連RCEP都加入不了,甚至連CPTPP也敲不開門,臺灣恐成區域經濟孤兒。臺灣跟大陸、東協國家的貿易往來金額超過六成多以上,RCEP籤署後關稅會減免或零關稅,但臺灣被阻絕在區域經濟體之外,只能靠彼此之間的貿易協定互動,目前包括臺灣跟大陸籤訂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和跟新加坡籤自由貿易協定等,還能維繫部分貿易,但對日本、韓國、澳洲或其他東協國家,一定會帶來影響。

「RCEP生效後臺灣變成亞洲孤島」,香港中評社16日以此為題發表社評稱,當RCEP區內逾九成產品都是零關稅,臺灣除了科技業、靠ECFA紅利的行業之外,傳統產業幾乎活不下去,未來這些企業勢必要加速外移,到RCEP區內設廠。臺灣很快會變成「經濟孤島」。

文章指出,臺灣長期無法進入區域自由貿易組織,扭曲的現像會愈來愈嚴重。全球兩個主要區域自貿組織RCEP、CPTPP,臺灣都不太可能進得去。臺灣的問題不只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兩岸關係是其中的最大關鍵,可惜蔡當局讓臺灣與重要的區域經濟組織沾不上邊,還將兩岸衝突升到臨界點,讓臺灣身處危險之中。臺灣深陷兩岸僵局中,不僅政治面動彈不得,對外經貿也被孤立,看不到光。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17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痛批民進黨與「太陽花學運」摧毀兩岸服貿協議,為臺灣加入RCEP增加難度,令人痛心與不齒。兩岸關係與對外關係彼此牽動,兩岸關係處理不好,對外關係必然受挫。蔡當局把責任都推給大陸,繼續操作「反中仇陸」的劇本,將無助於真正解決問題。(海外網 張琪)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張琪、李萌

相關焦點

  • 臺媒痛批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臺灣變亞洲經濟孤島
    「損失不大」,島內輿論痛批:這是酸葡萄心理,臺灣已成為亞洲經貿體系中的「孤兒」。RCEP對臺灣到底影響多大?臺「經濟部長」王美花16日承認,石化、紡織、鋼鐵產業恐受影響,但仍試圖淡化RCEP的作用,聲稱「對臺灣與東協的經貿影響相對沒這麼大」,還用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來搪塞民眾。新北市議員葉元之痛批這是酸葡萄心理,因為吃不到葡萄,所以說葡萄是酸的。
  • 蔡英文當局刻意淡化RCEP對臺灣地區的影響
    (記者 倪鴻祥)中國大陸與東協10國、日本、韓國、澳洲與紐西蘭共15個國家15日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為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協定。臺當局「經濟部長」王美花、「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等蔡當局官員都認為對臺經貿影響不大,刻意淡化。
  • RCEP籤署,國民黨批民進黨當局讓臺灣變「經濟邊緣人」
    圖為遠望高雄亞洲新灣區的石化儲槽密密麻麻。(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1月16日訊 歷經8年時間談判,《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5日正式籤署。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國民黨15日批評民進黨當局只想抓著美國,不管亞太,讓臺灣變成「經濟邊緣人」,呼籲蔡英文緊急召開高層會議,針對RCEP正式成形後對臺經貿衝擊進行全方位評估,提出因應之道。  《中國時報》感嘆,RCEP自貿區將覆蓋世界1/3的人口、產值與貿易額佔全球3成,臺灣卻被摒棄於外。
  • 聯合早報:RCEP將影響臺灣地區執行新南向政策
    新加坡《聯合早報》15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今天(15日)完成籤署,因RCEP的15國間將進一步互相開放市場,恐難避免對臺灣與各國或地區經貿關係,甚至執行新南向政策造成一定影響。
  • RCEP起航,國民黨痛批蔡當局讓臺灣地區變「經濟邊緣人」
    RCEP籤訂在臺灣島內引發了輿論強烈關注。據島內媒體中時新聞網11月16日凌晨消息:目前在野的中國國民黨15日批評執政的民進黨當局只想抓著美國,不管亞太,讓臺灣地區變成「經濟邊緣人」,呼籲蔡英文緊急召開跨高層會議,針對RCEP進行全方位評估,提出具體因應之道。
  • 蔡英文故意淡化RCEP的影響,蒙蔽島內民眾的雙眼
    近日,國際新聞上的最大熱點恐怕就是亞太地區多國籤署的RCEP,RCEP也即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該協定籤署後,包括中國、日本、東協等15國經濟實體將實現互相間的關稅減免。而這一協定的籤署也將大大促進區域發展。
  • 臺灣政壇元旦互罵:蔡罵馬「迴避問題」 馬批蔡「獨裁霸道野蠻」
    據臺媒報導 迎接2021年,蔡英文上午在辦公室發表新年談話,提到進一步開放符合國際標準的牛肉和豬肉進口的決定,對於引起的議論和紛擾,稱要用最謙卑的心情,請所有民眾同胞「體諒」,也希望大家能夠理解我們再三斟酌後的決定。
  • 民進黨當局淡化RCEP作用,島內擔憂臺灣被邊緣化
    她稱,臺灣出口到RCEP成員的商品中,佔七成的通信產品都是零關稅,影響不大,其他如石化、紡織、鋼鐵產業恐受影響,但RCEP對臺灣與東協的經貿影響相對沒這麼大,因此RCEP此次的籤署對臺灣來說並不叫失敗,「如果加入RCEP必須遵守九二共識,必須遵守一國兩制,我們的國人能夠接受嗎?」
  • 無法加入RCEP,國民黨批民進黨讓臺灣成「經濟邊緣人」
    東協10國與中、日、韓、澳洲和紐西蘭等15國15日今天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成為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議。然而臺灣卻無法加入,外界預料將衝擊臺灣產業。國民黨痛批民進黨只想抓住美國,忽略「雙軌區域經濟合作建制」的競合。
  • 蔡英文吹噓臺灣經濟成長「四小龍之首」,臺媒指出全靠兩岸貿易
    蔡英文今天在臉書上發文誇耀臺灣經濟的好表現,再次超越了預測。她聲稱,最近世界各地陸續公布2020年第三季經濟成長率,其中臺灣的經濟成長率來到3.33%,比預期更好,也穩居「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地區、中國臺灣地區)第一名。
  • RCEP恐將使臺灣成為亞太地區的自貿區孤島
    作為典型的外向型經濟體,儘管臺灣與RCEP和CPTPP成員都有十分密切的經貿往來,是重要的貿易夥伴,但目前臺灣已游離於亞太地區的這兩大自貿區之外。按照10月份臺當局經濟部門提供的官方數據,臺灣出口到中國大陸和港澳地區的貨物已佔到其出口總額的將近一半,若加上「新南向」中的東協國家以及日本、韓國,臺灣對RCEP成員的出口幾乎佔據其出口的大部分。
  • 蔡英文大肆吹噓臺灣經濟,臺媒一針見血:全靠兩岸貿易
    據臺媒11月1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當天在臉書上發文誇耀臺灣經濟的好表現,再次超越了預測。她聲稱,最近世界各地陸續公布2020年第三季經濟成長率,其中臺灣的經濟成長率來到3.33%,比預期更好,也穩居「亞洲四小龍」第一名。不僅如此,蔡英文還吹噓,經濟能維持正成長,要歸功於臺灣人團結防疫、社會上百工百業認真打拼。
  • RCEP籤了,臺灣很焦慮
    臺媒稱,RCEP籤署生效,恐對臺灣地區塑化、鋼鐵、紡織及工具機等傳統產業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國民黨表示,民進黨當局的不當政策讓臺灣真正變成亞太地區的「經濟邊緣人」。國民黨:臺淪為「經濟邊緣人」據臺灣「中央社」11月15日報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5日籤署,國民黨表示,呼籲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立即召集緊急高層會議,針對RCEP對臺的衝擊進行全方位評估,提出因應之道。
  • 臺前高官:經濟靠大陸是新常態 蔡當局經濟成績都是來自大陸貢獻
    臺當局前「經濟部長」、「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昨日在中時電子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臺灣經濟靠大陸是新常態,蔡當局所標榜的臺灣經濟成長率高於全球平均及居亞洲四小龍第一,幾乎都是來自大陸的貢獻。文章刪減如下——日前蔡當局「行政院主計長」朱澤民表示:隨臺灣內部投資規模擴增,「以後除非基期因素等特殊狀態,否則臺灣經濟成長高於全球平均及居亞洲四小龍前段班將會是常態。」不禁讓人對「主計長」的大膽預測感到佩服,另方面則對於他有關經濟成長動力的解讀,若不是外行就是在故意誤導社會大眾感到可悲。
  • 「RCEP對臺灣衝擊低」的謊言還能撐多久?
    島內產學界為臺灣地區無法加入RCEP而格外憂心,唯有民進黨當局「老神在在」,行政官員對此輕描淡寫,說「短期受RCEP影響不大」、「對金融市場有信心」、「對臺灣影響有限」、「已提前進東協部署」、「無懼邊緣化」云云粉飾太平,刻意淡化RCEP對臺灣地區的影響。
  • 萊豬行政命令被民進黨強行送案,臺媒批「蔡英文恥辱的一分鐘」
    臺當局立法機構「經濟委員」7日續審萊豬(瘦肉精美豬)行政命令,民進黨「立委」卻要求27個附帶決議案全案保留出「委員會」,在現場國民黨立委全體抗議下,民進黨仍以人數優勢表決審查全案送交「院會」。國民黨立委痛批此舉違反議事規則,「怕回答」、「怕表決」,根本是「一分鐘委員會」,9日將提會議無效。
  • 馬英九痛批臺當局:難道蔡英文認為臺灣人不如豬?
    據臺灣綠營媒體《自由時報》報導,國民黨今天(1月1日)上午舉行升旗典禮,馬英九致辭時痛批民進黨當局開放美國「萊豬(含俗稱瘦肉精的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進口,他表示,萊克多巴胺就連臺灣豬都不準吃,臺灣人卻要被迫吃「萊豬」,難道蔡英文認為臺灣人不如豬?
  • 臺灣地區被排除在了RCEP之外,對臺灣經濟產生影響
    在RCEP籤署之後,一個約佔全球三分之一經濟體量的自由貿易區便建成了。然而,臺灣地區卻被排除在了RCEP之外,這或將會對臺灣地區的經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這一方面是因為RCEP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自由貿易區,其參與國家的經濟體量佔到了世界經濟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臺灣地區與RCEP國家與地區之間的商貿往來非常密切,臺灣地區經濟將會極大地受到RCEP籤署的影響。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 瘋狂對大陸記者出手後,臺媒猛然發現不對勁,蔡當局真是害苦臺灣
    近日,有臺媒連發多文擔心大陸媒體駐臺記者會遭到「自然清退」。相關報導指出,蔡英文當局「近期以防疫為藉口,暗地裡給大陸駐臺媒體『穿小鞋』,有可能導致明年過年後形成大陸媒體駐臺記者被『自然清退』的局面。」就在臺灣民進黨當局「瘋狂」對大陸媒體駐臺記者出手後,臺媒猛然發現不對勁了,痛批蔡當局此舉是「政治防疫仇中,毀兩岸安全閥」,還犀利質問,如果大陸也逼臺媒撤點,「誰來為臺灣發聲?」蔡當局真是害苦了臺灣。據臺媒11月24日報導,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蔡英文當局至今不讓大陸媒體派人赴臺輪替。
  • 臺灣水果相繼崩盤 蔡當局遭怒批:不作為,還說風涼話
    臺灣鳳梨價格崩盤。(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7月6日訊 島內今年香蕉、鳳梨價格相繼暴跌,火龍果也蠢蠢欲動,農民苦不堪言。更讓他們苦悶的是,民進黨當局沒能幫他們擺脫困境,還在一旁道盡風涼話。作為臺當局農業主管部門負責人,林聰賢一貫神隱,好不容易露面,先是指責農民應該「聰明種」,又嘲諷「不理解農民抗議什麼,是抗議太高價了嗎?」種種作為讓外界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