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起貪念 電詐可防可破
蘭州市構建起打防電詐新機制 被公安部樹為「蘭州經驗」在全國推廣
宣傳
近年來,新型網絡電信詐騙案件持續高發、頻發,給群眾生產生活和財產安全帶來了極大損失,對社會治安管控構成新挑戰。來自蘭州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的一則數據顯示:電詐案件已佔到我市全部刑事案件的一半以上,且仍呈現上升趨勢。
面對傳統犯罪加快向網上蔓延變異、非接觸性新型犯罪和跨國跨境犯罪急劇多發的態勢,蘭州公安積極整合各警種資源、完善多警種合成作戰新格局,構建起「市局主導、區縣主戰、技術支撐、派出所主控、捆綁作業」打防電詐新機制,形成打擊、防範、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垂直打擊機制體制,被公安部樹為「蘭州經驗」在全國推廣,以變應變、以新制新、以專打專、以快打快,向電詐犯罪全面宣戰。
一線見聞
1
全警一條心 下好「全市一盤棋」
2016年11月1日,蘭州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成立反電詐中心,經試運行後,於2017年對外公布了96110反詐熱線。蘭州反電詐中心運行4年來,在硬體設施、運行模式、辦案流程等方面,目前在全省乃至西北五省都屬一流。
12月10日上午,記者在蘭州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看到,從接警到案件研判,再到三大通信運營商和各商業銀行入駐合署辦公,電詐案件辦理已形成「流水線」式作業。「我們不僅要接警詢問案情及時通過銀行止付,還要對智能攔截的疑似詐騙電話進行分類,向有可能受騙上當的受害人了解情況,並根據案情通知110指派轄區派出所出警。」值班民警說。
據該中心副主任丁浩介紹,傳統刑事案件持續下降,新型網絡電詐案件持續上升,電詐案件已成為當前社會「毒瘤」,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蘭州市公安局也將電詐打防作為「頂級工程」來抓。通過實施電詐打防新機制,由反電詐中心和市局合成作戰中心集中接警、集中研判,技偵、網安、刑偵等多警種提供技術支撐,屬地公安機關具體偵辦,全警一條心,下好「全市一盤棋」,依法嚴懲、高壓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高發勢頭。電詐案件由反電詐中心集中接警和集中研判。在接到受害人報案後,立即通知涉案銀行及時止付,隨即交由合成作戰中心的研判小組對案件涉及的信息流、資金流進行集中研判,然後按照屬地管理,交由當地區縣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抓捕起訴。
與此同時,市反電詐中心強化預警反制,與多家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合作,建成境外詐騙電話、涉案QQ預警反制平臺,引進阿里、芸擒反詐預警機器人,增設96110預警人員,廣泛宣傳提升96110反詐專線知曉率。「新機制實施後效果顯著,今年截至12月12日,蘭州市公安局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665起,抓獲嫌疑人779人,破案數、抓獲人數均大幅上升,並破獲一批電詐大要案件。」蘭州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主任趙志軍介紹道,目前我市電詐發案升幅持續放緩,低於全國平均水平9個百分點,低於全省平均水平8個百分點,主城區實現發案同比下降。
2
多方參與 力爭反詐「人人知曉」
電詐案件要做到「可防可控」需要全社會參與。派出所雖然不直接受理電詐案件,但蘭州市公安局依託反詐新機制,在打擊破案的同時,要求各轄區派出所把「反詐宣傳」作為工作重點,高頻次、高密度地開展防範電信詐騙宣傳活動。
今年5月29日,蘭州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聯席會議辦公室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為期三個月的「與民同心,反詐同行」集中宣傳活動。市公安局聯合市教育局利用開學季,在全市中小學組織開展「宣傳進校園」「開學第一課」等活動,普及防詐知識、提升防範意識;聯合稅務局發布「致全市公司法人、財務人員的一封信」,針對QQ冒充老闆詐騙公司財務人員案件精準宣傳。蘭州市反電詐中心也聯合內保、轄區派出所以及高校保衛部門,在我市18所高校開展防範電信詐騙講座98場次,部分高校已實現「零發案」。城關區政府、蘭州銀行則承辦了「我是反詐達人」抖音挑戰賽,點擊量近億次。
就在最近,12月9日,城關公安分局酒泉路派出所民警在轄區鼓樓巷,就如何識別和預防電信網絡詐騙行為開展宣傳活動。民警結合日常接處警、偵辦案件過程中接觸到的電信詐騙案例給居民講解公安部公布的48種常見的詐騙類型,並對當下發案率較高的「殺豬盤」、冒充公檢法、冒充老師收取班費、購物退款等幾類電信詐騙的特點和手法進行講解,讓居民能夠真正從內心和行動上認識到電信詐騙的危害,爭做預防電信詐騙的宣傳員。
抓捕
警方聲音
3
加大反詐力度 破獲一批大要案件
讓我們來看一看蘭州公安今年破獲的幾起電詐大要案件。2019年3月,央視「3·15」晚會對套路貸違法犯罪行為曝光後,蘭州警方立即對偵辦的公安部掛牌督辦的「2·12」特大套路貸案件開展集中收網抓捕工作,組織400餘名警力,一舉搗毀外省6個犯罪窩點,現場查控涉案人員750餘人,依法將有犯罪嫌疑的200餘人押回蘭州審查,查扣、凍結各類涉案資產20.74億元。今年9月,此案被定性為涉黑案件並進行了公開宣判,包括首犯王某某在內的110餘人被判刑。
今年3月,紅古公安分局對冒充四大銀行官網,竊取公民個人信息及銀行卡信息後複製銀行卡盜刷的電詐案件進行電子數據分析,歷經4個多月,在四省五地抓獲實施詐騙犯罪及幫助電信網絡犯罪的團夥骨幹22人,提取到搭建冒充四大行官網的原始碼及網站設置數據,實現了全鏈條打擊。7月10日,在市公安局合成作戰指揮中心的指導下,城關公安分局利用大數據研判,反向溯源出了一個頭目、窩點在馬來西亞,具體實施地在湖南長沙、衡陽,通過虛設網上理財平臺誘騙受害人進行投資的特大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成功搗毀窩點5處,抓獲涉案成員137名,查扣凍結涉案資金180餘萬元及大批作案工具。
今年12月3日,城關分局電信網絡新型犯罪偵查大隊接到受害人張某某報警稱:其於今年10月下旬在某網站結識一男性朋友,並在該男子的誘導下先後在某投資平臺投入128萬元,隨後發現被騙。接此案件後,在市公安局合成作戰指揮中心、市反電詐中心的全力指導下,城關公安分局成立「12·04」專案組進行聯合偵查。專案組先後發現張某某被騙案件的部分涉案資金在湖南長沙、湖北潛江、廣東增城、山東煙臺等地被取現,其中一關聯的涉案支付寶訂單信息落地於遼寧瀋陽。獲此線索後,城關公安分局專案指揮部迅速抽調刑警警力配合專案組前往上述地區開展抓捕工作,在當地公安機關的配合下,10名犯罪嫌疑人被先後抓獲歸案。12月12日下午,蘭州市公安局城關分局「12·04」專案組民警從湖南長沙將10名涉嫌電信詐騙128萬元的犯罪嫌疑人押解回蘭。
研判
4
推進「斷卡」行動 斬斷犯罪源頭
10月10日,全國「斷卡」行動開展以來,蘭州市成立「斷卡」行動領導小組,制定行動方案,召集全市25家成員單位、18家商業銀行、三大運營商召開專門會議,以固化「研判核查—快速落地—精準打擊—審查擴線」快打機制,以部、省推送和自營涉案「兩卡」線索為抓手,依託合成作戰指揮中心、反詐中心大數據資源,圍繞開戶人信息流、資金流、物流開展深度研判,查找組織開辦、販賣、郵寄、收買「兩卡」犯罪嫌疑人線索。行動以來,共接收各類推送線索890條,自營線索50條,落地抓獲嫌疑人40人,串並破獲電詐案件41起。特別是成功偵破在我省武威、定西利用職務之便,長期違規批量銷售電話卡的「10·28」專案,抓獲嫌疑人9人,其中4人系聯通員工、2人系電信員工,暴露出行業監管方面還存在漏洞,有效震懾了「兩卡」源頭犯罪。
「斷卡」行動期間,我市共破獲電詐案件51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6人,打掉「兩卡」團夥6個,信用懲戒、訓誡400餘人,關停涉案電話卡1500餘張,查扣銀行卡、手機卡3100餘張、對公帳戶15套、U盾55個、手機53部、電腦等涉案物品40餘件。
5
只要不起貪念 電詐可防可破
「非接觸、無現場、認定難。」丁浩告訴記者,電詐案件有其特殊性,這類案件詐騙人員和受害人不實際接觸,行騙過程中使用虛擬身份,沒有作案現場,接警後只能從信息流、資金流追蹤入手,加之詐騙窩點都在外省甚至在境外,嫌犯身份認定及抓捕難度大。
反電詐宣傳幾乎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但為何電詐案件仍然頻發、高發?據丁浩介紹,一是電詐手段花樣翻新、層出不窮,新型詐騙「迷惑性」很強,目前僅公安部歸納的就有48種類型,在日常生活中稍不留神就會上當受騙;二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部分群眾有「你提醒你的,我怎麼會被騙」的僥倖心理,有些群眾防範意識薄弱,甚至明知遇到的是詐騙,但為了貪圖錢財,仍然陷入騙子「圈套」。
「只要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心中不起貪念,電詐案件可防可破。」丁浩說。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進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