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LNG船貨通過線上公開競價交易

2021-01-18 中國電力新聞網
碳中和LNG船貨通過線上公開競價交易

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日期:20.06.30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將開展碳中和LNG船貨公開競價交易

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 白宇

  記者從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獲悉,日前,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殼牌東方貿易公司籤署採購兩船碳中和LNG資源,近期將通過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公開進行線上競拍。此次將碳中和LNG通過線上交易平臺公開銷售,也成為全球範圍內的首次創新。

  對此,6月29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發布了關於「碳中和LNG船貨公開競價交易」的預公告。根據文件內容,此次交易標的為兩船碳中和LNG資源,每船約合6.5萬噸。其中,第一船的交收時間為2020年10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第二船交收時間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交收地點為中國海油所有LNG接收站,在管道外輸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管輸氣態提氣,也可通過槽車運輸方式液態提氣。另外,在交易資格方面,預公告明確,用戶須提前進行「碳中和LNG專場」報名,並在交易前完成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交易帳號註冊、銀行籤約及入金。

  資料顯示,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此次碳中LNG交易是天然氣與基於自然項目在推動綠色低碳、構建生態文明的一次強強聯合。天然氣是公認的最清潔的低碳化石能源,發電時,溫室氣體排放量僅為煤炭的一半,空氣汙染物排放不到煤炭的十分之一。而基於自然的項目具有保護、改造和恢復土地、吸收溫室氣體並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優勢。除重建生態系統之外,來自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項目的碳信用能夠鼓勵基於自然項目的發展,也有利於擴大林農收入來源、增加就業並消除貧困。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董事長葉國標認為,將碳中和LNG通過線上交易平臺公開銷售,是全球範圍內的首次創新。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將做好交易組織、履約保障、交收安排等工作,讓國內用戶高效、快捷、安全地充分參與購買「淨零碳」的天然氣資源。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是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直接指導下,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國家級能源交易平臺。2015年3月4日在上海自貿區註冊成立,2015年7月1日試運行,2016年11月 26日正式運行。交易中心由新華社、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申能集團、北京燃氣、新奧能源、中國燃氣、港華燃氣、中國華能十家股東單位組成,註冊資本金10億元,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國內合資)。2019年,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天然氣雙邊交易量突破800億立方米,保持亞太地區最大天然氣現貨交易平臺的地位。

責任編輯:王萍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

 

相關新聞

相關焦點

  • 新華財經|中海石油氣電集團與殼牌達成中國大陸首船碳中和LNG交易
    新華社北京6月22日電(記者陳奧 安娜)記者21日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其全資子公司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殼牌東方貿易公司籤署採購兩船碳中和液化天然氣(LNG)資源購銷協議,首次為中國大陸引進碳中和LNG資源。
  • 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願景下國資央企有哪些動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在巴黎協定之後第一個長期氣候目標,也是第一次提到碳中和。
  • 新能源龍頭集體大漲,「碳中和」成最強風口?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之後,今天光伏龍頭隆基股份,新能車龍頭比亞迪等千億巨頭強勢漲停,另一巨頭寧德時代更是漲超12%,雄霸創業板市值第一寶座。加上資本大佬大手筆介入,更讓不少市場人士憧憬,「碳中和」概念有可能成為歲末年初最強風口。
  • 「碳中和」對銀行意味著什麼?
    在具體執行措施上,一方面是減少自身運營產生的碳排放,如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購買綠色電力、將公務車輛置換為電動車、提高自有建築的綠色建築認證比例;另一方面是對剩餘溫室氣體排放引入抵消計劃,如通過植樹造林、購買碳排放配額、以及投資活動產生的減排效益等方式來抵消剩餘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來實現碳中和。
  • 客改貨、碳中和,門門功課都積極,這家航司的抗疫成績單怎麼樣?
    當然在機場裝卸效率上還是會打一些折扣,為了不傷害座椅,先要用塑料薄膜罩住座椅,然後再堆上貨,最後用網固定住,這些全部需要人力操作,比全貨機單純裝卸貨物更耗時一些。4月開始,為提升載貨量,漢莎開始拆除客機的部分座椅,將客改貨進行得更徹底。
  • 一文詳細了解「碳中和」
    「碳中和」這個詞是通過指計算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然後通過植樹等方式把這些排放量吸收掉,以達到環保的目的。獲選《新牛津英語字典》的二零零六年年度字彙,主要原因在於它已經從最初由環保人士倡導的一項概念,逐漸獲得越來越多民眾支持。2007年10月歐洲搖滾音樂愛好者舉辦了一次環保音樂節,他們在活動中推行了摺椅環保方法。從而使「碳中和」這一詞讓更多的人所熟知。
  • 環保專題報告: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碳排放交易下節能減排是長期環保趨勢,能源行業是人類工業化的基礎,因此我們認為 碳中和並不僅僅是對於能源行業的一個轉變,也將對工業領域的方方面面造成影響。我 們認為中國將會在十四五期間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監測、管理、交易體系,通過總量控制 和價格引導相結合的方式推動各個行業在進一步降低能耗的基礎上,向降低排放的方向 發展。
  • 高瓴158億入股疊加碳中和政策紅利 隆基股份漲停後勁兒有多大
    根據10月14日披露的公告,本次集中競價減持股份計劃尚未實施完畢。此外,李春安還在12月10日、12月15日、12月16日,通過上交所大宗交易系統累計減持隆基股份4249.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13%。與此同時,通過此次交易,高瓴資本的持股比例將由0增至6%,將成為隆基股份第二大股東。
  • 中國海油啟動碳中和規劃,2025年底清潔低碳能源佔比擬提至60%以上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高歌 又一家國內石油公司宣布啟動碳中和相關議題。1月15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宣布正式啟動碳中和規劃,進一步向綠色低碳轉型。2020年11月24日,中國石化宣布啟動碳排放達峰和碳中和戰略研究。
  • ...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啟動 助力實現碳達峰目標和碳中和願景
    今年1月1日,中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涉及2225家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全國碳市場的不斷建設完善,將為中國實現碳達峰目標、碳中和願景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參加碳排放(權)交易,售出二氧化碳指標11萬噸,公司收益261萬元。」說話的是湖北華電襄陽發電有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據他介紹,公司較早前參與了湖北碳市場交易試點。
  •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光謙:碳中和目標宜分省推進
    所以,我國更適宜走分省碳中和的道路。」在全國碳中和的大目標下,如何穩紮穩打、步步推進,中國科學院院士、青海大學校長王光謙有著自己的思考。在王光謙看來,分省的重要意義在於可以調動政府力量去主導碳中和的實施。「碳中和一方面是減排,另一方面是增匯。如何增匯?我其實並不看好單個項目的純市場化碳交易。
  • 什麼碳中和?
    其中包括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呢? 在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面,會議從根本和源頭上作出部署,明確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等。 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實現我國碳中和目標的關鍵路徑:新能源替代煤電
    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的講話明確指出:「《巴黎協定》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採取的最低限度行動,各國必須邁出決定性步伐。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爭二氧化碳排放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158億高位建倉隆基股份,順應「碳中和」發展 高瓴新能源版圖再擴張
    作為華人資本圈的頂級投資機構,高瓴資本的投資動態在市場上有著風向標的作用。在盯上國內光伏龍頭隆基股份之前,高瓴已經先後投資了寧德時代、恩捷股份、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等新能源龍頭企業,其背後的投資邏輯值得玩味。分析人士指出,高瓴資本的投資路徑與中國明確的「碳中和」路線圖息息相關。
  • 北京綠色交易所梅德文:完善碳交易市場是實現「碳中和」的有效路徑
    對比來看,中國的人均GDP目前只有一萬美元左右,計劃用30年時間完成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過渡,即把我國的碳排放從100多億噸變為0億噸,我國又擁有全球最大的化石能源生產和消費系統,不僅僅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是最大的碳排放國家、最大的能源消耗國家,而且我們的能源結構又是「富煤、貧油、少氣」,因此實現碳中和顯得「壓力山大」。
  • 碳中和目標帶給我們什麼?
    那麼,碳中和是什麼?以碳中和為目標又能給我們帶來什麼?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指釋放的二氧化碳(準確的說是溫室氣體)和吸收的二氧化碳相當,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再增加。03碳中和目標分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採取的最低限度行動。《巴黎協定》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通過、2016年4月22日在紐約籤署的氣候變化協定,該協定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
  • 如何實現碳中和?銀保監會葉燕斐:推動科技進步 探索碳期貨市場
    談到前不久我國在應對氣侯變化方面提出的碳達峰和碳中和兩個目標,葉燕斐坦言,作為從事綠色金融的一位老兵也是非常振奮,深受鼓舞。首要的任務是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碳中和應當要以較低成本實現碳中和。同時要發展碳期貨市場,金融市場通常受短期消息的影響波動很大,但實際上在資本市場上只有堅持長期投資才能獲得成果。  葉燕斐表示,碳期貨市場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價格發現,通過大量的交易,對碳減排可能的價格會有準確的發現,這可以更好地引導投資和融資方向。
  • 碳達峰、碳中和未來已來 江蘇準備好了嗎
    我國去年在聯合國大會上明確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十四五」規劃建議,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是總書記向全世界作出的鄭重承諾。
  • 一文了解什麼是「碳達峰」&「碳中和」!
    其中包括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呢? 在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面,會議從根本和源頭上作出部署,明確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等。 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首先,我們想通過市場關注的5個問題來給出我們對於碳中和的解答。問題一,什麼是碳中和,對我們意味著什麼?碳中和=更經濟+更清潔+更安全的能源結構。碳中和意味著社會經濟活動的二氧化碳排放和二氧化碳吸收總和為零(包含非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我國目前碳排放主要來源是能源,工業過程,農業,廢物處理,碳吸收主要來自森林綠化。